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片區:雙輪驅動的科創「大腦」【掘金大開放 探秘自貿區...

2021-01-20 北京商報
科技創新片區:雙輪驅動的科創「大腦」【掘金大開放 探秘自貿區】北京實踐之三

出處:北京商報 作者:姚倩 濮振宇 網編:陶鳳 2021-01-16

生命科學園,是該領域創新資源最為集中的園區之一。來源: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官方公眾平臺  

北京創新發展將邁上新臺階。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與健康、科技服務等產業的北京自貿區科技創新片區,已形成海澱、昌平兩大組團「雙輪」驅動的建設格局。為打造數字經濟試驗區、全球創業投資中心、科技體制改革先行示範區,兩大組團正多措並舉推進一系列政策創新和實踐探索。面對中關村科學城及北京生命科學園的新機遇和新優勢,哪些產業將在這裡獲得生長的土壤?又有哪些制度體系將在這裡落地生根?對於這些問題,片區相關負責人給出了答案。

兩大組團驅動:匯聚高精尖創新資源

總面積31.85平方公裡的科技創新片區,包括中關村科學城21.59平方公裡。中關村科學城區域是承載北京高端科技創新功能、培育高精尖產業、推動北京高質量發展的引擎,目前已聚集了華為、用友網絡、北鬥星通等科技創新企業2萬餘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31家。

「我們一直認為產學研用高水平的互動是中關村不斷創新發展的一個關鍵環節。」 海澱區委書記於軍表示,海澱近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推進這項工作,例如科技企業創業再出發的15條措施等;提升營商環境方面,海澱全面推進區塊鏈加政務服務,建設了確權融資中心和基於區塊鏈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平臺;人才服務方面,海澱通過建設國際人才會客廳和人才驛站,來探索為國際人才進行全方位服務。

對於中關村科學城未來的發展,海澱區區委常委、副區長梁爽則表示,海澱將持續發揮中關村科學城創新策源地優勢,吸引頂尖機構,開展支撐底層關鍵技術的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研發;拓展金融科技應用場景,防範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

除了中關村科學城21.59平方公裡,科技創新片區還包括北京生命科學園周邊可利用產業空間10.26平方公裡,這裡是中國生命科學領域創新資源最為集中的園區之一。目前,園區聚集了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等一批頂級研發機構,入駐了440多家創新型醫藥健康企業。

昌平區委書記於長輝表示,生命科學園以及周邊地區納入自貿試驗區科技創新片區,是賦予昌平區的重大戰略機遇。生命科學園以及周邊地區是全市醫藥健康產業的核心區域,也是自貿區科技創新片區的主陣地,我們將聚焦醫藥健康產業,創新發展,打造全市醫藥健康產業的「核爆點」。

昌平區副區長董貴蛟則表示,生命科學園目前已基本形成基礎研究、中試研發、生產流通、終端醫療的全產業鏈資源聚集,是北京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的創新引擎,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正在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領先水平的「生命谷」。

中關村科學城:科技服務等產業發力

按照功能規劃,科技創新片區將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與健康、科技服務等產業。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科技服務業、生物與健康產業,還是與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科技服務都密切相關的信息服務業,在中關村科學城的產業版圖中,都佔據重要位置。

那麼,中關村科學城的科技服務業該如何發展?「海澱制定完成《中關村科學城創業孵化平臺載體分類分級評價和資金支持方案》,通過無償資助、業務獎勵和補助等多種方式,支持孵化器、眾創空間、創業基地發展,不斷提升創業孵化平臺載體創業服務能力。」梁爽表示。

信息服務業該如何發展?梁爽表示,海澱定期組織編制公共數據開放計劃,搭建「海澱區大數據平臺」。依託「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鼓勵開源軟體代碼庫和開發工具服務商在區內落地。

