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嘴鷗——神奇之鳥

2021-01-14 中國生態文明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聯合國確定2020年的主題為「維護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中國主題為「維護全球生命共同體」。在這個為野生動植物設定的節日裡,我來說一說珍稀瀕危物種黑嘴鷗那些鮮為人知的美麗動人之處。

       黑嘴鷗英文名:Saunder’s Gull;拉丁名:Larus saundersi。屬鷗形目,鷗科,鷗屬。黑嘴鷗是珍稀、瀕危鳥類,也是國際特別保護鳥種。

       黑嘴鷗1993年被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的鳥類,1998年被列入《中國野生動物紅皮書》。1990年在中國盤錦找到黑嘴鷗繁殖地當時被野生動物界稱為「揭開世界百年未解之謎」。

       黑嘴鷗嘴是黑色的,頭也是黑色的,陽光照射下黝黑髮亮。雙眼後上方各有一個月牙狀的白眼眉,猶如錦上添花,奇特而好看。它的背部呈灰色,淺灰淡雅,腹部為白色,潔白如玉。雙腿和腳為紅色像蹬一雙紅靴,由於黑嘴鷗頭是黑色,尾部分叉,所以被稱為:「頭戴黑禮帽,身穿燕尾服的鳥類紳士」,這是黑嘴鷗獨有的美譽。

   當黑嘴鷗飛翔在藍天的時候,遠遠望去,就像一朵朵盛開的白蓮花,極為壯觀。

       黑嘴鷗不僅美麗,而且聰明過人。大家看一看它的巢像不像北京的鳥巢?但誰能說黑嘴鷗築巢抄襲了北京鳥巢的方案?只能說鳥巢的設計者仿照了鳥類的巢穴。

       黑嘴鷗還能預知當年當地水域漲水時的水位,然後把巢基建得高高的,保證最高水位也淹不了它的巢。

      黑嘴鷗對環境極其敏感,因此為指示物種。黑嘴鷗可以預報天氣。「早哇陰,晚哇晴,半夜哇來到天明」,就是說黑嘴鷗早晨叫是天要陰的,晚上叫是天要晴的,半夜叫,是這種天氣狀況要持續到天亮,黑嘴鷗還曾為人類在海上導航。

       黑嘴鷗生活在濱海灘涂上,每當海水退去,灘涂上露出一些小魚、小蝦、貝類、螃蟹等都是它的食物。黑嘴鷗做事執著,對於沒有露出頭的食物,一經發現,它竟能把頭鑽進泥裡捕食。黑嘴鷗吃得最多的是天津厚蟹,天津厚蟹又叫盤錦厚蟹,螃蟹是它的主食。黑嘴鷗吃大一點的螃蟹,是把螃蟹蓋啄成洞,吃蟹黃,吃小一點的螃蟹把整個螃蟹一口吞下去。黑嘴鷗的嘴看上去不大,但當它吞螃蟹把嘴張開的時候就顯得特別大。灘涂上還有一種生物叫沙蠶,長得像蚯蚓,它是黑嘴鷗食物中的精品,說它是精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它營養豐富,另一個它是軟體,最適合消化能力弱的鷗寶寶吃。黑嘴鷗到外面覓食的時候,找到沙蠶先吞到胃裡,它的胃一次能容下七、八條沙蠶。黑嘴鷗覓食後飛回家中,把沙蠶從胃裡返出來,吐在地上,然後再一點一點餵給鷗寶寶。

       黑嘴鷗喝什麼呢?黑嘴鷗生長在海邊,海水是鹹的,但是它喝淡水。所以黑嘴鷗生存的地方周圍一定要有淡水,因此說,它是吃鹹的,喝淡的,十分講究。

       黑嘴鷗無論在遷徙途中飛行,還是在繁殖地飛翔,它們好多時間是在空中活動。它們在空中觀察家園是否安全,尋找地面是否有食材,它們在空中搬運築巢材料,它們在空中談情說愛。

