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十三五」 | 中國航天科工三院:為我國打造新一代武器裝備...

2021-01-13 澎湃新聞

以淨利潤、淨資產收益率等為代表的

效益指標達到行業優秀水平

連續獲得集團公司經營業績考核「優秀」

在行業內持續保持領先

三院兩級黨委中心組

每年開展集中學習研討400餘次

領導班子成員每年講授專題黨課200餘次

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54項

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國防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

摘得集團公司和三院首個「中國專利金獎」

和首個「國防技術發明一等獎」

多型武器裝備精彩亮相國慶閱兵

和各大專項任務

重大創新項目不斷湧現

開拓多個新領域

核心能力躍上新高度

助力C919國產大飛機成功首飛

產業發展多點開花

一批航天高科技產品

在國計民生關鍵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積極實施人才強企戰略

湧現7名國家級專家

26名全國技術能手

選拔967名飛航英才接力計劃2.0人選

467名青年拔尖後備人才

507名青年優秀後備人才

累計獲得軍委科技委、裝備發展部、國防科工局、科技部、國家自然基金委等集團級科技創新和專業技術項目立項近800項

成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

每年設立1000萬元「金橋」計劃資金

支持青年創新創意項目孵化

傾真情、動全力、見實效

幫助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脫貧摘帽

勇攀高峰:鑄強軍利劍

續寫報國新篇

——五年間,三院以習近平強軍思想為指引,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矢志自主創新、磨礪國之重器、凝聚強大力量。

東風勁吹,鷹擊長空,大國長劍昂首屹立,挺起了億萬國人的精神脊梁。

2019年10月1日,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三院多型裝備莊嚴駛過天安門廣場,光榮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三院全體幹部職工心裡有說不出的自豪,因為這是他們用開拓拼搏向全世界發出最振奮的宣告。

十裡長街,見證時代。

△ 大國重器駛過天安門廣場

「把創新擺在我軍建設發展全局的重要位置,靠改革創新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實現新跨越,是決定我軍前途命運的一個關鍵……」2016年3月13日,習近平主席在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實現新跨越。

五年間,以習近平強軍思想為指引,三院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切實提高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改革創新、破局開路,中國飛航的巨輪駛向高質量發展航程。

「企業要發展,產業要升級,經濟要高質量發展,都要靠自主創新。」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希望,也是三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初心。以重大專項、重點型號為代表,三院在飛航飛彈、空天飛行、無人機、水下裝備、信息裝備等多個領域取得顯著進展,武器裝備生產交付和售後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為我國打造新一代武器裝備貢獻「飛航力量」。

2020年嫦娥五號探月工程圓滿完成,成為這個異常艱難的年份裡所有人的深刻記憶。三院自主研製的技術和產品在嫦娥五號「繞、落、回」等多個階段提供了有力保障支持。

「十三五」期間,三院體系性推動專業技術發展,梳理形成涵蓋11個領域方向和67個一級專業方向的三院專業技術體系框架,大力推進核心關鍵技術攻關、開放式協同創新平臺建設,深化工藝振興戰略實施,持續提升質量技術基礎能力,積極推動內外部「雙創」。

2019年,三院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正式成立,每年設立1000萬元「金橋」計劃資金支持青年創意創新項目孵化。同時,三院持續加大自主研發投入強度,重大創新項目競相湧現,一些前沿領域進入並跑、領跑階段。

裝備研製能力躍升的背後,謀篇布局至關重要。

「十三五」期間,三院成立了戰略管理委員會,研究制定了《三院高質量發展戰略綱要V1.0》,確立了三院中長期總體戰略方案,構建了「一主兩翼兩強」的軍用產業發展格局,戰略戰術布局持續迭代深化,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和路徑更加清晰。

點燃科技創新的新引擎,改革是必不可少的點火系。

「十三五」期間,三院進行內部管理變革,強化科技創新和資本運營管理,以「三創新」發展思路組建信息裝備、水下裝備和磁懸浮與電磁推進3個新領域總體部,推進具有開放協同基因的創新研究院建設,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配置資源。

