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神」衛星數據來了,請接收

2020-07-27 中國氣象數據網
「風神」衛星數據來了,請接收

「風神」衛星數據是怎樣一路來到中國的?

這顆衛星到底牛在哪兒?

一起來看看——


「風神」衛星數據來了,請接收

「風神」衛星

7月3日,國家氣象信息中心完成歐洲「風神」衛星數據產品接入,相關服務已通過國家氣象業務內網接口和氣象大數據云平臺發布,提供國家級和省級氣象部門服務。


1

「風神」衛星數據「直通」中國

今年5月,歐洲氣象衛星開發組織(EUMETSAT)開始為各國氣象機構提供大氣層中離地30公裡以內區域風垂直觀測數據,以用於天氣預測。該數據來源於歐洲空間局(ESA)發射的「風神」(Aeolus)衛星。這是天氣預報和大氣動力、氣候過程監測的一項重大進展。

國家氣象信息中心密切關注風神數據的信息發布,第一時間通過雙邊業務協調會向歐洲氣象衛星開發組織提出了數據需求,並將其納入雙邊交換資料清單草案。

6月29日,國家氣象信息中心通過國際通信系統(GTS)向德國發送國際公電,請求獲取「風神」衛星數據。6月30日,德國正式通過GTS發送「風神」數據產品,每日近900份公報。國家氣象信息中心氣象數據保障小組迅速組織開展「風神」衛星數據分析、數據流程構建並確定服務方式,在全國綜合氣象信息共享平臺(CIMISS)和氣象大數據云平臺天擎同時實施部署。


2

「風神」到底牛在哪兒?

「風神」衛星數據來了,請接收

「風神」衛星探測系統原理圖

「風神」衛星於2018年8月22日發射升空,攜帶了一部直徑1.5米的望遠鏡、一部超靈敏散射接收器和一臺都卜勒測風紫外雷射雷達「阿拉丁」。

這部雷達是太空中首部測風雷射雷達,每秒觀測50次,每道雷射束會激發出數十億個紫外光子照射地球大氣層,而每道光子束中大概只有幾百顆會由於跟大氣分子碰撞而恰好被衛星實時收集到。

