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七號」衛星首批影像圖發布 中國自主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

2021-01-08 國際在線

高分七號衛星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真彩色融合正射影像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李琳、瞿文斌、楊璐):12月10日,中國國家航天局對外發布了「高分七號」衛星首批22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體現了這一衛星特有的立體測繪性能。截至目前,由高低不同軌道、從可見光到微波不同譜段觀測手段的高分專項衛星,初步構建起中國自主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

「高分七號」首批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首都機場、大興機場、山東菏澤等多個地區的正射影像圖、立體核線影像、數字表面模型產品等。首批影像成果圖綜合考慮地域分布、地物類型、目標關注度和主要用戶部門測試需求等因素,體現了「高分七號」衛星特有的立體測繪性能。中國高分專項工程總設計師、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主任童旭東介紹:「『高分七號』衛星11月3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地發射,11月5日就獲取了衛星的首軌影像,質量非常優良。在過去的一個月裡,衛星工程總體及各大系統密切配合,衛星的在軌測試工作進展順利,已獲取了大量的高質量的衛星影像。」

高分七號衛星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真彩色融合正射影像

高分七號衛星立體影像

作為中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立體測繪衛星,「高分七號」衛星是中國高分專項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國家高解析度對地觀測能力的重要標誌之一。「高分七號」衛星總設計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曹海翊介紹,「高分七號」衛星搭載了1臺雙線陣相機和1臺雷射測高儀,能夠獲取高空間解析度光學立體觀測數據和高精度雷射測高數據,實現中國民用1:1萬比例尺衛星立體測圖:「它跟以往的遙感衛星的不同是,以往遙感衛星只是拍一張平面圖,我們『高分七號』衛星是通過兩臺相機從不同的角度去拍地面的影像,可以獲得立體的影像。同時再配了一個主動發射雷射的雷射測高儀,來測衛星和地面景物的距離,輔助以計算出地面景物的位置信息。」

中國高分專項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總工程師唐新明介紹,「高分七號」能夠測制1:1萬比例尺地形圖,遠高於此前「資源三號」的1:5萬比例尺地圖。另外在國際上,目前只有少數國家具備1:1萬比例尺的衛星測繪能力,「高分七號」衛星的應用也進一步凸顯了中國正在邁入航天強國和測繪大國的國際地位。「這顆衛星它的測繪精度要求最高,要求做到平面5米,高程1米5。這是個什麼概念?平面5米,就相當於我在路上走的時候,我可以做到車道級的導航。高程1米5,也就是說我可以測量到每一層樓房的高度。實際上是使我們國家跨入了1:1萬立體測繪的新時代。」

唐新明表示,「高分七號」衛星的應用,能夠滿足測繪、住建、統計等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自然資源調查和監管、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對高精度立體測繪數據的迫切需求,「一方面是我們國家的戰略,『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的整體發展,以及我們京津冀協調發展等等,都需要一個比較精確的圖來用於地圖製圖、規劃等方面的服務。另一方面是用於自然資源,有了『高分七號』的數據,就可以把我們國家的山、水、林、田、湖、草納入統一監測監管的範圍,為我們國家包括土地利用調查、生態修復、自然資源登記等提供良好的信息基礎。」

高分七號衛星數字表面模型暈渲圖

高分七號衛星真彩色多光譜正射影像

經過9年建設,高分專項工程初步構建起中國穩定運行的高分衛星遙感系統,形成了全天候、全天時、時空協調的對地觀測能力。中國低軌遙感衛星解析度由高分專項實施前最高2.1米提高到0.65米,靜止軌道遙感衛星解析度由千米級提高到50米,低軌遙感衛星設計壽命由3年大幅提高到8年。目前,高分專項數據已在中國20個行業、31個區域得到廣泛應用。

