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海冰警報:做好防冰減災工作

2020-11-27 搜狐網
海冰警報2010年2月8日16時發布

  國家海洋預報臺根據《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發布海冰警報。

  實況:2010年2月8日整個渤海和黃海北部被雲覆蓋。結合海洋站和鮁魚圈雷達海冰觀測資料分析,與昨日相比,渤海和黃海北部海冰範圍減小,冰情有所緩解。遼東灣浮冰範圍超過警報標準,發布海冰警報。

  預計:未來5天遼東灣最大浮冰範圍105-115海裡,一般冰厚15-25釐米,最大50釐米;渤海灣最大浮冰範圍15-25海裡,一般冰厚5-10釐米,最大20釐米;萊州灣最大浮冰範圍10-20海裡,一般冰厚5-10釐米,最大20釐米;黃海北部最大浮冰範圍25-35海裡,一般冰厚10-15釐米,最大30釐米。

  趨勢預測:2月9-13日,受強冷空氣影響,遼東灣和黃海北部海冰範圍將明顯增長。

  請有關部門注意:遼東灣和黃海北部須加強對港口、航道和石油平臺周圍海區的破冰活動;渤海灣和萊州灣在海上航行和冰區作業的船舶應防止流冰撞擊,保障航運和海上作業安全,並密切關注我臺發布的海冰預警報,做好防冰減災工作。

