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國家和國防科學技術獎151項
其中特等獎4項
累計擁有有效專利達到2.7萬件
其中發明專利1.7萬件
獲中國專利金獎2項
實施371個航天特色精準扶貧項目
直接投入幫扶資金6464萬元
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和
曲靖市富源縣2個定點扶貧縣(區)
均實現脫貧摘帽
承建的四川省安全建設住房項目
按時交付使用
布拖縣8200餘戶、
昭覺縣「懸崖村」84戶
貧困群眾喬遷新居
1人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專家數量
位居央企前茅
專業技術人員比例較「十二五」末提升了
16.4個百分點
高學歷人オ比例大幅提升
△由航天科工研製的嫦娥五號月面國旗展示系統讓五星紅旗亮相月球
當一系列填補空白、開創先河、滿足急需的飛彈武器裝備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震撼亮相,當一系列新技術、新產品助力北鬥三號全球組網、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和嫦娥五號任務等國家重大工程取得圓滿成功,當一系列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化項目成熟落地……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此,見證著的發展與蛻變。
「我們即將圓滿完成『十三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全面開啟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建設新徵程。」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中國航天科工黨組召開首次戰略工作會,明確了「一個目標三步走」中長期戰略目標和「十四五」發展思路、重點任務、戰略舉措。
「十三五」即將收官,回望中國航天科工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這五年,既有砥礪前行、爬坡過坎的堅韌和勇毅,也有千帆競渡、寥廓江天的浩蕩和豪邁。經過五年奮鬥,中國航天科工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不斷加強,航天防務裝備研製成績斐然,科技創新動力更趨強勁,民用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挺進,為「十四五」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砥礪初心勇擔使命:
推動黨的領導黨的建設不斷加強
2020年12月1日,在中國航天科工第十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現場,中國航天科工黨組書記、董事長袁潔為12支黨員突擊隊命名授旗。
「我們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刻認識中國航天科工進一步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極端重要性。」袁潔說。
近年來,中國航天科工黨組深刻把握新形勢下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內在規律,著力「強根」「鑄魂」「深融」「育才」「固本」「正氣」,大力推動黨建工作與科研生產經營工作深度融合。
五年來,中國航天科工黨組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全面從嚴治黨專項工作成效顯著,基層黨支部規範化水平不斷提升,領導班子整體功能持續增強,幹部擔當作為能力顯著提高,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全面深化,政治生態持續向好。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後,中國航天科工第一時間在全系統掀起了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熱潮,進一步深化「十四五」規劃和中長期發展戰略論證,確保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中國航天科工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深入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航天人才,加大從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和重點型號培養選拔幹部力度,聚焦「高精尖缺」領域,培養以院士為代表的戰略科技人才。「十三五」以來,中國航天科工1人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專家數量位居央企前茅,專業技術人員比例較「十二五」末提升了16.4個百分點,高學歷人才比例大幅提升。
△中國航天科工黨組領導在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調研扶貧工作
在謀求高質量發展的路上,讓人民共享航天發展成果也始終是中國航天科工的奮鬥目標。近年來,中國航天科工切實履行央企社會責任,實施371個航天特色精準扶貧項目,直接投入幫扶資金6464萬元,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和曲靖市富源縣2個定點扶貧縣(區)均實現脫貧摘帽。承建的四川省安全建設住房項目按時交付使用,布拖縣8200餘戶、昭覺縣「懸崖村」84戶貧困群眾喬遷新居。
△疫情突發,航天江南所屬蘇州江南裝備連夜馳援武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航天科工全力以赴抗擊疫情,多措並舉復工復產,指導6家醫院開展救治,調動3萬餘件物資緊急馳援湖北,專項捐款4360萬元,移動方艙醫院、呼吸機等應急救援裝備在第一時間馳援災區……中國航天科工以實際行動在這次大戰大考中踐行著初心使命,充分彰顯了航天精神、航天力量和航天擔當。
矢志不渝鑄就「神劍」:
以強軍首責
引領航天防務裝備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武器裝備是軍隊現代化的重要標誌,是國家安全和民族復興的重要支撐。
「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作為航天防務領域的國家隊和主力軍,中國航天科工始終致力於為國家安全提供先進的航天防務裝備和高科技產品。
「十三五」期間,中國航天科工秉承「科技強軍、航天報國」光榮使命,在堅定不移抓好國家重大工程、重大項目的同時,著力構建適應國際安全新形勢、競爭新態勢的裝備體系和能力體系,誓為捍衛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提供先進的技術基礎和物質支撐。
△長劍-100巡航飛彈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東風」勁吹,「紅旗」招展,「鷹擊」長空,「長劍」嘯天……2019年10月1日,中國航天科工牽頭抓總的體系化、系列化、實戰化的裝備以空前陣容威武參加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震撼展現中國航天科工從交裝備到交體系、交能力的戰略性重大突破。系列化的國之重器有力支撐了國防高技術裝備成建制、成系統形成作戰能力和保障能力,為增強我國國防實力、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推進高質量發展築牢了安全基石、提供了戰略威懾力量。
五年來,中國航天科工圓滿完成一系列具有重大創新意義的科研任務,掌握了新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關鍵技術和原創性成果,研製生產的各型裝備在部隊演習戰訓和國際軍事比賽中表現優異。
「我們要將科技自立自強作為核心戰略基點,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爭當創新型國家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排頭兵和主力軍,努力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強國強軍的核心力量。」在講授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黨課時,袁潔字字鏗鏘。
自主創新始終是中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的精神稟賦。近年來,中國航天科工保持每年投入科技創新經費佔營業收入比重10%以上的強度,依靠自主創新,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並將在「十四五」時期不斷增加創新投入比重,推進實現在改變技術領域競爭態勢的顛覆性技術上取得從0到1的重大突破。
勇立潮頭培育動能:
擎商業航天大旗
為航天強國建設注入新動力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返回地球,首次實現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標誌著我國複雜程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取得圓滿成功。
