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量產智能網箱舉行啟動儀式
煙臺經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智能網箱效果圖。
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量產智能網箱項目電子籤約儀式。YMG記者 楊春娜 攝
YMG全媒體記者 楊春娜 通訊員 尹夢 王聰 攝影報導
新歲更迭,浪奔浪湧。如同煙臺向海圖強的夢想,澎湃激蕩,奔騰向前——
今天上午,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量產智能網箱舉行啟動儀式,開創了煙臺「陸海島」一體化深海養殖新篇章,也開啟了煙臺向海圖強的新徵程。
挺進,向深藍。2019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百箱計劃」——在煙臺海域投放一百個智能網箱,進而帶動「千箱萬箱」,經略海洋,做好海洋經濟大文章。「百箱計劃」實施主體——煙臺經海海洋漁業公司應運而生。
這名年輕的「耕海人」將發揮高端智能養殖網箱核心優勢,瞄準深遠海資源開發,立足於打造「亞洲單體規模最大、裝備水平最高、綜合效益最好」的海洋牧場,通過產業鏈資源的優化整合、集團化運作,讓大海深處崛起一條「現代漁業產業鏈」。
網箱開建,瞄準亞洲頂級海洋牧場
火花四射,機械轟鳴, 「百箱計劃」首批4個量產智能網箱的建造現場,激情澎湃。
為何?「百箱計劃」承載著一座城市向海圖強的夢想。
經略海洋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時代命題。面對這道命題,勇立潮頭的開發區奮筆疾書,圍繞壯大海洋經濟發展新動能,堅持以高水平規劃引領,把大力發展海洋經濟作為自貿區重點打造的特色品牌,先後謀劃啟動八角灣中央創新區、海洋經濟創新區「兩大創新區」建設,推動海洋創新人才、科創平臺、科研院校加速聚集。「百箱計劃」的啟動,是開發區發力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的又一次衝鋒。
「百箱計劃」的項目實施單位——經海漁業公司,是中集與煙臺市共建中國海工北方總部戰略合作的首個落地項目。「智能網箱平臺為鋼結構68m*68m*40m的坐底式網箱平臺,養殖包圍水體約7萬立方米,能實現網箱平臺的深遠海魚類養殖功能,配備生活、機械平臺。」煙臺經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郭福元介紹,網箱平臺採用風光儲能作為日常電力供應方式,通過自動投餵、水下監測、水下洗網等設備,實現了網箱平臺養殖的自動化、智能化。
一個個智能網箱,宛若鑲嵌在海底的一個個「智慧大腦」。藉助這個「智慧大腦」,讓「一條魚,一個產業鏈」的夢想照進現實。
「對標挪威三文魚產業發展,我們選擇中國海域優質魚種,借鑑『挪威三文魚產業發展』的商業模式,計劃投放坐底式深水智能網箱100座。重點圍繞深海網箱適養魚類,同時輔以海面藻類種植和海底貝類底播等,形成生態化、立體化養殖模式。」郭福元介紹,通過規模化生產,來帶動工程技術、生物技術、水產養殖、加工處理、冷鏈運輸等海洋漁業全產業鏈的發展,實現從深海到餐桌的全產業鏈運營,打造中國「一條魚」產業模式。
不僅如此,一個「陸-海-島」統籌規劃、聯動開發的方案也拉開了帷幕。經海漁業將重點打造集智慧網箱養殖、全鏈條產業園區建設、人文旅遊於一體,「陸-海-島」全方位發展模式。通過資源優化配置,構建出從一粒「魚卵」,一條「魚」,發展為一條「產業鏈」,再到產業「生態圈」的整個海洋產業體系。
郭福元介紹,未來計劃以煙臺模式為示範,布局100套深遠海養殖設施,形成「總部煙臺、輻射全國」,以海洋蛋白為核心產品,帶動全產業鏈、供應鏈、要素鏈集聚,打造裝備水平最高、綜合效益最好的現代化海洋牧場。全部達產後年產量魚類10萬噸,附帶大量海珍品,產值超百億元。條件成熟時,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複製推廣,打造成為全國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的「煙臺樣板」。
