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計劃2025年形成天基物聯網產業生態
驅動中國2020年10月21日消息,在近日舉辦的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表示,計劃將在2023年前初步完成行雲工程建設,到2025年形成設計、製造、運營、應用、服務五位一體的天基物聯網產業生態,為全球用戶提供低成本,高質量的天基物聯網應用解決方案。
-
航天科工發展展望 到2023年實現快舟系列火箭年發射量翻一番
中國網10月19日訊(記者 謝露瑩)今日,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在武漢拉開帷幕。本屆論壇上,航天科工展望了「十四五」及未來發展的目標和路徑,發布運載火箭產業、衛星及應用產業、空天飛行及動力產業等方面的方向路徑和規劃目標。
-
中國正式開啟空天飛機時代,近日成功完成首次飛行
7年前,隨著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在甘迺迪航天發射場跑道上打開減速傘,宣告了載人太空梭時代的告一段落。而就在亞特蘭蒂斯號完成謝幕之旅的前一年,一款微縮版的太空梭X-37B也進行了首次在軌飛行試驗。置於火箭整流罩內的X-37B近日,第四屆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在湖北武漢盛大開幕,在媒體發布會上中國航天科工三院行政總負責人鄒洪披露,我國騰飛一號組合動力飛行器已經完成首次飛行試驗
-
鷹覽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二十五所共建無人機掛載實驗室
在這次疫情裡,其用途與優勢得到很好的發揮與驗證(有固定翼和旋翼兩種飛行模式,固定翼飛行中突發故障時,旋翼系統自動進入自救模式)鷹覽高強度複合材料無人機,通常應用於長距離外露多種地形跨越巡檢,搭載了工業級垂直起降固定翼飛控與導航系統以及專業的航拍航測、巡檢地面站軟體,能夠保證無人機全程自主飛行,無需操作人員幹預完成自主起飛、飛行狀態轉換、自主巡航、自主降落等飛行階段,同時支持1000
-
航天科工集團回應質疑:高速飛行列車是緩慢加速
央廣網北京8月31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實習記者項大宇)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昨天(30日)宣布,中國正在開展高速飛行列車研究論證,高速飛行列車最高速度可達4000公裡/小時。時速4000公裡的高速飛行列車到底依靠什麼技術?安全嗎?咱們老百姓坐不坐得起?新聞縱橫當班編輯王藝昨天夜間與高速飛行列車進行了對話。
-
航天科工公布空天飛機等一系列計劃,引國際航天媒體高度關注
據美國《太空新聞》報導,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在周一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一套未來五年的商業空間規劃。報導稱,航天科工在10月19日於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論壇上概述了發展發射服務、衛星星座和可重複使用太空梭的計劃「未來五年,航天科工將提高商用航天系統的能力,縮短商用火箭發射的準備時間和頻率,並對運載火箭的再利用進行進一步研究,以降低成本,」航天科工總工藝師符志民說
-
中國將造天地往返飛行器,計劃2030年試飛
在空天往返方面,航天科工正聚焦於研發水平起降、可重複使用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飛行器,現已完成發動機等多項關鍵技術地面試驗。
-
回望「十三五」 | 中國航天科工成績單!
「我們即將圓滿完成『十三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全面開啟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建設新徵程。」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中國航天科工黨組召開首次戰略工作會,明確了「一個目標三步走」中長期戰略目標和「十四五」發展思路、重點任務、戰略舉措。
-
中國聯通與航天科工完成國內首個「5G+低軌衛星」融合網絡業務演示...
