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落地自貿區煙臺片區

2020-09-17 中國山東網煙臺頻道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9月17日訊(記者 盧偉霞 通訊員 王聰 宋勻 徐希水) 9月17日,「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揭牌儀式暨第一屆學術研討會」在位於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的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舉行。14個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的80名代表共同見證山東衛星遙感數據應用學科建設史上的又一大事。

「在各方積極努力下,2019年7月,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和山東省海洋局籤署《關於共同推進海洋衛星遙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建設》戰略合作協議,依託山東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建設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理事長、書記李煥軍介紹,經過一年多的緊張建設,現已具備遙感應用基礎,數據、技術、軟硬體、人才和場所等條件。未來,中心將充分運用海洋衛星遙感技術,通過大面積、實時、同步、連續而密集的海洋要素觀測,獲取多種海洋環境信息和基本數據。

我國海洋衛星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1997年第一顆海洋衛星—「海洋一號」衛星正式立項,拉開了我國海洋系列衛星發展的帷幕。23年來,海洋衛星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使我國有能力對所管轄海域的水色環境實施大面積、實時和動態監測,並具備對全球大洋和南北極的探測能力。隨著深遠海開發、海域動態建設、海洋環境保護、海洋防災減災等海洋開發和觀測活動的深入,海洋衛星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各行各業對衛星海洋數據的應用需求與日俱增。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的揭牌投用,將實現衛星數據PB級管理、海洋衛星數據全處理、山東近岸高分數據近實時處理。中心建設成果可有效應用於海洋資源環境動態監測、海域海島綜合管理、海洋漁業生產服務、海洋災害預警監測等方面。

「近年來,我們圍繞高質量經略海洋打造的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搭建的全要素的創新平臺,加速布局的一系列重大社會項目,為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提供了良好的應用場景,預留了廣泛的合作窗口。」煙臺開發區海洋經濟發展局局長常勝軍說,中心落地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煙臺片區後,隨著後續衛星遙感技術的發展和衛星應用體系的逐步健全,在海洋綜合管理、公共服務、安全保障等領域的能力將持續提升,將為實施海洋強省戰略、發展海洋經濟、提升海洋管理能力和海洋公益服務水平等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推動作用。

據了解,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掛牌以來,圍繞著經略海洋大手筆不斷。在海洋科技創新方面,規劃建設8.4平方公裡的海洋經濟創新區,打造全國首家以藍色種業為特色、以海洋科創為引擎、以海洋新興產業為方向的國家級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全國率先構建「總部基地+孵化加速器+專業園區」海洋新興產業培育模式,聚集包括中科院育成中心、泛海海工等17個涉海高端項目。以「三海一核」為特色的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啟用,8個國家工程實驗室、智慧海洋產業技術研究院、大海工類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等同步入駐,與46家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帶動和關聯的涉海產業產值超過300億元。

