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海洋可持續發展貢獻智庫力量

2020-12-04 中國社會科學網

原標題:為海洋可持續發展貢獻智庫力量——第六屆環境與發展智庫論壇在煙臺舉行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陸海統籌重要舉措,加快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支持海洋可持續健康發展,以「海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第六屆環境與發展智庫論壇於2020年11月21日在煙臺舉辦。來自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高校、企業和智庫等40餘家機構的60多名專家學者代表出席交流。本屆論壇由環境與發展智庫聯盟、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自然資源部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科技部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聯合主辦,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等機構共同承辦。

論壇開幕式由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黨委書記高玲瑜主持。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所長王凡表示,本次論壇是響應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十四五」規劃要求,為更好地推動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智力支持的一次重要會議,可以從更高層次助推海岸帶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支撐海洋強國建設和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科技部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主任黃晶提出,「環境與發展」是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亟須解決的關鍵問題,環境與發展智庫建設任重道遠。環境與發展智庫論壇始終堅持為資源環境、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等關鍵問題提供科學支持與決策參考,有效提升了智庫及智庫產品的影響力。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副院長曲建升談到,環境與發展智庫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出發不斷創新研究模式,針對性、持續性地專注於專業領域,開展研究和諮詢工作,關注資源環境與區域發展熱點前沿問題,致力於發現和推廣國內外環境與發展智庫機構和專家學者的決策諮詢成果。今後環境與發展智庫論壇將繼續創新智庫產品體系和管理機制,多行並舉創新和探求專業型科技智庫思想傳播路徑,為環境與發展事業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撐。

圍繞「海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主旨,黃晶、王凡、曲建升、中國地調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印萍、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研究員秦松分別作了題為《加強海洋科技創新,助力我國碳中和目標實現》《大洋—近海交換與健康海洋》《戰略情報視角的全球海洋科技發展態勢》《海洋空間規劃思考——以山東省相關工作為例》和《陸海統籌思想指導下的海岸帶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的主題報告。來自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中科院、高校等12位專家學者圍繞「陸海統籌與可持續發展」「科技創新與海洋生態文明」「新時期海洋戰略研究的機遇與挑戰」3個主題作了12場報告,積極為海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獻智獻策。

王凡在總結髮言中肯定了智庫在海洋領域中的重要性,並提出環境與發展智庫論壇持續關注海洋領域發展,希望未來海洋智庫工作更具開放性,積極與科研、技術、工程及社會相關機構通力合作,促進海洋科技向創新引領型發展。他表示,海洋智庫在海洋科學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研究領域應具有前瞻性,在戰略層面以國家目標為導向,為未來海洋科技部署建言獻策。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王曉真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相關焦點