踏浪而來,海洋版圖刻下經海印記
從八角灣到從南隍城,海洋版圖上,年輕的「耕海人」——經海漁業有限公司,響應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號召,踏浪而來。
儀式上,經海漁業有限公司正式亮相。作為「百箱計劃」項目實施主體,煙臺經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由中集集團、國豐投資控股集團、煙臺業達經濟發展集團、長島旅遊集團四方合資於2020年4月16日在開發區成立,首期註冊資本8億元。
作為港城向海圖強的「先行軍」,經海漁業將依託中集來福士在海工裝備領域多年積累的設計建造經驗,及煙臺中集藍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在海洋漁業裝備上的先進研發經驗,推動海洋漁業向裝備化、智能化、標準化轉型升級發展。
帶著特有的蓬勃朝氣,經海公司迅速完成初步布局。項目以國內首座深遠海智能化坐底式網箱「長鯨一號」為範本,以此次「百箱計劃」首批4個量產智能網箱建造為開端,在煙臺長島南隍城海域布局高端裝備型現代海洋牧場;在煙臺八角灣海洋經濟創新區規劃建設現代漁業產業園區,布局總部辦公、苗種繁育、高端研發、精深加工、展示交易和冷鏈物流等產業鏈條,帶動海洋高端傳感器、特種裝備、海洋大數據、海洋生物醫藥等項目在海創區配套聚集,開創煙臺「陸海島」一體化深遠海全鏈條發展新篇章。
儀式現場,煙臺經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還與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恆豐銀行、煙臺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山東惠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籤約儀式。強強聯合,讓逐夢之旅穩步向前。
科技賦能,深海崛起產業全鏈條
「百箱計劃」承載著一座城的夢想。而科技的賦能,讓這偉大夢想更為可期。
記者從首批4個智能網箱效果圖上看到,網箱使用了深遠海智能化裝備技術,搭載了全覆蓋式深遠海養殖所需裝備。
除了網箱之外,活魚運輸船、飼料運輸船也都採用了國際先進技術,引領海洋牧場養殖方式新潮流。
記者從效果圖上看到,活魚運輸船船長約60米,國內同類規格的首艘船隻。全船配備全球最先進的吸魚裝備,專用的水溫控制系統、溶解氧控制和CO2系統,運輸過程應保證水產品不產生過激反應,保證運輸過程中魚的存活率。
智能海洋信息技術的應用,三大核心板塊構建完整物聯網大數據分析服務平臺——數位化養殖管理系統,是網箱中控系統,網箱智能化解決方案的大腦。具有子系統養殖過程數據監測、智能投餵、設備健康狀態監測、環境監測、能源管理與控制、機器人調度;智慧機器人及作業系統, 網箱執行機構,具有網衣巡檢、破損汙損定位、網衣清洗、死魚回收等功能;水下自動定位、充電。
生物監控系統,生物監控系統的核心功能是數量統計、尺寸與重量的分布統計、種群行為模式識別與分析。
經海漁業背後,一個強大的科研後盾已經建立——全球深遠海智能化海洋產業開發科研團隊。郭福元介紹,經海漁業先後與國家、省、市、區10餘家科研機構、高校院所建立合作關係。研究方向涵蓋海洋生物育種、生態高效增養殖、營養與飼料、疫病防控、漁業設施設備、海洋牧場運營、質量安全與加工流通等領域,為海洋產業全鏈發展輔以技術支撐,將經海技術力量逐步打造成現代海洋漁業示範與發展的源動力、孵化器與放大器。
向海圖強風帆勁,長風破浪會有時。冬日的海風,捲起海浪拍岸,正如全速實施的「百箱計劃」。經海漁業,正奏響一曲氣勢恢宏的海洋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