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降雨導致雲層加厚,嚴重影響氣象衛星監測精準度。江西省國防科技信息和衛星應用中心及時利用高分三號衛星,全天候捕捉鄱陽湖區洪澇災害最新數據分析、監測,極大提升了抗洪救災能力。
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是《國家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確定的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高分三號衛星是高分專項一顆合成孔徑雷達衛星,最大特點是不受雲雨天氣影響,能夠實現全天時、全天候成像,十分適合最近省內洪澇災害監測。
高分三號7月12日與高分六號3月20日鄱陽湖水域範圍變化圖(紅色區域為增加部分)
鄱陽縣昌洲鄉中洲圩潰堤口監測
潰堤口淹沒區
繼7月8日高分三號衛星對全省洪澇災害重災區緊急拍攝之後,7月12日凌晨6:09分,國家再次調用該衛星專門對江西地區進行拍攝,省國防科技信息和衛星應用中心(高分江西中心)在接收到更新數據後,第一時間將數據發送給省應急管理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水利廳、省氣象局等防汛抗洪一線單位。並迅速開展了數據處理及分析工作,形成了鄱陽湖區水域範圍變化監測圖、鄱陽縣潰堤口及淹沒區分析等專題圖,向省政府有關單位上報了「鄱陽湖區洪澇災害最新數據分析及監測」報告,並就災害情勢,提出應急救災措施和建議。同時,連續數日將數據分析成果對公眾進行了發布,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給全省抗洪救災提供了最及時、最精準的數據分析和監測。
對比2020年3月20日高分六號衛星數據,鄱陽湖水域7月8日和7月12日短時間內持續擴大。
根據影像分析結果,受潰堤影響,鄱陽縣周邊地區,包括鄱陽鎮、昌洲鄉及周邊4-5個鄉鎮受災嚴重,其中昌州鄉整體被洪水淹沒,鄱陽鎮、四十裡街鎮、古縣渡鎮、遊城鄉等地區受災也較為嚴重。
基於目前災情,建議重點做好以上幾個鄉鎮的應急救災工作:一是加快轉移群眾到安全地帶,不漏一人;能轉移到高處堤上的群眾要迅速轉移,不能轉移到高處堤上的要轉移到地勢較高處或者堅固樓房二樓以上的樓層。二是迅速調配救援力量,派出群眾生活救助組、醫療衛生組趕赴災區現場,及時對群眾給予生活救助和醫療救護。三要全力安排好受災群眾生活。保障群眾有乾淨水、必要的食品、帳篷等物資,衛生部門要做好防疫準備工作。四是對防洪圩堤進行再排查,增加巡查搶險力量,力保不再出現潰堤情況。五要科學實施救援,協同作戰,確保救援力量自身安全,確保不發生次生災害。
高分三號衛星於13日18:10、14日06:24對鄱陽湖受災區域持續跟蹤拍攝,後續將繼續做好數據保障工作,及時發布高分應急數據及相關分析成果。(江西省工信廳供圖)
(中國日報江西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