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化雙輪驅動 撬動早白尖品牌騰飛

2020-12-04 四川日報

科技文化雙輪驅動 撬動早白尖品牌騰飛


1952年,巴蜀大地早茶之鄉,「早白尖」由此開啟了品牌創業篇章。
2012年,站在60年後的今天,再度打量這個具有厚重歷史文化底蘊的老牌茶企業,不難發現,曾經一窮二白的早白尖公司,經過艱難的改制重組、文化挖掘、科技攻關、市場拓展、品牌打造後,已聲名遠揚、飲譽無數。
「品牌從無到有,到現在逐漸響亮,銷量從幾十萬元到1億多元,躋身全國茶葉行業百強,『早白尖』走過了一段艱苦創業的歷程。」2月8日,見證並促成了「早白尖」品牌騰飛的公司掌門人張德勳無限感慨,從現在看來,「早白尖」選擇打造品牌路徑是正確的,成績是卓越的,未來「早白尖」將通過科技創新和文化提升雙輪驅動,撬動品牌大發展,再創輝煌明天。
60載艱苦創業破繭成蝶
早白尖的發展伴隨著新中國成長的歷程,深深地烙上了國家發展的印跡。
上世紀50至70年代末,高縣供銷社下設專門業務部門負責全縣的茶葉經營,主要產品為紅茶,出口銷售到前蘇聯和東歐一些國家。1972年,為大規模推進發展茶葉生產,高縣供銷社成立了高縣茶葉公司,存續至1998年。其間,在茶葉公司的主導下,全縣發展茶園10萬多畝,為高縣的農業生產作出巨大貢獻;主要產品為早白尖「工夫紅茶」,出口銷售到前蘇聯和東歐國家。
至上世紀90年代初,紅茶的外貿出口中斷,全縣200多家茶葉企業紛紛倒閉,銳減至30多家,茶葉生產走入低谷。高縣茶葉公司及後來的高縣茶葉集團公司茶葉生產由紅茶轉向綠茶,面向國內艱難地尋找市場,逐漸成為浙江、福建茶企業重要的原料供應商。在這期間,早白尖綠茶獲四川省首屆「峨眉杯」高級綠茶優秀獎,早白尖銀毫獲「四川省名茶」稱號,名茶早白尖獲第二屆中國(成都)國際茶博覽會金獎。
2001年10月,高縣茶葉集團公司改制重組,成立股份制民營企業四川早白尖茶業有限公司。2003年8月,「早白尖」成為公司的註冊商標,產品銷售從原料供應正式轉型為自主品牌經營。目前,「早白尖」為四川省著名商標和四川名牌產品;公司下屬3個分公司和8個茶葉加工廠,擁有員工310人,其中專家、技術人員35人,總資產6000多萬元,成為川茶企業中實力較為強勁的省級龍頭企業。
科技文化相得益彰品牌漸響
在「自主創新、產業化經營、品牌化發展、服務『三農』」這一企業理念指引下,發展到現在,早白尖已飲譽無數,品牌漸響。
在產品質量上,公司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ISO22000食品安全體系認證,獲得「四川省企業質量信用AAA級」、「四川省質量管理先進企業」、「全國質量無投訴,誠信示範企業」等榮譽,是四川省商務廳著力培育的出口型企業和全國「食品(茶葉)安全保證體系建設」6家試點企業之一。
在基地建設上,公司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茶園基地位於高縣與雲南交界、海拔1000米的烏蒙山區,這裡晝夜溫差大,是典型的金沙江流域溼潤性季風氣候;基地方圓40多公裡無工業汙染源,森林覆蓋率在50%以上,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是優質早茶的主要產區,目前公司茶園基地達3.2萬畝。
在科技創新方面,公司堅持自主創新、校企合作、科技興業,建成省級企業技術中心,並與四川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和宜賓市職業技術學院等建立起科技合作關係,大力開展科技成果應用和轉化、茶樹新品種選育和繁殖、新產品研究和開發等科研活動,自主選育的地方特色早生茶樹品種 「烏蒙早」(宜賓早茶1號)已正式通過國家審定。
在文化內涵挖掘上,公司秉持「做茶即是做文化」這一價值理念,打造茶文化並提煉出了著名的 「早白尖賦」,「早,為人之先,勤也;白,為淨之至,德也;尖,為峰之頂,銳也;茶,道也,為茶者為人」,並以此作為企業核心文化加以弘揚。與此同時,公司還拍攝完成了以歷史故事「楊貴妃與早白尖」為軸線的文化宣傳片《大唐盛世早白尖》。該片展示了早白尖茶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展現了企業蒸蒸日上的風貌以及走向世界的美好願景。目前,該片已在電視臺、網媒相繼播出,反應熱烈。
