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R|衛星數據云服務

2021-01-08 航天長城

今年早些時候,亞馬遜啟動了兩個地面站服務,通過新的亞馬遜網絡服務(AWS)地面站項目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Verge天線系統網絡,為亞馬遜網絡服務(AWS)提供雲計算功能。雖然地球空間數據呈現持續穩步上升態勢,但該服務不過是一個可以防止數據下行的解決方案。與此同時,IBM(與雲星座合作)發布了一份關於數據架構和數據安全發展的報告,該報告詳細介紹了從傳統雲服務向空間資源存儲的轉變形勢。主流雲服務提供商(CSP)也開始注意到衛星行業為雲應用提供了不錯的應用案例和機會。

NSR在《衛星大數據分析》(第3版)報告中指出,截止至2028年,衛星大數據的累積營收將達到177億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人們越來越關注基於衛星圖像的地理空間分析和基於物聯網傳感器的應用。縱觀整個衛星大數據生態系統,如果是業內人士就會發現,雲服務才是推動衛星大數據向前發展的核心技術。

對地觀測(EO)市場的新興企業正在推動天基傳感器數據供應的發展:當今世界,需要有源源不斷的新衛星圖像出現。如今,為衛星分配特定成像要求的任務(單場景)已逐漸過時,而從不斷提高的高解析度、高重訪率衛星數據(歷史數據和當前數據)庫中獲得可行性方案的方式,卻越來越為大眾所接受。

對地觀測是一個正在轉型的行業:例如,Planet是一個專注於地球成像數據的地球成像數據供應商。2018年年中,該公司在各種雲服務上存儲數據的基礎上,向增強分析產品的方向做出了戰略性的轉變。

在虛擬系統上進行數據分析有許多優點,例如大大降低了為終端用戶提供信息提取的成本,重點從構建基礎架構轉向處理大數據流入和解決實際問題方面等。利用雲計算平臺的可擴展性和普適性,讓部署衛星數據分析解決方案變得簡便,從而提高了利用率。

亞馬遜在衛星行業中的重要性比擬建地面站要大得多:許多下遊地理空間分析公司用AWS進行存儲和計算,減少了資本支出,有利於進一步減少進入這個行業的障礙。此外,今年地理空間分析供應巨頭Descartes Labs建設了速度最快的高性能計算平臺,該平臺完全在虛擬化AWS雲資源上運行。

與此同時,數位化正在迅速佔領許多不願做出改變的行業:尤其是能源和海事行業,這兩個行業都嚴重依賴衛星服務進行遠程通信。地球正在進行物聯網革命,對連接和高級分析的需求增多,並且衛星通信管理服務將成為其中關鍵的推動力:銥星雲連接便是有望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的解決方案之一。

另一方面,從視頻流服務到行動應用程式,用戶對雲交付帶寬密集型應用程式的需求不斷增加。衛星網絡運營商和服務供應商希望改善帶寬交付服務以滿足不斷增加的需求,同時也希望通過雲技術找到動態軟體定義的廣域網(SD-WAN)解決方案,實現實時網絡優化,這也可以理解為雲計算中的虛擬化。該行業正趕上雲技術的廣泛應用時期,近日,speedcast宣布與AWS合作夥伴建立更高一層的合作夥伴關係,該公司成為了第一家採用雲技術的衛星服務運營商。

Bottom Line

在過去的十年裡,從基於雲技術衛星遠程交付開始,雲技術在衛星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低軌衛星和中軌衛星新星座的出現大大減少了衛星通信的缺陷,整體託管的衛星通信服務正在崛起。

無論在什麼領域,雲計算都將減少衛星行業中新興企業進入市場的障礙。不同的用戶服務供應商的交付模式,均有其優缺點。然而,無論是對地觀測還是衛星網絡運營,將雲技術運用到衛星業務中皆優勢明顯:都能夠減少前期資本、降低運營成本,更易於開發,並且可以獲得更廣泛的可訪問性和更高速的擴展性。

