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科技工業局昨天對外公布我國首批亞米級高解析度衛星影像圖。60萬米外的衛星傳回圖像中,北京故宮的黃琉璃瓦頂、上海機場的飛機機型,均能精細分辨。
空間解析度優於1米
昨天發布的首批高分二號衛星圖像,包括北京市區、上海市區、哈爾濱市區、蘭州市區、銀川市區、克拉瑪依市區和崑崙山天池、雲南省魯甸災區等多個地點,綜合考慮地域分布、地域類型、目標關注度和高分二號衛星主要用戶部門測試與示範應用需求等。
高分二號衛星是我國自主研製的首顆空間解析度優於1米的民用光學遙感衛星,觀測幅寬達到45公裡,在亞米級解析度國際衛星中幅寬達到最高水平。8月19日,高分二號衛星成功發射,並於3天後首次開機成像並下傳數據。截至9月29日,高分二號衛星已生產標準化圖像產品19287景,覆蓋面積超過976萬平方公裡,涵蓋我國全部的領土面積。
國防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昨天介紹說,高分二號衛星已完成在軌工程測試,正在進行參數調優和定標工作。「2015年2月完成應用示範系統測試及示範應用評價等工作,隨後正式投入使用。」
據了解,高分二號衛星投入使用後,將在國土資源部、交通運輸部、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國家林業局等20餘個政府部門和行業開展示範應用。
高分衛星能分辨出罌粟和大麻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資源衛星應用中心主任徐文介紹說,通俗地來說,亞米級就是指解析度在1米以下。對衛星來說,就是指衛星的相機所拍攝的像元解析度在1米以下。像高分二號像元解析度是0.8米,就是指在600公裡的高空能看見我們地物圖斑的大小,是0.8米×0.8米。
國防科工局局長許達哲說,亞米級遙感數據在國際遙感領域稱為「黃金數據」,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和商業價值,對信息應用企業開展商業化信息增值服務、開拓國際市場、推動空間信息產業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此前,網際網路消息稱,公安部利用高分一號衛星數據發現了多處罌粟種植區和大麻種植區,有網友質疑如何發現。王承文昨天就此回應說,靠遙感衛星開展農作物的分類普查、種植面積監測等,主要是靠精細光譜。「光譜有點像人的指紋,光譜分得越細,就可以把物質類型揭示得越徹底。比如說同樣的一個桌子在露天當中拍下來,它是金屬的或者塑料的,通過高光譜觀測完全可以識別出來的。」
「不同植物的光譜特性是不一樣的。」王承文說,光譜不僅僅可以識別出水稻、小麥、白菜、大豆,它的亞種通過高光譜也可以識別出來。
明後年將再發射三顆高分衛星
國防科工局局長許達哲昨天在發布會上透露,高分三號、四號、五號衛星將於明後年發射。至2020年將建立起我國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光譜解析度的對地觀測體系能力。
許達哲說:「目前按照國務院批准的實施方案和計劃安排,我們正加快研製具有1米解析度,全天時、全天候對地觀測能力的雷達遙感衛星高分三號,加快研製具有分鐘級對地持續監測能力的高軌光學遙感衛星高分四號,加快研製具有納米級光譜解析度,可對大氣成分進行綜合探測的高光譜遙感衛星高分五號,並將在明後兩年陸續發射。」(文/記者 鄒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