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工二院23所多款產品亮相商業航天論壇展覽

2020-10-20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10月19日武漢電(記者 趙磊)在正於武漢召開的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展覽期間,航天科工二院23所展示了該所研製的三型星載、機載雷達產品及多款北鬥等星用濾波器件,這些產品體現了該所空天基產業和星載器件產業的發展與能力。

近年來商業航天領域內重大工程之一的虹雲衛星,其「心臟」就是23所研製的低軌通信衛星主載荷通信載荷,這是國內首次將毫米波同時多波束相控陣應用在低軌通信衛星上,也是航天科工集團首個低軌通信載荷。

衛星覆蓋地面呈錐形,這造成地面信號的不均衡,有的地方信號強,有的地方信號弱。23所的毫米波同時多波束相控陣星載應用技術可以為信號弱的地方提供信號增益,保持信號覆蓋的均衡和穩定。在海洋、沙漠,沒有地面基站的地方,都可以實現電話、網際網路接。

另一款星載毫米波SAR載荷應用於商業遙感SAR衛星,可獲取具有國際領先的毫米波遙感數據,解析度能達到0.5米。該型衛星利用毫米波的稜角效應明顯優勢,可以提高房屋、大壩、山林公路、田地等人造目標的識別能力,幫助提升國家土地確權、災害監測評估、農林監測防護能力,為國民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我國西南地區常年多雲霧,光學測繪易受光線不足、探測對象被雲霧遮擋等天氣因素影響,測繪時間窗口不足,測繪覆蓋率達不到使用需求。

而23所研製的SAR雷達則是一種高解析度成像雷達,具有遠距離全天候成像能力、高分辨能力、自動目標識別能力以及機上處理能力等許多常規雷達不具有的能力。它不受天氣影響,白天黑夜都可以工作,對西南等傳統光學測圖困難地區,是較有效的測繪設備。

將SAR雷達系統安裝在無人機或有人機上進行飛行,就快速獲取測繪區域的雷達回波數據,通過數據處理,生成高解析度、高精度的三維雷達影像產品。可廣泛應用於雲貴川等西南地區,大大縮減遙感圖像獲取時間。

因為對地面目標成像精細、測繪精確、不受天氣幹擾,這種雷達系統可大範圍運用於航空遙感、航空測繪、減災防災、應急響應、環境監測、農作物生長監測等領域。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可以為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系統。在這些北鬥衛星中為應答機和電源過濾雜波的,是23所下屬微電公司研製的聲表面波濾波器、LC濾波器和扼流圈。

北鬥發射和星地連接過程中一旦有信號幹擾,地面接收到的信息就會受到幹擾,好比接聽串了線的電話。有了微電公司的聲表面波濾波器,輕鬆過濾掉「高次諧波、鏡像信息、發射漏洩信號以及各類寄生雜波幹擾」等各種幹擾信號,地面指控中心可以清晰接收準確信號。

微電公司為北鬥等星用型號配套20餘年,承擔了我國90%以上的星用聲表面波器件研製生產任務,曾平安護送天宮家族和嫦娥家族「飛升」。

為了濾除無用的信號幹擾,確保北鬥與地面中心的信號暢通,每一個濾波器都是精雕細琢,產品最細線條寬度達到0.3um,相當於頭髮絲直徑的1/200,操作需要在顯微鏡下進行。每一個合格的高可靠性聲表面波器件,都要高倍顯微鏡下「過關斬將」,其加工環境更是要求苛刻,高潔淨度的百級超淨車間,至少經歷3次的超聲波或等離子清洗,以保證元器件的可靠性。

