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在甘肅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甘肅省科技工作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紮實推進科技體制「八項改革」,各項工作邁上了新臺階,創新能力和科技實力進一步增強,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湧現出了一批創新人才,全社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興起,新常態下為甘肅省經濟社會持續穩步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一、甘肅蘭白試驗區建設步伐加快
科技部、甘肅省政府、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管委會組建蘭白試驗區三方會商制度。完善了工作體系,成立甘肅省蘭白試驗區工作推進領導小組,甘肅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領導小組組長,設立甘肅省創新辦,下設四個工作小組。制定甘肅省《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發展規劃(2015-2020)》,實施以「三大計劃」、「五大工程」和「十大改革」為主要任務的「3510」行動,將改革創新與試驗發展緊密結合,形成具有創新示範和帶動作用的區域性創新平臺。蘭白試驗區條例進入地方立法保障。甘肅省出臺《關於進一步支持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人才發展的辦法(試行)》。積極與上海張江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開展東西區域合作,共建技術轉移中心、加強企業合作對接,探索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新路徑。
二、技術創新驅動基金啟動
甘肅省蘭白試驗區技術創新驅動基金由甘肅省和蘭州市、白銀市及蘭州新區整合財政資金20億元共同組成,吸引金融資金、創投資金、社會資金進入蘭白試驗區。創新驅動基金主要用於四個方面:科技貸款增信基金4億元,科技投資基金7億元,科技創新創業投資引導基金6億元,科技孵化器專項基金3億元。成立基金管理公司,通過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使其良性循環、滾動發展。制定甘肅省《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技術創新驅動基金使用辦法》和《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技術創新驅動基金風險控制委員會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規範基金的運行管理。與多家金融機構共建風險池,甘肅銀行、蘭州銀行、交通銀行設立科技支行並掛牌運營,已經為229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融資10.09億元。
三、「雙創」工作成效顯著
甘肅張掖市通過競爭性答辯成功入圍「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範」,將在3年示範期內獲得國家6億元中央財政支持,目前4.2億元資金已撥付到位。制定了《甘肅省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實施方案》。出臺《關於紮實推進眾創空間建設工作的意見》和《甘肅省眾創空間認定管理辦法(試行)》,認定了61家省級眾創空間、252名省級創新創業導師及張掖市作為創新創業示範城市。截至目前,甘肅省已認定的61家眾創空間共計擁有可支配創業場地38.9萬平方米,入駐創業團隊及企業1459家,帶動創業15570人。成功舉辦第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甘肅賽區)賽事、首屆絲綢之路國際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暨甘肅省第六屆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首屆工業設計大賽、甘肅省第十屆中小學生科學知識網絡競答活動、2015年甘肅省科技活動周系列活動。
四、科研平臺基地建設取得新高
組織甘肅省266個國家和省級科研平臺基地開展調查工作,組織甘肅省67個單位完成了2015年甘肅省科技基礎條件資源調查工作,為優化科研基地布局摸清底數、做好準備。2015年建設甘肅省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5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截止目前,甘肅省共建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0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0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50個,已完成「六個一百」技術創新培育工程相關建設任務。鎳鈷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大型電氣傳動系統與裝備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批,標誌著甘肅省企業進入國家技術創新體系行列。
五、精準扶貧與科技惠民再創佳績
甘肅省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推進和拓展雙聯行動的著力點,實施了「康縣多元產業培育及新農村建設示範」、「熱電氣聯供系統在古浪縣農牧生產中的示範應用」、「正寧縣蘋果產業培育與科技精準扶貧試點建設」民生科技項目。支持美麗鄉村建設,幫扶康縣長壩鎮水泥700餘噸,硬化庭院及道路6600平方米,修建活動廣場2處。選派16名幹部到貧困縣、雙聯點、貧困村掛職。注重科技創新服務社會民生,組織實施了62項省級重點研發項目。遴選推薦「大型鎳礦深部及外圍隱伏礦體立體勘查技術示範研究」等5個項目作為「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任務。我國首臺自主研發的醫用重離子加速器在武威成功出束。祁連山地區生態治理、蘭州城關區數位化社會管理和服務平臺示範、武威市惡性腫瘤高發區防控模式示範等項目取得顯著成效。蘭州新區獲準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敦煌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通過科技部組織的驗收考察。
