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馬克思。
科學家是一個國家最可寶貴的資源。
一,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於1994年6月設立,是中國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
據2019年3月中國工程院官網顯示,中國工程院院士共有857人,包括資深院士403人;另有外籍院士65人。已故院士213人、已故外籍院士17人。
外籍院士比較著名的有貝聿銘,其於2019年5月16日逝世,是年102歲。
(鍾南山1996年當選院士)
(2017年,比爾蓋茨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二,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美國科學院成立於1863年,由時任總統林肯授權創建,是一家由科學家和工程師組成的私立機構,當選院士被認為是美國學術界最高榮譽之一。
至今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總數增至2025人。美國國家科學院已有20多名中國籍院士。
中國籍美國院士比較著名的有:1979年:李遠哲、1987年:周光召、2006年:袁隆平、2013年:施一公,2019年 :顏寧等。
(顏寧;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三,德國科學院院士。
德國科學院起源於1652年成立的利奧波第那科學院,已有350多年歷史。
當選的院士來自全球三十多個國家,其中四分之三來自三個德語國家(即德國、奧地利和瑞士),四分之一來自其它國家。
(愛因斯坦德國科學院院士)
德國科學院由1400多位院士組成,包括自然科學、醫學和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的著名學者。
德國科學院有7名中國籍院士。
四,英國皇家學會學士。
英國皇家學會成立於1660年,英國皇家學會是英國最高科學學術機構,也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而又從未中斷過的科學學會,它在英國起著全國科學院的作用。
英國皇家學會,有1400名院士及外國成員。
(馬斯克也是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英國皇家學會的中國國籍會員包括:楊振寧(1993年當選,2017年2月楊振寧教授放棄美籍,加入中國國籍),楊子恆(2006年當選) ,周光召(2012年當選),陳竺(2013年當選) ,白春禮(2014年當選) ,李家洋(2015年當選) 。
(楊振寧)
中國何時會出現像比爾蓋茨及馬斯克那種既是頂級科學家,又是頂級富豪的院士!
有創造能力的科學家是最應該獲得財富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