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市圓滿完成黃河三角洲第一高樓沉降觀測任務

2021-01-09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唐夢琳 通訊員 張志清東營報導

近日,歷經4年持續觀測,東營市住房城建管理局圓滿完成黃河三角洲第一高樓--華納沃德中心項目超高層建築沉降觀測任務。

華納沃德中心項目地處府前大街與廣州路交匯處,是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十大重點項目之一,項目總投資15億元,共48層高達215米,是目前黃河三角洲第一高度,建成後將成為東營及黃河三角洲地區的地標性建築。

東營市住房城建管理局成立專項科研攻關小組,將現代測量與經典測量技術相結合,探索性的採用數據遠程自動化採集與傳統二等水準相驗證的測量方法,確保採集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組織信息開發技術團隊,自主研發沉降監測管理軟體,通過時間-荷載-沉降量曲線等圖表科學系統的對建築沉降數據進行分析,預測建築物沉降發展趨勢,為項目建設施工順利開展提供了有效數據支撐。

該測繪項目的成功實施,體現了東營市勘察測繪院作為雙甲級勘測單位雄厚的技術實力及高新企業的科研創新攻關能力,不僅填補了黃河三角洲地區複雜地質條件下超高層建築觀測的空白,也為黃河三角洲地區超高層的規劃、設計和施工提供了寶貴經驗。