生物與健康產業該如何發展?梁爽表示:「我們圍繞醫藥健康產業,重點發展新藥研發、高端醫療器械和智能醫療。加速醫藥研發成果轉化。圍繞『網際網路+醫療』,為網際網路醫院、智能醫院建設提供科技支撐。」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國務院批覆的《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北京自貿區總體方案》)中提到,科技創新片區將打造數字經濟試驗區。此前,從高新技術信息交流中心,到知識創新基地,中關村科學城已被賦予一系列定位,此次更迎來涉及到「數字經濟」的相關定位。

針對數字經濟,梁爽表示,「我們將立足中關村軟體園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打造數字貿易港和具有技術主導權的數字經濟新興產業集群。積極爭取授權,以重點項目和企業案例為切入口,推進數字貿易港建設。以建設數字貨幣試驗區和數字金融體系為契機,帶動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

「我們歡迎更多數字(經濟)企業或者是要參與國際貿易的企業,利用好相關政策,到中關村來,到海澱來,我們也會努力把它們的效益發揮到極致。重點產業發展方面,我們下一步會聚焦幾大產業,來形成我們高精尖的產業體系,同時我們也會聚焦人工智慧、5G、大數據、區塊鏈這些新一代的技術及其基礎設施,來進一步在中關村實現一些關鍵核心技術的落地。」於軍說。

生命科學園:體制改革先試先行

在功能定位上,《北京自貿區總體方案》提出,科技創新片區將打造科技體制改革先行示範區。科技體制是指從事對科學技術的機構設置、管理研究、職責範圍、權利義務關係的一整套結構體系和制度設置。

對於北京生命科學園的體制應該如何完善,董貴蛟表示,「按照『市區統籌、以區為主』的要求,去年以來,我們引入了第三方專業服務團隊,建立了『管委會+運營公司+開發企業』的工作機制。下一步,將對標世界先進園區,徹底理順園區管理體制,全力支持專業服務團隊開展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的產業運營服務,加快導入全球創新資源」。

2020年是北京生命科學園建設運營的第20年,創新一直是北京生命科學園的主旋律。此前,中關村發展集團董事長趙長山曾表示,園區人才、技術、資本、服務等創新創業要素不斷聚集,孵化轉化和產業服務配套也在逐步完善。

對於如何繼續補齊北京生命科學園的創新要素,董貴蛟表示,目前正在集中布局一批關鍵平臺,其中與高瓴資本合作建設的國際研究型醫院已開工,運營後每年可完成400-600個臨床試驗和臨床研究;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醫療器械技術審評、食品藥品審核查驗「三大中心」已經確定入駐生命園;大分子生物藥中試、細胞與基因治療中試等一批專業服務平臺也正在加快建設。

不僅是科技體制改革先行示範區,根據《北京自貿區總體方案》,科技創新片區還將打造全球創業投資中心。想要實現這一定位,創新環境的營造自然非常重要。

對於如何優化北京生命科學園的創新環境,董貴蛟表示,「軟環境」方面,將按照「市場化運營、政府提供必要支持」的原則,積極引入市場化會議機構,高標準策劃招商推介、學術交流等系列活動,支持入園企業建立創新聯合體,打造更具「黏性」的生態體系;「硬環境」方面,將加快生命園三期開發建設,高起點做好城市設計,高標準建設配套設施,解決好企業和人才所關心的住房、教育等問題,真正實現產城融合,為各類主體創新創業做好服務保障。  