主要港口冰厚預報表

  營口港一般冰厚(cm)15-25最大冰厚(cm ) 40

  葫蘆島港一般冰厚(cm)10-20最大冰厚(cm) 30

  秦皇島港一般冰厚(cm) 5最大冰厚(cm) 15

  天津港一般冰厚(cm) 5最大冰厚(cm) 10

  菊花島一般冰厚(cm)15-25最大冰厚(cm) 40

相關焦點

  •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遼東灣海冰Ⅳ級警報(藍色)
    海 冰 警 報    國家海洋預報臺根據《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發布遼東灣海冰Ⅳ級警報(藍色)。    預計:未來3天渤海及黃海北部浮冰範圍、冰厚及主要港口冰厚預報如下表。各海區浮冰範圍與冰厚預報 海 區
  • 海冰凍結山東沿海 國家海洋局提醒做好防冰防災工作
    中廣網海南1月1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0時12分報導,國家海洋預報臺昨天下午發布冰情警報:未來一周渤海遼東灣浮冰範圍將達到80~90海裡,最大冰厚40釐米;對港口設施、海上運輸和生產作業有嚴重影響。國家海洋局提醒有關部門做好防冰防災工作。詳細情況連線記者汪群均了解。
  • 遼東灣超過70%海域被海冰覆蓋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今年首個海冰...
    國家海洋預報臺1日下午將海冰預警級別升級為黃色。這是我國今年發布的首個海冰黃色預警。  國家海洋預報臺監測分析指出,由於上一次寒潮過程使我國北部海區水溫大幅下降,加之本次冷空氣過程中的風向有利於海冰的漂移擴散,連日來渤海黃海海冰範圍持續增長,自1月30日起,國家海洋預報臺再次發布了遼東灣海冰藍色警報。
  • 省海洋預報減災中心組織開展2020/2021年度海冰情況調查
    為掌握2020/2021年度山東省海冰發展基本情況,2020年12月30日至2021年1月1日,省海洋預報減災中心會同東營市海洋環境預報中心開展了相關海域的調查。調查組實地觀測了灘涂、港口、採油區的海冰生成與發展情況。
  • 風暴潮警報升級!國家海洋預報臺同時發布風暴潮黃色警報和海浪藍色...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今天(7月22日)16時,國家海洋預報臺根據《風暴潮、海浪、海冰和海嘯災害應急預案》同時發布發布風暴潮III級警報(黃色)、海浪Ⅳ級警報(藍色)。 風暴潮III級警報(黃色)。
  •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海浪和風暴潮III級警報 海南近岸海域將出現2到...
    今天(12日)8時,國家海洋預報臺根據《風暴潮、海浪、海冰和海嘯災害應急預案》發布海浪III級警報(黃色)。  同時,國家海洋預報臺根據《風暴潮、海浪、海冰和海嘯災害應急預案》發布風暴潮III級警報(黃色)。
  • 國家海洋預報臺今天繼續發布溫帶風暴潮Ⅳ級警報
    19日8時,國家海洋預報臺根據《風暴潮、海浪
  • 渤海海冰發展迅速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海冰藍色預警
    新華網北京2月10日電(記者羅沙)記者10日從國家海洋預報臺獲悉,受較強冷空氣和大雪影響,渤海遼東灣海冰冰情近日發展較為迅速。國家海洋預報臺10日發布海冰藍色預警。
  • 《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
    4.1.3岸基測冰雷達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將岸基測冰雷達監測數據分析處理後,應及時傳輸至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北海海洋預報中心和遼寧省、河北省、天津市海洋預報臺,並確保系統正常業務運行。
  • 國家海洋預報臺繼續發布風暴潮藍色警報 渤海灣將出現40到90釐米...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今天(5月8日)8時,國家海洋預報臺根據《風暴潮、海浪、海冰和海嘯災害應急預案》繼續發布風暴潮Ⅳ級警報(藍色)。請沿海相關部門加固海上漁業養殖設施,開展海堤、水閘等設施的巡查維護,做好薄弱和危險地區的海堤加固工作,做好防潮準備,並停止海邊露天集體活動和垂釣、遊泳、衝浪、潛水等涉海娛樂休閒活動。(總臺央視記者 鄭天皓 李卉)
  • 福建省海洋預報臺發布海浪Ⅲ級警報
    福建省海洋預報臺根據《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發布海浪Ⅲ級警報 (黃色)。↓↓↓受今年第8號颱風「巴威」影響,預計24日上午閩東北外漁場將出現4.0-6.0米的巨浪到狂浪,閩東漁場東部和釣魚島海域出現3.0-4.5米的大浪到巨浪,海洋預警級別為黃色,請海上船隻注意防範,做好防風避浪!
  •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最新海冰冰清 遼東灣出現今冬最大範圍浮冰
    進入1月下旬,海冰進入盛冰期,冰情將會逐步發展。未來1周,受冷空氣活動以及海水溫度小幅下降影響,渤黃海海冰冰情將繼續發展,但冰情較常年仍然略偏輕。國家海洋預報臺提醒有關單位做好港口航道的防冰部署工作,沿海漁民做好漁業養殖設施的防冰防凍工作。
  • 颱風「鯰魚」將登陸福建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海浪橙色警報
    國家海洋預報臺27日發布海浪橙色警報和風暴潮黃色警報,國家海洋局啟動海洋災害二級應急響應。國家海洋預報臺預計,27日中午到28日中午,臺灣以東洋面將出現9到12米的狂濤區,東海南部、釣魚島附近海域、臺灣海峽將出現6到8米的狂浪區,巴士海峽、南海東北部將出現4到6米的巨浪到狂浪區,近海海浪預警級別為橙色;浙江南部、福建沿岸海域將出現4到5.5米的巨浪,該沿岸海域海浪預警級別為橙色;浙江北部、廣東東部沿岸海域將出現3到4米的大浪到巨浪,該沿岸海域海浪預警級別為黃色;上海沿岸海域將出現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每日會商發布海冰實況及發展趨勢
    自今年11月20日發布海冰年展望後,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一直密切關注今冬海冰情況,從11月底開始按國家標準發布海冰月預報、海冰周預報。受最新強冷空氣影響,12月23日最新海冰遙感實況圖顯示,遼東灣海冰範圍增大到22海裡左右。  12月10日左右,受寒潮天氣影響,12月11日遼東灣出現大面積海冰。
  • 受強冷空氣影響 國家海洋預報臺繼續發布海浪和風暴潮黃藍警報
    受強冷空氣影響 國家海洋預報臺繼續發布海浪和風暴潮黃藍警報 原標題: 今天(30日)8時,國家海洋預報臺根據《海洋災害應急預案》繼續發布海浪黃色警報和風暴潮藍色警報。
  •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海浪和風暴潮黃色警報(圖)
    中新網8月29日電 國家海洋預報臺今日發布海浪和風暴潮黃色警報,受「天秤」影響,預計29日中午到30日中午,東海北部、黃海南部及滬浙北部沿海將分別出現狂狼、大浪到巨浪和大浪區。此外,長江口到浙江台州一帶沿海將出現30到90釐米的風暴增水。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發布今冬我國沿海海洋災害預測信息
    央廣網北京12月9日消息(記者朱宏源)為落實國家海洋局領導關於做好海洋預警報主體業務工作的要求,總結今年汛期海洋災害各方面應對工作的成功經驗,同時梳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教訓,12月9日,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在京召開2016 年汛期海洋災害預警報工作交流會。
  • 颱風「劍魚」生成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海浪和風暴潮藍色警報
    今天(3日)8時,國家海洋預報臺根據《風暴潮、海浪、海冰和海嘯災害應急預案》繼續發布海浪和風暴潮藍色警報。海浪方面:受今年第14號颱風「劍魚」(熱帶風暴級)及其外圍環流的影響,預計:9月3日中午至4日中午,南海將出現3到4米的大浪到巨浪區,海南東部、南部近岸海域將出現2到3米的中浪到大浪,海浪預警級別為藍色。
  • 海冰工程聯合試驗場蓄勢待發迎今冬海冰
    >為了提升海洋要素的精細化觀測水平,促進觀測數據在海洋數值模式中的應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遼寧省自然資源廳和大連理工大學三方聯合成立了海洋工程聯合試驗場。>近日,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組織相關單位預測會商預計今冬渤-黃海海冰可達2.5級。
  • 海冰發展迅速!
    遼寧和山東沿海將出現2.5米到3.4米的大浪,天津沿海將出現1.5米到2.5米的中浪到大浪,近岸海域警報級別為藍色。請濱海遊客和海上作業船隻注意安全,各有關單位提前採取防浪避浪措施。根據衛星遙感及沿岸監測,受2020年12月底的寒潮影響,渤黃海近岸海域海溫氣溫大幅下降,冰情出現了明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