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海洋預報減災中心與東營市啟動共建海洋預報減災綜合示範區

2020-12-04 閃電新聞

2020年11月18日,山東省(東營)海洋預報減災綜合示範區揭牌儀式在東營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舉行。

省海洋預報減災中心主任孫福新、東營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局長張善東籤署了綜合示範區共建協議並揭牌。山東省(東營)海洋預報減災綜合示範區的成立,為全面提升山東省海洋預報減災體系建設水平,整合共享省、市、縣各級海洋預報減災機構軟、硬體平臺與技術人才優勢力量帶來積極帶動作用,探索服務全省海洋經濟發展和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模式,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下一步,省海洋預報減災中心將與東營市就海洋觀測能力強化提升、海洋預報預警產品製作及發布、海洋災害應對決策支撐等方面展開系統性合作,加大面向東營市海洋預報減災和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發展的政策、資金和人才技術支持力度,結合省、市兩級業務引領優勢,推動全省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海洋生態文明和海洋治理向高層次邁進做出積極的貢獻。

相關焦點

  • 省海洋預報減災中心組織開展2020/2021年度海冰情況調查
    為掌握2020/2021年度山東省海冰發展基本情況,2020年12月30日至2021年1月1日,省海洋預報減災中心會同東營市海洋環境預報中心開展了相關海域的調查。調查組實地觀測了灘涂、港口、採油區的海冰生成與發展情況。
  • 浙江:打造全國領先省級海洋防災減災機構
    今天上午,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和國家海洋局海洋減災中心與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在杭州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旨在共同打造全國領先的省級海洋防災減災機構,建立衛星海洋遙感數據的服務示範區域分中心,推進「智慧海洋」工程試點省建設,提升浙江省海洋發展戰略和規劃研究水平。
  • 《現代風暴潮預報技術及應用》出版發行:為海洋防災減災提供技術參考
    現代風暴潮預報技術及應用於福江 傅賜福郭洪琳 劉秋興 等 著 內容簡介本書由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主任於福江等歷經3年時間編制,主要介紹了我國自2000年以來風暴潮數值預報技術的發展及其在沿海防潮減災、涉海工程等領域的應用。
  •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與濱州籤訂市海洋預報臺共建協議
    齊魯網濱州8月21日訊 8月19日,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黨委書記、副局長郭明克帶領海洋預報減災處、政策法規和規劃處、煙臺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負責同志來我市調研海洋預報臺建設情況,先後到濱州港、濱州貝殼堤島與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市海洋與漁業綜合管理中心實地查看了海洋預報驗潮井
  • 海洋衛星遙感監測助力汛期防災減災
    12月29日,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在北京設立主會場,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了2020年汛期海洋衛星遙感監測服務工作交流會。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海洋減災中心、北海局、東海局,以及福建省海洋預報臺等單位的60餘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 海洋預報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是國家海洋局直屬的公益性事業單位,是專門從事海洋環境預報、海洋災害預 報和警報、科學研究和諮詢服務的業務機構。該中心組建於1965年,其前身為國家海洋局海洋水文氣象預報總臺。主要職責是負責我國海洋環境預報、海洋災害預警報的發布,為海洋防災減災、海洋經濟發展、海洋管理、國防建設等提供服務和技術支持。目前主要預報業務項目:海浪、風暴潮、海嘯、赤潮、海冰、海流、海水溫度、厄爾尼諾、海水浴場預報、海上溢油、海平面和海洋天氣等,預報海區範圍為中國海與世界各大洋海域。海洋預報產品以國家海洋預報臺的名義,通過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媒體向社會和公眾公開發布。
  •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崔絢  中央氣象臺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簡稱臺海中心)是我國颱風和海洋氣象預報預警業務的國家隊,主要負責西北太平洋和南海颱風的監測、分析、預報、
  •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海冰警報:做好防冰減災工作
    海冰警報2010年2月8日16時發布  國家海洋預報臺根據《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發布海冰警報。  實況:2010年2月8日整個渤海和黃海北部被雲覆蓋。結合海洋站和鮁魚圈雷達海冰觀測資料分析,與昨日相比,渤海和黃海北部海冰範圍減小,冰情有所緩解。遼東灣浮冰範圍超過警報標準,發布海冰警報。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助力香港天文臺夯實海嘯預警預報基礎
    中國日報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 趙磊)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防災減災能力提升,提高香港天文臺海嘯預警技術人員業務水平,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海嘯預警專業技術人員參加了香港舉辦的地震監測與海嘯預警培訓,並講授地震監測與海嘯預警相關主題內容。培訓班授課內容通過線上視頻會議形式進行。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每日會商發布海冰實況及發展趨勢