北京商報記者 姚倩 濮振宇

相關焦點

  • 探秘自貿區之北京實踐丨科技創新片區:雙輪驅動的科創「大腦」
    同時,聆聽來自北京自貿區三大片區頂層設計者和親歷者的權威聲音、來自區內企業的一線聲音,搭建政策制定者與企業間的信息橋梁,為北京自貿區的遠航出謀劃策。北京創新發展將邁上新臺階。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與健康、科技服務等產業的北京自貿區科技創新片區,已形成海澱、昌平兩大組團「雙輪」驅動的建設格局。
  • 自貿區黑河片區:制度集成創新領路加快開放合作步伐
    其中20平方公裡的黑河片區,作為中國最北自貿片區,將撐起我省自由貿易試驗區的一片藍天。 自貿區黑河片區投入建設以來,加強制度創新統籌設計,落實改革試點任務,形成制度創新成果15項,上報國家創新案例4項,獲準全省複製推廣3項。截至目前,區內註冊企業3916家,比年初增加1078家,新增註冊資本61億元。
  • 把品牌鑄就在一線 自貿區煙臺片區激蕩「紅色海洋」
    「批覆設立園區的同時,開發區工委管委認識到:片區是從一張白紙、一塊『處女地』做起,涉及規劃、拆遷、招商、科技、金融、基礎設施配套等各個方面,工作複雜艱巨。要確保打贏打勝這場硬仗,就必須發揮黨員在園區規劃建設、「雙招雙引」等工作中的先鋒模範作用,把黨支部建在園區建設一線,通過黨建引領,加速創新區建設。
  • 中國「上新」3個自貿區!浙江自貿試驗區擴區 包含杭州片區!
    新設3個自貿區從區位布局來看,北京自貿區的實施範圍119.68平方公裡,涵蓋三個片區:科技創新片區31.85平方公裡,國際商務服務片區48.34平方公裡(含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5.466平方公裡),高端產業片區39.49平方公裡。
  • 「行走自貿區」大興片區(廊坊),一座「國際一流航空城」正在崛起
    河青新聞網訊 8月30日,由中央駐冀以及河北省主流網絡媒體記者組成的採訪團來到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廊坊區域,採訪報導廊坊區域在建設自貿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方面的成果。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位於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範圍內,地處京、冀兩地,是我國首個跨省級行政區域設立的自貿試驗區。
  • 粵閩津自貿區掛牌時間漸近 自貿區建設將啟新格局
    粵閩津自貿區掛牌時間漸近,自貿區建設即將開啟新格局。廣東自貿區將以深化粵港澳合作為重點,推進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福建自貿區以深化兩岸合作為著力點,積極推進打造和臺灣地區投資貿易便利、人員往來、服務業開放合作模式。天津自貿區致力於推動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促進區域產業合作轉型升級,共同建設區域科技創新和人才高地。
  • 自貿區杭州片區濱江區塊建設動力...
    在此次自貿區杭州片區濱江區塊建設推進大會上,省自貿辦副主任、省商務廳副廳長張錢江和浙江自貿試驗區杭州片區建設領導小組副組長何美華為濱江區塊自貿大廈揭牌(位於江南大道以北、西興路以西、繽紛街以南,建築面積44451平米)。
  • 蔡司中國深耕上海致力推動科創發展
    早在1999年,蔡司即入駐上海自貿區外高橋保稅片區,成立蔡司光學儀器(上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在福斯特的眼中,上海乃至中國市場不僅充滿活力而且擁有無限潛力。經過他的精心規劃與領導,八年間蔡司中國規模逐漸壯大,功能不斷豐富——2012年,蔡司首個德國以外企業級創新中心落戶上海自貿區;2013年,蔡司貿易成功升級為蔡司中國區管理總部; 2015年,全新的蔡司中國總部大樓在上海自貿區啟用。
  • 湖北自貿區規劃發布,承接新興產業梯度轉移
    在《總體方案》的基礎上,《規劃》提出,湖北自貿區要立足湖北實際、凸顯湖北特色,積極開展以科技體制機制創新為抓手的創新驅動探索,以高端產業和高端生產要素集聚為目的的產業轉型升級探索。建設國際多式聯運中心湖北自貿區地處長江經濟帶,如何通過監管制度創新提高內河航運與海運的貿易對接效率,實現貨物貿易制度創新和貿易便利化措施降低進出口企業的經營成本,推進營商環境的開放和增效顯得尤為重要。對此,《規劃》提出湖北自貿區要建立分層級的多式聯運網絡,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多式聯運服務,豐富市場服務品類,建立規則、標準和信息化體系。
  • 創新浦東,敢為人先步步先 | 述評
    就在此次論壇的舉行期間,作為上海臨港新片區「打造國際創新協同區高地」中的重要一環,科學家社區面向全球宣告雲啟幕,首批世界頂尖科學家國際聯合實驗室進駐科學家社區,走出了敢為人先的一步。今天,張江已經集聚了一批世界一流的大科學設施,還有不少的項目正在推進,這裡已經成為上海建設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的科學地標。浦東在創新的敢為人先,不僅表現在對科學設施群及相關基礎研究上,還有相關產業的布局上。