據NSR消息編譯

原作者Shivaprakash Muruganandham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民航氣象大數據共享與服務雲平臺上線運行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敬濤 通訊員張豐蘩報導 近日,面向航空安全和效率的氣象大數據共享與服務雲平臺上線運行。該平臺能為航空公司、空管、機場等運輸航空和通用航空主體提供基於網際網路的氣象大數據支持,進一步滿足航空安全和飛行效率對氣象數據的需求,提升氣象服務的及時性、便捷性和有效性。
  • 航天海鷹攜手騰訊雲發起「衛星即服務產業聯盟」聯合多家企業建設...
    航天海鷹衛星運營事業部聯合騰訊雲成立「衛星即服務產業聯盟」,目的就是進一步分享商業航天技術成果,搭建信息互通交流平臺,涵養商業航天產業生態,助推商業航天產業資源融合和產業化新發展。 在「衛星即服務產業聯盟介紹」環節中,航天海鷹衛星運營事業部總經理袁鴻翼宣讀聯盟理事會一次會議決議,並宣布衛星即服務產業聯盟正式成立的決定。
  • 微軟發布計劃:馬斯克SpaceX星鏈加持,讓雲服務遍布全球
    這樣一張網,是微軟發展雲服務的理想合作夥伴。Space」率先把雲服務帶到了太空,著實領先業界一大步。,擴展雲數據中心區域和雲邊緣設備之間的連通性。今年六月,亞馬遜成立了專門的業務部門,面向太空相關雲服務的計劃。亞馬遜已將 Maxar 和 Capella Space 視為客戶,這些夥伴可以幫助它管理來自衛星的數據。
  • 國星宇航與樂山寶德未來城成功籤約「園區之眼」AI衛星服務雲平臺項目
    隨著今年4月衛星網際網路被列入新基建範疇,AI衛星網際網路的市場化應用得到越來越多企業和政府的青睞。為加快推進航天產業發展,助推園區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近日,國星宇航全資子公司星時代宇航與樂山寶德未來城科技有限公司籤署技術服務合同, 就雙方合作建設"衛星服務雲平臺"示範應用項目達成一致。
  • 「風神」衛星數據來了,請接收
    這顆衛星到底牛在哪兒?7月3日,國家氣象信息中心完成歐洲「風神」衛星數據產品接入,相關服務已通過國家氣象業務內網接口和氣象大數據云平臺發布,提供國家級和省級氣象部門服務。1「風神」衛星數據「直通」中國今年5月,歐洲氣象衛星開發組織(EUMETSAT)開始為各國氣象機構提供大氣層中離地30公裡以內區域風垂直觀測數據,以用於天氣預測。該數據來源於歐洲空間局(ESA)發射的「風神」(Aeolus)衛星。
  • 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衛星數據服務淮河救災
    中新社北京七月二十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二十日從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獲悉,淮河進入汛期以來,該中心一直密切關注淮河汛情發展,應中國減災部門要求,在國防科工委統一協調下,立即安排「資源一號」衛星零二星進行側擺觀測,及時獲取相關數據並迅速處理。
  • 實現AI的自動化:Oracle數據科學雲服務
    圖源:unsplash最近Oracle在雲服務中添加了一項新服務:數據科學。該服務作為一個預安裝了許多庫的平臺提供給用戶。這個平臺提供許多功能,例如原型開發,項目開發,模型管理以及生成生產模型,還增加了許多新功能。
  • 高清衛星影像是如何產生的?揭秘地圖服務背後的數據公司
    衛星影像就這樣悄無聲息地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但很少有人知道,Google 地圖和國內高德地圖的衛星影像背後到底是哪些公司做影像支持的。實際上,這些數據源都指向一家公司——Digital Globe(以下簡稱 DG)。DG 是商用高解析度地球影像產品和服務全球供應商,以上我們所熟知的地圖服務中,衛星影像的部分就是由 DG 提供的。Uber 也使用其數據以便於司機更好地尋找到乘客。
  • 微軟與SpaceX合作創建基於太空衛星的雲網絡
    微軟Azure Space雲網絡衛星數據中心微軟已經發布了一項全球計劃Azure Space太空衛星雲數據中心,它將為各個行業的公司帶來太空技術。微軟稱:「我們組建了一支由航天行業知名的資深人士組成的團隊,與我們世界一流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合作,創建滿足太空獨特需求的雲數據計算存儲功能。」根據概述的計劃,微軟計劃與包括SpaceX在內的航天行業組織發展合作。
  • NSR文章集錦 | MOFs
    doi: 10.1093/nsr/nwz166doi: 10.1093/nsr/nwx127doi: 10.1093/nsr/nwz147doi: 10.1093/nsr/nwz118doi: 10.1093/nsr/nwz137
