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衛星數據服務淮河救災

2020-11-25 華夏經緯

2007年7月13日蒙窪蓄洪區過水區域遙感影像解譯圖。

2007年7月13日蒙窪蓄洪區淹沒區域遙感影像解譯圖。

  中新社北京七月二十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二十日從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獲悉,淮河進入汛期以來,該中心一直密切關注淮河汛情發展,應中國減災部門要求,在國防科工委統一協調下,立即安排「資源一號」衛星零二星進行側擺觀測,及時獲取相關數據並迅速處理。

  長期進行國內外重大災害遙感監測的該中心還通過向「國際憲章」成員國求助,獲取日本衛星影像,結合中巴地球資源衛星圖像進行對比分析,對淮河蒙窪蓄洪區進行遙感圖像解譯,及時獲取蓄洪區的淹沒面積及受災情況。

  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負責人表示,該中心積極與相關部門聯繫,得知淮河汛情後立即安排資源衛星側擺,並及時獲取其他相關衛星的數據,經過分析處理後將衛星數據結果上報有關國家部門,為其決策提供重要依據,服務於淮河抗洪救災工作。

  據透露,該中心目前獲悉河南信陽發生較大洪澇災害,正在安排資源衛星跟蹤監測,並在「國際憲章」框架下,要求外國衛星參與該地區圖像數據的採集,目前已得到歐空局的支持並獲取到相關圖像,相關監測分析結果將儘快上報國家有關部門。

  「國際憲章」是一個不發生資金來往、自願展開合作的國際機制,它利用成員國現有衛星資源,向發生突發性重大災害的國家或團體提供關鍵性信息數據,用以災害預報及管理;通過利用空間設施探測獲取的數據、信息及服務,參與緊急救援的組織工作或重建及後續工作。該機制目前共擁有歐洲空間局、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加拿大空間局、日本空間機構、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等十四個成員,今年五月,中國加入「國際憲章」,承擔國際災害救援義務。

