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0月19日武漢電(記者 趙磊)在正於武漢召開的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展覽期間,航天科工二院23所展示了該所研製的三型星載、機載雷達產品及多款北鬥等星用濾波器件,這些產品體現了該所空天基產業和星載器件產業的發展與能力。
近年來商業航天領域內重大工程之一的虹雲衛星,其「心臟」就是23所研製的低軌通信衛星主載荷通信載荷,這是國內首次將毫米波同時多波束相控陣應用在低軌通信衛星上,也是航天科工集團首個低軌通信載荷。
衛星覆蓋地面呈錐形,這造成地面信號的不均衡,有的地方信號強,有的地方信號弱。23所的毫米波同時多波束相控陣星載應用技術可以為信號弱的地方提供信號增益,保持信號覆蓋的均衡和穩定。在海洋、沙漠,沒有地面基站的地方,都可以實現電話、網際網路接。
另一款星載毫米波SAR載荷應用於商業遙感SAR衛星,可獲取具有國際領先的毫米波遙感數據,解析度能達到0.5米。該型衛星利用毫米波的稜角效應明顯優勢,可以提高房屋、大壩、山林公路、田地等人造目標的識別能力,幫助提升國家土地確權、災害監測評估、農林監測防護能力,為國民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我國西南地區常年多雲霧,光學測繪易受光線不足、探測對象被雲霧遮擋等天氣因素影響,測繪時間窗口不足,測繪覆蓋率達不到使用需求。
而23所研製的SAR雷達則是一種高解析度成像雷達,具有遠距離全天候成像能力、高分辨能力、自動目標識別能力以及機上處理能力等許多常規雷達不具有的能力。它不受天氣影響,白天黑夜都可以工作,對西南等傳統光學測圖困難地區,是較有效的測繪設備。
將SAR雷達系統安裝在無人機或有人機上進行飛行,就快速獲取測繪區域的雷達回波數據,通過數據處理,生成高解析度、高精度的三維雷達影像產品。可廣泛應用於雲貴川等西南地區,大大縮減遙感圖像獲取時間。
因為對地面目標成像精細、測繪精確、不受天氣幹擾,這種雷達系統可大範圍運用於航空遙感、航空測繪、減災防災、應急響應、環境監測、農作物生長監測等領域。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可以為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系統。在這些北鬥衛星中為應答機和電源過濾雜波的,是23所下屬微電公司研製的聲表面波濾波器、LC濾波器和扼流圈。
北鬥發射和星地連接過程中一旦有信號幹擾,地面接收到的信息就會受到幹擾,好比接聽串了線的電話。有了微電公司的聲表面波濾波器,輕鬆過濾掉「高次諧波、鏡像信息、發射漏洩信號以及各類寄生雜波幹擾」等各種幹擾信號,地面指控中心可以清晰接收準確信號。
微電公司為北鬥等星用型號配套20餘年,承擔了我國90%以上的星用聲表面波器件研製生產任務,曾平安護送天宮家族和嫦娥家族「飛升」。
為了濾除無用的信號幹擾,確保北鬥與地面中心的信號暢通,每一個濾波器都是精雕細琢,產品最細線條寬度達到0.3um,相當於頭髮絲直徑的1/200,操作需要在顯微鏡下進行。每一個合格的高可靠性聲表面波器件,都要高倍顯微鏡下「過關斬將」,其加工環境更是要求苛刻,高潔淨度的百級超淨車間,至少經歷3次的超聲波或等離子清洗,以保證元器件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