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智庫!三亞市院士聯合會成立!首批36名院士加入

2020-11-25 澎湃新聞

頂級智庫!三亞市院士聯合會成立!首批36名院士加入

2019-08-22 2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8月22日下午,三亞市院士聯合會成立大會在海棠灣舉行。首批吸納的36名院士會員,集聚了海洋、農業、科技、醫療等領域的頂尖大師。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童道馳出席會議並致辭。他說,成立三亞市院士聯合會,是三亞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中央12號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加快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當前,三亞正在積極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加快建設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國家熱帶科學農業中心、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國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等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條件平臺,著力打造生物科技、生命科學、海洋科技、空間科技等領域科技創新高地。創新發展、持續發展、領先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科技的驅動,希望院士助力三亞科技振興、產業振興、人才振興,與三亞共同譜寫新時代發展新篇章,為海南自貿港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童道馳表示,聯合會要以此為平臺,團結和凝聚更多國內外院士的智慧和力量,加強院士與政府、企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落地三亞,切實把三亞的資源優勢、產業優勢與院士專家的智力優勢、技術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同時,充分發揮院士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以及高端前沿科技項目的吸引力,集聚一批高層次科技人才,建設一批創新型團隊,為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撐。

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彭金輝為當選的會長、副會長、秘書長頒發證書。

會上,審議通過《三亞市院士聯合會章程》,並選舉產生了第一屆理事會,顧瑛院士當選三亞市院士聯合會會長,包振民、朱蓓薇、楊志峰院士為三亞市院士聯合會副會長,裴國民為三亞市院士聯合會秘書長。

三亞市院士聯合會作為三亞市匯聚高端人才的平臺和人才建設的窗口,旨在團結國內外院士的智慧和力量,加強院士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匯聚和吸收一批對經濟增長有重大帶動作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落地三亞,促進三亞本地公司、項目與院士及其創新團隊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通過院士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以及高端前沿科技項目的吸引力,聚集一大批一線高層次科技人才,建設一批創新團隊,進一步提升我市自主創新能力,引進轉化高新技術成果,發展壯大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骨幹企業。