在一攬子創新與改革政策的牽引下,三院前沿性、顛覆性技術攻關和成果應用不斷顯現:某型產品歷經曲折考驗後連戰連捷,在新領域佔據一席之地;新一代某系統青年創新團隊解決並突破40餘項重大關鍵技術,研製的產品4項核心指標國際領先……

航天人矢志礪劍,劍也砥礪人才。

五年間,三院幹部職工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峰,湧現出7名國家級專家、26名全國技術能手;選拔出967名飛航英才接力計劃2.0人選、467名各級青年創新型拔尖後備人才和507名青年優秀後備人才,智力支撐不斷加強,為後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務實求進:新發展理念

引領產業突破

——五年間,三院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一批航天高科技產品在國計民生關鍵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國際化經營的規模和質量顯著提升。

利潤總額和淨利潤年均增速均超過10%,營業收入利潤率保持在8%以上。在三院「十三五」成績單上,經濟運行數據雖格外引人注目,卻遠非唯一亮點。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年前,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五大發展理念」,為推動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五年間,三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產業發展在新舊動能轉換中升級轉型,高質量發展的主業實業根基進一步夯實。

啟動、滑行,機頭昂起,直插雲霄……2017年5月5日,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在萬眾矚目下完成圓滿首飛。

與此同時,在江蘇鎮江,正在電視機前觀看此次直播的三院航天海鷹(鎮江)特種材料有限公司的員工掌聲經久不息。

該架飛機的後機身後段正是由該公司生產交付。「十三五」期間,作為國產大飛機九大供應商中唯一的航天企業,三院承擔了C919大型客機40%的複合材料零件的研製工作,是多個部位的主要供應商,助力「中國製造」邁出新步伐。

五年間,三院致力於核心技術自主創新,「一盤棋」推進民用產業轉型升級,全力推動重大產業項目研發培育及產業化發展。

在新材料、無人機、先進動力、智能傳感系統及應用、智能製造與智慧機器人、智能信息與網信安全產業、增材製造等領域發揮優勢,多項技術成為「國內首創」,實現技術跨越。

△ 三院數位化柔性生產線成工信部應用推廣項目

以海底管道漏磁內檢測器、油田鑽井旋轉導向系統等為代表的一批優質「專精特新」產品突破「卡脖子」技術、打破壟斷,在國計民生關鍵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五年間,三院產業發展多點開花,有力支撐著三院經濟規模不斷壯大、綜合實力不斷提升。面向商業航天,三院打造天基網絡地面服務平臺,攜手騰訊雲發起衛星即服務產業聯盟。

聯盟將打通衛星通信、導航、遙感、監測、運行、姿態控制一體的技術架構,在商業航天舞臺大展拳腳。

2016年11月1日,第十一屆珠海航展的第一天,三院的參展代表們忙得不可開交,一天下來接待了十幾撥代表團。熱情的人們和「興奮」的閃光燈圍著CM302飛彈看個不停。

「十三五」期間,三院國際貿易產品布局初步形成,體系化營銷取得突破,國際知名度不斷提升:珠海航展上首次亮相的超聲速反艦飛彈CM302大放異彩;WJ-600無人機首次亮相國外閱兵式,引起廣泛關注;C802A飛彈揚名海外,進一步鞏固三院明星海防武器的地位。

△ 飛航產品亮相珠海航展

「IEE公司正在成為中盧兩國合作的支點和亮點。」2019年9月10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楊傳堂率領的全國政協代表團到三院所屬IEE公司盧森堡總部調研時這樣評價。

同年,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三院IEE公司研發的智能開啟系統、防尾隨探測、乘員分級系統、乘員探測傳感器—前排和後排座椅、表面加熱、電池管理系統悉數亮相,受到了國內外客戶的高度關注和好評。

在德國漢諾瓦工業博覽會上,三院AC公司在集團公司展臺舉辦智能製造服務解決方案專場推介活動,進一步將智能製造服務解決方案推向國際市場。

五年間,三院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推進國際化各項業務開展,實現了國際化經營規模和質量的快速增長,跨國經營指數達10%,國際化水平顯著提升,在高端裝備出口、國際資本運作、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等領域發展成果頗豐,助力祖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串聯起共同繁榮的發展之路。

