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工三院159廠參加首屆大飛機增材製造聯盟理事會

2020-11-30 網易新聞

2020-11-27 14:21:50 來源: 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

舉報

  11月5日,中國商飛舉辦第一屆大飛機增材製造協同創新聯盟理事會,航天科工三院159廠增材中心作為副理事長單位受邀參會。

  

  會上,中國商飛為聯盟理事長單位和成員單位頒發證書,三院代表上臺領證,論壇環節,159廠作「增材製造在航天領域的應用及發展」報告,就航空航天增材製造技術應用需求、發展戰略、合作模式展開探討。

  參會嘉賓和行業代表紛紛對增材中心近年來在航天領域取得的成績以及對增材製造行業發展做出的貢獻表示高度認可,並希望可以在相關領域尋求合作點,加強科技創新成果研發,促進多邊發展,推動增材製造技術更上新臺階。

  後續,增材中心將密切聯繫聯盟成員單位,加強成員單位間緊密合作,加速推動增材製造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應用,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大飛機增材製造協調創新聯盟是由中國商飛、中國航發、中國航天科工三院牽頭聯合增材製造裝備、材料、軟體、服務相關的共19家企事業單位、高校、科研機構等成立的跨行業、開放性、非福利性社會組織,旨在及時把握增材製造國際合作發展窗口期,密切國內外增材製造產學研協同,整合內外部優勢力量,圍繞航空航天增材製造高端應用需求,加速關鍵核心技術自主研發,降低型號研製成本,保障大飛機、商用發動機、航天產品研製健康穩定發展,加速推進增材製造技術在航空航天研製領域的應用。(文/ 劉瑩瑩) 來源:航天科工網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首屆「航天杯」移動機器人AI創新技術挑戰賽成功舉辦
    航天科工三院副院長莊劍在挑戰賽開幕式上進行視頻致辭。中國日報1月10日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三研究院獲悉,1月7日至9日,首屆「航天杯」移動機器人AI創新技術挑戰賽在線上舉辦。本次比賽由航天科工三院主辦,航天科工集團增材製造創新技術中心承辦。
  • 首屆「航天杯」移動機器人AI創新技術挑戰賽舉辦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趙國偉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三院獲悉,1月7日至9日,首屆「航天杯」移動機器人AI創新技術挑戰賽在線上舉辦。此次比賽由中國航天科工三院主辦,中國航天科工增材製造創新技術中心承辦,來自全國8所高校學生代表隊參賽,多位機器人領域的專家學者參與交流。
  • 打造數字河南產業基地 首屆增材製造產業高峰論壇在鄭舉行
    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 實習生 杜淑慧 文/圖)2020年12月27日,由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管委會、河南省增材製造產業聯盟主辦,中科軟智(河南)科技創新中心承辦的河南省增材製造產業聯盟成立大會暨首屆河南增材製造產業高峰論壇在鄭州舉行。
  • 回望「十三五」 | 中國航天科工三院:為我國打造新一代武器裝備...
    五年間,三院致力於核心技術自主創新,「一盤棋」推進民用產業轉型升級,全力推動重大產業項目研發培育及產業化發展。在新材料、無人機、先進動力、智能傳感系統及應用、智能製造與智慧機器人、智能信息與網信安全產業、增材製造等領域發揮優勢,多項技術成為「國內首創」,實現技術跨越。
  • 中關村領創商業航天產業發展聯盟正式成立
    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處長張曉明,豐臺區科信局局長張永梅、中關村科技園豐臺園管委會副主任許淵源以及三十餘家首批會員代表出席了此次大會。會議由中工雲網CEO龍開聰主持。第一屆理事會由中國航天科工三院、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航天科工海鷹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北京尊冠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劍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眾智信安信息技術研究院、北京天鏈測控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數慧時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11家單位組成,監事會由北京軒宇空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臨近空間飛艇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北京惠天九州科技有限公司等
  • 2019中國11大軍工集團最新解析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1999年7月,成立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2001年7月更名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2017年11月更名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新風機械設備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長峰新聯工程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新立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柳州長虹機器製造公司、航天科工智慧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中國航天科工飛航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科工三院)第三總體設計部(三部)、北京動力機械研究所(31所)、北京自動化控制設備所(33所)、北京華航無線電測量所(35所)、北京振興計量測試研究所(303
  • 3D列印(增材製造)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目前在中國增材製造行業應用領域結構情況中,工業機械佔比最 高,佔比為 20%,其次為航天航空領域,佔比為 17%,排名第三 的是汽車領域,佔比為 14%。伴隨著中國增材製造技術的相應成 熟,在航天航空、汽車等行業需求將持續增加。
  • 中國航天科工將攜六大板塊60餘項產品亮相第五屆京交會