相關焦點

  • 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落地自貿煙臺
    水母網9月22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劉潔 通訊員 王聰 宋勻 徐希水)9月17日,「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揭牌儀式暨第一屆學術研討會」在位於自貿區煙臺片區的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舉行,14個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的80名代表共同見證了山東衛星遙感數據應用學科建設史上的這歷史性時刻。
  • 把品牌鑄就在一線 自貿區煙臺片區激蕩「紅色海洋」
    標誌著總投資4億美元、國內最大外資大西洋鮭陸基循環水養殖項目正式落戶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據了解,這已經是這個由11名黨員組成的臨時黨支部年內落地的第17個項目,項目投資額達187.4億元。把問題解決在一線2019年8月,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掛牌,作為煙臺片區承載地的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將海洋作為特色之一,聚焦差異化探索,著眼高質量經略海洋,專門規劃設立了總面積8.4平方公裡的煙臺八角灣海洋經濟創新區(以下簡稱「海創區」),納入全區「十大牛鼻子工程」的重中之重,組建專班強力推進。
  • 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落戶煙臺
    本報訊 (記者 王 晶)9月17日,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揭牌儀式在位於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的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舉行。  2019年7月,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和山東省海洋局籤署《關於共同推進海洋衛星遙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建設》戰略合作協議,依託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建設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
  • 自貿區煙臺片區首場項目對接會!中科院系統13家院所與煙臺117家...
    8月27日,由煙臺市政府、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主辦,煙臺市科技局、煙臺開發區管委、中科院煙臺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承辦的「煙臺市動能轉換產業技術成果對接系列活動——中國科學院服務煙臺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果發布會」在煙臺開發區成功舉辦。
  • 自貿區煙臺片區將「造」國內首款混合金屬材料3D印表機
    記者從12月26日在山東自貿區煙臺片區開幕的2019長風論壇暨第三屆3D列印產業大會上獲悉,山東創瑞雷射科技有限公司將與楊守峰團隊合作打造國內首款混合金屬材料3D印表機。2019長風論壇暨第三屆3D列印產業大會由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主辦,論壇圍繞「緊抓自貿區發展機遇,大力推進3D列印產業」主題,邀請十餘位國內外智能製造、3D列印及口腔醫學應用領域的知名專家,分享自貿區建設背景下的3D列印技術及應用相關產業發展的新機遇和新挑戰,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製造業強國和自貿區煙臺片區關於先進位造業的產業規劃,搶抓自貿區建設機遇,提升3D列印技術與應用水平
  • 丁肇中團隊、全球貿易港……這些大項目落地自貿區濟南片區歷城區塊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3月16日訊(記者 梁雯)近日,記者從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管委會了解到,疫情防控期間,山東自貿區濟南片區歷城區塊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經濟,復工後新洽談項目11個。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綠地(濟南)全球貿易港、黃金產業非標金融中心等重大項目相繼在歷城區塊籤約落地,目前項目建設已全面起勢。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歷城區塊11.83平方公裡,佔濟南片區的31.1%,涉及唐冶、港溝、彩石三個街道。按照「齊魯首邑、實力歷城」「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的目標定位,歷城區塊開啟了創新探索。
  • 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智能網箱開建 「海市蜃樓·煙臺八角...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蔡雲飛 通訊員 鄭義 煙臺報導12月22日上午,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量產智能網箱開工建造暨「海市蜃樓·煙臺八角灣海上藝術城」項目籤約活動舉行。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出席。
  • 煙臺駛入深藍:海洋的深處是什麼?
    山東半島海洋經濟區的起點菸臺市,在去年迎來了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煙臺片區的落地,這也標誌著以海洋經濟推動對外開放新高地的建設,將成為煙臺市未來的重點任務之一。今年年初,山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煙臺代表團團組會議接受媒體集中採訪時,煙臺市委書記張術平表示,煙臺的目標是「加快建設製造業強市、海洋經濟大市、宜業宜居宜遊城市和現代化國際濱海城市」。
  • 全國首個經略海洋黨建聯盟在中國(山東)自貿煙臺片區成立
