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亞市院士聯合會吸引77名院士加入 提供人才支撐
2019年8月22日,三亞市院士聯合會成立。一年來,從最初的36名會員到如今發展為77名會員。以團結和凝聚院士智慧和力量,同時匯聚國內外創新要素,三亞市院士聯合會打造成為院士共同家園、政企科技智庫和成果對接平臺,提升三亞自主創新能力,為三亞經濟社會發展和海南自貿港建設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撐。
-
三亞市院士聯合會成立!首批36名院士加入
三亞市院士聯合會成立!首批36名院士加入 2019-08-22 2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地質調查局西部綠色發展研究院成立
中國地質調查局西部綠色發展研究院成立 2020-12-21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世界頂尖科學家三亞論壇暨三亞市院士聯合會成立大會圓滿結束
層次高端 主題鮮明 務實合作 影響廣泛世界頂尖科學家三亞論壇暨三亞市院士聯合會成立大會圓滿結束8月23日17時,世界頂尖科學家三亞論壇暨三亞市院士聯合會成立大會圓滿結束。在新聞發布會上,市委副書記、市長阿東說,本次論壇有近50位「最強大腦」齊聚一堂,圍繞「智慧海洋·未來農業」主題,共同探討科學領域最前沿話題,為海南為三亞的發展出謀獻策,與眾多產業精英暢談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
12名兩院院士領銜湖南國家應用數學中心 為經濟社會發展賦能
湘潭在線9月3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靜 通訊員 王成奇)湖南國家應用數學中心8月30日在湘潭舉行揭牌成立後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並向委員頒發聘書。本屆學術委員會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副校長張平文,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副主席袁亞湘等12名兩院院士、5名領域內知名專家以及企業代表組成。
-
四川兩院院士主要集中在成都(31名)、綿陽(30名)
四川省兩院院士名單,在川共61名兩院院士,27名中國科學院院士,35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包含1名雙院士)。61名兩院院士主要集中在成都、綿陽,成都31名,綿陽30名。成都兩院院士集中在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石油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西南電子電信技術研究所、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綿陽兩院院士主要集中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
-
四川兩院院士主要集中在成都(33名)、綿陽(30名)
四川省兩院院士名單,在川共63名兩院院士,27名中國科學院院士,37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包含1名雙院士)。63名兩院院士主要集中在成都、綿陽,成都33名,綿陽30名。成都兩院院士集中在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石油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西南電子電信技術研究所、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綿陽兩院院士主要集中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
-
兩院新增院士揭榜 新當選的兩院院士你了解多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兩院新增院士揭榜 新當選的兩院院士你了解多少? 11月22日,2019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2019年共產生中國科學院院士6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75名。
-
上海交大生科院與三亞珊瑚礁生態研究所聯合建立南海珊瑚礁生態...