根據都卜勒效應,通過輸出脈衝與反向散射信號間的延遲就能計算出大氣中不同高度上的風速。

果不其然,「風神」星如其名。


編輯 | 晚霞

來源|中國氣象數據網

相關焦點

  • EUMETSAT向全球氣象機構分發風神衛星數據
    近日,風神(Aeolus)衛星獲取的有關全球風力的數據信息正在公開分發,這是天氣預報和大氣監測的一項重大進展。歐洲氣象衛星開發組織(EUMETSAT)從5月12日開始為各國氣象機構提供風力垂直分布觀測數據,以用於天氣預測。
  • 空客「風神」衛星支持歐洲疫情期間天氣預報
    在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導致與天氣相關的數據急劇減少之後,於2018年發射升空的空中巴士「風神」(Aeolus)衛星承擔起了為歐洲提供準確天氣預報所需數據的重任。全球大部分關於溫度、風速和風向的數據通常由商業客機裝備的傳感器採集並提供,疫情爆發以來,航班量的大幅減少造成了上述氣象輸入數據的缺失。
  • 我國颱風監測首次應用歐洲風神衛星測風產品
    來源:經濟日報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近日,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首次將歐洲星載測風雷射雷達衛星ADM-Aeolus(以下簡稱「風神衛星」)測風產品與FY-4A氣象衛星雲導風產品相結合,對今年第7號颱風「海高斯」和今年首個登陸我國的第4號颱風「黑格比
  • 中國颱風監測首次應用歐洲風神衛星測風產品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2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氣象局獲悉,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近日首次將歐洲星載測風雷射雷達衛星ADM-Aeolus(以下簡稱風神衛星)測風產品與我國風雲四號A氣象衛星雲導風產品相結合,對今年第7號颱風「海高斯」和今年首個登陸我國的第4號颱風
  • 中國颱風監測首次應用歐洲風神衛星測風產品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2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氣象局獲悉,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近日首次將歐洲星載測風雷射雷達衛星ADM-Aeolus(以下簡稱風神衛星)測風產品與我國風雲四號A氣象衛星雲導風產品相結合,對今年第7號颱風「海高斯」和今年首個登陸我國的第4號颱風「
  • 我國颱風監測首次應用歐洲風神衛星測風產品
    來源:中國氣象新聞網中國氣象報記者李慧報導近日,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首次將歐洲星載測風雷射雷達衛星ADM-Aeolus(以下簡稱「風神衛星」)測風產品與FY-4A氣象衛星雲導風產品相結合,對今年第7號颱風「海高斯」和今年首個登陸我國的第4號颱風「
  • 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成功接收高分六號衛星數據
    密雲站接收的高分六號衛星2米全色高解析度相機首軌數據快視影像。中科院遙感地球所 供圖中新網北京6月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中科院遙感地球所)6月4日發布消息說,該所所屬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當天已成功接收高分六號衛星數據,後續處理正常。密雲站接收的高分六號衛星16米多光譜中解析度寬幅相機首軌數據快視影像。
  • 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成功實現高分多模衛星數據接收
    新華社北京7月7日電 記者7日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該院下屬的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日前已成功實現了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的數據接收。高分多模衛星是具備亞米級解析度的民用光學遙感衛星,可實現多種成像模式切換。
  • 「風神」數據已開始分發?
    譬如: 世界氣象組織(WMO)探測到單次長度最長閃電; 中央氣象臺多海區多颱風路徑預報產品上線;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TIGGE資料庫範圍擴大; 歐洲氣象衛星開發組織向全球氣象機構分發風神衛星數據
  • 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成功接收環境減災二號衛星數據
    9月28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成功接收環境減災二號A、B衛星數據。上午10時07分和11時42分,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密雲站先後成功跟蹤、接收到環境減災二號A星和B星的首軌下行數據。此後,喀什站也按計劃成功完成環境減災二號A、B星數據接收任務。當日,總計接收衛星數據119GB,所有接收數據均在第一時間完成回傳,處理情況正常。
  • 密雲站當先 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成功接收高分多模衛星數據
    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7月3日至5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成功實現了高分多模衛星數據接收。7月3日該衛星發射當天,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密雲站於22點07分至22點16分按計劃成功跟蹤、接收到高分多模衛星首軌下行數據。
  • 「風神」數據已開始分發?|國際情報站
    譬如:世界氣象組織(WMO)探測到單次長度最長閃電;中央氣象臺多海區多颱風路徑預報產品上線;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TIGGE資料庫範圍擴大;歐洲氣象衛星開發組織向全球氣象機構分發風神衛星數據EUMETSAT向全球氣象機構分發風神衛星數據圖片來源:EUMETSAT官網近日,風神(Aeolus)衛星獲取的有關全球風力數據信息已公開分發,這是天氣預報和大氣監測的一項重大進展。
  • 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成功接收資源三號03星數據
    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密雲站接收數據工作現場。(中科院空天院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27日電 (記者孫自法)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27日發布消息說,該院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已成功接收最新發射升空的資源三號03星數據,處理情況正常。至此,從2012年資源三號01星至今,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已完成資源三號系列衛星數據接收任務20501條軌道,接收數據量達到897TB。
  • 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成功接收「天琴一號」衛星首軌數據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廖俊 胡民達報導 12月20日22時12分,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在「天琴一號」衛星升空十餘小時後成功接收其首軌數據,並即時傳送至中山大學天琴中心。
  •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MTSAT和EUMETCast衛星數據接收系統升級改造項目...
    中國氣象局政府採購中心受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的委託,就MTSAT和EUMETCast衛星數據接收系統升級改造項目項目(項目編號:ZQC-R16025)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項目編號:ZQC-R16025項目名稱:
  • 遙感數據地面接收、處理與分發系統
    20多年來我國已建立起5個國家級遙感衛星數據接收和服務系統。  二、海洋衛星地面接收、處理與分發系統  海洋衛星數據接收、處理、分發由海洋衛星地面應用系統完成。地面應用系統包括北京衛星地面接收站、三亞衛星地面接收站、牡丹江衛星地面接收站和北京數據處理中心。  實時數據接收範圍覆蓋我國海岸帶、海島、領海、大陸架、專屬經濟區及鄰近海域。
  • 海洋二號C衛星第一次數據接收成功!
    9月25日凌晨2時07分,海洋二號C衛星從西南方向進入我國境內地面接收站的接收範圍,根據衛星工作計劃,運控部和站網中心向各站下發了接收任務和最新的軌道參數,隨著天線跟蹤、信號入鎖、數據記錄、快視等步驟的陸續完成,北京站、牡丹江站、陵水站均接收成功,實現了衛星數傳系統與地面接收系統的第一次成功「握手」。
  • 從接收國外衛星雲圖,到中國衛星服務世界
    到今天,已有93個國家和地區,國內近100個行業、2600多家用戶選擇使用來自中國氣象衛星的圖像和數據。  幾十年來,航天、氣象工作者不畏懼一個個難題,不漏掉每一個細節,不懈努力和精益求精,打造出一塊「中國攝影」衛星雲圖的金字招牌。
  • 資源三號03星數據接收成功
    科技日報北京7月27日電 (記者陸成寬)27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成功接收資源三號03星數據。26日10時52分08秒,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密雲站在第16圈次成功跟蹤、接收到資源三號03星首軌下行數據。之後,喀什站也按計劃成功完成資源三號03星數據接收任務。
  • 資源三號03星數據成功接收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2020年7月26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成功接收資源三號03星數據。上午10時52分08秒,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密雲站在第16圈次成功跟蹤、接收到資源三號03星首軌下行數據。之後,喀什站也按計劃成功完成資源三號03星數據接收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