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長閃電竟達709公裡!「風神」數據已開始分發?|國際情報站

2020-12-05 中國氣象報

2020年5月至6月,全球氣象科學研究及技術應用有何新進展?

譬如:

世界氣象組織(WMO)探測到單次長度最長閃電;中央氣象臺多海區多颱風路徑預報產品上線;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TIGGE資料庫範圍擴大;歐洲氣象衛星開發組織向全球氣象機構分發風神衛星數據……

快來圍觀了解一下!

世界氣象組織探測到單次長度最長閃電

圖片來源:WMO官網

6月25日,世界氣象組織宣布,探測到迄今為止單次長度最長閃電,其長度為709公裡;而單次持續時間最長的閃電,其過程長達16.73秒。不過這兩次閃電活動並非發生在今年,而是被剛剛確認數據。據介紹,單次長度最長閃電於2018年10月31日發生在巴西南部;單次持續時間最長閃電於2019年3月4日發生在阿根廷北部。這兩項新紀錄分別是先前紀錄水平的兩倍多。

中央氣象臺多海區多颱風路徑預報產品上線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官網

6月9日,中央氣象臺網站上線多海區多颱風路徑預報產品。該產品支持西北太平洋乃至北半球五個海區預報路徑圖的海區切換,以及GRAPES颱風預報產品的快速顯示,實現產品圖與颱風名稱的關聯對應,實現了從低壓編號到正式編號流程的自動化處理。該功能還解決了不同海區熱帶氣旋路徑圖混合一起的問題,通過規範設置,在原有文件名的基礎上,增加了海區、氣旋編號等標示信息。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TIGGE資料庫範圍擴大

圖片來源:ECMWF官網

5月,據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透露,由其承擔的TIGGE(交互式全球大集合預報系統)集合預報資料庫納入澳大利亞氣象局的數據。至此,該系統資料庫的數據範圍進一步擴大,已擁有11個全球預報中心的數據,可供全球研究人員隨時使用。目前,ECMWF的TIGGE數據總量已達3.5PB左右。

EUMETSAT向全球氣象機構分發風神衛星數據

圖片來源:EUMETSAT官網

近日,風神(Aeolus)衛星獲取的有關全球風力數據信息已公開分發,這是天氣預報和大氣監測的一項重大進展。從5月12日起,歐洲氣象衛星開發組織(EUMETSAT)開始為各國氣象機構提供風力垂直分布觀測數據。EUMETSAT與歐洲航天局(ESA)達成協議,將風神衛星獲取的近實時風況產品再分發給歐洲各國氣象部門和EUMETSAT數據廣播系統。ECMWF與法國、德國、英國和挪威的氣象部門已評估其數據質量,並且衡量了其在全球尺度上對數值天氣預報所產生的積極影響。風神衛星於2018年8月22日發射升空,是全球首顆用於觀測地球風場的衛星。

東協氣候展望論壇發布夏季風季節性預報

圖片來源:WMO官網

6月,東協氣候展望論壇發布2020年6月至8月東南亞夏季風季節性預測:考慮到厄爾尼諾-南方濤動(ENSO)和印度洋偶極子(IOD)影響該地區氣候系統的可能性,在北半球夏季(6月至8月),包括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北部等地在內的赤道地區大部分地區以及越南北部和中部沿海地區,降雨量將達到或高於正常水平;緬甸南部、泰國南部和東北部、菲律賓北部、寮國部分地區和印度尼西亞東南部的降雨量將達到或低於正常水平。

北半球積雪覆蓋範圍大幅縮小

圖片來源:《自然》雜誌官網

5月20日,《自然》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對1980年至2018年北半球積雪進行估算後發現,地表溫度升高導致北半球積雪覆蓋範圍大幅縮小、持續時間大大縮短,1980年至2018年北半球最大積雪量平均值為30620億噸。具體來看,歐亞大陸和北美洲的積雪覆蓋範圍縮小,但歐亞大陸積雪量未見明顯變化,而北美洲顯著減少。該研究由芬蘭氣象研究所和加拿大環境與氣候變化部合作完成。

韓國氣象衛星數據通過全球通信系統發布

圖片來源:KMA官網

6月,韓國氣象廳(KMA)宣布,其地球靜止軌道-韓國多用途衛星(GK-2A)觀測數據中的大氣運動向量(AMV)和晴空輻射(CSR)產品已於6月25日起通過全球通信系統(GTS)發布。GK-2A氣象衛星是韓國第二代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2018年12月4日發射,2019年7月起正式交付使用。衛星搭載有先進氣象成像儀,共16個通道。

臨近預報成非洲國家預測氣候災害新工具

圖片來源:網絡

5月,利茲大學的科學團隊表示,非洲各國正在應用臨近預報新技術,以此提升災害預測能力。這項技術此前已在發達國家應用,但直到最近才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地區得到應用。2019年,臨近預報技術使得受肯亞西部山體滑坡、泥石流以及維多利亞湖洪水影響的民眾得到進行疏散。今年,在得到一些國家資助後,塞內加爾、奈及利亞和加納也有團隊對衛星獲取的數據進行解讀,從而開展臨近預報。

