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工: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推動航天事業高質量發展

2021-01-13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12月30日電(記者 趙磊)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返回地球,首次實現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標誌著我國複雜程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取得圓滿成功。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是我國加強自主創新的又一重大成果,充分彰顯了我國追求科技自立自強的堅定信心、堅強決心和不懈恆心。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充分強調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我們要將科技自立自強作為核心戰略基點,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爭當創新性國家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排頭兵和主力軍,努力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強國強軍的核心力量。」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袁潔在給廣大職工講五中全會精神黨課時字字鏗鏘。

自主創新始終是中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的精神稟賦。近年來,航天科工保持每年投入科技創新經費佔營業收入比重10%以上的強度,依靠自主創新,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並將在「十四五」時期不斷增加創新投入比重,推進實現在改變技術領域競爭態勢的顛覆性技術上取得「從0到1」的重大突破。

不僅在科技創新領域積極布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後,航天科工在全系統掀起了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熱潮,進一步深化「十四五」規劃和中長期發展戰略論證,確保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立足新發展階段,開啟建設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新徵程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發展階段吹響了中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號角。

「立足新發展階段,我們充分認識到建設航天強國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袁潔說,「我們將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質量發展,弘揚航天精神和航天文化,敢於戰勝艱難險阻,勇攀航天科技高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同步實現中國人的航天夢、強軍夢。」

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為中國航天事業和國防建設的主力軍,航天科工在新徵程中找準定位,研究提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一個目標三步走」戰略:到2025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部分關鍵指標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大部分關鍵指標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關鍵指標全面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面對即將開局的「十四五」,航天科工制定了更為詳細的戰略舉措和重點任務,而奮鬥目標也更加具體:「十四五」期間,穩居國內飛彈市場佔有率第1位,進入世界500強前300位、世界百強軍工企業排行榜前5位,基本建成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為黨和國家事業行穩致遠提供有力支撐。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航天科工目前積極對接、認真研究國務院、各部委、各地方和各領域、各行業的發展規劃,突出「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國防建設、服務國計民生」企業定位,進一步深化「十四五」規劃和中長期發展戰略論證,將發展規劃融入到國家和地方規劃之中,確保對國家戰略規劃的編制和實施起到強有力的支撐作用。

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

航天科工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什麼樣的發展才是高質量發展?航天科工進一步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發展目標: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職工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推動並基本實現發展方式向質量效率型轉變,發展動力向創新驅動轉變,業務結構向深耕主業、做強做優做大轉變,努力成為全球航天防務產業發展中具有話語權和影響力的領軍企業,質量效益和產品服務品質等方面的領先企業,引領行業進步、守法重信、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擁有全球知名品牌形象的典範企業。

為此,航天科工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為統領,研究制定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質量制勝戰略、人才強企戰略和數字航天戰略,不斷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事實上,相關戰略舉措已然開始為發展賦能。航天科工積極構建數位化系統工程體系,探索建設智慧總體部、數位化總裝生產線、柔性智能生產線,推動科研生產能力實現大幅躍升。

不僅如此,在航天科工的底層邏輯裡,航天產品必須質量過硬。「質量是政治、質量是生命、質量是效益」是航天人的質量理念。袁潔在給基層黨支部講黨課時深刻闡述,「深厚的質量文化、先進的質量理念和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是航天事業在探索實踐中形成的寶貴經驗,也是支撐武器裝備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我們要通過實施質量制勝戰略,強化全員『零缺陷』質量意識,通過質量提升行動,持續優化質量工作機制,提升質量治理能力和產品質量競爭力,確保航天產品的可靠性和裝備實戰適用性。」

謀求高質量發展的路上,讓人民共享航天發展成果也始終是航天科工的奮鬥目標。近年來,航天科工切實履行央企社會責任,實施371個航天特色精準扶貧項目,直接投入幫扶資金6464萬元,昆明市東川區和曲靖市富源縣2個定點扶貧縣(區)均實現脫貧摘帽。承建的四川省安全建設住房項目按時交付使用,布拖縣8200餘戶、昭覺縣「懸崖村」84戶貧困群眾喬遷新居。

構建新發展格局,做強做優做大主責主業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對「十四五」和未來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路徑作出的重大調整完善,是著眼於我國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我們要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秉承『科技強軍、航天報國』企業使命,著力發揮好航天、防務、安全三方面支撐作用,更多運用系統觀念謀劃和增強自身供給體系、供給能力對國家需求的適配性,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選準自己的定位,推動航天科工發展更上一層樓。」袁潔說。

