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研城市榜單出爐,南京躋身第8

2020-09-21 南京晨報

昨日,自然指數(NatureIndex)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在2020中關村論壇發布會上發布的「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最新數據和研究成果顯示,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繼續蟬聯第一,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舊金山-聖何塞地區和上海分列第2至5位。

自然指數顯示,中國除了北京和上海之外,另有4座城市躋身全球科研城市排名前20位,分別是南京(第8)、武漢(第13)、廣州(第15)與合肥(第20)

戴維·斯文班克斯認為,人才和資助資金、科研設施等資源的集中是排名全球前5位城市持續保持科研領先地位的重要因素。例如,北京擁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以及中國科學院等眾多在全球具有影響力的高校院所,其中中國科學院是自然指數中位居全球第一的科研機構。紐約都市圈和波士頓都市圈則得益於兩地均集聚了眾多歷史悠久、備受尊崇的大學和醫院,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生命科學研究中心。

此外,「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排名全球前5位的科研城市,其科研合作程度都很高。其中,北京作為中國的全國科技創新中心,與國內外城市形成了密切的科研合作網絡,其全球城市間科研合作關係排名進入全球前10位,其中北京與上海的科研合作產出位居全球首位。

自然指數排行榜是基於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發表在《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細胞》(Cell)等全球82種頂尖自然科學類期刊的文章,加權統計得出。

「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還將視野擴大到自然指數之外,深入分析了全球200餘個城市發表的所有論文中的高影響力論文的產出變化,相關研究人員得出全球科學研究發展的兩個主要趨勢:一是科學研究中心布局悄然發生變化,北京、上海、首爾等新銳城市競爭力逐步顯現,與波士頓、倫敦和巴黎等城市的距離不斷縮小。二是國際科研合作呈現快速發展趨勢,主要是由高影響力論文產出比例低和高影響力論文比例高的城市間的合作帶動。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新華日報

