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朝紅:黃河溼地鳥類的守護者(1)

2020-12-05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照片,洛陽(河南),2019年12月18日

馬朝紅:黃河溼地鳥類的守護者

12月17日,馬朝紅(左)和同事在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黃河溼地保護區巡護鳥類。

今年50歲的馬朝紅,是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黃河溼地保護區的一名管護員。冬日,黃河灘刺骨的寒風裡,她通過望遠鏡,靜靜凝視著遠處河面上成群的鳥兒。

10隻、20隻、143隻……馬朝紅掏出筆記本,用凍得發僵的手,飛速記錄下觀測到的鳥類數據。通過長期觀察,她早已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掃一眼,基本就能判斷出一群鳥兒的數量,八九不離十。

這樣的工作,馬朝紅已經重複了20年。馬朝紅對鳥的熱愛,很多人並不理解。她說,觀鳥能給人一種愉悅感,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是地球的精靈。附近的村民稱馬朝紅是「黃河女兒」,是這些「溼地精靈」的守護者。馬朝紅認為,觀鳥其實就是在關注我們自身的生存環境,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全社會都形成愛鳥、護鳥的環境保護意識,才能真正改變溼地鳥類的生存環境。

新華社記者馮大鵬攝

相關焦點

  • 黃河溼地成為鳥類棲息的天堂
    檢察官到孟津黃河溼地保護區現場查看檢察建議落實整改情況。近日,黃河溼地孟津管理中心高級工程師馬朝紅,在黃河溼地河南孟津段意外發現了大約80餘只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定義為「極危」物種的黃胸鵐。而在黃胸鵐之前,來到孟津黃河溼地保護區的還有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的黑鸛、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蓑羽鶴。蓑羽鶴是鶴類中個體最小者,對生態環境質量要求極高。它的到來,標誌著孟津黃河溼地生態環境的明顯改善。
  • 洛陽孟津黃河溼地驚現「極危」物種——黃胸鵐
    近日,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在野外監測時,發現80餘只珍稀野生鳥類黃胸鵐(wú)(俗稱「禾花雀」),這種鳥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極危」物種。「前幾天,我在稻田裡發現了這群黃胸鵐,大概有80多隻。」說起發現經歷,該管理中心高級工程師馬朝紅還很激動。「我經常進行野外監測,遇到黃胸鵐不是稀罕事,但是第一次遇到這麼多。」
  • 孟津黃河溼地黑鸛「扎堆」成風景
    初冬季節,一群黑鸛在孟津黃河溼地休憩。(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中心工作人員馬朝紅供圖)初冬季節,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黑鸛又成群出現在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段。它們連續多年在這裡越冬,已成為這裡的「常客」,給黃河溼地增添了一道靚麗風景。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黃河溼地成為鳥類棲息的天堂
    近日,黃河溼地孟津管理中心高級工程師馬朝紅,在黃河溼地河南孟津段意外發現了大約80餘只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定義為「極危」物種的黃胸鵐。而在黃胸鵐之前,來到孟津黃河溼地保護區的還有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的黑鸛、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蓑羽鶴。
  • 洛陽孟津黃河溼地驚現「極危」物種
    近日,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在野外監測時,她說:「黃胸鵐屬於雀形目鵐科鳥類,因其胸部羽毛為黃色而得名,民間稱之為禾花雀。」」馬朝紅介紹,黃胸鵐經常棲息在草叢、蘆葦叢和稻田裡,以草籽、稻穀為食,繁殖期也吃大量昆蟲,黃河溼地環境優美,它們把這當作南遷時的「驛站」。
  • 大河萬物生|「鳥中大熊貓」黑鸛緣何偏愛這一片黃河溼地?
    在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中心林業高級工程師馬朝紅的引領下,大河報記者再度踏進這片黃河溼地,尋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鳥中大熊貓」黑鸛的身影。前段時間,這裡一次性發現了54隻黑鸛,聚集在岸邊的魚塘裡覓食。而記者一行剛剛穿越蘆葦蕩,靠近黃河岸邊,一群黑鸛就已經聞聲而動,紛紛飛起。馬朝紅立馬放下手中的設備,對已經凌亂飛翔在空中的黑鸛進行現場統計。
  • 近日居然在黃河溼地出現
    核心提示:近日,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局工作人員進行野外監測時,發現國家珍稀野生鳥類黃胸鵐(wú)(俗稱「禾花雀」)。據了解,這種鳥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極危」物種。
  • 【壯美黃河行③】 打造沿黃綠色生態屏障 讓鳥兒在黃河邊有個家
    黃河溼地保護區主要是以保護溼地的生態,維護生物多樣性為主,並且也是為鳥類提供一個優美適宜的棲息環境。」孟津縣黃河溼地保護區相關負責人孟科峰告訴大河網記者。9月4日,「壯美黃河行」媒體採訪團來到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的黃河溼地保護區,近距離接觸這片原生態的鳥類棲息天堂。  保護區的大門隱藏在小徑深處,走進保護區,只見棧道兩旁草木鬱鬱蔥蔥,雖然看起來沒有十分規整,但它們卻生長得自由,不受拘束。走上觀景高處,望見溼地緊鄰黃河,河面水波不興,與一望無際的草木叢共同構成了一幅靜謐的畫面。