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院長鄧子新院士、常務副院長馮雁、副院長李志勇,三亞崖州灣深海科技研究院副院長魯佳寶、三亞珊瑚礁生態研究所所長吳川良及三亞市委、三亞珊瑚礁國家自然保護區、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海南大學、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領導和代表參加了聯合實驗室籤約與啟用儀式。李志勇與吳川良代表雙方籤署聯合實驗室協議,該實驗室同時在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掛牌。
-
武漢理工大學韶關研究院揭牌成立!推動北江航運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
武漢理工大學韶關研究院揭牌成立!>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理工大學校長張清傑與市委書記王瑞軍共同為武漢理工大學韶關研究院揭牌。王瑞軍指出,武漢理工大學韶關研究院的成立是韶關水上交通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喜事,必將有利於武漢理工大學加快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有利於輻射帶動廣東省內河港航事業高質量發展,有利於發揮韶關「一江好水」優勢,推動航運、物流、港口經濟、裝備製造新材料等的建設發展,促進北江航運上下遊產業鏈轉型升級。
-
2019兩院院士增選名單官宣,最小年齡42歲
2019兩院院士增選名單官宣,最小年齡42歲 2019-11-22 19: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兩院院士在宜賓|快來看看!這幾位院士與宜賓的不解情緣
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9月17日至20日,全國省級層面規模最大的一次院士地方行活動——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舉行。活動期間,圍繞宜賓經濟社會發展,兩院院士「走近宜賓」城市發展專題會舉行,13名兩院院士為宜賓經濟社會發展把脈問診;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與宜賓籤署合作項目;劉寶珺、張俐娜、魏復盛等院士更是深入宜賓高校、企業開展調研座談。
-
130位院士為四川高質量發展獻智
9月17日~9月20日,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指導,省委、省政府主辦的「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以下簡稱「院士四川行」)活動成功舉行。130餘位川籍、在川或與四川有合作項目、合作意願的兩院院士,齊聚蓉城行走市州,為四川高質量發展把脈問診、獻計出力。
-
浙江大學:30名本科畢業生當選兩院院士
來源:浙股2019年兩院新增院士名單揭曉,共有7位院士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其中原浙江農業大學2名,原杭州大學1名。來自浙大本部、42歲的孫斌勇,成為全國最年輕的院士。這7名新增院士簡歷如下:葉志鎮,1955年出生,浙江大學1982屆電機本科,1984屆光學儀器碩士,1987屆光儀系博士。現為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任其龍,1959年出生,浙江大學1982屆高分子化工本科,1987屆化學工程碩士,1998屆化學工程博士。現任浙江大學生物質化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浙江大學衢州研究院院長。
-
錢易院士: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錢易就「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主題發表演講。講壇由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鞍鋼主持。 本文根據錢易院士現場發言整理,內容已經錢易院士本人審定。
-
多位院士和知名專家學者為生態文明建設支招,廣工承辦的這場會議厲害了!
2020年12月18-19日,中國工程院「粵港澳大灣區環境生態安全與綠色發展」國際工程科技戰略高端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廣州隆重召開。論壇由中國工程院主辦,廣東工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東莞理工學院、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中國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承辦,廣東院士聯合會協辦。我校環境生態工程研究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志峰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偲為論壇共同主席。
-
塞罕壩:生態文明建設範例(砥礪奮進的五年·綠色發展 綠色生活)
這萬頃林海,和河北承德、張家口等地的茂密森林連成一體,築起一道綠色長城,成為京津冀和華北地區的風沙屏障、水源衛士。 在國家的重要生態區位上,塞罕壩人肩扛修復生態、保護生態的歷史使命和政治責任,創造了高寒沙地生態建設史上的綠色奇蹟,鑄造了一個當之無愧的生態文明建設範例,是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的生動寫照。
-
【砥礪奮進的五年·綠色發展 綠色生活】塞罕壩:生態文明建設範例
這萬頃林海,和河北承德、張家口等地的茂密森林連成一體,築起一道綠色長城,成為京津冀和華北地區的風沙屏障、水源衛士。 在國家的重要生態區位上,塞罕壩人肩扛修復生態、保護生態的歷史使命和政治責任,創造了高寒沙地生態建設史上的綠色奇蹟,鑄造了一個當之無愧的生態文明建設範例,是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的生動寫照。
-
中國礦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和綠色發展與產業金融研討會在呼倫貝爾...
本次會議的主要內容是進一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探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推進綠色產業發展與金融深度融合的路徑,研討進一步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市場化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及國家儲備林項目發展,促進礦業高質量發展。 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絲路規劃研究中心理事長、中國開發性金融促進會會長陳元出席會議,並發表題為「發展綠色金融促進綠色發展」的主旨演講。
-
保護海洋生態系統,引領海洋綠色發展—記海南三亞海洋生態系統國家...
這群種珊瑚的人來自海南三亞海洋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他們所做的工作只是研究站進行熱帶海灣生態系統保護的其中一部分。扭轉珊瑚礁退化趨勢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研究站,始建於1979年,前身是中國科學院海南熱帶海洋生物實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