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動能

加速集聚

——五年間,三院黨委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帶領廣大幹部職工勠力同心、攻堅克難,持續引領企業在高質量發展徵途上闊步前進。

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迎來了100周歲生日。

在三院領導班子看來,高質量的黨建工作正引領著飛航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五年來三院把黨的旗幟擎得更高更穩,黨的建設全面加強。三院黨委和各級黨組織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堅守脫貧攻堅一線、堅決完成科研生產經營任務、緊抓疫情防控工作……

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三院各級黨組織始終堅定信心、堅守初心,廣大黨員幹部職工奮戰在「兩個攻堅戰和一個阻擊戰」的最前沿,苦幹實幹、攻堅克難,生動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把理想信念化為行動力量的先鋒形象,詮釋了新時代航天人的使命擔當。

△ 2019 年,三院首席科學家、科技委副主任朱坤獲「央企楷模」榮譽稱號

五年來,三院堅持黨管幹部、黨管人才的原則,始終把人才工作融入中心工作,服務發展大局: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管理、技術、技能人才3支隊伍能力素質、使用效能顯著提升,高層次人才建設取得突破,柔性引才機制初步建立,深化激勵機制建設,系統開展3支隊伍培訓,人才綜合素質有效提升。

「發揮駐村幫扶作用,只有深入群眾,摸情況才能摸得實,抓矛盾才能抓得準,解決問題才能更加具有針對性。帶著感情走,帶著問題走,帶著責任走,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讓群眾在心底裡接納你,才會心甘情願和你一起為脫貧努力。」這是派駐東川區銅都街道老村村第一書記的三院扶貧幹部在日記中寫下的話語。

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三院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助力我國夯實全面小康基礎。

13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遍訪,地災及水情監測系統落地東川區壩塘水庫……一項項舉措見證著三院扶貧工作的真情實意、真抓實幹。

五年來三院通過新舊房分售,累計1900餘戶職工遷入新居,完成25棟住宅樓加裝電梯項目,解決了近1200戶職工「上樓難」問題;完成12棟住宅樓加裝外牆保溫項目,解決了約600戶職工冬季室內溫度偏低問題。

道路交通設施優化,醫療保障進一步完善,幼兒園擴建、文體設施更加豐富多樣,「三供一業」順利完成移交……

五年來,三院領導班子努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辦好各項民生事業,系列惠民工程務實有效開展,廣大幹部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 三院職工住宅區

「十三五」期間,三院黨委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三院各項工作齊頭並進:全面從嚴治黨持續向縱深推進,企業戰略發展布局在繼承中持續迭代優化,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提質增效,產業發展在新舊動能轉換中轉型升級,「三創新」「四個化」發展理念在實踐中落地生根,全體幹部職工勠力同心、攻堅克難,沿著改革創新發展的道路不斷前進,為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四五』是我國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首個五年,是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更加聚焦高質量發展的五年,也是三院建設世界一流飛航技術研究院的關鍵時期。」

站在新的起點上,三院方向清晰、步履堅定。

面向未來,三院將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落實集團公司黨組部署要求,堅持黨建與科研生產經營深度融合,以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為抓手,以信息化、社會化、市場化、國際化為導向,全面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飛航技術研究院新徵程,為把集團公司建成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不懈奮鬥、作出重要貢獻。

深 ·閱讀

回望「十三五」 | 中國航天科工成績單!回望「十三五」 |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裝備體系化發展邁出堅實一步我是中國航天人 | 插播一條:鷹擊-8圖說中國飛航飛彈事業的59載歷程重磅 | 總書記閱兵式「轉身」向旗幟行注目禮 幕後竟有兩個方案…中國航天科工「 γ 指令員」月球報告:安全落月!成功!中國航天科工「微波紅娘」+「慣測小分隊」圓滿保障月球軌道交會對接陸基巡航飛彈總設計師劉永才:一腔熱血鑄長劍衝壓發動機專家劉興洲院士:不懈動力 永恆追求祝賀 | 中國航天科工三院型號總設計師朱坤獲授「央企楷模」稱號航天總體技術領軍專家朱坤獲光華工程科技獎新一代飛航飛彈、無人機、高速飛行列車登陸珠海!礪劍 • 尖兵 ——記中國航天科工三院體系總體部聯合籌劃團隊關注 | 防疫測溫的航天「智防」方案北京豐臺防疫消殺驚現「航天小坦克」