三亞市院士聯合會將堅持五個定位

1.三亞院士共同家園

2.政府頂級科技智庫

3.科技協同創新平臺

4.成果轉化對接平臺

5.三亞形象推介窗口

主編:田小雨

編輯:陳惜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三亞市院士聯合會吸引77名院士加入 提供人才支撐
    2019年8月22日,三亞市院士聯合會成立。一年來,從最初的36名會員到如今發展為77名會員。以團結和凝聚院士智慧和力量,同時匯聚國內外創新要素,三亞市院士聯合會打造成為院士共同家園、政企科技智庫和成果對接平臺,提升三亞自主創新能力,為三亞經濟社會發展和海南自貿港建設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撐。
  • 三亞生態文明與綠色發展研究院成立,12名兩院院士加入
    文丨海南日報 李豔玫近日,三亞生態文明與綠色發展研究院成立,其專家委員會成員由三亞市院士聯合會12位院士會員組成。該研究院經三亞市政府批准成立,為非法人單位,隸屬於三亞市院士聯合會,作為其二級機構開展工作。
  • 世界頂尖科學家三亞論壇暨三亞市院士聯合會成立大會圓滿結束
    層次高端 主題鮮明 務實合作 影響廣泛世界頂尖科學家三亞論壇暨三亞市院士聯合會成立大會圓滿結束8月23日17時,世界頂尖科學家三亞論壇暨三亞市院士聯合會成立大會圓滿結束。阿東說,舉辦世界頂尖科學家三亞論壇暨三亞市院士聯合會成立大會,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科技部、海南省政府制定的《加快海南科技創新開放發展實施方案》具體舉措。阿東介紹,本次論壇呈現四大特點:第一,與會科學家層次高。
  • 全球的50多名頂尖工程師被選為皇家工程院院士!華人院士共7名
    全球的50多名頂尖工程師被選為皇家工程院院士!華人院士共7名 李倩 發表於 2018-10-08 11:06:04 近日,英國皇家工程院公布了2018年入選50名院士、4名外籍院士和1名榮譽院士。其中,華人院士共7名。
  • 周其鳳院士正式履職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副主席
    周其鳳院士在2015年8月韓國釜山舉行的第48屆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理事會會議(Council Meeting)上,以117票高票當選。這是該組織自1919年成立以來,首次由中國人擔任副主席。根據IUPAC章程,副主席任期為兩年,兩年後自動升任主席,任期兩年(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
  • 袁亞湘院士當選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聯合會主席
    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0日訊 記者佘惠敏從中國科學院獲悉:當地時間5月20日,在西班牙瓦倫西亞召開的一年一度的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聯合會理事會會議(ICIAM Board Meeting)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袁亞湘研究員當選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聯合會主席(President-Elect,2017-2019;President,2019-2023),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在國際應用數學組織中擔任重要職位,反映了我國應用數學方面國際學術地位和影響力的顯著提升。
  • 姚檀棟院士當選美國地球物理學聯合會會士
    2020年11月18日,美國地球物理學聯合會(AGU)官方發布2020年度AGU Fellow(美國地球物理學聯合會會士)評選結果,中國科學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棟院士當選。 美國地球物理學會(AGU)成立於1919年,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地球科學學術組織,現有會員超過6萬人。自1962年開始,AGU聯盟成員委員會推選不超過成員總數千分之一的會員成為新會士(AGU Fellow),以表彰其在國際地球與空間科學領域的傑出貢獻。
  • 靖江「柔性引進」21名中外院士
    中國江蘇網5月23日訊 (介鑄 潘穎 朱凱) 近日召開的靖江市人才工作會議上傳出消息,該市通過項目合作、聯合攻關、技術顧問、諮詢服務、建工作站等多種方式,與中外院士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現已「柔性引進」中國兩院院士18名、外籍院士3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23名。
  • 世界頂尖科學家和中國院士頂尖智慧大歸納
    8月23日下午,世界頂尖科學家三亞論壇暨三亞市院士聯合會成立大會在三亞海棠灣閉幕。兩天會期裡,21位諾貝爾獎、圖靈獎等世界著名學術獎項得主和28位中國兩院院士及眾多國內嘉賓代表圍繞「智慧海洋·未來農業」主題,共同探討科學領域最前沿話題,為海南為三亞的發展出謀獻策。
  • 甘肅籍科學家姚檀棟院士當選美國地球物理學聯合會會士
    美國地球物理學聯合會官方網站11月18日發布2020年度美國地球物理學聯合會會士評選結果,1954年7月出生於我省通渭縣、1978年畢業於蘭州大學地質地理系、曾任中科院寒旱所所長的中科院院士姚檀棟當選。
  • 我市通渭籍科學家姚檀棟院士當選美國地球物理學聯合會會士
    我市通渭籍科學家姚檀棟院士當選美國地球物理學聯合會會士 2020-11-24 18: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CNCC首批KN講者:圖靈獎得主、院士、名企專家將做特邀報告
    首批特邀講者官宣確認,圖靈獎得主、院士、名企專家將在CNCC2020做特邀報告。CNCC2020首批特邀報告講者確認,其中包括:ACM圖靈獎獲得者John Hennessy、中國工程院院士廖湘科、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明,
  • 拋開「城鄉分治」看首屆中央研究院與首批中國科學院院士籍貫分布
    1948年中央研究院自然科學部分首屆院士53位,其中,數理組28位,生物組25位;1955年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後被追認為首批院士的共172位,其中,數學物理學部學部委員30位,化學部學部委員22位,生物學部學部委員60位,技術科學部學部委員36位。從中研院首屆院士到中科院首批院士人數合計225位。
  • 江蘇靖江邀知名鄉賢組「豪華智庫」,6院士當智囊又建工作室
    江蘇靖江邀知名鄉賢組「豪華智庫」,6院士當智囊又建工作室 澎湃新聞記者 邱海鴻 2017-10-15 16:43 來源
  • 3位院士作學術報告,華東交通大學交通強省研究院揭牌成立
    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鈞,中國工程院院士盧春房、嚴新平分別作學術報告《淺議我國智能交通的發展和問題》《高速鐵路技術發展方向研究》《建設江西綠色智能交通體系的有關思考》。江西省交通運輸廳廳長王愛和、省社聯副主席湯水清出席開幕式並致辭。華東交通大學黨委書記、高鐵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萬明教授作《發揮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優勢,加快建設高鐵經濟帶》學術報告。
  • 中國、美國、德國及英國哪個國家的院士多?
    美國科學院成立於1863年,由時任總統林肯授權創建,是一家由科學家和工程師組成的私立機構,當選院士被認為是美國學術界最高榮譽之一。 至今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總數增至2025人。美國國家科學院已有20多名中國籍院士。
  • 三亞啟迪中俄創新基地揭牌 目前已籤約5名俄羅斯院士
    本報三亞6月21日電(記者李豔玫)6月21日,三亞市啟迪中俄創新基地揭牌。該基地將作為三亞對俄合作服務窗口和國際技術轉移中心,致力於引進俄羅斯大師級人才、導入俄羅斯項目、孵化啟迪科技園(三亞)園區項目等。
  • 鵬城實驗室一年吸引12名院士
    原標題:鵬城實驗室一年吸引12名院士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儘管尚處起步階段,鵬城實驗室已經顯現巨大潛力。短短一年間,由12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匯聚了數百名來自海內外的科研人員,他們埋首在人工智慧、網絡通信、網絡安全、機器人、量子計算等前沿領域,目標是要建成具備國際領先水平的創新型實驗室。
  • 董家鴻院士工作站 在淮安市一院揭牌成立
    本報訊 10日下午4點,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董家鴻院士工作站揭牌儀式舉行。董家鴻院士是目前國內肝膽外科的領軍人。通過建立院士工作站,淮安市一院將與董家鴻院士專家團隊在醫療技術、醫療服務、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研、教學培訓、遠程會診等方面進行全面合作。
  • 中科院曲久輝院士新晉美國工程院院士
    總部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美國國家工程院於2019年2月7日公布了新晉院士的名單,此次當選者共包括86名院士以及18名外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