12月1日上午7時15分,低軌寬帶網際網路衛星過境浙江岱山縣海域,中國聯通和航天科工演示人員使用5G手機撥打聯通移動號碼,與岱山縣指揮大廳實現了通話,聲音清晰無卡頓。
-
我國科學家正研究「更柔軟」航天飛行器,使其具備隨時變形能力
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三院院長則作了《邁向空天時代——空天飛行器發展展望》的報告,從創新的邏輯、國際研發格局、空天飛行面臨重大問題等,對空天飛行器發動機、材料、可重複使用技術等方向性問題進行探討,豐富了在場參會人員對可重複使用航天運輸系統的認識。
-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成都分院落戶成都金牛高科園區
成都金牛高科園區 圖片來源:金牛區供圖 12月30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成都分院項目籤約儀式在成都舉行,
-
中國可重複使用飛行器穩步發展,計劃25年後1小時全球抵達
大會現場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謝瑞強 圖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三院院長則作了《邁向空天時代——空天飛行器發展展望》的報告,從創新的邏輯、國際研發格局、空天飛行面臨重大問題等,對空天飛行器發動機、材料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成都分院落戶成都金牛高科園區
12月30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成都分院項目籤約儀式在成都舉行,擬投資30億元人民幣,選址成都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現代都市工業港,打造集研發、試驗、生產、製造、銷售於一體的西南區域總部。
-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成都分院落戶成都金牛
央廣網成都12月31日消息(記者 邱櫟藝)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成都分院項目籤約儀式12月30日在成都舉行,擬投資30億元,選址成都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現代都市工業港,打造集研發、試驗、生產、製造、銷售於一體的西南區域總部。
-
中國航天科工將攜六大板塊60餘項產品亮相第五屆京交會
北京發布5月4日電 5月28日-6月1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科工)將亮相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京交會),這是航天科工連續第五次參加京交會展覽。此次,航天科工將攜工業網際網路、商業航天、信息技術、智慧產業、裝備製造、軍民融合等六大板塊共約60餘項高科技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參展,充分利用聲、光、電、多媒體、圖文畫面、VR互動體驗、實物、模型等傳統及現代展覽手段進行展示,以求更好的觀展體驗。
-
2019中國11大軍工集團最新解析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1999年7月,成立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2001年7月更名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2017年11月更名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航天科工信息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科工一院)信息對抗總體部(南京八五一一研究所)、北京航天測控技術有限公司、北京航天科工世紀衛星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廣州航天海特系統工程有限公司、西安航天華迅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臨近空間飛艇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航天科工防禦技術研究院
-
「高速飛行列車」亮相外形尺寸已定
▲列車模型中國航天科工磁懸浮與電磁推進技術總體部工作人員王巖告訴記者,高速飛行列車是航天科工2015年成立的「管道飛行器」雙創團隊於2017年孵化出的項目,目前全球只有美國的HTT公司、Hyperloop One公司以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對外宣布開展研究時速大於1000公裡的運輸系統,相比其他兩家公司,航天科工起步較晚
-
中國航天科工成功研製石油鑽井的「金剛鑽」
中國航天科工成功研製石油鑽井的「金剛鑽」 2016-05-19 16:01:29記者19日從中國航天科工慣性技術有限公司獲悉,自主研發的小口徑陀螺連續測斜儀在江漢油田通過客戶驗收,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隨著中國陸上油田進入開發中後期,小井眼鑽井及老井側鑽等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但國內已有的陀螺測斜儀,一方面受限傳感器尺寸,另一方面只能進行點測量。 2015年初,航天慣性啟動小口徑陀螺測斜儀的研製工作。
-
航天科工: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推動航天事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袁潔在給廣大職工講五中全會精神黨課時字字鏗鏘。自主創新始終是中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的精神稟賦。近年來,航天科工保持每年投入科技創新經費佔營業收入比重10%以上的強度,依靠自主創新,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並將在「十四五」時期不斷增加創新投入比重,推進實現在改變技術領域競爭態勢的顛覆性技術上取得「從0到1」的重大突破。
-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成都分院落戶成都金牛 為先進位造業補上最強鏈
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 實習生 楊霽月12月30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成都分院項目籤約儀式在成都舉行,擬投資30億元人民幣,選址成都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現代都市工業港打造集研發、試驗、生產、製造、銷售於一體的西南區域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