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請來專家「當面交鋒」武裝頭腦促海洋經濟發展

2020-12-03 瀟湘晨報

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2020年度第一期學術研討會現場

膠東在線5月14日訊(記者 孫宗順 於夢賾)煙臺是海洋經濟大市,海洋經濟正成為煙臺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又一重要增長極。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應勢而生,成立一年來,納人才、轉職能,不斷增強和提高服務海洋經濟發展的能力與水平。14日,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2020年度第一期學術研討會舉行,採取「請進來」的方式,聘請海洋經濟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與行業主管部門負責人,「面對面」授課,聚焦海洋經濟發展,為更好地服務於煙臺市海洋經濟發展「武裝頭腦」。

明確戰略方向 緊盯海洋經濟發展主題

研討會上,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副局長宋賢成作《科學經略海洋奮力開創海洋經濟大市建設新局面》主題報告,介紹了國內經略海洋的地方經驗,加快建設海洋經濟大市的煙臺戰略,以及建設海洋牧場示範之城重點任務等。同時,對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堅持目標定位、品牌戰略等提出具體要求。

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工作人員介紹,過去的1年,研究院相繼開展了16個科研項目的試驗研究與涉農項目的示範建設工作,取得省市級科研成果4項,發表各類學術論文43篇,為海洋強市建設提供技術支撐的能力不斷增強。

「本次會議緊緊圍繞『海洋經濟發展』這一主題,是一次學術大學習,思想大碰撞,希望增強全院在海洋經濟發展方向、海洋產業人才政策等方面的認知,全面增強大家在海洋牧場建設與管理、生物資源養護原理與技術、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等方面的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柏說。

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2020年度第一期學術研討會現場

拓專業視野「請進來」專家講課有鮮見

研討會現場,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研究員楊紅生作《水域生態牧場建設現狀與展望》主題授課,展示了更廣泛的生態牧場建設範圍,並就為什麼要建設生態牧場、生態牧場建設進展如何、如何建設水域生態牧場進行詳細介紹。

聚焦海洋牧場領域,楊紅生結合國內外海洋牧場建設情況,分析了海洋牧場建設面臨的挑戰,並闡述了現代海洋漁業未來發展模式,海洋牧場與離岸深水智慧漁場融合發展、海洋牧場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海洋牧場與海上風電融合發展、波浪能與現代海洋漁業融合發展等。

日前,山東核電日產30萬噸海水淡化項目落戶煙臺,海水淡化同樣引起科研人員關注。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主任、副研究員孫珊以《海水淡化及綜合利用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為題進行授課,結合國內海水淡化發展現狀、山東水資源需求與現狀、山東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現狀、山東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規劃等內容,為大家詳細介紹了關於海水淡化的產經之路。

熱議海洋牧場建設 專家交鋒學術碰撞

參加本次研討會的不僅有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全體人員,更有煙臺市省級以上海洋牧場示範區承擔單位主要負責人。研討會現場,專家結合自身研究成果,闡述授課主題。其中,涉及海洋牧場建設方面上演學術碰撞,對科研和生產均有借鑑意義。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博導、研究員張濤以《海洋牧場生物資源養護原理與技術》為題進行講解,特別是針對海洋牧場相關的關鍵科學問題與技術、發展意見和建議引起參會人員廣泛興趣。他還以煙臺富瀚海洋牧場曼氏無針烏賊資源恢復和韓國統營海洋牧場魚類資源恢復的成功案例,啟發大家思考人工魚礁、增殖放流與海洋牧場的關係。

山東省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管理中心主任、研究員王熙傑作《山東省海洋牧場建設實踐》主題授課,圍繞山東海洋牧場的定義與內涵、山東海洋牧場的分類、山東建設海洋牧場的做法及成效、有關綜合試點方案的政策解讀、山東海洋牧場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山東海洋牧場建設展望等方面進行剖析,向大家全方位的介紹了山東海洋牧場發展思路,為今後海洋牧場科研、建設之路帶來啟發。

海洋牧場建設是煙臺2020年推動海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十件大事之一,將持續優化產業鏈布局,在煙臺海域建設亞洲規模最大、裝備水平最高、綜合效益最好的現代化漁業養殖基地。研討會的舉行,為相關涉海人員提供了一次擴展視野,融匯、創新發展的新機遇。