       動物的性行為叫交配,而鳥的性行為叫交尾。黑嘴鷗大部分交尾在地面進行,而極少也有在空中進行。

黑嘴鷗繁衍的重要環節是產卵、孵化。黑嘴鷗1巢產卵3枚的佔94%,1巢產卵4枚以上的佔5%,黑嘴鷗1巢產卵7枚的佔1%。

       黑嘴鷗不像別的海鷗,海鷗大部分把家安在海島、礁石上,遠離人群,比較安全。黑嘴鷗把家安在陸地上,除了面臨自然界的天敵之外,還面對人類對它的幹擾和傷害。

       黑嘴鷗的天敵是猛禽、黃鼠狼、蛇等。人類對它的威脅有撿蛋、毒殺、農業開發佔據它的棲息地等。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類是它的最大的天敵。

       黑嘴鷗的孵化由夫妻共同承擔,在21—24天的孵化過程中,一隻在地面趴在巢中孵化,,另一隻在空中站崗放哨,一旦發現「敵情」,立即發出悽厲的叫聲,向地面發出警報,在地面孵化的黑嘴鷗聽到警報立即飛離地面逃脫傷害。趴在地面孵化的黑嘴鷗並不是單純依靠空中的警報,它一邊在用體溫傳導鷗蛋進行孵化的同時,一邊伸出脖子轉來轉去,不停地東張西望觀察是否有「敵情」,它是在提心弔膽中繁育後代的,可見孵化之艱難。

       作為飛禽的黑嘴鷗,走路的技能也是必備的。

       鷗寶寶學飛行之前是學走路,走路是黑嘴鷗生存的基本功,是覓食的必要動作,是起飛前逐跑的前提。鷗寶寶吃食是天性,而它的能走路,會走路,走出技巧是靠鷗爸爸、鷗媽媽的訓練。

誰能想到黑嘴鷗還有愛有恨,而且還愛憎強烈分明?先說愛,我每次進入保護區,從車裡下來時空中無鳥,站上三、五分鐘,就有黑嘴鷗從四面八方飛來,在我頭上盤旋。它們向我鳴叫,聲音親切和緩,不像平時那樣急促不安。我的感覺是,它們在說:「你好!你來了!」

      有一次最為精彩,我陪貴賓去黑嘴鷗繁殖地,當我們乘坐的麵包車進入那裡,只見黑嘴鷗列隊路兩側,它們振動雙翅,好像在拍手歡迎。車停後我們走下車,當時空中一隻鳥也沒有,稍過片刻,來了十多隻黑嘴鷗在我們頭頂盤旋。

       當我們觀察完黑嘴鷗,考察完它們的「宿舍」「食堂」「冼浴中心」這些生存環境之後,上車準備返回時,黑嘴鷗圍繞我們的車轉來轉去,它們的翅膀還不時貼到我們的車窗、車頂,發出「唰唰」的聲音,它們依依惜別……

       當陌生人進入它的領地,它會從空中45°角斜著向他俯衝下來。這是它的「驅逐行為」,是要把人從它的領地驅逐出去。它們一般情況下是單體的「驅逐」,即由一隻鷗出動。特殊情況時它們組成編隊,四、五隻黑嘴鷗排成一隊,最多時可達六隻。它們之間保持相等的距離,有次序地從空中呼嘯著衝過來啄人的頭。第一隻還沒有來得及躲閃,第二隻又衝過來,第三隻又來,採取連續進攻,像轟炸機投炸彈似的,投下鳥屎,所以黑嘴鷗還有一個稱謂「轟炸機」。

       那一年,WWF請來一位鳥類專家研究黑嘴鷗,黑嘴鷗以為要傷害它,那位專家是光著頭,黑嘴鷗俯衝下來把他的頭啄破了。還有一次油田採油工人從繁殖區旁邊路過,黑嘴鷗猛衝過去啄他的頭,黑嘴鷗用力過猛,沒想到採油工戴著堅硬的頭盔,黑嘴鷗竟然撞昏,落到了地上。

