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落戶煙臺

2020-09-23 i自然i海洋

  本報訊 (記者 王 晶)9月17日,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揭牌儀式在位於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的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舉行。

  2019年7月,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和山東省海洋局籤署《關於共同推進海洋衛星遙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建設》戰略合作協議,依託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建設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經過一年多的緊張建設,山東數據應用中心高標準完成實驗室改造、硬體採購和海洋遙感數據處理軟體開發等工作,完全具備遙感應用基礎條件。中心啟用後,將充分運用海洋衛星遙感技術,通過大面積、實時、同步、連續而密集的海洋要素觀測,為評估海洋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獲取多種海洋環境信息和基本數據,服務自然資源管理和山東海洋強省建設。

  據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海洋衛星可對海域環境實施大面積、實時和動態監測,並具備對全球大洋和南北極的探測能力。隨著我國深遠海開發、海域動態監管能力建設、海洋環境保護、海洋防災減災等海洋開發和觀測活動的深入,海洋衛星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各行各業對衛星海洋數據的應用需求與日俱增。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揭牌投用,實現衛星數據PB級管理、海洋衛星數據全處理、山東近岸高分數據近實時處理。中心建設成果可有效應用於海洋資源環境動態監測、海域海島綜合管理、海洋漁業生產服務、海洋災害預警監測等方面。

  「近年來,我們圍繞高質量發展打造良好的海洋創新創業環境,搭建全要素的創新平臺,加速布局一系列重大社會項目,為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提供了良好的應用場景,預留了廣泛的合作窗口。」煙臺開發區海洋經濟發展局局長常勝軍說。

  在海域綜合管理方面,中心可開展以區域用海規劃實施、新增圍填海動態變化、海域使用疑點疑區為重點的海域使用動態監測,或利用高分系列衛星數據對岸線信息變化進行統計分析,實現海岸線遙感監測,還可為海洋牧場的規劃、建設和效果評估提供科學依據。

  在海洋資源環境動態監測方面,作為常規監測的重要補充手段,中心可提供海表溫度、葉綠素濃度、懸浮泥沙等海洋資源環境信息數據,滿足海洋資源環境全面立體監測需求。

  在海洋漁業應用服務方面,中心可快速獲取雲圖、風速、有效波高、海冰等數據,增加天氣預報的準確率,有效提高海洋漁業作業安全,可對非法、無管制和未報告漁船實施有效監管和執法,還可為海洋漁業資源評估、漁情預報、魚類棲息地分類與保護等工作提供支撐。

  在海洋自然災害監測預警和海洋汙染監測方面,中心可及時獲取災害發生的地理位置、影響範圍及擴展方向,進而對災害進行預測及評估,為決策部門提供救災、減災的輔助決策方案,還可進行海水水質評價,劃分重點監測區域,確定汙染源位置和類型,達到合理管理海域、分析環境變化和預測海洋生態狀況的目的。

  活動期間,山東省國土測繪院與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共同籤署「共享共建」協議,聯合推進全省自然資源陸地衛星與海洋衛星遙感數據應用。