相關焦點

  • 黃河三角洲鳥類博物館被命名為東營市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段學虎 崔立慧近日,黃河三角洲鳥類博物館被市委宣傳部、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命名為東營市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黃河三角洲鳥類博物館坐落於山東省東營市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東營市政府列為重點投資建設項目
  • 黃河三角洲為何沒有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發達?
    長江、黃河、珠江,是中國境內最長的3條河流。它們灌溉了兩岸大片的良田沃土,孕育出燦爛的中華文明。在經過億萬年的歷史變遷後,長江、黃河、珠江分別在各自的入海口形成了一大片衝積平原,分別是長江三角洲、黃河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 【中國科學報】認知陸海河相互作用支持黃河三角洲溼地保護
    紮根野外十年磨一劍  建成溼地立體觀測體系  記者了解到,針對黃河三角洲陸海交互作用強烈、溼地類型多樣、生物多樣性複雜等特點,黃河三角洲溼地站團隊建立了由河口/近海、潮間帶、溼地和鹽鹼地四個地表觀測場,與大氣觀測網絡、地下水鹽觀測網絡組成的立體觀測體系,實現了對黃河三角洲濱海溼地環境、生態
  • 東營境內的黃河|近年來,東營市如何研究治理河口難題
    張永昌、王愷忱還以一百餘例黃河浚淤的歷史資料進行分析論證,指出長河段拖淤的不可行性。有的研究人員還提出:從長遠宏觀的影響看,河口延伸意味著河流侵蝕基準面相對升高,是引起下遊河道淤積的主導因素。也有人認為:下遊河道衝淤引起的水位升降主要與上遊來水來沙條件有關。1980年,黃委會召開黃河河口觀測研究規劃座談會,制定1981~1990年觀測研究計劃。
  • 山東東營:構築生態城市「五水統籌」大格局助推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
    構築生態城市「五水統籌」大格局 助推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山東東營市探索具有東營特色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治水興水之路  山東省東營市地處黃河入海口,作為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實施《東營市全面建設生態城市五水統籌治理規劃
  • 黃河三角洲為什麼沒有長、珠三角洲經濟發達?
    根據數據統計長三角地區的GDP已超23.7萬億元,珠江三角洲的GDP已接近9萬億,為什麼黃河三角洲沒有長、珠三角洲經濟發達?黃河三角洲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孕育了中華文明,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黃河是我國北部大河,也是第二長河,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 東營市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合作備忘錄框架下首個項目——黃河三角洲白鶴棲息地評估與管理項目啟動會在東營舉行
    8月17日,黃河三角洲「極危」白鶴遷徙停歇棲息地現狀評估與適應性管理項目啟動會在東營舉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生態系統管理夥伴計劃(UNEP-IEMP)項目組以及來自中科院、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北京師範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的專家參加了會議。
  • 黃河注入渤海,形成黃河三角洲,會有什麼利與弊出現?
    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側,總體流向自西向東流動,黃河主幹呈一個巨大的「幾」字型,全長約為5464千米,是我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第六長河,黃河最終在山東省東營市注入渤海,並形成了巨大的黃河三角洲。
  • 黃河三角洲白鶴棲息地評估與管理項目啟動會在東營舉行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8月21日訊(記者 鄭美芹) 近日,黃河三角洲「極危」白鶴遷徙停歇棲息地現狀評估與適應性管理項目啟動會在東營舉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生態系統管理夥伴計劃(UNEP-IEMP)項目組以及來自中科院、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北京師範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的專家參加了會議。
  • 根據黃河三角洲的演變歷程,你知道有古代和近代的說法嗎?
    歷史上由於黃河下遊時常改道,有時從北搶奪海河水系入渤海,有時從南泛濫淮河河道入黃海,有時又闖入其它獨立河道流向渤海。由於河床不斷變化,導致入海口及其相應的黃河三角洲不斷位移。所以黃河三角洲按位置變換可大體分為古代三角洲和近代三角洲兩種。1、入海口位置變換不定,形成古代黃河三角洲區域。黃河巳有110多萬年的歷史。
  • 東營境內的黃河:黃河是如何幾經改道最終從東營匯入大海的
    然而根據史書記載,西漢以前,黃河流經今河北省在天津附近入海。今東營市西南境為濱海陸地,屬青州部千乘郡境地。據了解,東營人民受黃河之害亦深,得黃河之利亦巨。據利津水文站多年統計資料測算,黃河進入東營的年均水量369億立方米,沙量9.28億噸;年最大水量973億立方米,沙量21億噸。豐沛的河水,為東營人民的生活和工農業生產提供了充足的優質水源。黃河攜帶泥沙至河口,以年均3—4萬畝的速度填海造陸,營造出舉世聞名的黃河三角洲,並且仍然在向大海推進,營造新的土地。從這個意義上說,黃河確實是東營市的「母親河」。
  • 了解一下三角洲
    尼羅河三角洲是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在進入埃及北部後在開羅散開後匯入地中海形成的,其以開羅為頂點,西至亞歷山大港,東到塞得港,面積有2.4萬平方公裡。沉積概念上的長江三角洲最小,面積大約僅1.85萬平方公裡(陸上部分),再加上1萬平方公裡的長江水下三角洲,共3萬平方公裡左右。 長江三角洲基底為揚子準地臺的一部分。喜馬拉雅構造運動中斷沉降。第四紀新構造運動中,地殼和海平面頻繁升降,最後一次大海侵結束後,長江攜帶的泥沙不斷沉積,開始在江口發育三角洲。
  • 天正高 歌正長 奏響黃河入海「精彩樂章」——貫徹黃河流域生態...
    瞄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C位」,東營正以「沿黃地市第一」的標準搶抓機遇、奮力奔跑,在實施國家戰略中重新審視自身、校準定位、聚力發展,將更多優勢轉化為不可替代的勝勢!「東營將切實擔當起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的重大責任,抓住機遇搞好系統謀劃,加快推進實施重點項目,推動黃河三角洲生態大保護與東營高質量發展相得益彰。」市委書記李寬端如是說。
  • 省海洋預報減災中心與東營市啟動共建海洋預報減災綜合示範區
    2020年11月18日,山東省(東營)海洋預報減災綜合示範區揭牌儀式在東營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舉行。省海洋預報減災中心主任孫福新、東營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局長張善東籤署了綜合示範區共建協議並揭牌。山東省(東營)海洋預報減災綜合示範區的成立,為全面提升山東省海洋預報減災體系建設水平,整合共享省、市、縣各級海洋預報減災機構軟、硬體平臺與技術人才優勢力量帶來積極帶動作用,探索服務全省海洋經濟發展和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模式,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 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開展互花米草治理攻關 助推黃河三角洲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
    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了解到,自2016年以來,該研究中心聯合山東省東營市政府,依託中國科學院黃河三角洲濱海溼地生態試驗站,開展互花米草入侵機制與治理技術科研攻關及工程示範,治理成效顯著,成果被評估為「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推進黃河三角洲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高質量科技支撐
  • 黃河河口管理局十三五發展紀實|徵程萬裡風正勁,行穩致遠再揚帆
    作為山東黃河唯一一支真正實現汛期駐防黃河邊的搶險隊伍,該搶險隊已上堤駐防二十載,在黃河工程防守和險情搶護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出色完成各類急、難、險、重搶險任務,在系列聯合防汛演習中取得優異成績,有效彌補了東營區黃河防汛搶險群眾防洪力量不足。在數次實戰和演習中,信息化建設為防汛工作增添了不少「新夥伴」,打造了一支獨特的「科技尖兵」。
  • 中科院海洋大科學中心開展互花米草治理攻關 助推黃河三角洲溼地...
    2016年以來,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聯合東營市政府,依託中國科學院黃河三角洲濱海溼地生態試驗站,開展互花米草入侵機制與治理技術科研攻關及工程示範,治理成效顯著,成果被評估為「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推進黃河三角洲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高質量科技支撐。
  • ...發布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海洋食品博覽會和第二屆黃河三角洲高效...
    [2011年7月29日10:03:09]陳強:由山東省人民政府主辦,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辦公室、煙臺市人民政府承辦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海洋食品博覽會,將於今年9月23-24日在煙臺舉行;由山東省黃三角建設辦公室、濱州市人民政府、東營市人民政府、濰坊市人民政府、德州市人民政府、淄博市人民政府、煙臺市人民政府主辦,濱州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二屆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經貿洽談會,將於今年
  • 在黃河入海口,中國的陸地每天都在增加!
    黃河流經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黃河水多年平均含沙量達每立方米37千克,在下遊淤積形成華北平原。大量泥沙隨黃河水注入大海,入海口的陸地每天都在增長,黃河三角洲的形狀每天都在改變。1992年,黃河入海口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