    膠東在線11月28日訊(記者 賈楚航 通訊員 馬雙軍 徐希水 逄偉)11月28日,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經略海洋黨建聯盟在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揭牌成立,以此加強管委和企業、管委和科研院所、企業與科研院所、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溝通聯繫,讓黨旗領航經略海洋、黨建成為看得見的生產力,推動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集聚
  • 全力打造全球數字自由貿易中心!自貿區杭州片區濱江區塊建設動力...
    1月15日,杭州高新區(濱江)舉行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杭州片區濱江區塊建設推進大會,自貿區杭州片區濱江區塊建設方案、36條政策措施和創新清單發布,濱江區塊自貿大廈揭牌,首批18個項目籤約入駐自貿試驗區(自貿大廈),數字貿易便利化舉措試點公布
  • 自貿區黑河片區:制度集成創新領路加快開放合作步伐
    其中20平方公裡的黑河片區,作為中國最北自貿片區,將撐起我省自由貿易試驗區的一片藍天。 自貿區黑河片區投入建設以來,加強制度創新統籌設計,落實改革試點任務,形成制度創新成果15項,上報國家創新案例4項,獲準全省複製推廣3項。截至目前,區內註冊企業3916家,比年初增加1078家,新增註冊資本61億元。
  • 新動能·新山東|煙臺:在海洋經濟戰略中崛起的藍色之都
    為此,國家領導人多次對山東提出具體要求,希望山東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努力在發展海洋經濟上走在前列。建設海洋強省是落實海洋強國戰略的使命擔當,而為海洋強省建設作出更大貢獻,對煙臺來說,責無旁貸。在被劃定為「三核引領」和獲批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後,煙臺以時不待我的緊迫感,努力爭當海洋強省發展的排頭兵。
  • 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調研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
    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籌備組組長、海洋研究所和煙臺海岸帶研究所所長王凡結合海洋大科學的特點,從融合中科院涉海優勢資源,建設開放共享的先進平臺,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服務海洋強國戰略和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軍民融合等方面,匯報了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的建設進展。
  • 科技創新片區:雙輪驅動的科創「大腦」【掘金大開放 探秘自貿區...
    目前,園區聚集了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等一批頂級研發機構,入駐了440多家創新型醫藥健康企業。昌平區委書記於長輝表示,生命科學園以及周邊地區納入自貿試驗區科技創新片區,是賦予昌平區的重大戰略機遇。
  • 挪威海洋牧場項目落戶自貿煙臺 建三文魚生產交易加工中心
    28日,挪威海洋牧場項目籤約儀式在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舉行,項目全部建成後,將成為全國最大的三文魚生產、交易和加工中心。 王嬌妮 攝中新網煙臺11月28日電 (王嬌妮 馬雙軍 徐希水)28日,挪威海洋牧場項目籤約儀式在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舉行,這是國內迄今為止單體最大的陸基循環水養殖項目。
  • 山東煙臺開建亞洲最大深海網箱 引領「萬億級」海洋經濟產業鏈
    面對這道命題,勇立潮頭的開發區奮筆疾書,圍繞壯大海洋經濟發展新動能,堅持以高水平規劃引領,把大力發展海洋經濟作為自貿區重點打造的特色品牌,先後謀劃啟動八角灣中央創新區、海洋經濟創新區「兩大創新區」建設,推動海洋創新人才、科創平臺、科研院校加速聚集。「百箱計劃」的啟動,是開發區發力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的又一次衝鋒。
  • 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海洋二號牡丹江數據存儲系統改造公開招標公告
    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海洋二號牡丹江數據存儲系統改造公開招標公告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海洋二號牡丹江數據存儲系統改造 品目 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數據處理服務/存儲服務 採購單位 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 行政區域
  • 深圳海洋大學和國家深海科考中心加速落地!「海洋廣東」破浪遠航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近日發布的《廣東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20)》顯示,廣東海洋經濟總量繼續保持增長,初步核算,2019年全省海洋生產總值達到21059億元,同比增長9.0%,佔地區生產總值的19.6%,佔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23.6%。廣東海洋生產總值連續25年位居全國首位,已成為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核心區之一。
  • 探秘自貿區之北京實踐丨科技創新片區:雙輪驅動的科創「大腦」
    目前,園區聚集了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等一批頂級研發機構,入駐了440多家創新型醫藥健康企業。昌平區委書記於長輝表示,生命科學園以及周邊地區納入自貿試驗區科技創新片區,是賦予昌平區的重大戰略機遇。
  • 通用航空項目落地不易!煙臺歐客按下暫停鍵,"山東歐客"已註銷
    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8月以來,全國機場項目審批「開閘」:國家發展改革委先後批覆了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可研報告、安徽安陽民用機場可研報告、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機場項目有望掀起新一輪建設熱。  據觀察,有不少通航項目還停留在「規劃」期,面臨選址、立項等落地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