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業航天高光譜衛星數據對外首發 對農作物分類精確度達90%以上

2020-12-07 光明網

  光明網訊(記者宋雅娟)12月17日,中國商業航天高光譜衛星數據首次對外發布,這標誌著高光譜衛星大數據的產業化應用迎來標誌性進展,將開啟中國定量遙感應用的新時代。

  商業遙感是商業航天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布會主辦方歐比特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顏軍介紹,自2014年開始,歐比特啟動投資建設「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項目,包括製造發射34顆衛星,建設9個地面接收站、1個衛星大數據中心、1個衛星大數據產業孵化園區。

  「目前7顆衛星在軌運行正常,平均每5天就可以對全球覆蓋一遍」,顏軍表示,「其中4顆高光譜衛星是全球25顆高光譜衛星家族中的重要成員,也是國內目前唯一完成發射並組網的商用高光譜衛星,具備對植被、水體、土壤等地物進行精準定量分析的能力,已經在軍民融合、自然資源監測、環保監測、海洋監測、農作物面積統計以及估產、保險定價與理賠、應急管理、城市規劃、重大工程監測等領域得到了示範應用。」

  顏軍舉例說,在貴州省玉米種植面積統計、新疆棉花種植面積統計、雄安新區農作物分類等應用中,精確度達到90%以上。

  高光譜衛星既可以拍攝地表平面信息,又可以得到豐富精細化的光譜信息,大大提高了區域範圍內圖像信息採集能力,對遙感信息的定量分析和更精細化的地物識別有重大意義,可廣泛應用於資源、環境、城市、生態、農林、反恐、金融、保險等領域,可滿足政府、企業和社會大眾的多重需求。

  顏軍透露,2019年,歐比特公司將繼續增加高光譜衛星組網規模,向國家政府級、行業企業級、大眾消費級客戶提供高時空解析度、性價比高、可私人訂製的衛星大數據服務。同時公司將率先推出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服務新模式,在全國範圍內推廣自主創新的「綠水青山一張圖」服務平臺。

  未來商業遙感應用領域中,商業航天用戶將會佔比70%以上。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王家耀院士、劉文清院士、趙文津院士,中國科學院王家騏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徐文院士就「商業遙感發展及高光譜應用前景」議題展開了深入探討。多位院士表示,商業航天未來可期,「抱團」發展才能擁有更多可能性。

  會上,歐比特還與貴陽經濟開發區、青島古鎮口軍民融合示範區、北京航天自動控制研究所、北京遙測技術研究所、國電中能源、廣東城智科技等多家機構籤約。

[責編:武玥彤]