2018年,中國國家航天局在第三個航天日期間發布了《高分五號衛星數據應用的國際合作計劃》,受到國際遙感界的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今年11月6日,又推出高分衛星16米數據共享服務平臺,首次面向國際社會免費開放「高分一號」、「高分六號」兩顆衛星的16米解析度的全球數據。中國高分專項工程總設計師、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主任童旭東表示,高分專項業已成為中國航天部門在衛星遙感領域進行雙邊、多邊合作的重要抓手:「(高分專項數據開放)使國際社會和國際組織能夠享受到中國航天的發展成果。在短短的10天左右時間看,效果已經非常好。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115個國家的人來進行訪問,訪問量超過了19萬次。下載的數據量已經超過了1萬個G。」

相關焦點

  • 高分七號衛星首批影像圖發布
    12月10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高分七號衛星首批影像圖。話不多說,直接來看高分七號從太空裡拍攝的「大片」!這幾個圖咋還花花綠綠的,看起來有點暈?這次國家航天局一口氣發布了20多幅高分七號影像圖,包括北京首都機場、大興機場、雁棲湖,安徽涇縣,廣東陽春市、杜拜、日本京都等多個地區的正射影像圖、立體核線影像、數字表面模型產品等。首批影像成果圖綜合考慮地域分布、地物類型、目標關注度和主要用戶部門測試需求等因素,紋理清晰、層次分明、信息豐富、立體感強,體現出高分七號衛星特有的立體測繪性能。
  • 高分七號衛星首批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發布
    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供圖)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胡喆)12月10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高分七號首批22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首都機場、大興機場等多個地區的正射影像圖、立體核線影像、數字表面模型產品等。首批影像成果圖紋理清晰、層次分明、信息豐富、立體感強,體現了高分七號衛星特有的立體測繪性能,猶如觀看一幅幅「3D大片」。
  • 高分七號衛星首批影像圖發布
    今天,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高解析度光學立體測繪衛星——高分七號拍攝的首批衛星影像圖正式亮相,揭開了這顆發射時頗為低調的「高分家族」新成員的神秘面紗。高分七號是一顆什麼樣的衛星?有哪些神奇的本領?未來將發揮什麼作用?本報記者進行了採訪解讀。高分七號是顆什麼樣的星?
  • 「高分二號」亞米級衛星影像圖發布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餘曉潔、邱學雷)國防科工局29日發布了由高分二號衛星拍攝的首批亞米級高解析度衛星影像圖,圖像紋理清晰、層次分明、信息豐富。這顆衛星將在國土資源監測、礦產資源開發、城市精細化管理、交通設施監測、林業資源調查、災區恢復重建等諸領域廣泛應用。
  • 高分四號衛星首批影像圖發布 「高清大片」看祖國大好河山
    圖片來源:國防科工局網站  新華社北京2月3日電(記者餘曉潔、王小鵬)北京、新疆火焰山、西藏納木錯、甘肅敦煌、珠穆朗瑪峰、黃河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湖北丹江口、黃河小浪底……國防科工局3日發布我國高分四號衛星獲取的首批影像圖
  • 太真實,高分七號衛星拍攝的北京首都機場真彩色融合正射影像
    高分七號衛星拍攝的北京首都機場真彩色融合正射影像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供圖 2019年12月10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高分七號衛星首批22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這不僅是高分七號的首次亮相,也標誌著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簡稱高分專項)的建設重點將轉入應用階段。從高分一號到高分七號,「高分家族」的規模不斷壯大,本領也越來越強。
  • 高分七號衛星首批影像產品發布!我國高分衛星應用三大看點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題:高分七號衛星首批影像產品發布!我國高分衛星應用三大看點新華社記者胡喆、嶽冉冉、張丹如同一把遊標卡尺精確測量大地,使我國衛星遙感數據獲取不再依賴進口衛星……10日,隨著高分七號衛星首批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正式發布,標誌著我國低軌遙感衛星解析度由高分專項實施前最高2.1米提高到0.65米,靜止軌道遙感衛星解析度由千米級提高到50米,低軌遙感衛星設計壽命由3年大幅提高到8年,極大提高了我國天基對地觀測水平。
  • 數解中國高分系列衛星
    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電 題:數解中國高分系列衛星  作者 郭超凱  中國國家航天局10日對外公布高分七號衛星首批立體影像產品。高分七號衛星作為中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立體測繪衛星,是實現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高分專項)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提取關鍵數字,解讀高分系列衛星的特點。
  • 太空拍出「3d大片」的高分七號 首批衛星影像圖
    太空拍出「3d大片」的高分七號 首批衛星影像圖時間:2019-12-12 09:28   來源:中國小康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太空拍出3d大片的高分七號 首批衛星影像圖 12月10日 我國首顆 民用亞米級高解析度光學立體測繪衛星 高分七號 拍攝的 首批衛星影像圖 正式亮相!