以上4大舉措,支撐起了「早白尖」品牌的崛起騰飛。截至目前,公司已成為四川省農業產業化經營省級重點龍頭企業,產品輻射四川、重慶、廣州、北京等全國20多個省、市,出口俄羅斯、波蘭等國,躋身為中國茶業百強企業,為宜賓茶業發展樹立起了一大標杆。
立足規劃項目驅動締造川茶「新星」
「通過品牌打造,公司在『十二五』末,力爭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張德勳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堅持「自主創新、產業化經營、品牌化發展、服務『三農』」的發展理念,把打造「早白尖」品牌、走名牌發展的道路作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思路,在「十二五」末實現5大戰略目標,即爭創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選育2個國家級茶樹優良品種;建成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爭創國家級龍頭企業,躋身全國茶葉行業50強;建成綠色茶園基地5萬畝,輻射10萬畝;助農增收3億元。
為確保「十二五」規劃順利實現,公司正著力加強基地建設、夯實基礎。今年分別在復興、大窩和慶符等鎮、鄉建設3個1000噸級以上的茶葉加工廠,以提升企業的加工能力和產業水平,項目實施後將新增產值3億元。
同時,積極推進重大項目建設,以大項目帶動大發展。今年,早白尖科技園建設項目將獲得實質性的進展。按照高縣縣委、縣政府的部署,將在今年6月破土動工,該項目將建設成為集科技推廣、加工示範、文化傳播、茶葉博覽、茶園展示、現代物流、特色旅遊為一體的茶業科技園,對挖掘、利用和整合高縣茶葉的自然資源、技術資源及人才資源,提升科技創新水平和能力,加強核心競爭力,提高全縣茶葉產業鏈的整體綜合效益,儘早建成四川省現代茶業產業強縣,實現宜賓早茶——「早白尖」大品牌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和企業效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項目的順利實施,將使企業走上發展的快車道、實現跨越式發展。
延伸閱讀
早白尖核心文化解讀
一首「早白尖賦」足令早白尖文化獨樹一幟,笑傲茶界。文化軟實力,足以支撐早白尖品牌崛起:
「早,為人之先,勤也」。人以早為勤,茶以早為優。於公司,倡導勤勞、奮進的人生態度,樹立早為人先、敢為人先的企業精神,解放思想,開拓進取。於產品,宜賓是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是全國「早茶之鄉」。而早白尖茶產自川滇黔結合部海拔1000米以上的烏蒙山區,這裡環境優美,空氣清晰,自然條件優越,是宜賓優質早茶的主產區之一,因此,早白尖是早茶中的早茶。如詩云:金沙江畔古茶道,烏蒙山嶺早白尖。
「白,為淨之至,德也」。公司推崇中國文化中厚德載物的 「德」,形成了獨特的早白尖茶文化的核心。於公司,體現的是企業「誠實、信用」的核心價值,體現的是企業對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的高度認識,體現的是企業貫徹「優質、安全、生態」質量方針的決心和意志,體現的是企業對消費者負責任的態度。
「尖,為峰之頂,銳也」。於企業,展示的是積極進取、百折不撓的發展歷史,以及追求創新、奮發圖強的創業精神。於產品,體現的是其脫穎而出、鋒芒日顯的品牌聲譽和追求完美的產品路線。
「茶,道也,為茶者為人」。茶,從田間、山嶺,到廠房、車間,再到消費者的杯中,這是大自然的恩賜、是農人的勞作、是工匠的智慧、是茶人的成就、是消費者的厚愛,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天道、也是人道,因此,經營茶葉一如經營人生。