  • 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發布「四維地球」 國內首個智能遙感雲...
    9月18日,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即中國四維測繪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衛星中心」)在華為全球聯接大會上發布了 「四維地球」遙感數據云產品,宣布國內首個基於海陸空天海量多源數據、安全可靠的時空信息智能服務平臺即將問世,旨在構建時空信息產業雲系統,推動應用創新發展,引領產業網際網路化變革。
  • 中國利用地球大數據服務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將如何推動專項成果應用和服務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郭華東院士18日線上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對此予以闡釋。「廣目」地球科學衛星正在研製郭華東介紹說,為了應對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過程中的數據缺失問題,在中科院「空間科學(二期)」和「廣目」專項支持下,正在研製的「廣目」地球科學衛星,將用以服務可持續發展目標相關指標監測和「一帶一路」區域的發展。
  • 通遼市:高分衛星數據成功服務10個重點領域
    通遼市:高分衛星數據成功服務10個重點領域 發布日期:2020-03-23 09:47 瀏覽次數:
  • NSR文章集錦 | 表界面
    Sun: interfacial solar vapor generation中文解讀:太陽能利用方式之「界面光-蒸汽轉換」Lin Zhou, Xiuqiang Li, George W Ni, Shining Zhu and Jia ZhuNatl Sci Rev 2019; 6: 562-578. doi: 10.1093/nsr
  • 宇如聰要求抓實大數據云平臺建設
    中國氣象報記者谷星月報導 7月26日,中國氣象局預報與網絡司在京組織召開氣象大數據云平臺進展情況匯報會。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肯定大數據云平臺前期建設取得的進展,並對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
  • NSR文章集錦 | 仿生材料
    energy applications中文解讀:啟迪於蝴蝶鱗片構型的功能材料Maurice I Osotsi, Wang Zhang, Imran Zada, Jiajun Gu, Qinglei Liu and Di ZhangNatl Sci Rev 2020; https://doi.org/10.1093/nsr
  • ...雲開發即將發布實時數據推送服務,再也不用自己搭建WebSocket了
    受訪嘉賓 | 周子傑作者 | Yonie小程序雲開發 - 實時數據推送是小程序雲開發即將發布的一個雲服務, 可以監聽雲資料庫的數據變更,實時推送到小程序端。省去了開發者搭建 WebSocket 的成本,是小程序中實時推送的高效實踐方案。
  • 谷歌更新海量衛星圖 "除雲技術"還原地球本貌
    網易科技訊6月29日消息,據《大西洋月刊》網站報導,谷歌為旗下的Google Maps和Google Earth新添了700萬億像素的衛星地圖數據。
  • GNSS掩星探測載荷成功發射,「雲遙宇航」背後是兩千億商業衛星氣象...
    成立於2019年的天津「雲遙宇航」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國國內首個發射商業GNSS掩星系統的民營公司。它致力於打造「全球空間氣象數據生產」+「空間氣象數據應用推廣」 於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 2020年1月,「雲遙宇航」設計研製的國內首個商業GNSS掩星探測載荷「雲遙掩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的衛星順利升空並成功入軌。董事長李峰輝告訴36氪,「雲遙宇航」「不只做掩星探測本身,還要致力於做國內頂級的數據研發商。」
  • 高分衛星陸續發射 如何挖掘海量影像數據價值?
    這是一顆光學遙感衛星,地面像元解析度最高可達亞米級,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建設等提供信息保障。從1972年,世界上第一顆遙感衛星Landsat-1發射成功到今天我國的高分衛星陸續發射投入使用,迅速發展的遙感技術不斷挑戰影像解析度的極限,高分影像意味著比以往更為海量的影像數據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