  • EIU研究強調印度洋支持可持續海洋發展的計劃
    先進的技術正幫助解決海洋問題,如打擊印度尼西亞的非法捕魚。 經濟學人智庫(EIU)今天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第二部分強調了印度洋地區正在採取一系列措施來支持海洋的可持續發展。這份名為Charting the course for ocean sustainability in the Indian Ocean Rim(為環印度洋地區的海洋可持續發展指明方向)的報告由阿布達比環境局(Environment Agency Abu Dhabi)及阿布達比經濟發展局(Depart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bu Dhabi)贊助,指出了環印度洋地區國家面臨的重要海洋問題
  • 持續聚焦主業 為西安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西部超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馮勇說,這一獎項將極大地激勵和鼓舞西部超導公司創新團隊,公司將繼續開拓創新、團結拼搏,努力為西安先進位造業強市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拼搏奮進實現「雙勝利」 「西部超導自2003年成立以來,持續創新、攻堅克難,走出了一條實驗室成果的產業化道路,解決了我國多領域基礎材料的『卡脖子』問題。」
  • 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揭牌 打造海洋經濟發展「智庫」
    會議現場  膠東在線6月8日訊(記者 孫宗順)8日下午,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暨海洋牧場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揭牌授牌儀式舉行。作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三個核心區之一,煙臺正強力推進海洋經濟大市建設,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在原煙臺市水產研究所的基礎上應運而生,標誌著煙臺在海洋經濟科技發展研究上開啟了新的歷史篇章。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為保護海洋貢獻高校力量
    原標題: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為保護海洋貢獻高校力量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近年來,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充分發揮瀕臨南海的地緣優勢,突出海洋和熱帶特色,圍繞海南生態環境問題,以院士工作站為平臺,形成熱帶海岸帶汙染防控以及熱帶典型生態系統研究兩大團隊,為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貢獻高校力量。
  • 中國為落實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中國為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亞洲和南美洲在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工業能力、培訓、文化發展等方面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貢獻。因此,我認為所有發展中國家都應當了解,中國遵循南南合作原則,為其他國家提供幫助發揮著積極而巨大的作用。
  • 建設高水平科技智庫,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他希望大家倍加珍惜昨天的榮譽,切實擔負今天的使命,奮力創造明天的輝煌,一如既往做科技創新的領跑者、青年英才的培育者、科學精神的傳播者,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新的力量。   ——深入推進科學道德建設,持續開展科學道德和科技倫理研究。
  • 陶氏化學可持續發展貢獻概況
    企業在中國生態可持續性方面所作出的主要貢獻:  陶氏把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度融入業務經營的方方面面,不僅自身做好節能減排,更通過創新的產品和技術,幫助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能源、水、健康、住房、交通等諸多挑戰。
  • 華高萊斯丨知識簡報: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計劃
    什麼是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計劃(Decade of Ocean Scie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源自於2015年9月25日召開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上,正式通過的《2030年議程》中,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第14項——「水下生物」目標。
  • 朱雲卿:為國家綠色發展貢獻高分子力量
    「為國家綠色發展貢獻高分子力量」從此成為他科研事業的信仰。走進高分子——九萬裡風鵬正舉這是一個高分子的世界,朱雲卿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其中。在這個世界裡,其科技力量對國家工業化、現代化的推進力量不可低估。站在巨人的肩上,朱雲卿感到了「九萬裡風鵬正舉」的力量。他以配位開環聚合為突破口,開始創建可再生、可降解聚合物。用朱雲卿的話說,促使其做這項研究的動力,同樣始於給人類帶來無窮多意義的高分子材料——塑料。回到上海同濟大學後,作為項目主持人,朱雲卿正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木質纖維素基可降解高分子的合成與性能研究」。
  • Kappa公司可持續發展貢獻概況
    企業在中國生態可持續性方面所作出的主要貢獻:  Kappa始終關注生態可持續性工作,尤其注意節能減排,大量節水節電的高科技設備的使用,以及多條線路班車的開通,以實際行動培養員工減少碳排放的意識和習慣,促進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
  • 僑界人士持續看好浦東機遇 冀為創造改革開放新奇蹟貢獻力量
    僑界人士持續看好浦東機遇 冀為創造改革開放新奇蹟貢獻力量   (而立浦東再出發)僑界人士持續看好浦東機遇 冀為創造改革開放新奇蹟貢獻力量  中新社上海12月1日電 (記者 許婧)從1990年上海浦東正式吹響開發開放的第一聲號角開始,30年來,一個又一個「中國第一、全球第一」在這裡誕生。
  • 青平:為全球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經過近四年的實踐檢驗,中國主張、中國方案、中國力量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和促進作用日益凸顯。高瞻遠矚把準脈,彰顯中國主張。在這次演講中,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中國、放眼世界,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世界經濟因動能不足、治理滯後、發展失衡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對原因進行了準確的分析;指出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促進了商品和資本流動、科技和文明進步、各國人民交往,是大勢所趨和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
  • 特色立校 科學發展 樹人立新 謀海濟國——中國海洋大學改革發展...
    學校堅持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秉持「教授高深學術,養成碩學宏材,應國家需要」之創校宗旨,走出了一條特色立校、科學發展、樹人立新、謀海濟國的獨特發展道路,為國家高等教育事業和海洋事業持續健康發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歷史性貢獻。
  • 中國海洋環境深度報告:可持續發展面臨四大危機
    我國是海洋大國,豐富的海洋自然資源和巨大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在經濟迅速增長、人口快速增加及城市化程度不斷加快而陸地資源日益枯竭的背景下,立足陸海統籌,科學開發海洋資源和保護海洋環境,是支撐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實現21世紀宏偉藍圖的必由之路。
  • 民生智庫 | 從中國數字鄉村發展,看智慧農業未來走向
    六是激發內生動力,持續推進網絡扶貧與數字鄉村建設。報告摘要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 工作的總抓手,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數字鄉村建設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整體帶動和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為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 保護公海漁業資源,為世界漁業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比如我國成功處置外籍IUU運輸船「安德烈」號非法轉載南極犬牙魚貨案件,將非法貨物拍賣所得全部捐給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委員會;配合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將16艘「三無」船舶列入IUU漁船名單等。與入漁國實現長期可持續、互利共贏的合作遠洋漁業是我國建設海洋強國、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俄經濟合作高層智庫論壇:為東北振興與俄羅斯遠東開發貢獻智慧
    圖為論壇現場。(史軼夫攝)中新網哈爾濱6月14日電(徐雪 記者 史軼夫)14日,第六屆中俄經濟合作高層智庫論壇在哈爾濱市召開,中俄雙方在加強產業、投資、科技、金融、旅遊等領域合作同時,為促進中國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與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及遠東開發,開創中俄務實合作新局面貢獻智慧。
  • 20.88億元 福彩公益金為雲南發展貢獻力量
    原標題:20.88億元 福彩公益金為雲南發展貢獻力量   記者1月5日從雲南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獲悉,一款全新的基諾型遊戲——中國福利彩票「快樂8」遊戲,將於1月
  • 頂級智庫!三亞市院士聯合會成立!首批36名院士加入
    頂級智庫!三亞市院士聯合會成立!當前,三亞正在積極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加快建設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國家熱帶科學農業中心、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國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等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條件平臺,著力打造生物科技、生命科學、海洋科技、空間科技等領域科技創新高地。
  • 2019新型智庫治理暨思想理論傳播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如何通過凝聚智識,將統攬全局的頂層設計落實為全國一盤棋的改革行動,並從中總結出其背後的制度邏輯,呼喚著中國智庫的智慧貢獻與責任擔當。二要為思想理論傳播和輿論引導及其機制建設建言獻策,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加強智庫自身建設,發揮智庫功能,為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