相關焦點

  • 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落地自貿區煙臺片區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9月17日訊(記者 盧偉霞 通訊員 王聰 宋勻 徐希水) 9月17日,「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揭牌儀式暨第一屆學術研討會」在位於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的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舉行。14個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的80名代表共同見證山東衛星遙感數據應用學科建設史上的又一大事。
  • 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落地自貿煙臺
    水母網9月22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劉潔 通訊員 王聰 宋勻 徐希水)9月17日,「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揭牌儀式暨第一屆學術研討會」在位於自貿區煙臺片區的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舉行,14個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的80名代表共同見證了山東衛星遙感數據應用學科建設史上的這歷史性時刻。
  • [早安山東]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諮詢中心落戶煙臺
    [早安山東]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諮詢中心落戶煙臺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諮詢中心落戶煙臺。
  • 把品牌鑄就在一線 自貿區煙臺片區激蕩「紅色海洋」
    談起項目,煙臺八角灣海洋經濟創新區領導小組辦公室臨時黨支部徐希水興奮之情溢於言表。無獨有偶,11月14日,儘管是周末,挪威海洋牧場公司駐華代表仍然提報材料不到3小時就拿到夢寐以求的營業執照。標誌著總投資4億美元、國內最大外資大西洋鮭陸基循環水養殖項目正式落戶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
  • 新動能·新山東|煙臺:在海洋經濟戰略中崛起的藍色之都
    為此,國家領導人多次對山東提出具體要求,希望山東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努力在發展海洋經濟上走在前列。建設海洋強省是落實海洋強國戰略的使命擔當,而為海洋強省建設作出更大貢獻,對煙臺來說,責無旁貸。在被劃定為「三核引領」和獲批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後,煙臺以時不待我的緊迫感,努力爭當海洋強省發展的排頭兵。
  • 深海生物資源利用聯合實驗室落戶煙臺福山
    深海生物資源利用聯合實驗室落戶煙臺福山深海生物資源利用聯合實驗室落戶煙臺福山3日上午,山東深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共建的「深海生物資源利用聯合實驗室」籤約揭牌儀式在福山區舉行。
  • 中國海洋大學在職研究生(煙臺)培養基地落戶煙臺
    中國海洋大學在職研究生(煙臺)培養基地落戶煙臺中國海洋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研究生教育發展辦公室主任王海發言6066222  膠東在線消息 4月21日,中國海洋大學2013級在職研究生煙臺班開學典禮暨中國海洋大學在職研究生(煙臺)培養基地揭牌儀式在煙臺在職研究生教學中心隆重舉行,中國海洋大學研究生院王海副院長,中國海洋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趙昕,中國海洋大學研究生發展中心孫曉晶主任、煙臺弘文在職研究生教學中心姜華主任與300多經過艱苦努力順利考取中國海洋大學在職研究生的
  • 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海洋二號牡丹江數據存儲系統改造公開招標公告
    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海洋二號牡丹江數據存儲系統改造公開招標公告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海洋二號牡丹江數據存儲系統改造 品目 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數據處理服務/存儲服務 採購單位 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 行政區域
  •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衛星農業遙感應用試驗基地落戶河南鶴壁
    李雯攝影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李雯 李喜平報導 4月14日,「鶴壁氣象衛星農業遙感應用試驗基地」揭牌儀式在河南省鶴壁市舉行,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衛星農業遙感應用試驗基地正式落戶鶴壁。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楊軍、河南省氣象局局長王建國、鶴壁市市長魏小東出席揭牌儀式,並籤署了《鶴壁氣象衛星農業遙感應用試驗基地共建協議》。
  • 挪威海洋牧場項目落戶自貿煙臺 建三文魚生產交易加工中心
    28日,挪威海洋牧場項目籤約儀式在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舉行,項目全部建成後,將成為全國最大的三文魚生產、交易和加工中心。 王嬌妮 攝中新網煙臺11月28日電 (王嬌妮 馬雙軍 徐希水)28日,挪威海洋牧場項目籤約儀式在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舉行,這是國內迄今為止單體最大的陸基循環水養殖項目。
  • 山東煙臺:做好海洋經濟大文章