       黑嘴鷗高雅而不孤僻。它在那溼地上少有的生存空間裡,有長長紅腿的黑翅長腿鷸,大大紅嘴的厲鷸與它相伴。黑嘴鷗擇地而不獨處。它與大名鼎鼎的丹頂鶴、東方白鸛等鳥類相敬如賓。

       紅海灘,聞名遐爾,天下奇觀。黑嘴鷗用構成紅海灘的鹼蓬草的枯枝築巢,靠生長旺盛的鹼蓬草遮風擋雨。在黑嘴鷗的家園,我曾親眼看到被六月驕陽曬死的鷗雛,而絕大多數嬌嫩的鷗雛是把生長旺盛的鹼蓬當作遮陽傘,熬過盛夏。

       蘆葦蕩,碧波萬頃,粽味飄香。黑嘴鷗以蘆葦為屏障構築家園。

       綿綿遼河從盤錦入海,河口地區豐富的生物資源使這裡色彩斑斕。各種生物相依相存,形成一個生命共同體,相依相伴。

相關焦點

  • 【讀盤錦】 黑嘴鷗的傳說
    但現代國內外鳥類學專著卻無黑嘴鷗的記載。盤錦目前也沒有黑嘴鷗的相關記載,但卻有很多流傳至今的關於黑嘴鷗的古老傳說。遠航的人們都知道這種鳥有靈性,見到它們就倍感親切。這「黑頭鳥」即黑嘴鷗,漁民都把它比作「海上導航員」。它是漁民的好夥伴。漁汛來臨時鷗先知;漁船放網時,它們在網前擊水鳴歡;漁民登灘時,它們駐足伴隨不離。民間早就有黑嘴鷗預報天氣的傳說。
  • 黑嘴鷗知識科普,教你輕鬆識別黑嘴鷗
    黑嘴鷗,拉丁名為是Larus saundersi,也稱桑氏鷗、閒步鷗,英文名Saunders's Gull,屬於脊索動物門、鳥綱、今鳥亞綱、鴴形目、鷗科的一種動物,命名人為Swinhoe。黑嘴鷗雌雄鳥體色相似。夏羽頭及頸上部黑色。頸下部、上背、羽,尾羽和下體白色。
  • 黑嘴鷗的「保護神」(組圖)
    6月10日,劉德天在野外觀察黑嘴鷗。他說,自己最大的幸福就是和黑嘴鷗在一起,一提起黑嘴鷗,他就有使不完的勁。 6月21日,在遼寧盤錦市雙臺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劉德天向青年志願者介紹黑嘴鷗的保護常識。 3月18日,在遼河油田實驗中學,劉德天(中)向學生們介紹保護黑嘴鷗等珍稀鳥類的知識。 3月18日,劉德天(中)將自己拍攝的黑嘴鷗照片送給工人。劉德天一次次深入到工人中間,宣傳護鳥知識。
  • 珍禽「隱士」黑嘴鷗現身湛江
    黑嘴鷗每到秋末,成千上萬的水鳥飛向溫暖的湛江越冬,鳥影翩躚,追風逐浪成為海灣一景。日前,湛江觀鳥攝影師程立發現了全球性瀕危鳥類黑嘴鷗的身影。據估計,黑嘴鷗目前全球數量約一萬隻,它們不僅數量少,分布區域狹窄,而且充滿了神秘色彩。當黑嘴鷗闖進鏡頭時,程立還以為是「水鴿子」紅嘴鷗。「它們長得太像了,大小、體形、形態,連飛翔的姿態都幾乎一樣,就像一對雙胞胎,最大的區別在於它們喙的顏色。」程立說。
  • 3000多隻黑嘴鷗現身盤錦海灘
    一會兒形成鳥浪顯得極為壯觀黑嘴鷗保護協會會長劉德天說:「今春氣溫偏高,黑嘴鷗『小股部隊』最先到達盤錦的時間是2月26日,比正常年份提前7天,這片海灘出現這樣大的黑嘴鷗群在歷史上是首次。」黑嘴鷗數量稀少,分布範圍非常狹窄,鳥類學家都難覓其蹤影。所以,它不僅是世界珍稀鳥類,也是世界上為人所知最少的鷗鳥,人們對其生態特徵和生活習性知之甚少。黑嘴鷗是海鷗中唯一不在島上而在陸地築巢孵化的鳥,是一種典型的濱海灘涂鳥類。它們完全依賴於灘涂海域,尤喜歡有鹼蓬的灘涂。
  • 灤平發現黑嘴鷗,全世界不足一萬隻的珍稀水鳥
