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首個高光譜衛星遙感數據與分發中心落戶三門峽

2021-01-16 大河客戶端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房琳 顏釗 見習記者 任歡 文圖

當今,空間大數據正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崛起,給政府、企業和個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應用價值和服務能力。

9月26日,首屆空間大數據與國際標準化高峰論壇在三門峽市召開。此次論壇由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基礎地理信息中心、三門峽市人民政府主辦,三門峽市陝州區人民政府、中科數遙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承辦。

此次論壇以「數據創造價值、創新驅動發展」為主題,圍繞空間大數據的應用及國際標準化的推動等熱點話題,邀請國內外眾多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共190餘人,共同對空間大數據及標準化的問題進行交流,探討大數據時代國際標準化發展趨勢與最新研究方向,以及空間大數據如何更好地服務於國家經濟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有力促進空間大數據與各行業、各領域的深度融合發展。

在高峰論壇會上,三門峽市委副書記、市長安偉在致辭中說,近年來,三門峽市委、市政府搶抓大數據時代發展機遇,緊緊圍繞打造網絡經濟大市目標,全面啟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加快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努力打造中西部地區知名的智慧城市建設先行區、智能產品製造集聚區、信息經濟創業創新高地,在大數據產業發展上邁出了堅實步伐。特別是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將中西部地區首個高光譜衛星遙感數據與分發中心落戶陝州區,為三門峽市空間大數據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當天的論壇上,與會學者、專家還進行了空間大數據分析應用與前景演講,並在陝州區衛星小鎮召開了空間大數據應用暨陝州衛星小鎮產業發展規劃學術交流會。並前往位於陝州區的中科數遙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軍民融合產業園指揮部進行參觀。

陝州區區委副書記、區長駱玉峰告訴大河報記者,近年來,陝州區委、區政府搶抓國家大力發展信息產業的重大機遇,積極培育智能裝備、智能應用等大數據產品產業,先後引進了中科數遙衛星大數據應用、紅外線成像設備生產等項目,為陝州區加快轉型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陝州區將依託中科數遙有限公司的衛星遙感數據存儲和分發中心,加快衛星小鎮建設,加快形成覆蓋亞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區的數據接收應用網絡,並藉助專家、企業家在大數據領域的智慧、技術、成果,加強深度合作、實現共創共贏,加快建設中西部知名的衛星大數據應用產業基地和國家級航空、航天、空間應用技術科普教育基地,為三門峽市產業轉型升級、城市轉型發展、打造『三地五中心』匯聚陝州智慧,為引領中國大數據發展貢獻陝州力量。」

