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城市公布,南京躋身全球第8!

2020-09-20 鼓樓微訊

9月19日

科研城市

南京憑什麼排全球第8?

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創始人

戴維·斯文班克斯(David Swinbanks)

在中關村論壇發布了

「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

最新數據和研究成果

成果顯示

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

排!名!第!8!

自然指數於2014年11月首次發布

此後每年都會發布年度排行榜

通過追蹤 發表在

《自然》(Nature)

《科學》(Science)

《細胞》(Cell)等

全球82種頂尖自然科學類期刊的文章

來展示城市的高質量科研產出情況

科研城市

南京憑什麼排全球第8?

在戴維·斯文班克斯看來

人才和資助資金、科研設施等

資源的集中

是持續保持科研領先地位的

重要因素

南京擁有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53所高校,是中國三大科研中心之ー,擁有國家研發平臺120家以上、國家級重點實驗室30家以上。

黨的十九大以來,南京注重發揮科教人才優勢,突出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全面啟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121」戰略,即建設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打造綜合性科學中心和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兩個中心」、構建一流創新生態體系。

構建「市委創新委+高新區管委會總部」

的創新治理架構

形成具有南京特色的制度安排

以「一室一中心」為關鍵支撐

打造綜合性科學中心

  • 一方面,把建設紫金山實驗室作為標誌性項目來抓,依託未來網絡國家重大實驗設施,聚焦未來網絡、普適通信、內生安全三大方向高水平突破;

  • 另一方面,以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支撐長江大保護,努力成為生態環保領域原創技術和產業技術輸出地。

探索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的

「南京模式」

  • 大力實施「兩落地一融合」(科研成果項目落地、新型研發機構落地、校地融合發展)工程。

  • 目前,已累計組建新型研發機構近400家,孵化引進科技企業達5850家

  • 6名諾貝爾獎、圖靈獎得主和98名中外院士等科學家廣泛參與。

同時

南京的人才保障走在前列

2018年起,南京連續三年出臺市委1號文件及配套細則聚焦創新名城建設。大學生「寧聚計劃」、「創業南京」英才計劃等系統化的引才項目全面實施,舉薦制的選才方式不拘一格。

再再再次聚焦創新!2020南京市委「一號文」來了!

重磅!南京人才落戶新政延長一年

南京出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十條」!

7月17日,南京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審議《戰疫情促就業、十萬研究生寧聚行動方案》。圍繞主導產業和8條產業鏈等重點領域,面向碩博研究生等優秀人才提供10萬個以上「就業見習崗位」。經測算,該就業見習制度需要近10億元資金。

10億!南京補貼10萬研究生就業見習

10萬個就業見習崗位申報指南來了!

關於自然指數

自然指數是一個包括了作者單位信息和機構關係的資料庫,它追蹤發表在82種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上的科研論文。這些期刊均由在職科學家所組成的獨立小組選出。

自然指數提供機構和國家所發表的論文的絕對計數和份額,由此可顯示全球高質量科研產出及合作的情況。自然指數數據會定期更新,並依照知識共享協議,在指數網站natureindex.com上對外發布最近十二個月的數據。