相關焦點

  • 航天科工二院七〇六所被授予年度信創「卓越貢獻成員單位
    近期,在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工作委員會(簡稱信創工委會)年度總結會議上,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七〇六所憑藉2020年在信創領域做出的突出貢獻,被授予2020年度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工作委員會「卓越貢獻成員單位」,在1458家會員單位中排名第15位,位列信創整機廠商排名前列。
  • 中國航天科工將攜六大板塊60餘項產品亮相第五屆京交會
    北京發布5月4日電 5月28日-6月1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科工)將亮相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京交會),這是航天科工連續第五次參加京交會展覽。此次,航天科工將攜工業網際網路、商業航天、信息技術、智慧產業、裝備製造、軍民融合等六大板塊共約60餘項高科技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參展,充分利用聲、光、電、多媒體、圖文畫面、VR互動體驗、實物、模型等傳統及現代展覽手段進行展示,以求更好的觀展體驗。
  • 鷹覽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二十五所共建無人機掛載實驗室
    、速度高、距離遠的特點和旋翼無人機垂直起降的功能,該無人機平臺無需跑道就能在山區、丘陵、叢林等複雜地形和建築物密集的區域順利作業,超輕高強的機體結構指標使產品更安全最穩定,也常用於城市域飛行,是工業級無人機的理想選擇。
  • 航天科工203所時頻產品亮相商業航天高峰論壇
    本報訊 (王秀梅 記者王惜純)近日,航天科工203所(以下簡稱203所)小型星載銣鍾、空間藍寶石主動氫鍾等時頻產品在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線上展廳精彩亮相,展示了該所時頻計量和航天產品的研發和生產能力。203所此次亮相的小型星載銣鐘模塊作為典型的星載原子鐘,在滿足星載原子鐘高性能的基礎上,具有重量輕、體積小、功耗低等工程搭載優勢。
  • 回望「十三五」 | 中國航天科工成績單!
    △由航天科工研製的嫦娥五號月面國旗展示系統讓五星紅旗亮相月球當一系列填補空白、開創先河、滿足急需的飛彈武器裝備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震撼亮相,當一系列新技術、新產品助力北鬥三號全球組網△疫情突發,航天江南所屬蘇州江南裝備連夜馳援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航天科工全力以赴抗擊疫情,多措並舉復工復產,指導6家醫院開展救治,調動3萬餘件物資緊急馳援湖北,專項捐款4360萬元,移動方艙醫院、呼吸機等應急救援裝備在第一時間馳援災區……中國航天科工以實際行動在這次大戰大考中踐行著初心使命
  •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成都分院落戶成都金牛高科園區
    成都金牛高科園區 圖片來源:金牛區供圖 12月30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成都分院項目籤約儀式在成都舉行,
  • 中國商業航天發展迅速 商業航天離我們有多近?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總工藝師符志民在近日召開的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透露,由該公司投資的火箭產業園、衛星產業園的產線建成後,將向廣大商業航天企業開放使用。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是我國首個商業航天產業基地。其建設速度與規模,反映了我國商業航天的發展情況。在此次論壇上,大批產業項目籤約入駐該基地。
  •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3所實現超薄銣原子鐘量產
    據中新網19日消息,從中國目前唯一同時具備銣、銫、氫三種原子鐘研製能力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獲悉,該所自主研發成功並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超薄銣原子鐘,也是世界上迄今公開報導的厚度最薄的高可靠銣原子鐘,目前已經實現量產銣鍾是世界上應用最為廣泛的原子鐘
  • 航天科工二院「東方紅一號」工程參與者憶往昔看今朝 共慶中國航天日
    中國日報4月24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今天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及我國首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五十周年紀念日。在中國航天科工二院退休的多名老航天工作者紛紛回憶起了自己參與東方紅一號的難忘經歷,鼓勵新一代航天工作者繼往開來、不斷創新,為早日把我國建成為航天強國努力奮鬥。
  •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成都分院落戶成都金牛
    央廣網成都12月31日消息(記者 邱櫟藝)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成都分院項目籤約儀式12月30日在成都舉行,擬投資30億元,選址成都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現代都市工業港,打造集研發、試驗、生產、製造、銷售於一體的西南區域總部。
  • 航天科工二院203所開啟汞離子微波鍾研製的新時代
    近期,航天科工二院203所開展了汞離子微波鍾研製,汞離子微波鍾作為新一代的原子鐘,在未來深空探測和衛星導航領域有明顯的優勢。