  • 高分七號衛星拍出地球高清3D大片
    10日上午,國家航天局發布了高分七號首批22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北京首都機場、大興機場、雁棲湖,安徽涇縣以及廣東陽春、山東菏澤等多個地區的正射影像圖、立體核線影像、數字表面模型產品正式亮相,揭開了這位「高分家族」新成員的神秘面紗。
  • 高分八號衛星發射 為高解析度對地觀測光學遙感衛星
    高分三四五六七號尚未發射,高分八號衛星發射成功。2015年6月26日14時22分,高分八號衛星在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高分八號衛星是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安排的光學遙感衛星,主要應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等提供信息保障。
  • 高分七號衛星「正式上崗」
    8月20日,中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中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
  • 高分七號衛星首批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發布
    央廣網北京12月11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郭鵬)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國家航天局昨天(10日)發布了高分七號首批22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有媒體把它稱作:從太空上拍攝的「3D立體大片」。11月3日成功發射後,這部大片的「攝像」高分七號搭載的主要載荷從11月5日開始,就在軌開機工作下傳數據了。
  • 高分七號衛星上崗 高分專項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8月20日,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高分七號衛星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
  • 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中國高分專項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
    中新網北京8月20日電(郭超凱)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8月20日,中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中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
  • 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高分專項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
    作者:甘曉 李晨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8月20日,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
  • 高分多模衛星「看」中國: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首批影像成果發布
    (以下簡稱「高分多模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內蒙古東四聯盟、蘭州、嘉峪關、葛洲壩等區域地標圖像。首批影像成果圖綜合考慮地域分布、地物類型和主要用戶部門測試需求等因素,紋理清晰、層次分明、信息豐富,立體感強,展示了衛星的高效智能敏捷成像模式,體現了觀測的高几何解析度、高輻射特性。
  • 高分多模衛星首批影像發布
    9月29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以下簡稱「高分多模衛星」)首批亞米級影像產品。2020年7月3日11時10分,高分多模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該星最高解析度可達0.42米,是我國《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中解析度最高的光學遙感衛星,可實現多種成像模式切換,滿足相關行業用戶部門對高精度遙感影像數據的需求。高分多模衛星由中國國家航天局負責工程組織實施和管理;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負責地面系統建設、運行與數據分發服務。
  • 中國首批高解析度衛星影像圖發布 可監測罌粟大麻
    中國首批高解析度衛星影像圖發布 可監測罌粟大麻 2014-09-30 09:42:56  高分二號衛星是我國自主研製的首顆空間解析度優於1米的民用光學遙感衛星,觀測幅寬達到45公裡,在亞米級解析度國際衛星中幅寬達到最高水平。8月19日,高分二號衛星成功發射,並於3天後首次開機成像並下傳數據。截至9月29日,高分二號衛星已生產標準化圖像產品19287景,覆蓋面積超過976萬平方公裡,涵蓋我國全部的領土面積。
  • 高分七號衛星投入使用!
    自然資源部作為高分七號衛星的牽頭用戶部門,程利偉總工程師出席儀式並講話,科技發展司代表自然資源部籤署了高分七號衛星投入使用證書。投入使用儀式由國防科工局組織,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統計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等部門有關領導及代表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