來源:南京發布

相關焦點

  • 全球科研城市榜單出爐,南京躋身第8
    2020」最新數據和研究成果顯示,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繼續蟬聯第一,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舊金山-聖何塞地區和上海分列第2至5位。自然指數顯示,中國除了北京和上海之外,另有4座城市躋身全球科研城市排名前
  • 合肥躋身全球 科研城市榜前20
    自然指數(NatureIndex)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在2020中關村論壇發布會上發布「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最新數據和研究成果,合肥在全球科研城市中躋身全球第20名。  此次「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最新數據和研究成果顯示,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繼續蟬聯第一,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舊金山-聖何塞地區和上海分列第2至5位。中國除了北京和上海之外,另有4座城市躋身全球科研城市排名前20位,分別是南京(第8)、武漢(第13)、廣州(第15)與合肥(第20)。
  • 全球科研城市榜單出爐,合肥躋身前20
    9月19日,自然指數(NatureIndex)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在2020中關村論壇發布會上發布的「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最新數據和研究成果顯示,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繼續蟬聯第一,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舊金山-聖何塞地區和上海分列第2至5位。
  • 全球科研城市榜單出爐,合肥躋身前20!
    9月19日,自然指數(NatureIndex)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在2020中關村論壇發布會上發布的「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最新數據和研究成果顯示,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繼續蟬聯第一,自然指數顯示,中國除了北京和上海之外,另有4座城市躋身全球科研城市排名前20位,分別是南京(第8)、武漢(第13)、廣州(第15)與合肥(第20)。
  • 全球科研城市榜單出爐,合肥躋身前20,比肩劍橋
    9月19日,自然指數(NatureIndex)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在2020中關村論壇發布會上發布的「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最新數據和研究成果顯示,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繼續蟬聯第一,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
  • 全球科研城市排行最新出爐!武漢第13
    武漢在「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中排名全球第13位,全國第4位!2020年9月19日,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David Swinbanks)在中關村論壇發布了「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最新數據和研究成果。
  • 全球城市科研能力哪家強?北京力壓矽谷奪全球第一
    來源:Science科學全球哪個城市的科研能力是最強的,很多人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美國的矽谷地區。不過根據最新的自然指數報告,北京才是全球科研能力最強的城市。日前,在2020中關村論壇發布會上,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發布了「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報告,公布了全球主要城市的科研能力排行榜。
  • 2020全球科研城市排行榜
    全球哪個城市的科研能力是最強的,很多人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美國矽谷。不過根據2020中關村論壇發布會上,自然指數(NatureIndex)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發布的「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報告公布了全球主要城市的科研能力排行榜。報告顯示北京才是全球科研能力最強的城市。
  • 武漢全球科研城市排名升至第13位
    原標題:全球科研城市排名升至第13位武漢抗疫科技成就獲世界認可長江日報記者金振強 攝長江日報訊(記者李佳)9月19日,自然指數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在2020中關村論壇發布會上發布的「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最新數據和研究成果顯示,武漢在全球科研城市中升至第13位,北京、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舊金山-聖何塞地區和上海分列第
  • 最新研究報告:全球科研城市北京排名第一
    自然指數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在會上發布了「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最新成果。研究數據表明,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再次位列第一,第2至5位分別為紐約、波士頓、舊金山-聖何塞地區和上海。戴維·斯文班克斯在中關村論壇上發布的「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 」研究成果,通過追蹤獨立精選的82種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上發表的科研論文,分析了全球主要城市2019年在自然指數的表現。根據研究數據,中國除了北京和上海之外,南京、武漢、廣州和合肥四個城市也進入了全球科研城市排名前20位。其中,南京第8、武漢第13、廣州第15,合肥第20。
  • 「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發布 北京位居全球科研城市首位
    「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通過追蹤獨立精選出的82種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上發表的科研論文,分析了全球主要城市2019年在自然指數的表現。  指數數據顯示,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繼續蟬聯第一,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舊金山-聖何塞地區和上海分列第2-5位。
  • 「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發布,北京位居全球科研城市首位
    9月19日,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David Swinbanks)在中關村論壇發布了「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最新數據和研究成果。「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通過追蹤獨立精選出的82種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上發表的科研論文,分析了全球主要城市2019年在自然指數的表現。
  • "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發布,北京位居全球科研城市首位
    &34;通過追蹤獨立精選出的82種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上發表的科研論文,分析了全球主要城市2019年在自然指數的表現。指數數據顯示,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繼續蟬聯第一,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舊金山-聖何塞地區和上海分列第2-5位。
  • 《自然》增刊發布全球科研城市排名:上海升至第五,基礎科研水平提升
    英國《自然》雜誌增刊《2020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最近發布,以「自然指數」為主要衡量指標,展示2019年位居全球前列的科研城市,北京、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舊金山—聖何塞地區、上海分列全球前五位。根據調整後的「自然指數」,北京自2016年以來一直位居全球科研城市首位,上海則從2016年的第8位升至2019年的第5位,體現了基礎科學研究水平的提升。
  • 直擊中關村論壇|「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發布 北京排名位居全球科研城市首位
    指數數據顯示,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繼續蟬聯第一,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舊金山-聖何塞地區和上海分列第2-5位。中國除了北京與上海外,另有4座城市躋身全球科研城市排名前20位,分別是南京(第8)、武漢(第13)、廣州(第15)與合肥(第20)。
  • 《自然》增刊發布全球科研城市排名:上海升至第五
    英國《自然》雜誌增刊《2020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最近發布,以「自然指數」為主要衡量指標,展示2019年位居全球前列的科研城市,北京、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舊金山—聖何塞地區、上海分列全球前五位。根據調整後的「自然指數」,北京自2016年以來一直位居全球科研城市首位,上海則從2016年的第8位升至2019年的第5位,體現了基礎科學研究水平的提升。施普林格·自然集團介紹,「自然指數」評估的是全球各大城市在82本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上的科研論文產出,一個由知名科學家組成的獨立委員會根據期刊聲譽,在各自研究領域挑選出這些期刊。
  • 最新自然指數發布 北京位居全球科研城市首位
    9月19日,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在2020中關村論壇發布會上發布的「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最新數據和研究成果顯示,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繼續蟬聯第一,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舊金山-聖何塞地區和上海分列第2至5位。
  • 恭喜合肥躋身全球前20
    9月19日,自然指數(NatureIndex)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在2020中關村論壇發布會上發布的「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最新數據和研究成果顯示,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繼續蟬聯第一,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
  • 全球科研城市榜單出爐!安徽合肥,成功上榜
    眾所周知,安徽合肥的科研實力,一直很強,是全國知名的四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之一。但是,如果放眼全球,在更廣闊的範圍內,來看合肥,合肥的科研實力,又列第幾呢?最近,這樣的問題,有了答案!在這份「全球科研城市榜單」中,我看到了安徽合肥的名字!
  • 校友會2020江蘇省大學排名,南京大學躋身全國5強
    報告顯示,北京大學連續13年問鼎冠軍,雄居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排名榜首;清華大學第2,復旦大學第3,浙江大學第4,南京大學第5,天津大學首次躋身全國前10強,山東大學躍居至第13位。北京、江蘇和上海分別有21所、13所和9所高校躋身全國百強,雄居全國前3甲;全國36所省屬高校躋身百強行列,南昌大學首次躋身前5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