習近平總書記在賀電中指出,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
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建設航天強國」的戰略部署,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的主力軍之一,中國航天科工積極參與並圓滿完成載人航天、月球探測、北鬥導航等國家重大航天任務,並率先擎起了中國商業航天發展的大旗。
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袁潔表示,「商業航天作為航天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以其無限的生命力與巨大的活力吸引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推動著世界航天產業的創新發展,也將在實現我國航天夢、中國夢的偉大進程中,發揮重要的歷史性作用。」
作為國家級戰略性高技術創新型企業,中國航天科工緊密圍繞建設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戰略目標,創新實施了飛雲、快雲、行雲、虹雲、騰雲、飛行列車工程等一系列商業航天工程,力求推動涵蓋天、臨、空、地一體化的信息支撐體系的構建,不斷刷新著中國商業航天發展的新高度。
△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瞬間
「十三五」期間,中國航天科工自主研製的500噸級推力商業航天固體運載火箭(一級,減裝藥狀態)地面試車取得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大推力、高質量比固體運載火箭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發射國內首顆天基網際網路和天基物聯網試驗衛星,首次實現國內天基物聯網星間雷射通信;快舟固體火箭形成常態化發射能力……商業航天從0到1,實現領跑。
「未來,中國航天科工將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航天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與致力於發展商業航天產業的國內外同行們攜手同行、加強合作,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將商業航天產業發展推向新高度。」袁潔表示。
產業賦能造福社會:
用航天高科技產品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2020年11月3日,2020智慧產業高峰論壇在江蘇無錫拉開帷幕。中國航天科工聚焦「中國新基建,航天新智慧」主題,發布了智慧產業應用平臺2.0、城市作業系統、智慧水立方平臺、電子數據存證平臺、海關無人智能巡檢查驗車、農業氣象觀測系統6款智慧產業產品。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密集部署推動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領域發展,將直接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打造產業智慧化轉型、加速發展新基石。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6個方面的主要目標,每個方面都與智慧產業息息相關,都需要『智慧』來賦能,推動實現國家安全發展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國航天科工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劉石泉說。
「十三五」期間,中國航天科工著眼於「大防務、大安全」這一發展理念,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綜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傳統裝備製造產業賦能,著力打造了工業網際網路、智慧產業等一批新的重點支柱產業,用航天技術創造美好生活,和人民共享航天技術成果。
中國航天科工培育的INDICS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成功獲批國家跨行業、跨領域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工業網際網路創新工程、「網際網路+」重大工程等重大項目建設取得成效,城建大數據、智慧城市為代表的一批航天系統集成項目落地實施,智能傳感器、醫療衛生裝備等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科技創新重大成果加速轉化,發揮在檢驗檢測、創業孵化、科技服務、建築工程設計服務等現代服務業方面的優勢,形成若干核心技術產品和新興產業……中國航天科工主動融入國民經濟主戰場,在信息技術與信息安全、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開發的一系列高技術產品為國民經濟建設貢獻著航天力量。
改革破局擴大開放:
以積極開放的姿態
在新起點上實現新突破
2017年4月,中國航天科工所屬湖南航天成為國家發改委公布的第一家軍工二級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單位,進入到國資委「雙百行動」名單。深化改革後,湖南航天在現代企業的發展道路上「奔跑」起來,逐步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這是中國航天科工推動改革創新的縮影。五年來,中國航天科工堅決貫徹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制定實施專項行動方案,強化頂層設計和統籌推動。中國航天科工著力推動「雙百行動」「科改示範行動」、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等專項改革任務,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綜合性改革樣板和經驗模式,穩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實施更具活力的激勵約束機制,持續推進國企改革「1+N」政策體系落實落地,提升財務管控與計劃管理水平,打造「業財稅深度一體化的智能財務共享平臺」。
此外,中國航天科工對標世界一流,全面推進管理提升,不斷夯實管理基礎。
「以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穩定中的問題,用改革帶動和推動各項工作,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法。中國航天科工按照中央部署蹄疾步穩深化改革,企業發展活力和創新活力持續增強。」袁潔說。
在當代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歷史進程中,中國航天科工積極服務國家政治和外交大局,國際化經營不斷壯大,深入推動優質產能、優勢產品和優良技術走出去,穩步實施一系列項目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2019世界工業網際網路大會在成都舉行
與此同時,中國航天科工還積極搭建國際交流平臺,連續多年舉辦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世界工業網際網路大會、新材料新工藝高峰會議等國際性活動,連續多年以企業整體形象參加進博會、服貿會、珠海航展以及德國漢諾瓦工業博覽會、英國範保羅航展、國際宇航大會等一系列國際頂級盛會,展示發展成果、傳播發展理念、打造企業品牌,以積極開放的姿態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航天企業的良好形象。
「建設航天強國、支撐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是黨中央謀劃未來發展布局落子的關鍵領域,抓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國家『十四五』規劃的貫徹落實,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踐行『兩個維護』的重要體現,中國航天科工將拿出百分之百的精力、百分之百的能力、百分之百的潛力,全力以赴推動戰略規劃落地,奮力建設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為建設航天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再立新功。」面向「十四五」,中國航天科工黨組向15萬職工傳遞出了鏗鏘有力的奮進之聲。
深 ·閱讀
新年獻詞 | 建設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堅定信心 科學謀劃 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中國航天科工2020年十件大事,請您投票!CASIC的2020熱詞!CASIC的2020記憶!來源 ✎ 中國航天報
文 ✎ 苗珊珊 高啟濱
原標題:《回望「十三五」 | 中國航天科工成績單!》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