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工公布空天飛機等一系列計劃,引國際航天媒體高度關注

2020-10-21 環球時報新媒體

據美國《太空新聞》報導,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在周一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一套未來五年的商業空間規劃。

報導稱,航天科工在10月19日於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論壇上概述了發展發射服務、衛星星座和可重複使用太空梭的計劃

「未來五年,航天科工將提高商用航天系統的能力,縮短商用火箭發射的準備時間和頻率,並對運載火箭的再利用進行進一步研究,以降低成本,」航天科工總工藝師符志民說。

符志民表示,該集團計劃到2023年將快舟系列火箭的發射次數增加一倍,到2025年在固體火箭技術方面領先世界。

到目前為止,科工集團已經發射了10多枚快舟火箭。

該集團還將在2025年前試飛一個兩級入軌可重複使用的空天飛機系統。騰雲計劃的目標是開發一種可重複使用的兩級入軌太空梭,由兩級飛機組成。

騰雲計劃是一種兩級入軌運載器

文章稱,據了解,騰雲與長徵二號F火箭在9月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實驗太空飛行器」試驗無關。

根據之前的報導,騰雲將能夠將機組人員和貨物運送到軌道上,它還可以將衛星送入軌道。2018年,航天科工第三研究院的一位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處於早期階段。

航天科工計劃在2025年前初步完成80顆衛星LEO窄帶物聯網星座「行雲」的建設。該組織的目標是在2021年發射12顆行雲2系列衛星。

快舟1A火箭

美媒表示,航天科工由六個主要研究機構、一系列下屬公司和單位以及總共約15萬名員工組成,其航天業務被視為商業性的,與國家航天計劃有一定的區別

除了發射服務外,航天科工的衛星計劃還包括行雲衛星和156顆鴻雲LEO寬帶星座。後者與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的鴻雁星座類似,旨在提供低成本的連接,尤其是在通信基礎設施有限的偏遠地區。

在4月份的一次會議上,「衛星網際網路」被列入「新基礎設施」的名單,以獲得政府的支持。此舉顯然有助於為相關公司帶來投資。

報導稱,以航天科工為龍頭的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也正式開始運營。火箭生產園佔地30公頃,每年可組裝和測試20枚固體燃料火箭。預計未來該公園每年可容納50枚火箭。

快舟-1A由航天科工的商業附屬公司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Expace)運營,由三個固體級和一個液體推進劑上面級組成。它能夠將200千克的有效載荷送入700千米的太陽同步軌道(SSO)。

快舟11號是快舟-1A的一個更大版本,火箭直徑為2.2米,發射質量78噸。它能夠向700千米的太陽同步軌道運輸1噸的載荷。

該公司目前正在研製直徑4米的快舟21號和31號固體火箭,分別能向低軌道運送20噸和70噸載荷。首次發射預計在20世紀20年代中期及以後。

據符志民介紹,未來五年,該園區還將為每年100~200顆衛星的產品設計、部件製造、裝配和測試提供便利。

長徵11從海上發射

快舟火箭將面臨國內競爭。她的姐妹企業航天科技集團也生產自己的長徵11號火箭,火箭可以從內陸發射,也可以從專門開發的海上平臺發射。航天科技的商業子公司中國長徵火箭有限公司開發的長徵11號火箭和捷龍火箭也將在山東省沿海一個新的生產設施生產,用於海上發射。