□周偉圖片由四川早白尖茶業有限公司提供

相關焦點

  • 宜賓高縣:早白尖茶業在戰「疫」中全面奏響「復工復產序曲」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何芳 高學兵):3月19日,國際在線四川頻道從四川早白尖茶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早白尖茶業)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為確保茶農利益,保障春茶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早白尖茶業從2月13日開始復工,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茶產業發展的影響,穩定茶農收入,對茶農「茶鮮葉」做到應收盡收。
  • 騰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ei Technology)成立於2006年,是一家以科技技術創新為驅動的商業應用型智能化企業。騰飛科技公司布局騰飛科技旗下有湖南產業園、崑山產業園和海安產業園,其中湖南產業園佔地38000平方,是騰飛科技的功能運動/BONDING 工業基地;崑山產業園佔地44000平方,是數位化紡織+3D列印 工業基地;海安產業園佔地100000平方,是騰飛科技的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
  • 贊宇科技「製造+服務」雙輪驅動前景看好
    隨著我國對高新項目的政策支持、扶持完善,一批優秀的高新企業正在拔地而起,贊宇科技就是其中的優秀典範之一。作為國內研究、生產表面活性劑、油脂化學品的龍頭企業,贊宇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再聚焦主業的同時開拓了檢測服務、環保工程和運維服務,「製造+服務」雙輪驅動模式頗具前景。
  • 頂層設計 雙輪驅動 中國慢投壘球企業聯賽價值凸顯
    中國日報12月24日電 2020年「熊貓杯」中國慢投壘球企業聯賽總決賽日前在廣東中山棒球小鎮圓滿落幕,北京紅人隊奪得總冠軍,今年聯賽在中國壘球協會的頂層設計下,以培育鼓勵和規範提升作為雙輪驅動,圓滿實現了安全辦賽、規範辦賽的目標,賽事規模進一步擴大、競技水平快速提升、宣傳力度繼續增強,聯賽品牌價值得到大幅提升
  • 碧諾環保:「雙輪驅動」打造固體廢棄物資源化領先品牌
    江蘇碧諾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碧諾環保」)致力於固體廢棄物資源化處理領域,經過多年發展,逐步形成了「汙泥資源化利用+畜禽糞汙整縣推進」雙輪驅動發展戰略。
  • 頂層設計 雙輪驅動——慢投壘球聯賽迎來快速發展
    雖然聯賽剛剛進入第二年,但在中國壘球協會的頂層設計下,以培育鼓勵和規範提升作為雙輪驅動,今年的聯賽實現了安全辦賽、規範辦賽的目標,賽事規模進一步擴大,競技水平快速提升,聯賽品牌價值得到大幅提升。頂層設計:防控疫情 統一規範中國慢投壘球企業聯賽是由中國壘協主辦的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全國性群眾賽事。
  • 股價突破300元 山西汾酒「雙輪驅動」戰略效果明顯
    股價突破300元 山西汾酒「雙輪驅動」戰略效果明顯 2020-12-16 18:04:42 來源:中國證券網 作者:郭瑞坤
  • 胡曉鶯:大數據和人工智慧雙輪驅動,加速開啟科技文旅新紀元
    樂居財經訊 秀倫6月30日,CRIC&EbaaS「2020易居數據資產大會」以直播方式於線上舉行,共話不動產數據資產化的方向,探討前沿科技與不動產的深度結合
  • 科技創新片區:雙輪驅動的科創「大腦」【掘金大開放 探秘自貿區...