「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作為航天防務領域的國家隊和主力軍,航天科工始終致力於為國家安全提供先進的航天防務裝備和高科技產品。面對富國強軍的偉大使命,航天科工在堅定不移抓好國家重大工程、重大項目的同時,著力構建適應國際安全新形勢、競爭新態勢的裝備體系和能力體系,誓為捍衛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提供先進的技術基礎和物質支撐。

航天科工積極參與並圓滿完成了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北鬥組網等國家重大航天任務,並率先擎起了中國商業航天發展的大旗。面向未來,航天科工將全力支撐國家重大任務,大力推進快舟系列火箭型譜化發展和重大商業航天工程,奮力建設航天強國。

近年來,航天科工充分發揮航天高技術對國民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主動融入國民經濟主戰場,在信息技術與信息安全、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成功開發一系列高技術產品。「十四五」期間,航天科工將致力於打造網信安全、智慧產業、5G+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支柱產業集群,為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貢獻了航天智慧和力量。

「建設航天強國、支撐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是黨中央謀劃未來發展布局落子的關鍵領域,抓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國家『十四五』規劃的貫徹落實,航天科工將拿出百分之百的精力、百分之百的能力、百分之百的潛力,全力以赴推動戰略規劃落地,奮力建設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為建設航天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再立新功。」在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專題研討中,航天科工黨組向15萬職工傳遞出了鏗鏘有力的奮進之聲。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中國航天科工:以高質量安全工作推動高質量發展
    中國航天科工:以高質量安全工作推動高質量發展 2021-01-05 14: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航空航天新材料產業集群,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發展、「集群」和「獨立」發展的核心思路,以需求牽引、軍民融合、區域合作為原則,採用「創新中心+產業聯盟」的驅動運作機制,發揮集群抱團發展的優勢,為推動產業鏈的整體協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添動能。同時,航天科工集團306所技術部主任劉俊鵬指出,目前大規模的普適性材料更迭已經很少,新材料應用具有強特異性,在這種背景下,需求牽引對材料的進化非常重要。
  • 回望「十三五」 | 中國航天科工成績單!
    作為航天防務領域的國家隊和主力軍,中國航天科工始終致力於為國家安全提供先進的航天防務裝備和高科技產品。「十三五」期間,中國航天科工秉承「科技強軍、航天報國」光榮使命,在堅定不移抓好國家重大工程、重大項目的同時,著力構建適應國際安全新形勢、競爭新態勢的裝備體系和能力體系,誓為捍衛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提供先進的技術基礎和物質支撐。
  • 高質量發展助力航天強國建設 航天產業融合交流會在高新區舉辦
    8月28日,航天科研管理研究會第八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在濱海高新區渤龍湖科技園渤龍山莊召開,會議以「後疫情時代的航天科技與智能」為主題。會議期間,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的參會代表與濱海高新區有關部門舉行了航天產業融合交流會。
  • 省政府與國防科工局和中國航天科工座談並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省長沈曉明,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以下簡稱國防科工局)局長張克儉,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航天科工)董事長袁潔參加。他介紹,當前海南正大力推動南繁育種、深海科技、航天技術「陸海空」產業發展,希望與國防科工局、中國航天科工共同結合海南重點產業發展,推動有生力量、高校企業科研機構等在海南集聚,謀劃商業航天發展,開展國際合作,共享海南建設自貿港發展機遇。
  • @中國航天科工各級黨組織 黨建工作下一步這麼幹!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全面實現集團公司首次戰略工作會確立的各項目標任務,奮力開創建設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新局面。報告指出,面對新的形勢任務,集團公司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全力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堅持服務科研生產經營不偏離,堅持黨組織對選人用人的領導和把關不能變,堅持建強基層黨組織不放鬆
  • 北航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12月30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北航如心會議中心舉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袁潔,黨組副書記陳國瑛,北航黨委書記曹淑敏,校長徐惠彬院士,副校長王雲鵬,黨委副書記趙罡等出席籤約儀式。籤約儀式由徐惠彬主持。
  • 楊洪濤帶隊到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考察對接
    12月18日,德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楊洪濤帶隊考察對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副總經理龔波,產業部部長李雪梅,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運河經濟開發區黨工委第一書記彭小毛,副市長張桂愛,市政府秘書長王勝強,區領導楊洪利、竇光斌參加活動。
  • 回望「十三五」 | 中國航天科工三院:為我國打造新一代武器裝備...
    「十三五」期間,三院成立了戰略管理委員會,研究制定了《三院高質量發展戰略綱要V1.0》,確立了三院中長期總體戰略方案,構建了「一主兩翼兩強」的軍用產業發展格局,戰略戰術布局持續迭代深化,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和路徑更加清晰。點燃科技創新的新引擎,改革是必不可少的點火系。
