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2月30日電(記者 趙磊)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返回地球,首次實現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標誌著我國複雜程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取得圓滿成功。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是我國加強自主創新的又一重大成果,充分彰顯了我國追求科技自立自強的堅定信心、堅強決心和不懈恆心。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充分強調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我們要將科技自立自強作為核心戰略基點,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爭當創新性國家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排頭兵和主力軍,努力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強國強軍的核心力量。」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袁潔在給廣大職工講五中全會精神黨課時字字鏗鏘。
自主創新始終是中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的精神稟賦。近年來,航天科工保持每年投入科技創新經費佔營業收入比重10%以上的強度,依靠自主創新,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並將在「十四五」時期不斷增加創新投入比重,推進實現在改變技術領域競爭態勢的顛覆性技術上取得「從0到1」的重大突破。
不僅在科技創新領域積極布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後,航天科工在全系統掀起了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熱潮,進一步深化「十四五」規劃和中長期發展戰略論證,確保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立足新發展階段,開啟建設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新徵程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發展階段吹響了中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號角。
「立足新發展階段,我們充分認識到建設航天強國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袁潔說,「我們將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質量發展,弘揚航天精神和航天文化,敢於戰勝艱難險阻,勇攀航天科技高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同步實現中國人的航天夢、強軍夢。」
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為中國航天事業和國防建設的主力軍,航天科工在新徵程中找準定位,研究提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一個目標三步走」戰略:到2025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部分關鍵指標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大部分關鍵指標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關鍵指標全面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面對即將開局的「十四五」,航天科工制定了更為詳細的戰略舉措和重點任務,而奮鬥目標也更加具體:「十四五」期間,穩居國內飛彈市場佔有率第1位,進入世界500強前300位、世界百強軍工企業排行榜前5位,基本建成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為黨和國家事業行穩致遠提供有力支撐。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航天科工目前積極對接、認真研究國務院、各部委、各地方和各領域、各行業的發展規劃,突出「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國防建設、服務國計民生」企業定位,進一步深化「十四五」規劃和中長期發展戰略論證,將發展規劃融入到國家和地方規劃之中,確保對國家戰略規劃的編制和實施起到強有力的支撐作用。
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
航天科工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什麼樣的發展才是高質量發展?航天科工進一步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發展目標: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職工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推動並基本實現發展方式向質量效率型轉變,發展動力向創新驅動轉變,業務結構向深耕主業、做強做優做大轉變,努力成為全球航天防務產業發展中具有話語權和影響力的領軍企業,質量效益和產品服務品質等方面的領先企業,引領行業進步、守法重信、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擁有全球知名品牌形象的典範企業。
為此,航天科工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為統領,研究制定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質量制勝戰略、人才強企戰略和數字航天戰略,不斷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事實上,相關戰略舉措已然開始為發展賦能。航天科工積極構建數位化系統工程體系,探索建設智慧總體部、數位化總裝生產線、柔性智能生產線,推動科研生產能力實現大幅躍升。
不僅如此,在航天科工的底層邏輯裡,航天產品必須質量過硬。「質量是政治、質量是生命、質量是效益」是航天人的質量理念。袁潔在給基層黨支部講黨課時深刻闡述,「深厚的質量文化、先進的質量理念和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是航天事業在探索實踐中形成的寶貴經驗,也是支撐武器裝備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我們要通過實施質量制勝戰略,強化全員『零缺陷』質量意識,通過質量提升行動,持續優化質量工作機制,提升質量治理能力和產品質量競爭力,確保航天產品的可靠性和裝備實戰適用性。」
謀求高質量發展的路上,讓人民共享航天發展成果也始終是航天科工的奮鬥目標。近年來,航天科工切實履行央企社會責任,實施371個航天特色精準扶貧項目,直接投入幫扶資金6464萬元,昆明市東川區和曲靖市富源縣2個定點扶貧縣(區)均實現脫貧摘帽。承建的四川省安全建設住房項目按時交付使用,布拖縣8200餘戶、昭覺縣「懸崖村」84戶貧困群眾喬遷新居。
構建新發展格局,做強做優做大主責主業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對「十四五」和未來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路徑作出的重大調整完善,是著眼於我國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我們要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秉承『科技強軍、航天報國』企業使命,著力發揮好航天、防務、安全三方面支撐作用,更多運用系統觀念謀劃和增強自身供給體系、供給能力對國家需求的適配性,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選準自己的定位,推動航天科工發展更上一層樓。」袁潔說。
「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作為航天防務領域的國家隊和主力軍,航天科工始終致力於為國家安全提供先進的航天防務裝備和高科技產品。面對富國強軍的偉大使命,航天科工在堅定不移抓好國家重大工程、重大項目的同時,著力構建適應國際安全新形勢、競爭新態勢的裝備體系和能力體系,誓為捍衛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提供先進的技術基礎和物質支撐。
航天科工積極參與並圓滿完成了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北鬥組網等國家重大航天任務,並率先擎起了中國商業航天發展的大旗。面向未來,航天科工將全力支撐國家重大任務,大力推進快舟系列火箭型譜化發展和重大商業航天工程,奮力建設航天強國。
近年來,航天科工充分發揮航天高技術對國民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主動融入國民經濟主戰場,在信息技術與信息安全、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成功開發一系列高技術產品。「十四五」期間,航天科工將致力於打造網信安全、智慧產業、5G+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支柱產業集群,為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貢獻了航天智慧和力量。
「建設航天強國、支撐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是黨中央謀劃未來發展布局落子的關鍵領域,抓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國家『十四五』規劃的貫徹落實,航天科工將拿出百分之百的精力、百分之百的能力、百分之百的潛力,全力以赴推動戰略規劃落地,奮力建設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為建設航天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再立新功。」在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專題研討中,航天科工黨組向15萬職工傳遞出了鏗鏘有力的奮進之聲。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