    這個由山東煙臺中集來福士公司自主研發建造,有37層樓高、足球場般大小的海上「巨無霸」,能在15級颶風中屹立不倒、作業自如;從貝類中提取具有抗腫瘤功效的活性物質,從魚鱗、魚骨中提取防治心血管病和關節病的硫酸軟骨素原料藥……曾生產傳統生化藥的東誠藥業,把新藥開發的目光從陸生動物轉向海洋,「發掘」了許多寶貝。向大海覓寶,向深海挺進。
  • 大眾日報重磅述評|經略海洋,向海圖強風帆勁——山東深入貫徹落實...
    中集來福士、中船重工、傑瑞集團等一批大型骨幹企業發展勢頭良好,中國海工北方總部落戶煙臺,船舶修造、海洋重工、海洋石油裝備製造等三大海洋製造業基地初步建成,像Havfarm1號、「仙境煙臺」號這樣的「山東智造」,已成功走向數十個國家和地區。
  • 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調研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
    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籌備組組長、海洋研究所和煙臺海岸帶研究所所長王凡結合海洋大科學的特點,從融合中科院涉海優勢資源,建設開放共享的先進平臺,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服務海洋強國戰略和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軍民融合等方面,匯報了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的建設進展。
  • 中西部首個高光譜衛星遙感數據與分發中心落戶三門峽
    此次論壇由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基礎地理信息中心、三門峽市人民政府主辦,三門峽市陝州區人民政府、中科數遙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承辦。此次論壇以「數據創造價值、創新驅動發展」為主題,圍繞空間大數據的應用及國際標準化的推動等熱點話題,邀請國內外眾多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共190餘人,共同對空間大數據及標準化的問題進行交流,探討大數據時代國際標準化發展趨勢與最新研究方向,以及空間大數據如何更好地服務於國家經濟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有力促進空間大數據與各行業、各領域的深度融合發展。
  • 山東省人大代表秦松:煙臺初步形成了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重點實驗室主任秦松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煙臺初步形成了支撐力強、特色鮮明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中國海工北方中心已正式籤約、落戶煙臺。中集來福士自主設計建造的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藍鯨2號」赴南海作業,作業效率提升30%,燃料消耗節省10%,實現我國海洋工程能源及動力系統優化的重大突破。加快推動「中國東方航天港」建設,我國首次固體運載火箭海上發射在海陽實施。三是加快海洋文化旅遊品牌化發展。
  • 中科院山東綜合技術轉化中心煙臺、威海中心成立
    3月31日,由中科院瀋陽分院、山東省科學院和煙臺市人民政府共建的中科院山東綜合技術轉化中心煙臺中心在煙臺揭牌。中科院副院長施爾畏、副秘書長鄧麥村、院地合作局局長戚強、瀋陽分院院長王慶禮、山東省科學院院長王天義、山東省科技廳副廳長王家利、煙臺市常務副市長郝德軍、市人大副主任劉筱傑、副市長張廣波出席了揭牌儀式。
  • 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遙感應用基地落戶重慶江津
    生態環境遙感監測與應用合作協議籤訂儀式(央廣網發 通訊員黃柏添 攝)央廣網重慶5月22日消息(記者趙聰聰 通訊員黃柏添)5月21日上午,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和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政府在北京籤訂《生態環境遙感監測與應用合作協議》,同時致力於幫助江津完善「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的遙感應用基地也正式在江津區啟動建設
  • 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衛星數據服務淮河救災
    中新社北京七月二十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二十日從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獲悉,淮河進入汛期以來,該中心一直密切關注淮河汛情發展,應中國減災部門要求,在國防科工委統一協調下,立即安排「資源一號」衛星零二星進行側擺觀測,及時獲取相關數據並迅速處理。
  • 啟航深藍調研學習行|第二站:走進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
    11月27日,海洋學院書記朱建國、院長周興華、執行院長杜立彬、副院長王勝利一行4人到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調研。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林明森、定標檢驗部主任馬超飛、科技處副處長彭海龍長、衛星工程處副處長張穎、系統工程部安文韜等出席調研交流活動。
  • 煙臺初步形成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海洋經濟增長10.7%
    正在舉行的山東「兩會」上,來自煙臺市的省人大代表、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重點實驗室主任秦松表示,2019年,煙臺市初步形成了支撐力強、特色鮮明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預計2019年全市海洋經濟增長率10.7%。1月19日上午,在山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煙臺代表團團組會議接受集中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