  • 中國航天科工:2025年前完成水平起降飛行演示驗證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在未來實現航班化運營,中國航天科工計劃2025年前完成水平起降飛行演示驗證,具備工程應用能力。」在10月19日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中國航天科工總工藝師符志民透露這一消息。
  • 中國航天科工與通用技術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暨航天醫科合作協議
    袁潔在致辭中介紹了航天科工的整體情況和雙方戰略合作及改革合作情況。袁潔表示,航天科工是中國航天事業的中堅力量,是航天強國和國防武器裝備建設的主力軍,是中國工業信息化發展的領軍企業。當前,集團公司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徵新要求,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聚焦主責主業,重點發展防務裝備產業、航天產業、信息技術產業、裝備製造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五大產業板塊。
  • 走進新國企:航天科工發布軍民融合發展成果
    中新網7月7日電 7月6日,由國務院國資委組織的「砥礪奮進新國企」系列採訪活動走進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活動上,航天科工從新產業、新平臺、新系統等多角度展示軍民融合產業的發展成果。  近五年來,航天科工以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謀求轉型升級,不但為我國國防現代化作出突出貢獻,還積極投身於國民經濟主戰場,主動承擔起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生力軍和我國先進裝備製造業發展的突擊隊重任,並在不斷前行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 中關村領創商業航天產業發展聯盟正式成立
    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處長張曉明,豐臺區科信局局長張永梅、中關村科技園豐臺園管委會副主任許淵源以及三十餘家首批會員代表出席了此次大會。會議由中工雲網CEO龍開聰主持。         北京市豐臺區科信局局長張永梅在致辭中對聯盟第一次會員大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並結合豐臺的產業情況指出,當前按照全市產業布局,豐臺區牽頭航天航空板塊,航天是豐臺標誌性特色產業,聯盟的成立順應了當前商業航天的發展趨勢,為豐臺更好的發展航天產業提供了「新抓手」。
  • 新年獻詞 | 建設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
    新年獻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推動航天事業高質量發展時光呼嘯,歲月如梭。值此辭舊迎新之際,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向全體員工、離退休老領導老同志及家人,向廣大用戶和合作夥伴,向所有關心、支持、幫助中國航天事業和航天科工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致以誠摯的問候和新年的祝福!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
  • 魏樹旺率隊到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招商引資
    >10月21日,市委書記魏樹旺率隊赴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開展央企招商,並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袁潔座談,就雙方加強溝通,深化合作,共同發展達成廣泛共識。>魏樹旺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長期以來對遵義經濟發展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並介紹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相關情況。
  • 趙宏:用共享經濟思維 推動商業航天領域發展
    人民網 原創稿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航天海鷹衛星運營事業部科技委副總師趙宏發布報告。人民網記者於凱 攝會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航天海鷹衛星運營事業部科技委副總師趙宏分享了前沿報告,探討了如何共建共享生態發展,共創商業航天產業繁榮的議題。趙宏首先介紹了商業航天領域在新時代的特徵。他表示,如今的時代,科技的迭代日新月異,各種新的共享經濟和創新業態層出不窮。如何搶佔科技制高點是關鍵。要通過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才能夠推動商業航天行穩致遠。
  • 進入新發展階段 構建新發展格局
    謝伏瞻在主旨演講中指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作出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大判斷,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特別是基於我國比較優勢變化作出的重大決策,不僅將給「十四五」及未來一個時期中國發展帶來系統性、深層次變革,而且也將給世界經濟發展和全球治理變革帶來諸多新機遇
  • 航天+大飛機=?
    12月21日,中國航天科工與中國商飛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祁俊:構建新發展格局 促進工程機械行業持續高質量發展
    協會祁俊會長在作《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工程機械行業持續高質量發展》的理事會工作報告中,回顧了協會第五屆理事會所組織開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績,並在分析當前工程機械行業形勢和挑戰的基礎上,對未來行業和協會工作提出了展望。
  • 魏樹旺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一研究院院長張兆勇座談
    >12月1日,市委書記魏樹旺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一研究院院長張兆勇座談。雙方就進一步深化政企合作進行了深入溝通交流,達成廣泛共識。>魏樹旺代表市委、市政府歡迎張兆勇一行蒞臨遵義,感謝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長期以來對遵義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積極貢獻,並簡要介紹了有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