  • 未見黃河水 先聞鳥鳴聲
    2020年12月29日,來到孟津縣會盟鎮黃河灘,還未看到黃河水,便聽見鳥鳴聲此起彼伏,馬朝紅停下腳步說,「你聽,像小孩叫的,那是赤麻鴨。」51歲的馬朝紅是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中心的高級工程師,家就在會盟鎮。從小長在黃河邊與野鴨子為伍,長大後又跟隨同是林業人的父親觀鳥、識鳥,她對黃河、對鳥兒的愛深到了骨子裡。
  • 孟津溼地發現80多隻世界「極危」鳥類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曼 通訊員 郭準日前,黃河溼地孟津管理中心高級工程師馬朝紅,在黃河溼地意外發現80餘只黃胸鵐(wú)。黃胸鵐(wú)(俗稱「禾花雀」)是國家珍稀野生鳥類,目前世界上存活量很少。2017年12月5日,黃胸鵐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正式列入「極危」物種。
  • 孟津黃河溼地發現80餘只世界「極危」物種黃胸鵐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瑞朝 通訊員 郭準 馬朝紅近日,黃河溼地孟津管理中心科研監測人員在保護區日常監測過程中,發現80餘只世界「極危」物種黃胸鵐,數量如此多的黃胸鵐出現在孟津黃河溼地,十分罕見。近年來,隨著孟津縣多措並舉持續強化溼地保護和恢復,黃河溼地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鳥類種類和數量顯著增加,草原雕、火烈鳥、疣鼻天鵝等新物種首次被發現,黑鸛、灰鶴、鴛鴦、白琵鷺等珍稀鳥類均以較大種群出現
  • 孟津黃河溼地發現80多隻世界「極危」物種黃胸鵐
    映象網訊(記者 徐孟國 通訊員 鄭佔波 馬朝紅 郭準)8月19日,黃河溼地孟津管理中心科研監測人員在保護區日常監測過程中,在稻田裡發現80多隻世界「極危」物種黃胸鵐,數量如此多的黃胸鵐出現在孟津黃河溼地,十分罕見。
  • 孟津黃河溼地發現80餘只世界「極危」物種黃胸鵐(wú)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瑞朝 通訊員 郭準 馬朝紅近日,黃河溼地孟津管理中心科研監測人員在保護區日常監測過程中,發現80餘只世界「極危」物種黃胸鵐,數量如此多的黃胸鵐出現在孟津黃河溼地,十分罕見。近年來,隨著孟津縣多措並舉持續強化溼地保護和恢復,黃河溼地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鳥類種類和數量顯著增加,草原雕、火烈鳥、疣鼻天鵝等新物種首次被發現,黑鸛、灰鶴、鴛鴦、白琵鷺等珍稀鳥類均以較大種群出現
  • 河南長垣:鳥兒的天堂,黃河溼地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這裡是河南長垣黃河溼地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長垣市黃河溼地位於黃河下遊地段,包括黃河河道和洪泛平原(黃河灘地),一級支流天然渠、文巖渠、天然文巖渠溼地區域。這裡水域遼闊,灘涂寬廣,地理位置特殊,水文特徵明顯,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看,從西伯利亞南下過冬的候鳥們已經陸續到了。漫漫旅途,不知歷經了多少艱險,終於能在此收羽歇足。
  • 孟津黃河溼地迎來「國寶」黑鸛扎堆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慧 通訊員 郭準/文 馬朝紅/攝近日,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黑鸛,今冬又成群出現在孟津黃河溼地,它們連續多年在這裡越冬,已成為這裡的「常客」,給黃河溼地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只見成群的黑鸛,有時出現在黃河核心島上,有時現身於綠色麥田中,有時又翱翔在藍天裡,經常可以看到它們優雅的身影。截至目前,今冬最多觀察到23隻,根據往年監測記錄,孟津黃河溼地最多監測到84隻黑鸛,國內罕見。
  • 洛陽孟津黃河邊發現「極危」物種,你見過嗎?
    近日,黃河溼地孟津管理中心高級工程師馬朝紅,意外發現了大約八十餘只的黃胸鵐,這種鳥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定義為「極危」物種,在世界上存活很少。​近年來,隨著孟津縣多措並舉持續強化溼地保護和恢復,黃河溼地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鳥類種類和數量顯著增加,草原雕、火烈鳥、疣鼻天鵝等新物種首次被發現,黑鸛、灰鶴、鴛鴦、白琵鷺等珍稀鳥類均以較大種群出現。
  • 鳥中「大熊貓」光臨黃河邊,帶來好消息!
    孟津管理中心高級工程師馬朝紅,在黃河溼地河南孟津段意外發現了大約80餘只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定義為「極危」物種的黃胸鵐。而在黃胸鵐之前,來到孟津黃河溼地保護區的還有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的黑鸛、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蓑羽鶴。蓑羽鶴是鶴類中個體最小者,對生態環境質量要求極高。它的到來,標誌著孟津黃河溼地生態環境的明顯改善。
  • 比大熊貓還稀有的「極危」鳥類現身孟津黃河溼地
    近日,黃河溼地孟津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在孟津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進行野外監測時意外發現了大約八十餘只的黃胸鵐,這種鳥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定義為「極危」物種,在世界上存活很少。近年來,孟津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不斷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