  • 「行走自貿區」大興機場片區廊坊區域:一座世界級「航空城」呼之欲出
    長城網訊(記者袁立朋 張建勳)馬達轟鳴,塔吊林立,重型卡車來回穿梭,一片火熱的建設景象,在河北自貿實驗區大興片區廊坊區域,一座「航空城」呼之欲出。8月30日,由中央駐冀以及河北省主流網絡媒體記者組成的採訪團來到大興機場片區廊坊區域,感受廊坊區域在建設自貿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方面的成果。
  • 丁肇中團隊、全球貿易港……這些大項目落地自貿區濟南片區歷城區塊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3月16日訊(記者 梁雯)近日,記者從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管委會了解到,疫情防控期間,山東自貿區濟南片區歷城區塊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經濟,復工後新洽談項目11個。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歷城區塊11.83平方公裡,佔濟南片區的31.1%,涉及唐冶、港溝、彩石三個街道。按照「齊魯首邑、實力歷城」「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的目標定位,歷城區塊開啟了創新探索。
  • 自貿區哈爾濱片區重構醫療資源丨4所三級甲等醫院至2022年全部投用
    對哈醫大四院松北分院二期項目給予資金支持,將哈醫大四院松北分院變更為哈醫大四院總院,並建成平戰結合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醫大四院松北分院二期項目,總體規劃用地面積30萬平方米,開放床位1000張,預計2020年底前建成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在實現能夠滿足自貿區哈爾濱片區居民所有醫療需求目標的基礎上,形成代表高新醫療技術的國家級急診急救中心、微創治療中心、婦產兒康復中心以及健康體檢管理中心
  • 胡曉鶯:大數據和人工智慧雙輪驅動,加速開啟科技文旅新紀元
    樂居財經訊 秀倫6月30日,CRIC&EbaaS「2020易居數據資產大會」以直播方式於線上舉行,共話不動產數據資產化的方向,探討前沿科技與不動產的深度結合
  • 【科技創新 引領未來】科研服務民生 「雙輪驅動」促成果落地
    舉報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
  • 大興片區(廊坊),一座「國際一流航空城」正在崛起
    河青新聞網訊 8月30日,由中央駐冀以及河北省主流網絡媒體記者組成的採訪團來到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廊坊區域,採訪報導廊坊區域在建設自貿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方面的成果。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位於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範圍內,地處京、冀兩地,是我國首個跨省級行政區域設立的自貿試驗區。
  • 黑河自貿片區赴廣州參加第七屆中山大學自貿區高端論壇
    11月22日,黑河自貿片區前往廣州市參加第七屆中山大學自貿區高端論壇暨制度集成創新與高質量高標準自由貿易港(區)建設會議。本次論壇由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院長符正平主持。廣東省、廣東自貿區和中山大學相關領導致歡迎辭。會議舉行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十佳案例頒獎儀式。
  • 18個自貿區將形成多大發展勢能
    從發展階段上來看,我們可以用研發強度(研發經費投入佔GDP比重)這一指標來粗略地將18個自貿區分成三個板塊。一類板塊是研發強度超過2.4%進入到創新驅動階段的東部沿海地區,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山東、廣東這7個省市,其研發強度已經超過經合組織(OECD)的平均水平。
  • 【創新創業】探秘廣州「超級大腦」
    【創新創業】探秘廣州「超級大腦」 2020-07-09 16: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七千黨員帶動三十萬自貿區人才
    原標題:在高度開放環境下,上海自貿區通過區域化大黨建溢出改革紅利 七千黨員帶動三十萬自貿區人才 外高橋碼頭,浦東海事局的「女福爾摩斯」陳維,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查找隱匿在普通貨物中的危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