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中國2004年宣布探月計劃以來,16年的時間已經過去,曾經與中國同期宣布探月的四個國家都沒有成功,唯有中國完成了所有的任務目標。
然而就在「嫦娥五號」成功挖土返回之際,航天科工爆出了未來更加宏偉的25年計劃——航班化航天運輸系統!
要知道,這套運輸系統,之前美國在冷戰時期,製造了許多相關的飛行器,最終都不了了之;如今中國再次重啟這套系統,會不會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蹟呢?
在2020中國航天大會上,航天科工展示了他們的航班化航天運輸系統計劃,整個計劃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要在2025年實現,實現關鍵性的技術突破,製造技術驗證機進行試飛。
第二步,在2035年實現空天飛行器運輸的實用化,飛行成功運輸的概率達到99%,成功往返次數達到50-100次,同時將單位載荷的運輸成本降低至50%,周轉時間不大於一周。
第三步,在2045年全面建成航班化航天運輸系統,飛行事故概率縮小至千分之五,重複使用次數達到100次以上,將周轉時間進一步降低至12小時,最重要的是將單位載荷內的發射成本降低1-2個數量級,徹底實現航天商業化。
光有對未來的展望遠遠不夠,航天科工直接展示了解決方案。航天科工將航天運輸系統分成了兩個大的框架:一個是一小時抵達全球的項目,另一個則是天地往返運輸項目。
一小時抵達全球項目,是為了未來交通方式的變革,它會讓我國擁有更高的運輸效率,從而產生更大的價值。
而天地往返運輸計劃,就顯得比較高大上,它可以搭載著人類便捷地往返於地月之間,將月球的土壤取回,提取其中的氦-3,為可控核聚變提供清潔的燃料。屆時,如果可控核聚變裝置研發成功的話,全國人民或許會用上免費的電能。
若想實現航班化航天運輸,就必須要實現火箭或者空天飛機可重複使用化。通過航天大會的現場圖可以看到,中國目前正在研製與美國「獵鷹」第一級火箭類似的產品,可以實現垂直起降作業(VTVL),降低航天發射成本。
天地往返運輸系統使用的是垂直起飛,水平起降(VTHL)的分體式空天飛機,於現階段正在試驗。該飛機是"騰雲工程"的一個分支,曾在今年的10月份被央視曝光,並稱取得了階段性的突破進展。分體式空天飛機分為上下兩級,上一級是曾經過於神秘,不便展示的"神龍"空天飛機,可以在太空與地球之間重複使用。
空天飛機的載體也是可以超音速飛行的大型飛機,其機身扁平,可以將"神龍"背負在背上,飛至大氣層邊緣,依靠3-5倍音速的初始速度,將"神龍"送至外太空,起到一個太空"計程車"的作用。
到2030年,空天飛機技術獲得突破,空天飛機將不再依賴發射架等垂直發射設備,可以獨立地從機場起飛(HTHL),進入太空執行運輸任務。到2045年,空天飛機技術徹底成熟,航班化航天運輸系統將順利建成建設。
編輯: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