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些時候,亞馬遜啟動了兩個地面站服務,通過新的亞馬遜網絡服務(AWS)地面站項目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Verge天線系統網絡,為亞馬遜網絡服務(AWS)提供雲計算功能。雖然地球空間數據呈現持續穩步上升態勢,但該服務不過是一個可以防止數據下行的解決方案。與此同時,IBM(與雲星座合作)發布了一份關於數據架構和數據安全發展的報告,該報告詳細介紹了從傳統雲服務向空間資源存儲的轉變形勢。主流雲服務提供商(CSP)也開始注意到衛星行業為雲應用提供了不錯的應用案例和機會。
NSR在《衛星大數據分析》(第3版)報告中指出,截止至2028年,衛星大數據的累積營收將達到177億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人們越來越關注基於衛星圖像的地理空間分析和基於物聯網傳感器的應用。縱觀整個衛星大數據生態系統,如果是業內人士就會發現,雲服務才是推動衛星大數據向前發展的核心技術。
對地觀測(EO)市場的新興企業正在推動天基傳感器數據供應的發展:當今世界,需要有源源不斷的新衛星圖像出現。如今,為衛星分配特定成像要求的任務(單場景)已逐漸過時,而從不斷提高的高解析度、高重訪率衛星數據(歷史數據和當前數據)庫中獲得可行性方案的方式,卻越來越為大眾所接受。
對地觀測是一個正在轉型的行業:例如,Planet是一個專注於地球成像數據的地球成像數據供應商。2018年年中,該公司在各種雲服務上存儲數據的基礎上,向增強分析產品的方向做出了戰略性的轉變。
在虛擬系統上進行數據分析有許多優點,例如大大降低了為終端用戶提供信息提取的成本,重點從構建基礎架構轉向處理大數據流入和解決實際問題方面等。利用雲計算平臺的可擴展性和普適性,讓部署衛星數據分析解決方案變得簡便,從而提高了利用率。
亞馬遜在衛星行業中的重要性比擬建地面站要大得多:許多下遊地理空間分析公司用AWS進行存儲和計算,減少了資本支出,有利於進一步減少進入這個行業的障礙。此外,今年地理空間分析供應巨頭Descartes Labs建設了速度最快的高性能計算平臺,該平臺完全在虛擬化AWS雲資源上運行。
與此同時,數位化正在迅速佔領許多不願做出改變的行業:尤其是能源和海事行業,這兩個行業都嚴重依賴衛星服務進行遠程通信。地球正在進行物聯網革命,對連接和高級分析的需求增多,並且衛星通信管理服務將成為其中關鍵的推動力:銥星雲連接便是有望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的解決方案之一。
另一方面,從視頻流服務到行動應用程式,用戶對雲交付帶寬密集型應用程式的需求不斷增加。衛星網絡運營商和服務供應商希望改善帶寬交付服務以滿足不斷增加的需求,同時也希望通過雲技術找到動態軟體定義的廣域網(SD-WAN)解決方案,實現實時網絡優化,這也可以理解為雲計算中的虛擬化。該行業正趕上雲技術的廣泛應用時期,近日,speedcast宣布與AWS合作夥伴建立更高一層的合作夥伴關係,該公司成為了第一家採用雲技術的衛星服務運營商。
Bottom Line
在過去的十年裡,從基於雲技術衛星遠程交付開始,雲技術在衛星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低軌衛星和中軌衛星新星座的出現大大減少了衛星通信的缺陷,整體託管的衛星通信服務正在崛起。
無論在什麼領域,雲計算都將減少衛星行業中新興企業進入市場的障礙。不同的用戶服務供應商的交付模式,均有其優缺點。然而,無論是對地觀測還是衛星網絡運營,將雲技術運用到衛星業務中皆優勢明顯:都能夠減少前期資本、降低運營成本,更易於開發,並且可以獲得更廣泛的可訪問性和更高速的擴展性。
據NSR消息編譯
原作者Shivaprakash Muruganandham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