來源:大河客戶端

相關焦點

  • 遙感數據地面接收、處理與分發系統
    20多年來我國已建立起5個國家級遙感衛星數據接收和服務系統。  一、氣象衛星地面接收、處理與分發系統  我國極軌氣象衛星地面系統由數據處理和服務中心、運行控制中心、數據存檔中心,以及北京、廣州和烏魯木齊地面接收站組成,為適應對衛星氣象應用日益增長的需求,計劃逐步增建三個國內站,一個海外站,形成覆蓋全球的氣象衛星地面接收體系。
  • 中國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珠海舉行
    中國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珠海舉行 2019-11-23 12:57:00來源:央廣網
  • 中國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舉行 國內大咖共謀行業發展
    日,中國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暨「歐比特杯」高光譜遙感影像智能處理行業應用大賽頒獎典禮隆重舉行。會議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家耀、中國測繪學會理事長宋超智、歐比特董事長顏軍博士等一大批業內專家、高校教授參加,共話中國高光譜遙感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歐比特杯」高光譜遙感影像智能處理行業應用大賽採用的衛星數據全部由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解決了以往國內高光譜數據源缺失、數據量少、數據獲取周期長等問題。
  • 中國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舉行,國內大咖共謀行業發展
    半島記者 孫雅琴11月22日,中國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暨「歐比特杯」高光譜遙感影像智能處理行業應用大賽頒獎典禮隆重舉行。會議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家耀、中國測繪學會理事長宋超智、歐比特董事長顏軍博士等一大批業內專家、高校教授參加,共話中國高光譜遙感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歐比特杯」高光譜遙感影像智能處理行業應用大賽採用的衛星數據全部由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解決了以往國內高光譜數據源缺失、數據量少、數據獲取周期長等問題。
  • 高光譜遙感就是「火眼金睛」
    它利用成像光譜儀在連續的幾十個甚至幾百個光譜通道獲取地物輻射信息,在取得地物空間圖像同時,每個像元都能夠得到一條包含地物診斷性光譜特徵的連續光譜曲線。張兵舉例說:「在數百公裡高度運行的高光譜衛星,不僅能觀測到地面覆蓋的是不是植被,還能探知這些植被的具體種類和長勢如何。」  高光譜遙感的出現,是遙感領域的一場革命,使本來在寬波段遙感中不可探測的物質,在高光譜遙感中能被探測。
  • 比輻射計助力高光譜遙感技術發展
    高分五號衛星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是我國實現高光譜解析度對地觀測能力的重要標誌,將滿足環境綜合監測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對掌握高光譜遙感信息資源自主權、助力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 高光譜遙感技術介紹及應用
    2018年4月26日,"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02組衛星順利升空,5顆衛星均已進入預定軌道,目前狀況良好。4顆高光譜衛星的成功發射,意味著歐比特公司成為國內一家擁有高光譜遙感衛星的民營企業,開啟了高光譜遙感新時代!   1. 什麼是高光譜遙感?
  • 「天空之眼」在中國 遙感衛星數據自給率達80%
    遙感衛星,是幫助人們從天上觀測地面和海面的「眼睛」。國家航天局原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欒恩傑對此有過一個通俗的解釋,他用《中庸》裡的「致廣大而盡精微」來描述:致廣大,指遙感衛星登太空之「高」望「遠」,看得廣大;盡精微,指憑藉高空間、時間、光譜、溫度解析度,遙感衛星能抓住物體細小的特徵,捕捉細微的變化。  高分家族就是遙感衛星界的傑出代表。
  • 我國智能高光譜遙感研究受到國際同行高度關注
    我國智能高光譜遙感研究受到國際同行高度關注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7-07 13:45 來源: 自然科學基金會網站    6月2-5日,第七屆國際高光譜圖像與信號處理大會(IEEE WHISPERS 2015)在日本東京召開,大會共設3個特邀報告,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張兵研究員應邀作了題為「智能高光譜遙感發展展望
  • 遙感高光譜數據處理與應用技術研修班舉行
    11月7日,由中國科學院人事局支持,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人力資源管理處和光譜成像技術院重點實驗室聯合舉辦的遙感高光譜數據處理與應用技術研修班在西安光機所祖同樓四樓會議室舉行。西安光機所組織30餘名科研人員與國內20餘家從事空間領域研究機構的專業技術人員共50餘人參加了學習。
  • 歐比特:發射衛星目的在於對高光譜衛星數據進行定量遙感和分析
    來源:證券時報網證券時報e公司訊,歐比特董事長顏軍做客證券時報·e公司微訪談時表示,對於歐比特而言,發射衛星不是目的,目的是對高光譜衛星數據進行定量遙感和分析。比如:對海洋水質、汙染程度進行分析;對森林的樹種、病蟲害情況進行分析。
  • 中西部首個「海歸小鎮」落戶西安國際社區,實探該板塊!
    據「西安發布」5月11日晚間發布的消息:近日西安歐美同學會(西安留學人員聯誼會)與西安高新區籤署合作協議,歐美同學會全國第二個及中西部首個「海歸小鎮」正式進駐西安高新區。據公開消息稱,2018年11月,全國首個海歸小鎮——歐美同學會(廣州)生物醫藥小鎮(簡稱「海歸小鎮」)在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籌建。歐美同學會正在全國布局建設海歸小鎮,計劃用5年時間在全國建立10個海歸小鎮。此次西安海歸小鎮是全國第二個、中西部首個。
  • ...衛星星座以遙感衛星為主要抓手,填補了中國商業航天高光譜領域...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8月6日訊,有投資者向歐比特(300053)提問, 2020年8月6日12時01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九號04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中國商業航天高光譜衛星數據對外首發 對農作物分類精確度達90%以上
    光明網訊(記者宋雅娟)12月17日,中國商業航天高光譜衛星數據首次對外發布,這標誌著高光譜衛星大數據的產業化應用迎來標誌性進展,將開啟中國定量遙感應用的新時代。  商業遙感是商業航天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衛星農業遙感應用試驗基地落戶河南鶴壁
    李雯攝影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李雯 李喜平報導 4月14日,「鶴壁氣象衛星農業遙感應用試驗基地」揭牌儀式在河南省鶴壁市舉行,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衛星農業遙感應用試驗基地正式落戶鶴壁。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楊軍、河南省氣象局局長王建國、鶴壁市市長魏小東出席揭牌儀式,並籤署了《鶴壁氣象衛星農業遙感應用試驗基地共建協議》。
  • 歐比特:從宇航電子邁向衛星大數據 高光譜藍海市場前景廣闊
    在國家鼓勵民營資本參與商業航天的政策背景下,公司向產業下遊拓展,於2014年提出「衛星大數據」戰略,並陸續收購鉑亞信息、繪宇智能、智建電子以完善衛星大數據產業鏈布局。2017年6月和2018年4月,公司完成兩次衛星發射,將「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兩組衛星發射升空。目前,公司已有7顆衛星在軌運行,具備了衛星遙感服務能力。
  • 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遙感應用基地落戶重慶江津
    生態環境遙感監測與應用合作協議籤訂儀式(央廣網發 通訊員黃柏添 攝)央廣網重慶5月22日消息(記者趙聰聰 通訊員黃柏添)5月21日上午,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和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政府在北京籤訂《生態環境遙感監測與應用合作協議》,同時致力於幫助江津完善「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的遙感應用基地也正式在江津區啟動建設
  • 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發布「四維地球」 國內首個智能遙感雲...
    9月18日,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即中國四維測繪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衛星中心」)在華為全球聯接大會上發布了 「四維地球」遙感數據云產品,宣布國內首個基於海陸空天海量多源數據、安全可靠的時空信息智能服務平臺即將問世,旨在構建時空信息產業雲系統,推動應用創新發展,引領產業網際網路化變革。
  • 風雲四號衛星如何獲取高光譜大氣探測數據
    來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是國際上第一臺在靜止軌道上以紅外高光譜幹涉分光方式探測大氣垂直結構的精密遙感儀器。通過該探測儀,我們成功獲取了全球首幅靜止軌道地球大氣高光譜圖。作為第一次露出真容的大氣高光譜圖,應該如何解讀圖像和展開數據應用呢?這非常值得探析。
  • 【中國科學報】擦亮高光譜遙感這雙慧眼
    如果說彩色合成遙感圖像主要是根據地物顏色和形態的差異來分辨地物,那麼高光譜遙感則是根據像元光譜曲線的形態來識別地物。  張兵舉例說:「在數百公裡高度運行的高光譜衛星不僅能觀測到地面覆蓋的是不是植被,還能探知這些植被的具體種類和長勢如何。」  事實上,我國的高光譜遙感技術曾令一些科技強國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