相關焦點

  • 高光譜衛星數據助力雄安新區農作物分類 精確度達90%以上
    一組中國商業航天高光譜衛星數據圖片昨天在京亮相,高清晰度的畫面,不同光譜顏色區分地面山川、海洋、陸地等信息。記者了解到,高光譜衛星已經應用於貴州、新疆的玉米棉花種植面積統計,在雄安新區的農作物分類中也得到有效應用,精確度達90%以上。
  • 商業航天高光譜衛星數據首發布 歐比特獲多機構現場籤約
    歐比特總經理顏志宇表示,歐比特已具備衛星研製發射應用全產業鏈發展能力,未來公司將繼續加大業務整合力度,拓展產業鏈,把公司打造成融合宇航電子衛星大數據人工智慧大系統航空航天飛行器等新興高科技產業為一體的世界一流商用宇航公司。
  • ...衛星星座以遙感衛星為主要抓手,填補了中國商業航天高光譜領域...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8月6日訊,有投資者向歐比特(300053)提問, 2020年8月6日12時01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九號04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行業專題」高光譜遙感技術助力農作物精細分類
    遙感技術告訴你》,我們探討了如何利用高光譜遙感影像數據估算農作物面積。文中提到,高光譜遙感技術可以客觀、準確、及時地提供農作物生態環境和作物生長的各種信息,它是精確農業獲得田間數據的重要來源。本期案例,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如何利用高光譜遙感影像數據進行農作物精細分類。
  • 中國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珠海舉行
    中國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珠海舉行 2019-11-23 12:57:00來源:央廣網
  • 中國首批高解析度衛星影像圖發布 可監測罌粟大麻
    高分衛星能分辨出罌粟和大麻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資源衛星應用中心主任徐文介紹說,通俗地來說,亞米級就是指解析度在1米以下。對衛星來說,就是指衛星的相機所拍攝的像元解析度在1米以下。像高分二號像元解析度是0.8米,就是指在600公裡的高空能看見我們地物圖斑的大小,是0.8米×0.8米。
  • 我國首顆自主高光譜業務衛星投入業務化運行
    5米光學業務衛星於2019年9月12日成功發射,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會同衛星、測控、地面、應用等各系統建設單位,聯合自然資源省級衛星應用技術中心,在自然資源、應急管理、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業農村、林業和草原等領域開展了行業應用測試,順利完成全部在軌測試內容,為我國高光譜衛星業務化應用建立了基本衛星產品及指標體系。
  • 美國:中國發射最強高光譜成像衛星 能測隱形戰鬥機
    美國《大眾科學》雜誌1月26日報導稱,中國準備發射世界上「最強大的高光譜成像衛星」,而且這種所謂的商業遙感衛星系統甚至具有監視飛彈發射井和飛彈本身的能力。報導稱,從上世紀70年代起,中國就開始大力研發高頻譜成像技術並將其投入民用領域。目前,中國已將該技術應用於各種太空平臺,包括「嫦娥」探月任務、「天宮」和HJ-1高光譜小衛星的對地觀測任務等。此外,中國還正利用安裝在各種飛行器上的高頻譜成像設備開展許多工作,如環境監測、石油勘探、減災防災和農作物估產等。
  • 我國首顆自主建造高光譜業務衛星在軌交付運行
    近日,5米光學業務衛星在軌交付儀式在京舉行,該衛星正式交付自然資源部,標誌著我國自主建造並成功運行的首顆高光譜業務衛星進入業務化運行階段。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凌月明出席儀式並講話。凌月明充分肯定了衛星工程在軌測試取得的高光譜精細分類應用等成就。他指出,5米光學業務衛星是我國衛星產品高質量發展支撐我國行政管理高質量發展的典範,後續自然資源部將聯合各有關部門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自然資源部將充分用好國產衛星遙感數據。
  • 中國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舉行 國內大咖共謀行業發展
    日,中國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暨「歐比特杯」高光譜遙感影像智能處理行業應用大賽頒獎典禮隆重舉行。會議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家耀、中國測繪學會理事長宋超智、歐比特董事長顏軍博士等一大批業內專家、高校教授參加,共話中國高光譜遙感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歐比特杯」高光譜遙感影像智能處理行業應用大賽採用的衛星數據全部由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解決了以往國內高光譜數據源缺失、數據量少、數據獲取周期長等問題。
  • 中國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舉行,國內大咖共謀行業發展
    半島記者 孫雅琴11月22日,中國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暨「歐比特杯」高光譜遙感影像智能處理行業應用大賽頒獎典禮隆重舉行。會議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家耀、中國測繪學會理事長宋超智、歐比特董事長顏軍博士等一大批業內專家、高校教授參加,共話中國高光譜遙感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歐比特杯」高光譜遙感影像智能處理行業應用大賽採用的衛星數據全部由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解決了以往國內高光譜數據源缺失、數據量少、數據獲取周期長等問題。
  • 一箭九星 中國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等9顆衛星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是中國和巴西兩國合作研製的第6顆衛星,將接替中巴地球資源04星獲取全球高、中、低解析度光學遙感數據,為中巴兩國資源系列衛星數據應用拓展至全球高解析度業務領域奠定基礎,同時還能為巴西政府實現對亞馬遜熱帶雨林及全國環境變化監測等提供高技術手段。
  • 「天空之眼」在中國 遙感衛星數據自給率達80%
    國家航天局原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欒恩傑對此有過一個通俗的解釋,他用《中庸》裡的「致廣大而盡精微」來描述:致廣大,指遙感衛星登太空之「高」望「遠」,看得廣大;盡精微,指憑藉高空間、時間、光譜、溫度解析度,遙感衛星能抓住物體細小的特徵,捕捉細微的變化。  高分家族就是遙感衛星界的傑出代表。這個家族是我國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被稱為「天眼」工程。
  • 歐比特:從宇航電子邁向衛星大數據 高光譜藍海市場前景廣闊
    在國家鼓勵民營資本參與商業航天的政策背景下,公司向產業下遊拓展,於2014年提出「衛星大數據」戰略,並陸續收購鉑亞信息、繪宇智能、智建電子以完善衛星大數據產業鏈布局。2017年6月和2018年4月,公司完成兩次衛星發射,將「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兩組衛星發射升空。目前,公司已有7顆衛星在軌運行,具備了衛星遙感服務能力。
  • 專訪歐比特顏軍:八顆高光譜衛星 兩天半可覆蓋完全球
    今年的4月24日,是第四個中國航天日,作為中國航天日主題活動的中國航天大會•商業航天產業國際論壇在長沙拉開序幕。論壇指出,近年來,涉及商業火箭、商業衛星、商業測控等多個領域的商業航天活動發展十分迅速,目前國內從事這些領域及相關設備設施研製運營,並具有一定規模的商業航天公司,從去年的三十多家,增加到目前百餘家。
  • 一箭九星 中國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等9顆衛星—新聞...
    一箭九星 中國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等9顆衛星   中新網客戶端太原12月20日電(郭超凱) 北京時間12月20日11時22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贈衣索比亞微小衛星以及「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等9顆衛星。
  • 高光譜遙感就是「火眼金睛」
    高光譜遙感技術可以對任何一種農作物的品種、類型、種植面積等情況進行調查,甚至可以對農作物的葉綠素、氮磷鉀含量進行分析,為相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黃文江帶領的植被定量遙感研究團隊,開展的即是這一工作。  高光譜遙感技術還可以為地質學家提供幫助。以前,地質學家野外考察時,背著包、拿著羅盤,需要花很大氣力把採集到的礦物標本一一背回來進行研究。
  • 航天科工二院23所多款產品亮相商業航天論壇展覽
    中國日報10月19日武漢電(記者 趙磊)在正於武漢召開的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展覽期間,航天科工二院23所展示了該所研製的三型星載、機載雷達產品及多款北鬥等星用濾波器件,這些產品體現了該所空天基產業和星載器件產業的發展與能力。
  • 高光譜成像光譜儀簡介及其應用概述
    高光譜高光譜成像光譜儀–概述  高光譜高光譜成像光譜儀是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多光譜遙感成像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以高光譜解析度獲取景物或目標的高光譜圖像,在航空、太空飛行器上進行陸地、大氣、海洋等觀測中有廣泛的應用,高高光譜成像光譜儀可以應用在地物精確分類、地物識別、地物特徵信息的提取。
  • 中國首顆民用高光譜業務衛星成功發射
    這是國內首顆自主建造並成功運行的民用高光譜業務衛星。它將運行於太陽同步軌道,設計壽命為五年。高光譜業務衛星的主要特點是採用了高解析度成像光譜儀。目前,這類衛星大多為軍方發射,民用類較少,主要用於大氣、海洋和陸地探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