……

來源 ✎ 三院

原標題:《回望「十三五」 | 中國航天科工三院:為我國打造新一代武器裝備貢獻「飛航力量」》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回望「十三五」 | 中國航天科工成績單!
    「十三五」即將收官,回望中國航天科工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這五年,既有砥礪前行、爬坡過坎的堅韌和勇毅,也有千帆競渡、寥廓江天的浩蕩和豪邁。經過五年奮鬥,中國航天科工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不斷加強,航天防務裝備研製成績斐然,科技創新動力更趨強勁,民用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挺進,為「十四五」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 2019中國11大軍工集團最新解析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1999年7月,成立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2001年7月更名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2017年11月更名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所)、北京京航計算通訊研究所(304所)、北京特種材料及應用研究所(306所)、北京海鷹科技情報研究所(310所)、天津津航計算機通訊所(8357所)、天津津航技術物理所(8358所)、北京特種機械研究所(8359所)、航天科工三院111廠、航天科工三院159廠、航天科工三院239廠● 中國航天三江集團有限公司(原航天科工四院和原航天科工九院合併重組而成)
  • 直播預告|9月11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2021年研究生招生...
    9月下旬就要開啟考研預報名了,同學們抓緊機會觀看招生宣講會,了解學校招生信息哦~  好消息來啦~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聯合中國教育在線舉辦的2021年研究生招生網絡直播諮詢會即將召開!
  • 航天科工三院159廠參加首屆大飛機增材製造聯盟理事會
    11月5日,中國商飛舉辦第一屆大飛機增材製造協同創新聯盟理事會,航天科工三院159廠增材中心作為副理事長單位受邀參會。    會上,中國商飛為聯盟理事長單位和成員單位頒發證書,三院代表上臺領證,論壇環節,159廠作「增材製造在航天領域的應用及發展」報告
  • 攜手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一研究院等 德陽將打造飛艇產業
    8月5日上午,德陽市人民政府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一研究院、崑崙石(深圳)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東方宏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籤署飛艇產業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在德陽打造飛艇產業。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輝,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一研究院院長奚全生,副市長李成金,市政府秘書長彭勇等出席籤約儀式。
  • 航天科工: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推動航天事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袁潔在給廣大職工講五中全會精神黨課時字字鏗鏘。自主創新始終是中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的精神稟賦。近年來,航天科工保持每年投入科技創新經費佔營業收入比重10%以上的強度,依靠自主創新,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並將在「十四五」時期不斷增加創新投入比重,推進實現在改變技術領域競爭態勢的顛覆性技術上取得「從0到1」的重大突破。
  • 北航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12月30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北航如心會議中心舉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袁潔,黨組副書記陳國瑛,北航黨委書記曹淑敏,校長徐惠彬院士,副校長王雲鵬,黨委副書記趙罡等出席籤約儀式。籤約儀式由徐惠彬主持。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成都分院項目落戶成都金牛區
    四川在線記者 張紅霞12月30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成都分院項目正式籤約落戶成都市金牛區。這也是該研究院首次在北京以外的地區設分院。根據協議,雙方將攜手打造高端創新產業研究院和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為成都先進位造業和現代都市工業發展補鏈強鏈,更好服務國家戰略全局,實現高質量發展。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是我國國防科技工業的中堅力量。此次籤約落戶的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成都分院項目位於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現代都市工業港,擬投資30億元,打造集研發、試驗、生產、製造、銷售於一體的西南區域總部。
  • 中國航天科工成功研製石油鑽井的「金剛鑽」
    中國航天科工成功研製石油鑽井的「金剛鑽」 2016-05-19 16:01:29記者19日從中國航天科工慣性技術有限公司獲悉,自主研發的小口徑陀螺連續測斜儀在江漢油田通過客戶驗收,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隨著中國陸上油田進入開發中後期,小井眼鑽井及老井側鑽等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但國內已有的陀螺測斜儀,一方面受限傳感器尺寸,另一方面只能進行點測量。  2015年初,航天慣性啟動小口徑陀螺測斜儀的研製工作。
