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指數(Nature Index)於2014年11月首次發布,依託於全球頂級期刊,統計各高校、科研院所(國家)在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研究型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量的資料庫。武漢在「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中排名全球第13位,全國第4位!
自然指數已發展成為國際公認的、能夠衡量機構、國家和地區在自然科學領域的高質量研究產出與合作情況的重要指標,在全球範圍內有很大影響力。
2020年9月19日,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David Swinbanks)在中關村論壇發布了「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最新數據和研究成果。
本次的排行榜,是基於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發表在《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細胞》(Cell)等全球82種頂尖自然科學類期刊的文章,加權統計得出。
武漢在全球科研城市中升至第13位,北京、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舊金山-聖何塞地區和上海分列第1至5位。自然指數顯示,中國除了北京和上海之外,另有4座城市躋身全球科研城市排名前20位,分別是南京(第8)、武漢(第13)、廣州(第15)與合肥(第20)。與2018年該榜單相較,武漢仍居全國第四,全球位次提升6位。
武漢是全球大學數量最多的城市之一
擁有全球最多的大學生人數
擁有兩院院士71名
▼
武漢剛剛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近來,武漢科研布局頻繁,據了解,武漢逆勢推出光谷科創大走廊規劃,未來將加快推進精密重力測量、生物醫學成像、人類遺傳資源樣本庫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積極謀劃武漢光源、農業微生物、作物表型組學、磁阱型聚變中子源、超算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武漢在光電子、人工智慧、量子技術、超級計算、數字產業、高端裝備、大健康、電磁能、新材料、氫能等十大高端產業領域,創新實施院士引領高端產業發展行動。
不過,據小編觀察, 一個殘酷的現實是,武漢的人才流失也同樣較為嚴重。因此,近年來不斷優化政策吸引大學生留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大家說說,讓你留在武漢的理由?讓你離開武漢的原因?
立足光谷,輻射武漢,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