相關焦點

  • 最長閃電竟達709公裡!「風神」數據已開始分發?
    譬如: 世界氣象組織(WMO)探測到單次長度最長閃電; 中央氣象臺多海區多颱風路徑預報產品上線;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TIGGE資料庫範圍擴大; 歐洲氣象衛星開發組織向全球氣象機構分發風神衛星數據
  • 709公裡!世界氣象組織探測到單次長度最長閃電
    衛星照片:單次長度最長閃電來源:世界氣象組織網站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記者歐颯)世界氣象組織25日宣布,迄今為止探測到的單次長度最長閃電為709公裡,單次持續時間最長閃電為16.73秒。  世界氣象組織網站發布聲明,說單次長度最長閃電2018年10月31日發生在巴西南部,單次持續時間最長閃電2019年3月4日發生在阿根廷北部。
  • 世界最長閃電有多長?今年WMO捕捉到超級閃電,水平延伸673公裡
    那麼世界最長閃電有多長?最近科學家又有了新發現,世界最長閃電竟可延伸673公裡。在2017年,美國科學家們使用高空衛星和地面站對美國西南部三個州的所有大型閃電進行記錄。在經過一番分析後有了新發現。我們通常認為閃電沿著垂直區域伸延,尤其是在高海拔地區,然而上周發表在《美國氣象學會簡報》上的新研究證實,水平方向伸延閃電距離比垂直方向延伸的距離要大得多。
  • 閃電能有多大 探測技術捕捉最長閃電
    據新華社報導,世界氣象組織於25日發布了關於閃電的兩項世界紀錄。其中單次長度最長的閃電2018年10月31日發生在巴西南部,長度超過709公裡;單詞持續時間最長的閃電2019年3月4日發生在阿根廷北部,時間長達16.73秒。
  • EUMETSAT向全球氣象機構分發風神衛星數據
    近日,風神(Aeolus)衛星獲取的有關全球風力的數據信息正在公開分發,這是天氣預報和大氣監測的一項重大進展。歐洲氣象衛星開發組織(EUMETSAT)從5月12日開始為各國氣象機構提供風力垂直分布觀測數據,以用於天氣預測。
  • 世界氣象組織發現兩個「超級閃電」,橫跨數百公裡,電流電壓極強
    雷電是自然界中常見的放電現象,地球上每年發生的閃電次數達幾十億次,每時每刻,地球上都有上千個雷電正在發生,每秒鐘都大約有100次閃電正在擊中地球。30萬安培,比三峽所有發電機組全開始輸出的電流還要大10倍左右,而電壓可達13.6億伏,目前人類使用的特高壓輸電線路最高電壓為1500千伏,但閃電最高電壓是它的上千倍。
  • 最長閃電破紀錄!一道閃電究竟有多少度電?
    閃電能量並不如想像的巨大,但它帶給人們的不止是臭氧、氮肥和道友渡劫的傳說,還有氣象學和高能物理領域的一個個驚喜和未解之謎。作者 | 龍浩(電子科學與技術博士) 李紀爾6月25日,世界氣象組織(WMO)公布了迄今為止探測到的跨度最長的閃電。它有多長呢?
  • 「風神」衛星數據來了,請接收
    」衛星7月3日,國家氣象信息中心完成歐洲「風神」衛星數據產品接入,相關服務已通過國家氣象業務內網接口和氣象大數據云平臺發布,提供國家級和省級氣象部門服務。1「風神」衛星數據「直通」中國今年5月,歐洲氣象衛星開發組織(EUMETSAT)開始為各國氣象機構提供大氣層中離地30公裡以內區域風垂直觀測數據,以用於天氣預測。該數據來源於歐洲空間局(ESA)發射的「風神」(Aeolus)衛星。
  • 「史上最長閃電」長啥樣?說出來嚇到你!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閃電要屬線形閃電——線形閃電是一些非常明亮的白色、粉紅色或淡藍色的亮線,它很像地圖上的一條分支很多的河流,又好像懸掛在天空中的一棵蜿蜒曲折、枝杈縱橫的大樹。除了線形閃電,另外還有球形閃電和鏈形閃電,這兩種閃電都比較少見。
  • 地球上空閃電有多長,最長700公裡,顛覆我們對閃電的認知
    在地球大氣水循環過程中,有時會伴隨另一種自然現象發生,閃電,一種轉眼即逝的現象,特別是在春夏季節,半夜閃電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晝,雷聲也是大得驚人,往往地面上會迎來無數汽車的鳴叫作為回應,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仔細觀察過閃電,它如同天空破裂一般,瞬間出現一系列明亮裂紋,長達數十公裡,看起來是那麼壯觀。
  • 2020 年十大科學新紀錄:最快音速、最長閃電、曝光最長的照片
    其他科學發現則獲得了 「最長」稱號,比如有一隻鳥連續不間斷地飛行了 11 天,從阿拉斯加一直飛到紐西蘭,以及一道超過 440 英裡(700 公裡)長的閃電。以下是 2020 年的十大科學突破記錄:1、飛行距離最長的鳥兒