【來源:膠東在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煙臺萊山壯大海洋經濟新動能 加快發展四大海洋產業
    當前,全市正以海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為主線,科學構建具有煙臺特色的海洋產業體系,加速推動由海洋大市向海洋強市轉變。在這一進程中,萊山大有可為。目前,煙臺萊山區正緊緊圍繞全區中心工作,發展四大海洋產業,形成特色鮮明、結構合理的海洋經濟產業體系,為煙臺海洋強市建設貢獻力量。    建設海洋強市,離不開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 山東煙臺:做好海洋經濟大文章
    煙臺瀕臨黃海和渤海,1038公里海岸線、230個近岸島嶼、500多種海洋生物,讓煙臺發展海洋經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今年以來,向海而立、依海而興的煙臺啟動「藍色引擎」,把海洋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著力描繪耕海牧漁、向海圖強的蔚藍畫卷。要到達中集來福士113米高的「泰山吊」高梁平臺,需坐3分鐘的電梯,還要再爬20米高的旋梯。「它能輕鬆抓舉起2萬噸的重物。
  • 煙臺牟平發揮資源優勢、調整區域布局、發展海洋經濟 傳統海洋產業...
    興運海尚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公司將垂釣、觀光旅遊和潛水等產業相融合,打造「海洋牧場﹢旅遊」產業發展格局,為牟平區海洋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動能。  藍色旅遊產業正在成為牟平海洋經濟中的一抹亮色。  就在今年10月1日晚,牟平區養馬島跨海大橋燈光旅遊項目舉行了亮燈啟動儀式。當日,當地市民的朋友圈被一張張來自龍湖北中國海公園的照片刷屏。
  • 煙臺壯大海工裝備製造業 為海洋經濟注入新動能
    (資料圖) 王嬌妮 攝中新網煙臺6月9日電 (王嬌妮)中集來福士、傑瑞集團、中柏京魯船業……在山東加快建設海洋強省的背景下,煙臺海工裝備製造業成為亮點,該市作為中國五大海洋建造基地之一,近年來培育起大批優秀海工企業。
  • 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揭牌 打造海洋經濟發展「智庫」
    會議現場  膠東在線6月8日訊(記者 孫宗順)8日下午,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暨海洋牧場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揭牌授牌儀式舉行。作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三個核心區之一,煙臺正強力推進海洋經濟大市建設,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在原煙臺市水產研究所的基礎上應運而生,標誌著煙臺在海洋經濟科技發展研究上開啟了新的歷史篇章。
  • 2020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行 助推海洋強國建設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煙臺11月30日訊(記者 佟明彪)「建設智慧海洋」「加強關鍵技術裝備支撐」「加快動能轉換」「推進灣區協調發展」「積極推進陸海統籌」「發展『海洋+』新業態」……11月29日,由經濟日報社主辦,經濟日報社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經濟日報社新聞發展中心、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承辦的2020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在煙臺舉行
  • 煙臺初步形成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海洋經濟增長10.7%
    正在舉行的山東「兩會」上,來自煙臺市的省人大代表、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重點實驗室主任秦松表示,2019年,煙臺市初步形成了支撐力強、特色鮮明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預計2019年全市海洋經濟增長率10.7%。1月19日上午,在山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煙臺代表團團組會議接受集中採訪。
  • 深耕海洋牧場 助力藍色經濟 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
    來源:中國網12月2日,深耕海洋牧場、助力藍色經濟-2020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在成都市大鼎世紀大酒店舉辦。此次推介會由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主辦,四川省水產局、四川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以及四川省、成都市有關協會、有關企業300餘人參加了推介活動,成都市與煙臺市兩地企業成功籤訂了合作協議。煙臺市橫跨黃海、渤海,海域遼闊,島嶼眾多,海岸線長1038公裡,生態環境優良,生物資源豐富。
  • 中國製造業7大冠軍在山東煙臺,煙臺製造助力膠東半島經濟發展
    山東省是我國北方第一大的經濟大省,也是我國最重要的工業和製造業基地。山東省在汽車製造、石油化工、電子信息、白色家電等多個領域都是國內的翹楚。山東經濟以省會城市濟南和膠東半島的青島、煙臺為龍頭,你知道嗎?煙臺這個山東省排名第三位的濱海城市也是中國製造業的高地。
  • 新動能·新山東|煙臺:在海洋經濟戰略中崛起的藍色之都
    >海洋蘊藏著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財富,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為此,國家領導人多次對山東提出具體要求,希望山東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努力在發展海洋經濟上走在前列。建設海洋強省是落實海洋強國戰略的使命擔當,而為海洋強省建設作出更大貢獻,對煙臺來說,責無旁貸。在被劃定為「三核引領」和獲批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後,煙臺以時不待我的緊迫感,努力爭當海洋強省發展的排頭兵。
  • 煙臺「耕海一號」打造海洋牧場新發展模式
    「耕海一號」海洋牧場全貌  「耕海1號」是智能化大型生態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位於美麗的煙臺「四十裡灣」海域,採用鋼質坐底式結構,真正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生態化,將智慧漁業、休閒漁業、科技研發、科普教育等功能有機結合,構建了裝備型海洋牧場發展的新模式。