編輯:芊芊

相關焦點

  • 全球科研城市榜單出爐,合肥躋身前20,比肩劍橋
    9月19日,自然指數(NatureIndex)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在2020中關村論壇發布會上發布的「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最新數據和研究成果顯示,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繼續蟬聯第一,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
  • 全球科研城市榜單出爐,合肥躋身前20
    9月19日,自然指數(NatureIndex)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在2020中關村論壇發布會上發布的「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最新數據和研究成果顯示,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繼續蟬聯第一,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舊金山-聖何塞地區和上海分列第2至5位。
  • 全球科研城市榜單出爐,合肥躋身前20!
    9月19日,自然指數(NatureIndex)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在2020中關村論壇發布會上發布的「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最新數據和研究成果顯示,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繼續蟬聯第一,自然指數顯示,中國除了北京和上海之外,另有4座城市躋身全球科研城市排名前20位,分別是南京(第8)、武漢(第13)、廣州(第15)與合肥(第20)。
  • 科研城市公布,南京躋身全球第8!
    9月19日 科研城市 南京憑什麼排全球第8?成果顯示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排!第!8!南京憑什麼排全球第8?自然指數提供機構和國家所發表的論文的絕對計數和份額,由此可顯示全球高質量科研產出及合作的情況。自然指數數據會定期更新,並依照知識共享協議,在指數網站natureindex.com上對外發布最近十二個月的數據。來源:南京發布
  • 全球科研城市榜單出爐!安徽合肥,成功上榜
    眾所周知,安徽合肥的科研實力,一直很強,是全國知名的四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之一。但是,如果放眼全球,在更廣闊的範圍內,來看合肥,合肥的科研實力,又列第幾呢?最近,這樣的問題,有了答案!在這份「全球科研城市榜單」中,我看到了安徽合肥的名字!
  • 合肥躋身全球 科研城市榜前20
    自然指數(NatureIndex)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在2020中關村論壇發布會上發布「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最新數據和研究成果,合肥在全球科研城市中躋身全球第20名。  此次「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最新數據和研究成果顯示,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繼續蟬聯第一,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舊金山-聖何塞地區和上海分列第2至5位。中國除了北京和上海之外,另有4座城市躋身全球科研城市排名前20位,分別是南京(第8)、武漢(第13)、廣州(第15)與合肥(第20)。
  • 恭喜合肥躋身全球前20
    重磅全球科研城市榜單出爐舊金山-聖何塞地區和上海分列第2至5位,合肥躋身全球前20!全球科研城市排名前20位,分別是南京(第8)、武漢(第13)、廣州(第15)與合肥(第20)。此外,「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排名全球前5位的科研城市,其科研合作程度都很高。其中,北京作為中國的全國科技創新中心,與國內外城市形成了密切的科研合作網絡,其全球城市間科研合作關係排名進入全球前10位,其中北京與上海的科研合作產出位居全球首位。
  • 全球科研城市排行最新出爐!武漢第13
    武漢在「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中排名全球第13位,全國第4位!2020年9月19日,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David Swinbanks)在中關村論壇發布了「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最新數據和研究成果。
  • 全球城市科研能力哪家強?北京力壓矽谷奪全球第一
    來源:Science科學全球哪個城市的科研能力是最強的,很多人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美國的矽谷地區。不過根據最新的自然指數報告,北京才是全球科研能力最強的城市。日前,在2020中關村論壇發布會上,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發布了「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報告,公布了全球主要城市的科研能力排行榜。
  • 2020全球科研城市排行榜
    全球哪個城市的科研能力是最強的,很多人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美國矽谷。不過根據2020中關村論壇發布會上,自然指數(NatureIndex)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發布的「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報告公布了全球主要城市的科研能力排行榜。報告顯示北京才是全球科研能力最強的城市。
  • 全球前20!合肥入榜
    重磅全球科研城市榜單出爐合肥躋身前20!!!舊金山-聖何塞地區和上海分列第2至5位,合肥躋身全球前20!自然指數顯示,中國除了北京和上海之外,另有4座城市躋身全球科研城市排名前20位,分別是南京(第8)、武漢(第13)、廣州(第15)與合肥(第20)。
  • 武漢全球科研城市排名升至第13位
    原標題:全球科研城市排名升至第13位武漢抗疫科技成就獲世界認可長江日報記者金振強 攝長江日報訊(記者李佳)9月19日,自然指數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在2020中關村論壇發布會上發布的「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最新數據和研究成果顯示,武漢在全球科研城市中升至第13位,北京、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舊金山-聖何塞地區和上海分列第
  • 最新研究報告:全球科研城市北京排名第一
    自然指數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在會上發布了「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最新成果。研究數據表明,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再次位列第一,第2至5位分別為紐約、波士頓、舊金山-聖何塞地區和上海。戴維·斯文班克斯在中關村論壇上發布的「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 」研究成果,通過追蹤獨立精選的82種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上發表的科研論文,分析了全球主要城市2019年在自然指數的表現。根據研究數據,中國除了北京和上海之外,南京、武漢、廣州和合肥四個城市也進入了全球科研城市排名前20位。其中,南京第8、武漢第13、廣州第15,合肥第20。
  • 「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發布 北京位居全球科研城市首位
    「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通過追蹤獨立精選出的82種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上發表的科研論文,分析了全球主要城市2019年在自然指數的表現。  指數數據顯示,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繼續蟬聯第一,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舊金山-聖何塞地區和上海分列第2-5位。
  • 「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發布,北京位居全球科研城市首位
    9月19日,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David Swinbanks)在中關村論壇發布了「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最新數據和研究成果。「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通過追蹤獨立精選出的82種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上發表的科研論文,分析了全球主要城市2019年在自然指數的表現。
  • 25個中心城市,南京竟排……
    潛在國家重要中心(8個):武漢、成都、西安、重慶、杭州、南京、天津和鄭州。北京不僅坐擁最多的一流高校,而且雲集了眾多國家級的科研機構,無論是科技實力還是研發投入,都是遙遙領先。 相反,南京、西安、武漢反超廣州,成都、長沙則超越深圳、蘇州、重慶等經濟強市,躋身「國家潛在重要教育中心」之列。
  • "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發布,北京位居全球科研城市首位
    &34;通過追蹤獨立精選出的82種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上發表的科研論文,分析了全球主要城市2019年在自然指數的表現。指數數據顯示,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繼續蟬聯第一,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舊金山-聖何塞地區和上海分列第2-5位。
  • 「中國城市社會發展百強榜」出爐 珠海這三項指標躋身全省前2
    &nbsp&nbsp&nbsp&nbsp近日,「新時代中國城市社會發展指數暨百強榜(2020)」出爐,該榜單由華東理工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研究院發布。作為我國最早建立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珠海在全國297個參評城市中位列第12名,在廣東入圍百強的16個城市中排名第4。
  • 《自然》增刊發布全球科研城市排名:上海升至第五,基礎科研水平提升
    英國《自然》雜誌增刊《2020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最近發布,以「自然指數」為主要衡量指標,展示2019年位居全球前列的科研城市,北京、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舊金山—聖何塞地區、上海分列全球前五位。根據調整後的「自然指數」,北京自2016年以來一直位居全球科研城市首位,上海則從2016年的第8位升至2019年的第5位,體現了基礎科學研究水平的提升。
  • 校友會2020江蘇省大學排名,南京大學躋身全國5強
    哪些大學躋身2020中國大學排名100強?  2020年1月6日,艾瑞深校友會網(Cuaa.Net)編制完成、科學出版社即將出版的《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最新發布2020中國大學排名1200強、2020中國各地區最好大學排名和2020中國省屬大學排名等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