相關焦點

  • 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落戶煙臺
    本報訊 (記者 王 晶)9月17日,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揭牌儀式在位於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的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舉行。  2019年7月,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和山東省海洋局籤署《關於共同推進海洋衛星遙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建設》戰略合作協議,依託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建設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
  • 高分三號衛星拍攝分析鄱陽湖區洪災數據 助力抗洪救災
    江西省工信廳供圖 中新網南昌7月14日電 (吳鵬泉)不受雲雨天氣影響,全天候捕捉鄱陽湖區洪澇災害最新數據分析、監測,江西省國防科技信息和衛星應用中心利用高分三號衛星,助力江西抗洪救災。7月以來,長江中下遊省份江西遭受持續強降雨襲擊,江河水位迅速上漲,境內多條河流及鄱陽湖先後多次發生編號洪水和超警戒洪水。
  • 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發布「四維地球」 國內首個智能遙感雲...
    9月18日,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即中國四維測繪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衛星中心」)在華為全球聯接大會上發布了 「四維地球」遙感數據云產品,宣布國內首個基於海陸空天海量多源數據、安全可靠的時空信息智能服務平臺即將問世,旨在構建時空信息產業雲系統,推動應用創新發展,引領產業網際網路化變革。
  • 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落地自貿區煙臺片區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9月17日訊(記者 盧偉霞 通訊員 王聰 宋勻 徐希水) 9月17日,「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揭牌儀式暨第一屆學術研討會」在位於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的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舉行。14個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的80名代表共同見證山東衛星遙感數據應用學科建設史上的又一大事。
  • 一箭三星 中國成功發射資源三號03星等三顆衛星
    中新網北京7月25日電 (郭超凱)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7月25日11時13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遙四十五運載火箭,成功將資源三號03衛星等三顆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資源三號03星是一顆高解析度立體測繪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生產。
  • 一箭三星 中國成功發射資源三號03星等三顆衛星
    中新網北京7月25日電(郭超凱)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7月25日11時13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遙四十五運載火箭,成功將資源三號03衛星等三顆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高分三號衛星拍攝高效助力江西抗洪救災
    江西省國防科技信息和衛星應用中心及時利用高分三號衛星,全天候捕捉鄱陽湖區洪澇災害最新數據分析、監測,極大提升了抗洪救災能力。,省國防科技信息和衛星應用中心(高分江西中心)在接收到更新數據後,第一時間將數據發送給省應急管理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水利廳、省氣象局等防汛抗洪一線單位。
  • 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落地自貿煙臺
    水母網9月22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劉潔 通訊員 王聰 宋勻 徐希水)9月17日,「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揭牌儀式暨第一屆學術研討會」在位於自貿區煙臺片區的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舉行,14個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的80名代表共同見證了山東衛星遙感數據應用學科建設史上的這歷史性時刻。
  •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遙感應用服務中心組織遙感沙塵會商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任素玲報導 4月24日,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遙感應用服務中心組織了全國衛星遙感沙塵會商,針對今年1月至4月份沙塵天氣監測情況,分析沙塵天氣趨勢及其影響。
  • 雲南省衛星應用技術中心掛牌成立
    8月28日,雲南省衛星應用技術中心在昆明正式掛牌成立。中心以雲南省遙感中心為依託,雲南省地質調查局、雲南省自然資源廳國土資源信息中心、雲南省測繪工程院、雲南省地圖院、雲南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五家衛星遙感技術優勢單位共同建設。
  • 一箭三星 中國成功發射資源三號03星等三顆衛星—新聞—科學網
    中新網北京7月25日電(郭超凱) 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7月25日11時13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遙四十五運載火箭,成功將資源三號
  • 雲南省衛星應用技術中心正式掛牌 未來三年將實現全省衛星遙感應用...
    8月28日,雲南省衛星應用技術中心在昆明正式掛牌成立。作為自然資源衛星產品和技術應用的重要平臺,雲南省衛星應用技術中心將集聚雲南省自然資源系統衛星遙感應用力量,建立貫通省、州(市)、縣的衛星應用技術體系,實現全省自然資源系統衛星數據獲取、產品生產、主業應用與服務的統籌管理。
  • 中國成功發射資源三號衛星
    就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後一天,今日在中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資源三號衛星。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執行一箭三星任務。資源三號03星及搭載的2顆小衛星成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NSR|衛星數據云服務
    與此同時,IBM(與雲星座合作)發布了一份關於數據架構和數據安全發展的報告,該報告詳細介紹了從傳統雲服務向空間資源存儲的轉變形勢。主流雲服務提供商(CSP)也開始注意到衛星行業為雲應用提供了不錯的應用案例和機會。
  • 運城市衛星遙感大數據應用中心成立
    本文轉自【山西日報】;本報訊(記者王荔)為加快衛星遙感大數據技術應用,助推運城數字經濟快速發展,近日,運城市衛星遙感大數據應用中心掛牌成立。該應用中心將對運城市緊跟時代發展前沿技術,聚焦「六新」突破,加快數字產業化步伐,打造「三個高地」、建設「三個強市」提供有力的數據保障。
  • 我國成功發射資源三號03衛星
    7月25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鄭逃逃 攝中國日報7月25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國家航天局、自然資源部獲悉,今天中午11時13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遙四十五運載火箭,成功將資源三號03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我國成功發射資源三號03衛星
    7月25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鄭逃逃 攝中國日報7月25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國家航天局、自然資源部獲悉,今天中午11時13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遙四十五運載火箭,成功將資源三號03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衛星遙感應用抗疫、治蝗
    正在福州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中科星圖自主研發的GEOVIS數字地球備受矚目,該產品覆蓋空天大數據獲取、處理、承載、可視化和應用等產業鏈環節,將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地理信息技術與航空航天產業深度融合,在國內數字地球行業具有領先地位。  當前,以通信、導航、遙感為代表的三類衛星應用正深入各行各業。
  • 運用雲計算、人工智慧 衛星遙感應用抗疫、治蝗
    抗疫期間城市如何準確掌握醫療資源分布建設情況?沙漠蝗災來襲,如何準確預判其行進路線、評估入侵成災風險?正在福州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中科星圖自主研發的GEOVIS數字地球備受矚目,該產品覆蓋空天大數據獲取、處理、承載、可視化和應用等產業鏈環節,將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地理信息技術與航空航天產業深度融合,在國內數字地球行業具有領先地位。
  • 一箭九星 中國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等9顆衛星
    中新網客戶端太原12月20日電(郭超凱)北京時間12月20日11時22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贈衣索比亞微小衛星以及「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等9顆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