    北京發布5月4日電 5月28日-6月1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科工)將亮相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京交會),這是航天科工連續第五次參加京交會展覽。此次,航天科工將攜工業網際網路、商業航天、信息技術、智慧產業、裝備製造、軍民融合等六大板塊共約60餘項高科技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參展,充分利用聲、光、電、多媒體、圖文畫面、VR互動體驗、實物、模型等傳統及現代展覽手段進行展示,以求更好的觀展體驗。
  • 中國航天科工助力「天問一號」開啟探火之旅
    在「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中,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生產的相控陣敏感器,高性能晶體元器件、電連接器和電池組,納米氣凝膠材料
  • 開創航空航天領域大尺寸增材製造技術新時代
    作為第三次工業革命製造領域的典型代表技術,3D列印的發展時刻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而金屬高性能增材製造技術(金屬3D列印技術)被業內專家視為3D列印領域高難度、高標準的發展分支,在工業製造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更是體現出顯著的技術優勢。5月5日,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將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 空氣淨化行業聯盟首屆理事會召開
    2014年10月21日,中國空氣淨化行業聯盟首屆理事會在北京成功召開。聯盟主席戴自祝、秘書長鄧高峰、副秘書長嶽仁亮、專家委員會委員陳煥祺和理事單位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會議由聯盟秘書長鄧高峰主持。
  • 山西增材製造研究院3D列印取得階段性成果
    在山西增材製造研究院3D列印展示室裡,十幾臺高低不等的3D列印設備分布四周,中間的桌子上則擺放有杯子、運動鞋、人體骨骼、汽車模型、城堡模型等通過3D設備列印出來的各種模型。「3D列印實現了製造從等材、減材到增材的重大轉變。」
  • 北航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12月30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北航如心會議中心舉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袁潔,黨組副書記陳國瑛,北航黨委書記曹淑敏,校長徐惠彬院士,副校長王雲鵬,黨委副書記趙罡等出席籤約儀式。籤約儀式由徐惠彬主持。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經理袁潔調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董事長
    袁潔 中國航天科工微信公眾號 圖據微信公眾號「中國航天科工」消息,2020年6月18日上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召開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大會。中共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宣布了中央關於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調整的決定:袁潔同志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免去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職務。免去高紅衛同志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職務。
  • 電弧增材製造:比雷射增材更有發展前景?
    增材製造技術無需模具,可直接低成本一體化製造複雜構件,並有望基於增材製造技術在構型能力上的優勢,進一步優化現飛行器零部件結構,提高結構效率,實現結構輕量化、高性能化。由於簡化或省略了傳統製造中的工藝準備、模具設計等環節,產品數位化設計、製造、分析高度一體化,能夠顯著縮短研發周期和研發成本。  金屬增材製造技術按熱源類型可分為3類:雷射、電子束和電弧。
  • ...大學的國際研究團隊的兩項發現推動增材製造在航空航天中的應用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由維吉尼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副教授Tao Sun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取得了兩項發現,它們可以擴大航空航天和其他依賴強金屬零件的行業的增材製造。根據製造技術協會的報告,增材製造多年來為飛機生產做出了貢獻。但是,增材製造還會在最終零件的微觀結構中產生缺陷,從而限制了其在管道系統、內部零件和其他非關鍵零件的製造中的作用。
  • 直播預告|9月11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2021年研究生招生...
    9月下旬就要開啟考研預報名了,同學們抓緊機會觀看招生宣講會,了解學校招生信息哦~  好消息來啦~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聯合中國教育在線舉辦的2021年研究生招生網絡直播諮詢會即將召開!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化技術推動增材製造質量提升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化增材製造系統平臺」項目,主要針對航空、航天、兵器等領域關鍵構件快速、可靠、高質量定製化研製生產的迫切需求,構建具備工藝推理功能、可擴展的工藝參數庫和知識庫;研發過程監測與控制等關鍵智能模組,形成在線監測反饋系統及裝備自診斷系統;建立增材製造過程工業標準體系與開放式增材製造智能化平臺,解決影響增材製造成形精度質量的關鍵瓶頸問題
  • 金屬雷射增材製造技術發展研究
    一、前言雷射增材製造(LAM)屬於以雷射為能量源的增材製造技術,能夠徹底改變傳統金屬零件的加工模式,主要分為以粉床鋪粉為技術特徵的雷射選區熔化(SLM)、以同步送粉為技術特徵的雷射直接沉積(LDMD)[1]。目前 LAM 技術在航空、航天和醫療領域的應用發展最為迅速 [2~4]。
  • 航天海鷹攜手騰訊雲發起「衛星即服務產業聯盟」聯合多家企業建設...
    本文轉自【中國網】;中國網訊 7月20日,衛星即服務產業聯盟(下簡稱「聯盟」)線上發布大會在航天科工衛星運營中心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童慶禧、中國遙感應用協會常務副秘書長衛徵、中國航天科工第三研究院副院長王長青、航天海鷹衛星運營事業部總經理袁鴻翼、騰訊雲計算(北京)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鄒賢能等15家商業航天領域的相關企業代表出席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