  • 中國航天科工助力「天問一號」開啟探火之旅
    在「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中,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生產的相控陣敏感器,高性能晶體元器件、電連接器和電池組,納米氣凝膠材料
  • 國產高檔數控工具機裝備航天科工
    中國證券網訊 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獲悉,由「國產新貴」武裝起來的數位化柔性生產線和智能製造車間,將成為未來數位化生產的中堅力量。隨著它們的應用推廣,將加速我國裝備製造業的升級換代,有力支撐「中國製造2025」戰略舉措落地。
  • 楊洪濤帶隊到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考察對接
    12月18日,德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楊洪濤帶隊考察對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副總經理龔波,產業部部長李雪梅,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運河經濟開發區黨工委第一書記彭小毛,副市長張桂愛,市政府秘書長王勝強,區領導楊洪利、竇光斌參加活動。
  • 航天科工集團旗下那些公司混改潛力最大?(附股)
    至誠網(www.zhicheng.com)8月29日訊  航天科工集團旗下7家A股上市公司已有6家披露半年報,作為我國航天科技(29.10 -0.24%)工業的中堅力量,隨著軍工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持續推進和院所改制工作的正式實施,航天科工集團上市公司的資產整合值得關注
  • 航天科工集團完成改制,剩餘9家央企軍工或成新風口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已由全民所有制企業整體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企業名稱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變更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五、雙創基地,設立創投基金、建設雙創園區;此外,航天科工還打造了名為航天雲網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及國際化營運平臺。
  •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成都分院落戶成都金牛高科園區
    成都金牛高科園區 圖片來源:金牛區供圖 12月30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成都分院項目籤約儀式在成都舉行,
  •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成都分院落戶成都金牛 為先進位造業補上最強鏈
    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 實習生 楊霽月12月30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成都分院項目籤約儀式在成都舉行,擬投資30億元人民幣,選址成都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現代都市工業港打造集研發、試驗、生產、製造、銷售於一體的西南區域總部。
  • 中國航天科工~航天技術賦能智慧服務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致辭,強調各國要共同營造開放包容的合作環境、共同激活創新引領的合作動能、共同開創互利共贏的合作局面,中國將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繼續放寬服務業市場準入,發展服務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支持組建全球服務貿易聯盟,支持北京打造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帶動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
  • 中國航天科工將攜六大板塊60餘項產品亮相第五屆京交會
    北京發布5月4日電 5月28日-6月1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科工)將亮相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京交會),這是航天科工連續第五次參加京交會展覽。此次,航天科工將攜工業網際網路、商業航天、信息技術、智慧產業、裝備製造、軍民融合等六大板塊共約60餘項高科技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參展,充分利用聲、光、電、多媒體、圖文畫面、VR互動體驗、實物、模型等傳統及現代展覽手段進行展示,以求更好的觀展體驗。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成都分院落戶成都金牛高科園區
    12月30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成都分院項目籤約儀式在成都舉行,擬投資30億元人民幣,選址成都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現代都市工業港,打造集研發、試驗、生產、製造、銷售於一體的西南區域總部。
  • 看我國商業航天領域的「黑科技」
    今天(19日),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在湖北武漢舉行。記者從論壇上獲悉,我國商業航天目前處於快速發展階段,一批先進航天項目紛紛取得階段性進展。航天科工集團總工藝師快雲工程已經圓滿完成了DDD,並實現了安全回收,為後續長期駐空實驗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據介紹,我國正在打造的天地往返運輸系統「騰雲工程」,將實現可重複使用空天往返飛行,目前已完成我國首次網際網路通信網際網路通信網際網路通信,實現了空天飛行動力技術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