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嘴鷗回家了
3月7日,在盤錦的海灘上
驚現3000多隻黑嘴鷗
一會兒在灘涂覓食
一會兒在空中翻飛
一會兒形成鳥浪
顯得極為壯觀
黑嘴鷗保護協會會長劉德天說:「今春氣溫偏高,黑嘴鷗『小股部隊』最先到達盤錦的時間是2月26日,比正常年份提前7天,這片海灘出現這樣大的黑嘴鷗群在歷史上是首次。」
黑嘴鷗數量稀少,分布範圍非常狹窄,鳥類學家都難覓其蹤影。所以,它不僅是世界珍稀鳥類,也是世界上為人所知最少的鷗鳥,人們對其生態特徵和生活習性知之甚少。
黑嘴鷗是海鷗中唯一不在島上而在陸地築巢孵化的鳥,是一種典型的濱海灘涂鳥類。它們完全依賴於灘涂海域,尤喜歡有鹼蓬的灘涂。
對繁殖環境要求苛刻,不但要有豐富的食物,還要有低矮稀疏的鹼蓬,因為它們的巢需要不遮擋視線的植物依託。所以,蘆葦、鹼蓬溼地是其理想繁殖地。
遼河口溼地創造了多個黑嘴鷗的「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大的黑嘴鷗繁殖地
世界上黑嘴鷗營巢密度最大的繁殖地
世界上黑嘴鷗種群數量最大的棲息地(大約有8000餘只,佔世界總量的絕大多數)
世界上黑嘴鷗居留期最長的棲息地(每年3月回歸,10月遷離,居留長達7個月之久)……
每年3月中下旬,成群的黑嘴鷗飄然遷來。
4月中旬開始,黑嘴鷗常常幾十隻、幾百隻集群活動於沿海灘涂,逐漸形成配偶,並開始建巢。
4月末開始產卵,每窩1—7枚不等,多數為3枚。
5月上旬開始孵化,雌雄鳥均參與孵化,輪流坐莊。孵化期為24—26天。
5月末即可見到雛鳥,6月中旬是出雛高峰期。
黑嘴鷗雛鳥為半早成性,出殼1個多小時左右,就可離巢活動,30天後就具備飛翔能力。
10月中下旬,黑嘴鷗集群南遷到地越冬。千百萬年來,就是這樣「悠閒無塵跡,天地一沙鷗」。
文字:宋曉傑 張銘
編輯:常亮 楊雪
來源:黑嘴鷗保護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