六、助力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甘肅省設立了戰略性新型產業專項計劃,給予長期穩定的支持。將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作為支持重點,對骨幹企業核心技術突破項目及創新平臺建設給予傾斜,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85項,安排資金1.233億元,佔總資金的42.4%。制定了甘肅省科技廳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骨幹企業發展的8條措施,完成了第一批16家骨幹企業技術路線圖實施情況的跟蹤調研和修訂完善工作,編制第二批骨幹企業技術路線圖。制定首批16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骨幹企業「個性化服務清單」,初步建立骨幹企業專利信息利用工作機制。開展了戰略新興產業專利預警分析,編制完成了八大優勢行業的專利預警分析報告和發明專利分析報告,建成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信息服務平臺和優勢行業專題專利資料庫,並向社會開放共享。
七、智慧財產權戰略實施紮實推進
出臺《深入實施甘肅省智慧財產權戰略行動計劃(2015-2020年)》《2015年甘肅省智慧財產權戰略實施推進計劃》。制定出臺《甘肅省專利獎勵試行辦法》和《實施細則》,圓滿完成甘肅專利獎評審工作。編制出臺了《甘肅省智慧財產權(專利)「十三五」規劃》《甘肅省智慧財產權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進一步提高智慧財產權服務管理水平。首次將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指標納入甘肅省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開展了第三批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培育,甘肅省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總數達到101家。甘肅大禹節水股份有限公司入選「2015年度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企業」,玉門油田科達化學有限責任公司等10家企業入選「2015年度國家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獲批2家「智慧財產權分析評議服務示範創建機構」。甘肅銀行、蘭州銀行等6家金融機構與50餘家企業達成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意向,籤約40項,金額達1.2億元。
八、科技合作交流不斷拓展
甘肅新增「中醫藥防治慢性病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和「乾旱灌區節水高效農業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家機構,甘肅省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總數已達13家,在西部省份名列前茅。中國-馬來西亞清真食品國家聯合實驗室落戶甘肅,並牽頭成立中國清真食品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建立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穆斯林國家技術合作大平臺。中國-巴基斯坦農業生物質能源技術研發與示範聯合中心已獲得科技部立項支持。支持蘭州大學與以色列農業研究組織建立聯合研究中心,蘭州理工大學與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開展鎂基複合材料棒材電化學冷拉拔技術的合作研發。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分中心、北京大學技術轉移甘肅中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技術轉移甘肅中心落戶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甘肅省與澳門首次開展科技合作交流。認真落實科技部與甘肅省政府工作會商議題,進一步完善廳市會商機制,推動省、市科技資源緊密結合。
九、甘肅蘭州科技大市場啟動運營
2015年,甘肅省共登記省級科技成果819項,「工程材料表面的潤溼及其調控」等7項科技成果獲得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甘肅省技術合同登記4698項,合同交易額達到130.31億元。2015年9月1日,甘肅蘭州科技大市場正式啟動運營,以市場化的方式,按照「一廳一網兩中心八平臺」的構架,以科技金融服務、創客創業服務、技術交易轉移服務為工作主線,在促進科技創新與市場需求融合、科技創新創業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蘭州科技大市場與23家國營和民營眾創空間組成聯盟,積極開展創意設計大賽、創業咖啡訓練營、創業項目對接會、創業輔導培訓、專題論壇講座、融資路演等各類活動,成為甘肅省內「雙創」工作的新亮點。已聚集中科院蘭州分院、甘肅省建材院等4家科研院所、16家省市級服務機構、34家各類企業孵化器、6家中介服務機構入駐蘭州科技大市場,提供技術諮詢、產品研發、項目對接、成果轉化、智慧財產權、大儀共享、檢驗檢測、企業孵化、法律法務、工商財稅等科技綜合服務。
十、科技管理改革有序進展
制定了甘肅省《關於改進加強省級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辦法》,圍繞創新鏈配置省財政科技資源,優化整合甘肅省級各類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設置,逐步形成「4+2」的甘肅省級科技計劃體系,即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與轉化計劃、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基金)、基地和人才專項等4項與國家對應的科技計劃,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專項、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科技專項等2項突出甘肅省特色的科技專項,使科研項目和資金配置更加聚焦甘肅省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2015年甘肅省級科技計劃努力解決科技項目「小散碎」問題,項目資助強度達46萬元,比2014年提升29%。實施科技報告工作,出臺了《加快建立甘肅省科技報告制度的實施意見》《甘肅省科技報告制度建設實施方案》《甘肅省科技報告管理辦法》,2015年,完成向科技部呈交工作,率先在西部地區開展了市級科技項目報告呈交工作。開展了甘肅省科技創新能力調查,系統研究分析了企業、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以及區域科技創新能力,摸清了甘肅省科技創新能力基本家底,為科技管理部門計劃、決策的實施提供基本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