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黃河情|給「溼地精靈」一個安穩的家!8000隻黑嘴鷗「安家...

2021-01-08 閃電新聞

編者按:為深入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中國網、山東省委網信辦承辦,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黃河河務局、濟南市委網信辦、淄博市委網信辦、東營市委網信辦等協辦的「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主題活動於9月22日-24日舉行。

來自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省重點新聞網站的編輯記者深入一線,挖掘典型,生動展示沿線各地推進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舉措、新實踐。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4日訊 9月24日,「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最後一站——東營,探尋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密碼」。

墨色的頭、潔白的眼圈、橘紅的蹼......黑嘴鷗是世界易危物種,上世紀90年代初世界黑嘴鷗僅存2000多隻,處於瀕危滅絕的邊緣。近年來,卻有大群黑嘴鷗在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繁衍生息。

蹤跡神秘 黑嘴鷗曾一度消失

據史料記載,唐朝詩人李商隱曾飼養五種珍禽,其中之一是一種頭部和喙均為黑色,眼後生有一道顯著白色半圓的黑嘴鷗。18世紀後,有不少記載、圖畫和詩文表明黑嘴鷗曾出現在我國境內。但前往李商隱故鄉及附近地區探尋黑嘴鷗的鳥類學家,一再失望而歸。黑嘴鷗一度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

直到1871年,歐洲探險家Swinhoe聲稱在福建廈門收集到第一個黑嘴鷗標本,並將它命名為「閒步鷗」。1894年,一名法國探險家自稱在俄羅斯東部的貝加爾湖附近兩次見到它。遺憾的是,自此之後的一個多世紀,黑嘴鷗成功避過全世界鳥類學家和探索者的熱切搜尋,沒有人知道這種鳥的準確信息。

1987年,鳥類學家Melville在江蘇鹽城意外觀察到黑嘴鷗,並發現其卵和巢的標本,他的發現成為20世紀鳥類學研究史上最重要的成果之一。繼此之後,1989年,遼寧雙臺河口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在當地找到兩個黑嘴鷗鳥巢和四枚卵。

黃河三角洲首次發現黑嘴鷗

1993年,人們首次在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黑嘴鷗的蹤跡。在1995年的全國「黑嘴鷗專項調查」項目中,在保護區內再次發現黑嘴鷗的繁殖區、卵及巢區,證實這一物種在保護區內繁殖。

1998年,保護區科研人員在黃河三角洲地區開展大面積調查,並在廣利——支脈河口發現1450隻黑嘴鷗繁殖種群,並找到繁殖巢區。

東營市被授予「中國黑嘴鷗之鄉」

黑嘴鷗對繁殖地的選擇極為苛刻,是溼地生態環境變化的指示物種,被稱為「溼地的精靈」。

為拯救這一瀕危物種,自2010年開始,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根據黑嘴鷗的繁殖需求,實施黑嘴鷗新繁殖地建設工程。劃定3200畝潮間帶作為核心保護區域,通過建設圍堤、隔壩,實施封閉式管理及分區域管理,為其孵育後代提供場所。

同時,保護區也開展了溼地恢復工程、生態補水工程、鳥類棲息地改善工程,改善了生態環境,為黑嘴鷗提供了理想的繁殖空間。

目前,在自然保護區內繁殖的黑嘴鷗種群近8000隻,成為全球第二大黑嘴鷗繁殖基地。由於在保護黑嘴鷗方面貢獻突出,2015年,東營市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中國黑嘴鷗之鄉」稱號。