(作者:孔新 版權稿件,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回望「十三五」 | 中國航天科工成績單!
    △由航天科工研製的嫦娥五號月面國旗展示系統讓五星紅旗亮相月球當一系列填補空白、開創先河、滿足急需的飛彈武器裝備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震撼亮相,當一系列新技術、新產品助力北鬥三號全球組網「我們即將圓滿完成『十三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全面開啟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建設新徵程。」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中國航天科工黨組召開首次戰略工作會,明確了「一個目標三步走」中長期戰略目標和「十四五」發展思路、重點任務、戰略舉措。
  • 航天新目標,中科院:「航班化」航天運輸一小時全球抵達
    今年,我國航天業連連給我國人民帶來驚喜,前段時間,我國無人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成功發射往返並在軌投放衛星的雙喜臨門還沒過去,中科院和航天企業的科研專家們便為我國未來航天業發展立下新目標。此次報告會上展望中國未來航天新規劃、新發展以及新未來,為我國航天帶來嶄新目標——「航班化」航天運輸「一小時全球抵達」。
  • 中國正式啟動了空天飛機計劃,已經完成了首次飛行!
    眾所周知,美國首先進行了登月計劃。但是這些年來,我國對於月球奧秘的探索也從未停止過,我們國家已經成功發射了很多系列的載人飛船,書寫了我國航天事業史上的輝煌篇章。我們之前的太空梭都需要要運載火箭進行運載,但是目前的中國敢為天下先,正式啟動了空天飛機計劃,最近已經完成了首次飛行。為什麼會說中國是邁出了第一步呢?
  • 航天科工: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推動航天事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袁潔在給廣大職工講五中全會精神黨課時字字鏗鏘。自主創新始終是中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的精神稟賦。近年來,航天科工保持每年投入科技創新經費佔營業收入比重10%以上的強度,依靠自主創新,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並將在「十四五」時期不斷增加創新投入比重,推進實現在改變技術領域競爭態勢的顛覆性技術上取得「從0到1」的重大突破。
  • 日媒:中國計劃2030年試飛「空天飛機」 可從機場水平起飛
    參考消息網4月20日報導日媒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加快了在商業航天領域的步伐。該集團是中國國有企業,負責製造飛彈等防務產品。董事長高紅衛在接受採訪時透露,集團將努力研製可在太空與地面之間多次往返的中國版太空梭,目標是2030年進行飛行試驗。
  • 航天科工集團回應質疑:高速飛行列車是緩慢加速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項目負責人毛凱向別人介紹我的時候說,從線路上來說,比較值得關注的是2000公裡,這個線路是瞄準了我國長三角經濟群、珠三角經濟群、環渤海經濟群、長江中下遊經濟群和成渝經濟群。毛凱:一千公裡城際網,兩千公裡幹線網,四千公裡一帶一路,特別是兩千公裡,主要是針對我國的五大經濟群,目前國務院已經批覆。
  • 低調,我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又一航天大殺器誕生
    其實,早在2017年的時候就已經有相關報導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可重複使用的航天運載器計劃2020年首飛,目前來看,此次試飛是早就安排好的試驗節點。而且中國研製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的單位還不只航天科技集團一家,另一家航天科工集團也有相關的研製項目。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經理袁潔調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董事長
    袁潔 中國航天科工微信公眾號 圖據微信公眾號「中國航天科工」消息,2020年6月18日上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召開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大會。中共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宣布了中央關於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調整的決定:袁潔同志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免去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職務。免去高紅衛同志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職務。
  • 高超音速空天發動機首飛,速度3倍於殲20,空天飛機何時問世?
    航天領域經常說「運載火箭運力有多大,航天舞臺就有多大」,傳統運載火箭使用的皆是不依賴空氣推進的火箭發動機,需要攜帶大量氧化劑導致箭體異常龐大,動輒數百上千噸,同時還存在運載效率低、任務靈活性低、箭體及燃料製備成本高等一系列先天缺陷。這些缺陷在航天需求欠發達的過去並不顯著,但隨著進入軌道空間需求呈幾何級提高,在可預見的將來必然需要一種具有革命性意義進入太空的新手段。
  • 中國2045航天宏偉計劃曝光:將打造天地往返「計程車」
    25年計劃——航班化航天運輸系統!在2020中國航天大會上,航天科工展示了他們的航班化航天運輸系統計劃,整個計劃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要在2025年實現,實現關鍵性的技術突破,製造技術驗證機進行試飛。航天科工將航天運輸系統分成了兩個大的框架:一個是一小時抵達全球的項目,另一個則是天地往返運輸項目。一小時抵達全球項目,是為了未來交通方式的變革,它會讓我國擁有更高的運輸效率,從而產生更大的價值。
  • 中國航天科工:2025年前完成水平起降飛行演示驗證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在未來實現航班化運營,中國航天科工計劃2025年前完成水平起降飛行演示驗證,具備工程應用能力。」在10月19日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中國航天科工總工藝師符志民透露這一消息。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061基地研究生招生信息_中國航天科工集團061基地...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061基地201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一、 單位簡介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061基地是1964年經中央專委批准建立的配套完整、生產能力較強的某類航天產品科研生產基地,是一個現代化的軍民結合型大型企業集團
  • 陳國瑛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黨組副書記
    據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官網消息,11月11日上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召開會議,通報了中央組織部關於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組副書記和副總經理調整的決定:陳國瑛同志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組副書記,免去其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職務。相關職務任免按有關法律和章程辦理。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訪問天津大學
    座談開始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代表團一行7人首先參觀了天津大學雷射與光電子研究所。參觀過程中,李陟對姚院士團隊的科研方向和取得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  他重點對目前學院儀器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三個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進行了闡述,並表示希望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進行科研的深度合作與交流。
  • 中國航天科工~航天技術賦能智慧服務
    9月4日,由商務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 中國航天科工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劉石泉應邀出席全球服務貿易峰會。現場聆聽了習近平主席的視頻致辭,以及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泰國總理巴育、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世界貿易組織副總幹事易小準等多位外國政要和國際組織負責人的視頻致辭。
  • 回望「十三五」 | 中國航天科工三院:為我國打造新一代武器裝備...
    同年,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三院IEE公司研發的智能開啟系統、防尾隨探測、乘員分級系統、乘員探測傳感器—前排和後排座椅、表面加熱、電池管理系統悉數亮相,受到了國內外客戶的高度關注和好評。在德國漢諾瓦工業博覽會上,三院AC公司在集團公司展臺舉辦智能製造服務解決方案專場推介活動,進一步將智能製造服務解決方案推向國際市場。
  • 省政府與國防科工局和中國航天科工座談並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省政府與國防科工局和中國航天科工座談並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沈曉明張克儉袁潔出席本報海口11月22日訊(記者 周曉夢)11月22日,省政府分別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航天科工三院159廠參加首屆大飛機增材製造聯盟理事會
    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 舉報   11月5日,中國商飛舉辦第一屆大飛機增材製造協同創新聯盟理事會,航天科工三院
  • 中國將造天地往返飛行器,計劃2030年試飛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提出「騰雲工程」計劃——擬在2030年完成「空天飛機」技術驗證試飛。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劉石泉日前在武漢舉行的第二屆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首次披露了上述計劃。他介紹說,「空天飛機」又名空天往返飛行器,是可以執行航天發射任務,並多次重複使用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飛行器。
  • 中國正式開啟空天飛機時代,近日成功完成首次飛行
    置於火箭整流罩內的X-37B近日,第四屆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在湖北武漢盛大開幕,在媒體發布會上中國航天科工三院行政總負責人鄒洪披露,我國騰飛一號組合動力飛行器已經完成首次飛行試驗而這個組合動力飛行器就是空天飛機,實際上這並非官方第一次發布有關我國空天飛機的研製進展,早在今年年初航天科工集團三院院長張紅文也在央視披露了我國空天飛機的項目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