    科技創新片區:雙輪驅動的科創「大腦」【掘金大開放 探秘自貿區】北京實踐之三 出處:
  • 【科技創新 引領未來】科研服務民生 「雙輪驅動」促成果落地
    舉報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
  • 加速構建雙輪驅動新格局 天瑞儀器吹響高質量發展號角
    「市場+技術」雙輪駛入大環保   自企業創立伊始,天瑞儀器以分析儀器為起點,積極投身環境治理行業市場化改革進程,陸續布局工業廢水治理、市政汙水處理、環境在線監測、第三方檢測及相關技術增值服務,傾力構築「重現藍天碧水環境」的大環保產業版圖。
  • 藏諾藥業成長記:創新+品質雙輪驅動 助力企業騰飛
    本著傳播藏醫藥文化的初心與使命,2004年,王智森創辦藏諾藥業,開始了企業的發展之路,同時他深知,企業能夠實現從無到有的發展,必須要依靠科技創新。每一分付出,都會有回報,藏諾藥業的科研投入獲得累累碩果:先後獲得45項國際、國家發明專利及專有技術,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8項,先後主持了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國家"十二五"規劃重點產業振興及技術改造項目、科技部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重點項目等省部級以上課題8項及省市科研課題20餘項。
  • 張朝陽:無人機影像內容帶動「雙輪驅動」,搜狐二次爆發可期
    無人機帶動「雙輪驅動」:新視界更有長尾效應以無人機視角看天下,帶來的是全新的世界無人機大賽給搜狐帶來了「賽事、人才、內容和流量」的正循環,是搜狐視頻內容策略的一部分,更契合了搜狐視頻的社交分發和雙輪驅動策略。這兩年間,短視頻的崛起,內在需求非常大,搜狐視頻也強調長視頻和短視頻的雙輪驅動。
  • 中科星圖:ROE「領跑」科研創新顯效產品「雙輪」驅動
    同期,中科星圖可比上市公司中北京超圖軟體股份有限公司的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1.49%、8.98%、10.81%,北京數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0.27%、5.55%、5.74%,四川久遠銀海軟體股份有限公司的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8.81%、12.51%、15%,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4.69%、6.96%、4.52%
  • 一個「硒」字,撬動傳統山貨品牌
    在加大品牌培育力度中,平安區實施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三位一體」的發展戰略,不斷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一批上規模、有影響力的富硒龍頭企業集群的形成,成為「高原硒都」建設加速度的縮影。  找準支點,撬動新「硒」望  富硒產業,一邊牽繫農民增收,一邊牽繫人們健康需求,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新引擎,平安區依託稀有的富硒資源正在迎來農業轉型升級的又一個新的春天。
  • 煥新西南品牌戰略 弘陽集團佔位四大經濟圈
    導語:9月22日晚,以「此新無畏」為主題的弘陽西南品牌發布會在重慶舉行。 9月22日晚,以「此新無畏」為主題的弘陽西南品牌發布會在重慶舉行。眾多業界人士、多家主流媒體如約前往,一起見證了城市煥新的高光時刻。這是一場走心的品牌盛宴和城市盛典,是弘陽地產獻給西南區域最好的禮讚。
  • 中國十七冶集團:展中原文化 助鷹城騰飛
    為大力加強品牌項目建設,努力實現中冶集團年度目標,確保為實現中國五礦「三步走、兩翻番」奮鬥目標作出更大貢獻,1月13日,由中冶集團黨委宣傳部指導,中國十七冶集團黨委工作部、十七冶住建分公司、十七冶中原分公司共同主辦的「國企頂梁柱——展中原文化,助鷹城騰飛」宣傳活動順利舉行。
  • 海利爾董事長葛堯倫:堅持主業 強化製劑和原藥雙輪驅動
    原標題:海利爾董事長葛堯倫:堅持主業 強化製劑和原藥雙輪驅動   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疫情與農業原藥價格下滑衝擊下,海利爾(603639
  • 花都飲用水領導品牌「芙蓉山泉」蓄勢騰飛 未來三年劍指一線品牌
    (原標題:花都飲用水領導品牌「芙蓉山泉」蓄勢騰飛 未來三年劍指一線品牌)
  • 「需求+國產替代」雙輪驅動 功率半導體2021年景氣度高
    展望2021年,在需求高增長、國產替代的雙輪驅動下,行業全年有望保持高景氣度。」近期,有行業人士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如此表示。需求增長,功率半導體廠商「有產能者得市場」。上證報記者觀察到,華潤微、士蘭微、聞泰科技、斯達半導、揚傑科技等多家廠商都在積極增加投資,擴建晶圓、封裝新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