  • 山東煙臺開建亞洲最大深海網箱 引領「萬億級」海洋經濟產業鏈
    如同煙臺向海圖強的夢想,澎湃激蕩,奔騰向前——今天上午,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量產智能網箱舉行啟動儀式,開創了煙臺「陸海島」一體化深海養殖新篇章,也開啟了煙臺向海圖強的新徵程。挺進,向深藍。2019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百箱計劃」——在煙臺海域投放一百個智能網箱,進而帶動「千箱萬箱」,經略海洋,做好海洋經濟大文章。
  • 煙臺駛入深藍:海洋的深處是什麼?
    「海洋對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海洋孕育了生命、聯通了世界、促進了發展。」由此,海洋經濟的新時代內涵被揭開:生態文明,開放,高質量發展。海洋之於山東半島,既是齊魯文化中不可忽略的一抹藍色底蘊,亦是其對外開放新高地的重要載體。如今,海洋再次被寄予厚望——「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
  • 中國海洋大學在職研究生(煙臺)培養基地落戶煙臺
    中國海洋大學在職研究生(煙臺)培養基地落戶煙臺中國海洋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研究生教育發展辦公室主任王海發言中國海洋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趙昕發言2013年 我們一起研究生了  2013年煙臺在職研究生網上報名:中國海洋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青島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報名諮詢電話:0535-6066111
  • 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與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7月28日,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與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促進優勢互補,實現合作共贏,共同推進我市海洋經濟大市建設。煙臺市政府副市長李波出席籤約儀式。  近年來,煙臺市海洋經濟發展迅速,取得了較好成績,形成了船舶與海工裝備製造、海洋生物醫藥與製品、現代海洋漁業、濱海旅遊等六大優勢產業集群,2019年全市海洋經濟增長率達到10.7%,產值約佔全市GDP的1/4。
  • 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攜手煙臺開展戰略合作
    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與煙臺籤訂戰略框架合作協議在科研合作攻關方面,雙方將發揮各自海洋科研領域優勢,合作攻關,共同建設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爭取形成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科技成果;在科技推廣應用方面,雙方將積極合作,共同組織實施高新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帶動具有良好成長前景的煙臺市海洋漁業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提升科技對海洋漁業經濟的帶動作用;在人才引進和培訓方面,雙方將合作共建產業創新技術聯盟、聯合實驗室等科技創新平臺,共同培養人才,引領和支撐煙臺藍色經濟區建設
  • 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智能網箱開建 「海市蜃樓·煙臺八角...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蔡雲飛 通訊員 鄭義 煙臺報導12月22日上午,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量產智能網箱開工建造暨「海市蜃樓·煙臺八角灣海上藝術城」項目籤約活動舉行。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出席。
  • 中國製造業7大冠軍在山東煙臺,超級製造業助力膠東半島經濟發展
    山東省是我國北方第一大的經濟大省,也是我國最重要的工業和製造業基地。山東省在汽車製造、石油化工、電子信息、白色家電等多個領域都是國內的翹楚。山東經濟以省會城市濟南和膠東半島的青島、煙臺為龍頭,你知道嗎?煙臺這個山東省排名第三位的濱海城市也是中國製造業的高地。
  • 為海洋可持續發展貢獻智庫力量
    原標題:為海洋可持續發展貢獻智庫力量——第六屆環境與發展智庫論壇在煙臺舉行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陸海統籌重要舉措,加快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支持海洋可持續健康發展,以「海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第六屆環境與發展智庫論壇於
  • 山東舉行「十三五」時期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
    山東舉行「十三五」時期山東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請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高立平、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郭鵬出席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落實總書記指示要求,大力發展海洋產業,加快發展海洋經濟,是山東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政治任務,也是推進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的必由之路。  「十三五」以來,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山東要更加注重經略海洋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陸海統籌,科學推進海洋資源開發,加快構建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海洋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