  • 陳國瑛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黨組副書記
    據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官網消息,11月11日上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召開會議,通報了中央組織部關於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組副書記和副總經理調整的決定:陳國瑛同志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組副書記,免去其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職務。相關職務任免按有關法律和章程辦理。
  •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成都分院落戶成都金牛 為先進位造業補上最強鏈
    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 實習生 楊霽月12月30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成都分院項目籤約儀式在成都舉行,擬投資30億元人民幣,選址成都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現代都市工業港打造集研發、試驗、生產、製造、銷售於一體的西南區域總部。
  • 航天科工二院206所獲批「腦機接口」領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依託集團人體機能增強技術中心,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6所應用物理技術中心奕偉波申報的「基於雙模態腦信息融合的精細關節運動想像解碼研究及腦-機接口應用」獲得批准立項。據悉,此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標誌著206所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項目研究成果將填補人體複雜精細運動意圖識別的理論和技術空白,為推動腦機結合精細運動意圖解碼技術在以腦卒中患者康復訓練設備為代表的實際應用中奠定基礎,為實現「所思即所動」的人機絕對運動同步系統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徑。
  • 航天科工銣原子鐘實現量產: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厚度世界最薄
    據航天科工二院203所介紹,該超薄鍾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本體尺寸壓縮到76mm×76mm×17mm,是世界上厚度最薄的高可靠銣原子鐘,可在強振動條件下保持可靠鎖定,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頂尖水平。航天科工二院203所此次研發的超薄鍾專為板卡用途設計,可滿足絕大多數板卡的設計需求,具有體積緊湊、指標高、抗振動、適應溫度範圍寬等特點。超薄鍾內置1PPS馴服選項,結合GNSS系統授時可在幾天內保持us量級守時精度。
  • 雲端盛開 雲下綻放·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
    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是國內首個商業航天領域的專業化論壇,創立於2015年,至今已連續舉辦五屆。伴隨著我國商業航天產業的快速發展,論壇已經形成了系列化、產業化、權威化的品牌效應,打造了聚合政府、企業、學術、資本等多領域的高端研討與交流平臺,有效匯聚了國內外商業航天產業的優勢企業與協同資源,對全球商業航天產業發展及生態構建提供了重要支撐。
  • 航天科工公布空天飛機等一系列計劃,引國際航天媒體高度關注
    據美國《太空新聞》報導,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在周一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一套未來五年的商業空間規劃。報導稱,航天科工在10月19日於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論壇上概述了發展發射服務、衛星星座和可重複使用太空梭的計劃「未來五年,航天科工將提高商用航天系統的能力,縮短商用火箭發射的準備時間和頻率,並對運載火箭的再利用進行進一步研究,以降低成本,」航天科工總工藝師符志民說
  • 2020未來宇航論壇暨商業航天供應鏈展
    活動快訊:未來宇航論壇暨商業航天供應鏈展將於2021年1月中旬在北京市海澱區舉辦。
  • 2019中國11大軍工集團最新解析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第二總體設計部(二部)、北京無線電測量研究所(23所)、北京遙感設備研究所(25所)、航天科工防禦技術研究試驗中心(201所)、北京無線電計量測試研究所(203所)、北京計算機應用和仿真技術研究所(204所)、北京機械設備研究所(206所)、北京環境特性研究所(207所)、北京電子文獻服務中心(208所)、計算機技術及應用研究所(706所)、航天科工仿真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隔離區裡的堅守——航天科工二院航天長峰攻堅側記
    在連續16日無本土新增確診病例後,9月1日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及多地州在經歷了45天的「封城」管控措施後全面解封,開始逐步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駐紮在當地的中國航天科工二院航天長峰新疆分公司迎難而上、排除萬難,始終堅守和奮戰在隔離區中的項目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