    2020年7月26日,筆者在灤平縣巴克什營鎮古城川境內的水域中,拍攝到了一組黑嘴鷗飛翔和覓食的畫面。筆者拍攝的黑嘴鷗經查證,黑嘴鷗 是鷗科鷗屬的鳥類。全長約35cm。黑嘴鷗清晰圖片黑嘴鷗,國家二級保護鳥類,世界瀕危物種,曾被認為基本絕跡。該種海鳥的頭部、嘴部是黑色,後眼眶處有一道白色。」資料顯示:黑嘴鷗,屬鷗形目,鷗科,是國際特別保護鳥種,被列入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編寫的《瀕危物種動物紅皮書》中。黑嘴鷗體長32釐米左右,成鳥頭戴「黑帽」,墨色的嘴巴,渾身玉羽銀翎,在陽光下,如同盛開的黑蕊白朵花兒一般漂亮。
  • 世界瀕危珍稀鳥類黑嘴鷗現身東寧
    世界瀕危珍稀鳥類黑嘴鷗現身東寧 2020-05-31 0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8000隻黑嘴鷗「安家...
    墨色的頭、潔白的眼圈、橘紅的蹼......黑嘴鷗是世界易危物種,上世紀90年代初世界黑嘴鷗僅存2000多隻,處於瀕危滅絕的邊緣。近年來,卻有大群黑嘴鷗在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繁衍生息。蹤跡神秘 黑嘴鷗曾一度消失據史料記載,唐朝詩人李商隱曾飼養五種珍禽,其中之一是一種頭部和喙均為黑色,眼後生有一道顯著白色半圓的黑嘴鷗。
  • 又一個觀鳥天堂,這裡有國家級保護鳥種40多種
    據不完全統計,防城港有近400種鳥,有三個國家級保護區,如北崙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十萬大山國家級保護區、金花茶國家級保護區。前二個保護區都有鳥種統計,有近400種鳥。而北崙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它位於我國大陸的最西南端,是以紅樹林、海草床、濱海過渡帶植物生態系統及其相關資源為主的「海洋和海岸生態類型」的自然保護區。
  • 世界地球日,市黑嘴鷗保護協會這樣做
    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地球日的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市黑嘴鷗保護協會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積極引導孩子們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增強他們親近自然、了解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意識。4月21日,市黑嘴鷗保護協會線上慶祝第51個世界地球日暨「我為野生動物代言」表彰會舉行。
  • 小凌河口或將作為黑嘴鷗一個新的繁殖地,急需保護
    黑嘴鷗是一種國際知名的珍禽,大凌河口是黑嘴鷗最大的繁殖地,全球一半以上的黑嘴鷗在大凌河口兩岸繁殖,過去在小凌河口未見到黑嘴鷗繁殖的證據。但是在志願者歷年來的監控中發現,每到繁殖季,有大量的黑嘴鷗在錦州小凌河口覓食,大凌河口食物豐富,如果在大凌河口繁殖的黑嘴鷗,不需要飛到小凌河口來覓食,因此志願者一直懷疑小凌河口有黑嘴鷗繁殖,苦於黑嘴鷗的巢繁殖地一直找不到,故一直未下結論。
  • 觀黃河入海 賞萬鳥歸巢
    黃河口生態旅遊區擁有暖溫帶保存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的溼地生態系統,被稱為「鳥的天堂」,每年在這裡越冬、繁殖、棲息的鳥類達600餘萬隻,也被譽為「鳥類的國際機場」。「全球遷徙路線中,黃河三角洲佔據兩條,一個是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徙路線,一個是東亞到澳大利西亞鳥類遷徙路線,我們處於這兩條路線的交匯處,也是交通要道。
