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我國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為更多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服務民生的重大科研成果的產出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的先進雷射技術創新中心,蔡海文研究員正帶領科研團隊對他們自主研發的鐵路沿線安全光纖綜合監測系統中的一些關鍵技術進行討論。這套系統以鐵路既有的通信光纜為載體,可以對高鐵沿線的綜合安全狀況進行全面在線監測,這就代替了傳統的人工巡檢,既節省了人力物力成本,安全性也更有保障。團隊帶頭人蔡海文介紹,從這個科研項目立項開始,就確立了以用戶需求為導向,企業負責工程和產業化,科研院所作為核心關鍵技術攻關主體的模式,他們僅用了短短幾年時間就完成了從實驗室到高鐵軌道應用的全流程。目前這項先進技術已經在京溫、京滬、寧杭等多條線高鐵線路上進行推廣應用。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是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多年來開展科技創新實踐工作的定位。2016年12月,我國的風雲四號氣象衛星搭載由上海技物所研製的世界首臺高軌道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升空,這臺探測儀可實現高時空、高解析度大氣溫度和溼度三維探測。它最快15分鐘即可獲取一組中國區域氣象數據。作為我國大氣探測的「獨門秘笈」之一,該探測儀近年來在颱風登陸路徑預報等方面發揮了良好作用,為我國極端天氣的精準預報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中科院聲學所東海研究站,科研人員們正在調試一套用於檢測建築或橋梁樁基垂直度的設備——超聲波鑽孔檢測儀。這種設備基於聲吶技術發展而來,並經過科研小組多年來的不斷調試改進,使設備檢測高度範圍達到150米,在港珠澳大橋的建設中,為測試深達百米的樁基的可靠性、安全性,這套設備就起到了關鍵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