  • 科技手段探究世界最長閃電蘊涵多少能量?又有多少能夠轉化供使用
    ——跨度最長、持續時間最長閃電破紀錄。2.觀測閃電的「眼睛」,研究閃電的「鑷子」。3.人類在雷電利用與轉化上的努力。 伴隨著電閃雷鳴、狂風呼嘯,重慶東部某區縣又迎來了新一輪降雨。看著天空中叱吒閃爍的閃電⚡️,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如此龐大的閃電能量,要是利於起來應用於發電?
  • 2020年十大破紀錄科學發現出爐:最長閃電長約700公裡
    11天不間斷飛行12200公裡的斑尾塍鷸今年秋天,一隻叫聲響亮、體重不到1斤的小鳥打破了迄今不間斷飛行最長時間和最長距離的世界紀錄!曝光時間最長的照片曝光時間達8年零1個月世界氣象組織(WMO)今年6月發布一份分析報告稱,這場「超級閃電」長逾700公裡,從大西洋海岸一直延伸到阿根廷邊緣,成為有記錄以來最長的閃電。科學家們利用新衛星技術證實,這道閃電的長度是之前記錄保持者的兩倍多。此前記錄的保持者曾於2007年照亮了俄克拉荷馬州的天空。研究人員在聲明中說,最新研究得益於閃電監測技術的不斷進步。
  • 世界最長閃電記錄被刷新,網友:嚇死寶寶了!
    閃電可以說是地球上少數能夠彰顯自然之力的天氣現象,2017年10月22日,聚集在美國中部的風暴雲釋放出了一道巨大的閃電,照亮了德克薩斯州、俄克拉荷馬州和堪薩斯州的上空,由於這道空前的閃電以水平方式橫跨了三個州超過310英裡(500公裡)的範圍,使得有些人將其稱之為有史以來最長的閃電之一。
  • 恐龍科普 | 風中之王 風神翼龍
    風神翼龍(Quetzalcoatlus)是一種翼手龍,也叫披羽蛇翼龍,生存於晚白堊紀(坎潘階到馬斯垂克階),約84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風神翼龍翼展超過11米長,它是人類已知最大的飛行動物。頭上有脊冠,位於眼眶前上方,這是它區別其他翼龍顯著的特徵,頭部很長,達到10英寸(3米)嘴巴又細又長,口中沒有牙齒,喙前端不是尖銳的,而是鈍的,脖子非常長,達2米多,身軀為流線型,重達250公斤,它的腿很長,有平衡大頭的作用,遠觀之,風神翼龍呈現了類似鶴或鸛的外型。
  • 夏天,關於閃電的奇怪知識,需要增加這些→
    為709公裡衛星照片:單次長度最長閃電於2018年10月31日發生在巴西南部據悉此次長度最長閃電發生在2018年10月31日的巴西南部而此前的記錄發生在2007年6月20日的美國俄克拉何馬州長為321公裡700多公裡是什麼概念
  • 遙感數據地面接收、處理與分發系統
    20多年來我國已建立起5個國家級遙感衛星數據接收和服務系統。  2006年4月國家公布了CBERS-02星數據的免費分發政策,對國內用戶免費提供數據產品,使得國內許多單位能夠利用國產數據進行業務化運行。截止2007年底,資源衛星中心已接收處理存檔100餘萬景數據,全國共有2000餘家用戶,長期用戶500餘家,已分發數據產品23萬景。目前全國數據覆蓋率達100%,普遍覆蓋6-10次,個別地區達十次以上。
  • 一道閃電究竟有多少度電?
    閃電能量並不如想像的巨大,但它帶給人們的不止是臭氧、氮肥和道友渡劫的傳說,還有氣象學和高能物理領域的一個個驚喜和未解之謎。作者 | 龍浩(電子科學與技術博士) 李紀爾6月25日,世界氣象組織(WMO)公布了迄今為止探測到的跨度最長的閃電。它有多長呢?橫向跨度709公裡!相當於從武漢直接閃到了上海。
  • 看完了這篇,關於閃電的奇怪知識增加了這些→
    因為每年都會見到閃電小編以為自己對它還是很熟悉的直到,前不久世界氣象組織宣布了一件事迄今為止探測到的單次長度最長閃電為709公裡衛星照片:單次長度最長閃電於2018年10月31日發生在巴西南部據悉此次長度最長閃電發生在2018年10月31日的巴西南部
  • 史上最長閃電!就在法國和美國奧克拉荷馬州
    文 | 巴黎文娛傳媒記者黎文宇,巴黎文娛傳媒提醒: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info@paris818.com研究人員確認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和法國出現史上最長的閃電美國奧克拉荷馬州2007年暴風雨出現長達200英裡(321.85公尺)的閃電,而法國南部2012年旳暴風雨,有次閃電長達7.74秒,這兩項事件14日都被載入世界氣象組織的極端氣候紀錄。美國太空總署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研究人員藍恩說,奧克拉荷馬的閃電始於9.66公尺的高處,但在數個地方觸及地面,其長度可能改變暴風雨過後多久才算安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