閃電新聞記者 辛晟瑋 楊麗 王淥 尹承謙 報導

相關焦點

  • 黑嘴鷗添丁進口,今年又多了300多隻,這裡是你們安穩的「家」
    黑嘴鷗是世界瀕危物種,全球不到2萬隻,它們對繁殖地選擇極為苛刻,是溼地生態環境變化的指示物種,被稱為「溼地的精靈」。市林業和溼地保護服務中心主任李玉祥介紹,全世界黑嘴鷗總量的50%在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繁衍生息,而面積為2.6平方公裡的南小河繁殖地又是保護區內黑嘴鷗的主要繁殖地。
  • 中國夢·黃河情|黃河三角洲保護區:人工築巢,給世界瀕危鳥類一個安穩的家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9月25日訊9月24日,「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最後一站——東營,探尋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密碼」。走進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很多人會產生疑問,這些矗立的「電線桿」是幹啥的?還不時有一種漂亮的鳥落在上面。
  • 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新景觀 泉城新名片 「山、河、湖、泉、城」新...
    編者按:為深入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中國網、山東省委網信辦承辦,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黃河河務局、濟南市委網信辦、淄博市委網信辦、東營市委網信辦等協辦的「中國夢黃河情
  • 3000多隻黑嘴鷗現身盤錦海灘
    黑嘴鷗回家了3月7日,在盤錦的海灘上驚現3000多隻黑嘴鷗一會兒在灘涂覓食一會兒在空中翻飛
  • 中國首家民間環保組織(NGO)聘請青年學作家陶凱龍為副會長
    公益在線訊(公益記者 朱林 周俊同) 近日,記者從中國第一家民間環保組織(NGO)——遼寧省盤錦市黑嘴鷗保護協會獲悉,鑑於青年學者、作家陶凱龍在慈善公益界(含環境保護)貢獻,經過該協會常務理事會聘請其協會副會長助力生態環境保護公益事業。
  • 中國夢·黃河情③坐擁黃河「蓄水池」若爾蓋如何守護世界最大泥炭溼地
    「今年我們又捕獲了10隻黑頸鶴,給他們腳上裝上跟蹤器,就可以掌握它們的生活習性、遷徙路線,加強對黑頸鶴的進一步保護、研究。」記者了解到,若爾蓋溼地主要保護對象是高寒泥炭沼澤溼地生態系統和黑頸鶴等珍稀野生動植物。
  • 觀黃河入海 賞萬鳥歸巢
    黃河口生態旅遊區擁有暖溫帶保存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的溼地生態系統,被稱為「鳥的天堂」,每年在這裡越冬、繁殖、棲息的鳥類達600餘萬隻,也被譽為「鳥類的國際機場」。「全球遷徙路線中,黃河三角洲佔據兩條,一個是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徙路線,一個是東亞到澳大利西亞鳥類遷徙路線,我們處於這兩條路線的交匯處,也是交通要道。
  • 珍禽「隱士」黑嘴鷗現身湛江
    據估計,黑嘴鷗目前全球數量約一萬隻,它們不僅數量少,分布區域狹窄,而且充滿了神秘色彩。當黑嘴鷗闖進鏡頭時,程立還以為是「水鴿子」紅嘴鷗。「它們長得太像了,大小、體形、形態,連飛翔的姿態都幾乎一樣,就像一對雙胞胎,最大的區別在於它們喙的顏色。」程立說。
  • 馬朝紅:黃河溼地鳥類的守護者(1)
    新華社照片,洛陽(河南),2019年12月18日馬朝紅:黃河溼地鳥類的守護者12月17日,馬朝紅(左)和同事在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黃河溼地保護區巡護鳥類。今年50歲的馬朝紅,是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黃河溼地保護區的一名管護員。冬日,黃河灘刺骨的寒風裡,她通過望遠鏡,靜靜凝視著遠處河面上成群的鳥兒。10隻、20隻、143隻……馬朝紅掏出筆記本,用凍得發僵的手,飛速記錄下觀測到的鳥類數據。
  • 黑嘴鷗知識科普,教你輕鬆識別黑嘴鷗
    黑嘴鷗分布區域狹窄,數量稀少。據1993年6月在渤海沿海岸的調查,繁殖種群數量約634隻。據國際水禽研究局組織的1990年亞洲溼地鳥類冬季調查,中國見到1559隻,日本27隻,朝鮮24隻。根據國際鳥盟2011年的調查數據估算,全球約有14,400隻成鳥,種群總數約21,000-22,000隻。該物種分布於中國、日本、朝鮮、韓國、俄羅斯、越南。
  • 灤平發現黑嘴鷗,全世界不足一萬隻的珍稀水鳥
    目前全世界黑嘴鷗的數量維持在了7100隻至9600隻,還不到1萬隻。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筆者拍攝的黑嘴鷗飛翔畫面黑嘴鷗僅分布於東北亞地區,其越冬地分布於中國南部沿海地區,包括香港、臺灣、越南、日本、韓國;其繁殖地除在韓國有少數種群數量外,主要分布在中國江蘇鹽城自然保護區、山東東營黃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遼寧雙臺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遼寧丹東鴨綠江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中國夢?黃河情|中科院計算所泛在智能研究院助力濟南騰飛
    中國夢?黃河情|中科院計算所泛在智能研究院助力濟南騰飛 2020-09-24 12:05:48   來源:中國山東網
  • 溼地與經濟:生態效益 精明增長
    清明假期期間,在廣利河森林溼地公園憶鄉堤上,遊客正在享受美好春光。河海交織,湖澤鑲嵌;蘆花飛雪,百鳥翔鳴。東營溼地,中國六大最美溼地之一;東營,全球首批國際溼地城市。在獲評「國際溼地城市」近半載後,生活在溼地點點的城市裡,市民收穫著令人幸福的「賞溼」體驗。
  • 黑嘴鷗——神奇之鳥
    黑嘴鷗是珍稀、瀕危鳥類,也是國際特別保護鳥種。       黑嘴鷗1993年被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的鳥類,1998年被列入《中國野生動物紅皮書》。1990年在中國盤錦找到黑嘴鷗繁殖地當時被野生動物界稱為「揭開世界百年未解之謎」。       黑嘴鷗嘴是黑色的,頭也是黑色的,陽光照射下黝黑髮亮。
  • 黑嘴鷗的「保護神」(組圖)
    6月10日,劉德天在野外觀察黑嘴鷗。他說,自己最大的幸福就是和黑嘴鷗在一起,一提起黑嘴鷗,他就有使不完的勁。 6月21日,在遼寧盤錦市雙臺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劉德天向青年志願者介紹黑嘴鷗的保護常識。 3月18日,在遼河油田實驗中學,劉德天(中)向學生們介紹保護黑嘴鷗等珍稀鳥類的知識。 3月18日,劉德天(中)將自己拍攝的黑嘴鷗照片送給工人。劉德天一次次深入到工人中間,宣傳護鳥知識。
  • 中國夢黃河情|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紮根濟南 「三中心一平臺...
    編者按:為深入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中國網、山東省委網信辦承辦,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黃河河務局、濟南市委網信辦、淄博市委網信辦、東營市委網信辦等協辦的「中國夢黃河情
  • 世界瀕危珍稀鳥類黑嘴鷗現身東寧
    世界瀕危珍稀鳥類黑嘴鷗現身東寧 2020-05-31 0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鹽城溼地,地球留給人類的最美遺產
    這是我國第54項世界遺產、第14項世界自然遺產,也是我國第一塊、全球第二塊潮間帶溼地世界遺產,填補了我國濱海溼地類型世界自然遺產空白。和中國其他所有17項自然遺產及複合遺產不同的是,位於鹽城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大部分遺產地為海域,因此可以說本次申遺成功是中國的世界自然遺產從陸地走向海洋的開始。
  • 身形不大,卻是猛禽,TA們可能就在你家窗邊安家
    身形不大,卻是猛禽,TA們可能就在你家窗邊安家 2021-01-10 18: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