  • 黑嘴鷗添丁進口,今年又多了300多隻,這裡是你們安穩的「家」
    黑嘴鷗是世界瀕危物種,全球不到2萬隻,它們對繁殖地選擇極為苛刻,是溼地生態環境變化的指示物種,被稱為「溼地的精靈」。市林業和溼地保護服務中心主任李玉祥介紹,全世界黑嘴鷗總量的50%在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繁衍生息,而面積為2.6平方公裡的南小河繁殖地又是保護區內黑嘴鷗的主要繁殖地。
  • 黑嘴鷗保護協會在大窪區實驗學校 舉行「盤錦市小學社會實踐第一班」授旗儀式
    市黑嘴鷗保護協會副會長、興隆臺區興隆中學校長胡信華先生市黑嘴鷗保護協會副會長、國際生態學校遼河油田興隆臺第一小學校長劉志先生在社會,他們更是積極展現了實驗學校好少年的風貌,他們熱心關注環境保護公益活動,在中隊輔導員張秀麗老師的帶領下,五二中隊全體隊員共同加入了盤錦市黑嘴鷗保護協會,已經連續兩年參加清潔海岸撿拾海洋垃圾活動,這些小志願者盡他們的綿薄之力為保護海洋、清潔海岸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他們的努力得到了盤錦市黑嘴鷗保護協會的充分認可,今天,劉德天會長來到我們的校園,將在這裡為五二中隊頒發一個特殊的榮譽。
  • 江門市新會區圍墾(銀湖灣)溼地鳥種統計
    截止3月1日,增加1個鳥種新紀錄:大嘴烏鴉,由我記錄。
  • 科學魔術——神奇的平衡鳥
    這麼神奇?!螺媽決定親自驗證!1.螺媽畫出了鳥的半邊輪廓(請忽略螺媽手殘的線條)2.經螺媽細心研究:鳥喙到鳥尾的長度約是翅尖到鳥尾長度的二分之一接下來還有更神奇的!用籤字筆試一下,來戳視屏!怎麼樣?怎麼樣!螺媽簡直傲嬌得找不到方向了!讓我先飄一會兒!
  • 神奇寶貝變成「鳥」會怎樣?雷伊布「炸毛」竟變成「閃電鳥」
    熟悉神奇寶貝的小夥伴們對伊布家族肯定也不陌生,因為伊布的基因不穩定,所有可以在不同的條件下進化成為不同的形態,而到如今,伊布家族包括伊布本身已經有9位成員了!因為伊布家族相對比較特別,而且都長得比較討人喜歡,所以很多畫師都喜歡對它們進行「二次創作」,那麼如果伊布家族變成「鳥」會怎樣呢?水伊布水伊布是利用水之石進化而來的,它有著兩隻像耳朵一樣的魚鰭,而且還有一條常常的「魚尾」,渾身藍色更是契合了水屬性!
  • 上帝之鳥——知更鳥
    知更鳥在西方一直以來都是一種比較神聖的鳥,根據英國古老傳說,知更鳥的羽毛本來是啡色,當耶穌被釘十字架時,它飛往耶穌耳邊唱歌紓緩耶穌的痛楚,耶穌身上的血於是染在知更鳥身上,自此它胸脯羽毛的顏色便變為鮮紅色。知更鳥被稱為「上帝之鳥」,一夫一妻制,雌鳥、雄鳥共同築巢。
  • 世界上最神秘的鳥!
    這是自2007年以來廣東第三次在廣東南嶺地區發現這種神秘的鳥。這也是廣東野生動植物科研監測的一個重要發現。海南虎斑鳽是顴形目鷺科水鳥,有犁頭、黑冠、海南三種,原棲息於海南島,故取名海南鳽,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列為全世界30種最瀕危鳥類之一,有「世界上最神秘的鳥」之稱。
  • 看圖識鳥,手機百科圖文!
    灰頭鵐雌鳥 黃腹山雀雌鳥虎紋伯勞成鳥黑嘴鷗大杓鷸成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