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草局公園辦副主任田勇臣(右)、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王洪波為祁連山國家公園標識揭幕。攝影:宋崢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盧蕩
「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通過中國林業網等新媒體公開徵集祁連山國家公園標識,歷經1個半月,共徵集到213幅(套)設計作品。邀請中央美院教授劉波設計團隊,歷時70餘天設計了四套標識方案,並從中篩選3套方案。經國家林草原局局務會議審議,最終審定了最佳方案。」10月17日,祁連山國家公園標識正式啟用,在國家林草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王洪波這樣介紹標識的「誕生」過程。
祁連山是我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流地,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是冰川與水源涵養類型的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之一,具有維護青藏高原生態平衡,阻止騰格里、巴丹吉林和庫姆塔格三個沙漠南侵,維持河西走廊綠洲穩定,以及保障黃河和內陸河徑流補給的重要功能。祁連山地處中國地勢三級階梯中第一、二階梯分界線、中國溫度帶分界線以及西北乾旱半乾旱區與青藏高寒區分界線上,由於祁連山的存在,使我國西北乾旱荒漠地帶孕育了冰川、雪山、裸巖、寒漠、高寒草甸、高寒灌叢草甸森林、草原、荒漠、溼地等自然生態系統,造就了祁連山典型的生態類型,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地理環境、動植物多樣性以及溼地和野生生物,頂級食肉動物雪豹處於高原生態食物鏈的頂端。
王洪波介紹說,祁連山國家公園試點區總面積5.02萬平方公裡。試點啟動以來,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開展了管理體制機制研究,著手制定法規標準,組織開展本地調查和專項規劃編制,督促兩省開展勘界立標、確權登記等工作,加強試點區自然資源監督,廣泛開展宣傳教育,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祁連山國家公園標識有著哪些內涵和寓意?據介紹,標識設計時突出了祁連山脈最高峰「團結峰」,還巧妙運用帶透視的無限大符號氣貫於祁連山的山川、森林、雪山、草原、荒漠、溼地。而且靈動揮灑於山水祥和的天際之間,框內的兩塊白色寓意聖潔的雪山和飄動的白雲。彰顯出祁連山國家公園獨特的自然之美和地域文化底蘊,圖形表達運用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線來表現祁連山鍾靈毓秀的自然生態及人文景觀,同時也體現出「一帶一路」的戰略思想和造型優美得敦煌飛天彩帶飄逸的動態之美。藍、綠、黃、橙四色和圖形造型蘊含在無限大的氣場之中,標誌圖形立體再現了祁連山國家公園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王洪波表示,祁連山國家公園標識作為集中展示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發展理念的符號,是創造祁連山國家公園品牌形象、凝聚品牌價值、展示品牌文化的重要載體,將被廣泛應用於祁連山國家公園視覺形象系統設計、對內宣傳展示領域和對外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