    自今年11月20日發布海冰年展望後,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一直密切關注今冬海冰情況,從11月底開始按國家標準發布海冰月預報、海冰周預報。受最新強冷空氣影響,12月23日最新海冰遙感實況圖顯示,遼東灣海冰範圍增大到22海裡左右。  12月10日左右,受寒潮天氣影響,12月11日遼東灣出現大面積海冰。
  • 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落戶煙臺
    經過一年多的緊張建設,山東數據應用中心高標準完成實驗室改造、硬體採購和海洋遙感數據處理軟體開發等工作,完全具備遙感應用基礎條件。中心啟用後,將充分運用海洋衛星遙感技術,通過大面積、實時、同步、連續而密集的海洋要素觀測,為評估海洋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獲取多種海洋環境信息和基本數據,服務自然資源管理和山東海洋強省建設。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發布今冬我國沿海海洋災害預測信息
    央廣網北京12月9日消息(記者朱宏源)為落實國家海洋局領導關於做好海洋預警報主體業務工作的要求,總結今年汛期海洋災害各方面應對工作的成功經驗,同時梳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教訓,12月9日,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在京召開2016 年汛期海洋災害預警報工作交流會。
  • 市防震減災中心在全省2020年度市級地震業務考核中奪冠
    近日,從山西省地震局獲悉,在全省2020年度地震業務考核中,市防震減災中心榮獲綜合考核第一名,同時獲監測預報、震害防禦、公共服務3個單項工作先進。去年以來,市防震減災中心堅持黨建引領,聚焦主責主業,高質量推進防震減災各項工作。
  • 中國海洋預報手機應用程式(App)和「中國海洋預報」微信小程序正式...
    中國海洋預報手機應用程式(App)和「中國海洋預報」微信小程序發布現場中國網訊 12月29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以下簡稱「預報中心」)開發的中國海洋預報手機應用程式(App
  • 廣東舉行2016年海洋環境及海洋災害《公報》發布會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文斌,副廳長何少青,廣東省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預報中心研究員陸超華,廣東省海洋發展規劃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副主任趙明輝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出席今天發布會並在發布臺就坐的領導還有:廣東省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預報中心研究員陸超華,廣東省海洋發展規劃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副主任趙明輝,他們將共同回答記者的提問。今天發布會的時間大約40分鐘。  首先請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何少青同志介紹有關情況。
  • 海浪黃色警報|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與法國麥卡託國際海洋中心...
    >PART-12020年11月17日下午,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以下簡稱「預報中心」)與法國麥卡託國際海洋中心(以下簡稱「麥卡託」) 基於雙邊合作諒解備忘錄預報中心副主任劉桂梅研究員出席會議,業務科技處、自然資源部海洋災害預報技術重點實驗室、數值預報室、海洋環境預報室、海洋災害預警報室相關人員參會。
  • 海浪黃色警報|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與法國麥卡託國際海洋中心召開...
    PART-12020年11月17日下午,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以下簡稱「預報中心」)與法國麥卡託國際海洋中心(以下簡稱「麥卡託」) 基於雙邊合作諒解備忘錄(MoU)聯合召開業務化海洋學遠程視頻會議。預報中心副主任劉桂梅研究員出席會議,業務科技處、自然資源部海洋災害預報技術重點實驗室、數值預報室、海洋環境預報室、海洋災害預警報室相關人員參會。
  • 熱愛海洋事業 始終堅持自己對海洋的信仰
    她所組建的我國第一個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聚集了一批優秀的青年科學家,已在國內外的學術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她是我國知名的海洋環境科學帶頭人,並在服務社會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推動了我國海洋科學事業的發展。    2010年,翻開洪華生教授的工作日誌:「海洋防災減災」、「飲用水安全」、「流域-海洋汙染綜合整治」這些心繫民生大事的關鍵詞彙赫然顯現。
  • 海洋偵「碳」應對氣候減災——記中國海洋溫室氣體監測系統建設
    因此,長期、定點、準確地監測海洋範圍內溫室氣體的變化,研究其來源、匯集和輸送規律及其影響,對於海洋防災減災,生態環保,應對全球,保障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是溫室氣體排放大國,並已做出了鄭重的減排承諾。
  • 21世紀海上合作委員會聚焦「海洋生態保護與防災減災」開展研討
    活動中,閩江學院與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有關專家學者圍繞海洋防災減災、海洋產業發展、天然牡蠣礁現狀及生態修復技術、科學技術促進海洋農業可持續發展、海洋生物多樣性養護和永續利用等主題開展了5場講座,重點介紹了海洋生物多樣性養護、可持續發展和生態修復技術、科學技術在海洋生態領域的應用現狀等,與會人員分享了海洋產業發展與海洋防災減災方面的經驗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