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國航天 計劃2016年發射「天宮二號」

2020-12-03 中國廣播網

  2015年計劃完成20次宇航發射

  記者從航天科技集團獲悉,2015年中國計劃完成20次宇航發射,將超過40顆太空飛行器送入太空。無論是從發射次數,還是發射太空飛行器的數量,都將創下中國航天歷史新高。

  中國航天在近年來持續高密度發射,從2013年的16次,到今年的20次。在發射次數再創新高的同時,進入太空的太空飛行器功能與種類也在不斷豐富。

  航天科技集團宇航部部長趙小津:主要有通訊衛星,就是一般在地球同步軌道的三萬六千公裡高度的這麼一個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有遙感衛星,一般是對地觀測,還有就是導航衛星,像北鬥全球導航系統

  在發射新太空飛行器的同時,今年的發射當中,更多新技術將首次在軌進行應用和驗證。在今年擇機發射北鬥導航全球組網試驗衛星的時候,將首次採用我國自主研製的遠徵一號上面級。這個被稱為「太空擺渡車」的上面級,在火箭將它送入預定軌道後,它會獨立地將要發射的衛星直接送入預定軌道。形象地說,「遠徵一號」是在基礎級火箭上增加的相對獨立的一級,飛行的時間和距離也因此大大增加。

  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累計火箭發射次數超過200次的國家。與第一個100次用了37年相比,第二個100次僅僅用了7年時間。高密度發射的背後,一項項技術的不斷攻克是其根本保證。

  計劃2016年發射「天宮二號」

  神舟十號任務完成了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的首次應用性飛行,這也意味著我們國家的載人航天將全面進入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的研製階段。承擔新一階段任務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目前正在加緊研製中,天宮二號計劃2016年擇機發射。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已經實施了十一次飛行試驗任務,其中包括五艘無人飛船,五艘載人飛船,還有一艘目標飛行器——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神舟系列和「天宮一號」。通過這一系列任務,中國的載人航天已經全面突破和掌握了包括天地往返技術、航天員出艙活動、以及空間交會對接等一系列技術。而在接下來的任務中,圍繞開展空間實驗室任務和空間站建設工作,將繼續進行一系列試驗與技術驗證。

  趙小津表示,這一系列發射,主要目的是希望突破航天員在太空中期駐留的再生生命保障、以及貨運飛船的燃料補加等一系列關鍵技術,這也就意味著,我們中國的航天員將在太空生存更長的時間,這也是為後續的空間站建立奠定基礎。

  在積極研製空間實驗室的同時,中國的空間站研製也在同步開展。

  航天科技集團宇航部部長趙小津:空間站的核心艙、實驗艙一、實驗艙二等艙段都在開展研製,我們也計劃在2018年,爭取把核心艙發射到太空去,然後陸續再發射實驗艙一、實驗艙二等其他艙段,我們爭取在2022年左右完成一個20噸級的基礎級的空間站。然後來開展空間的科學應用的工作。

相關焦點

  • 楊利偉:「天宮二號」2016年前後發射
    楊利偉在發布會上透露,中國空間站工程穩步推進,海南發射場已具備發射條件,2016年前後我國將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並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  京華時報記者潘珊菊  我國空間站建造時間表  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發射成功,至今已於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成功對接2016年前後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隨後發射神舟十一號飛船及與之對接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2018年前後發射試驗核心艙2022年前後完成空間站建造  關於空間站  進入研製關鍵階段
  • 歷史上今天航天事件2016年9月15日酒泉發射天宮二號實驗室
    歷史上今天的航天事件 2016年9月15日22時04分,搭載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長徵二號F T2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5秒後,天宮二號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天宮二號的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入「三步走」的第二步二階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中國擇機發射天宮二號 2020年前初步完成空間站建設
    圖片來源:東方IC中國網新聞9月14日訊(記者 張豔玲)中國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預計於9月15日到20日擇機發射,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中首個真正空間實驗室。經過24年的努力,中國實現發射真正空間實驗室的目標,即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2020年前,完成第三步,即初步完成空間站建設。
  • 天宮二號今年發射 空間站2020年前後完成建造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2月28日表示,將於今年中至明年上半年間,組織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任務。其中將於今年第三季度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2020年前後完成中國空間站建造任務。  這位發言人表示,按計劃將於2016年第三季度,擇機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2016年第四季度,發射神舟十一號飛船,搭乘2名航天員,與天宮二號對接,進行人在太空中期駐留試驗;在此之前,還將在文昌發射場進行長徵七號運載火箭首飛試驗,通過考核後將於2017年上半年,用長徵七號運載火箭發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對接,開展推進劑補加等相關試驗。
  • 中國今年將發射天宮二號 試驗航天員中期駐留
    【環球航空報導】一份「中國載人航天發射時間表」28日引爆中國媒體圈。據中國權威媒體報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日前對外公布了我國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詳細建設時間表,而這一時間表中所包含的一系列發射與在軌實驗的技術含金量更是讓外界咂舌。這次載人航天任務有哪些亮點與難點?中國未來的空間站又將是什麼樣子呢?
  • 2015年前後發射天宮二號
    據新華社電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26日在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根據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整體發展規劃和計劃,下一步我國將開展空間實驗室工程的研製建設,計劃在2015年前後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
  • 【天宮二號大事記】創造中國航天多個「首次」
    【天宮二號大事記】創造中國航天多個「首次」央視新聞  作者:  2019-07-20 天宮二號2016年9月15日發射入軌到昨天(19日
  • 天宮一號備份改為天宮二號 嫦娥五號2017年發射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3月2日在京接受新華社專訪時透露了這一信息。他介紹,天宮一號研製的時候,準備了一個備份飛行器應對某些特殊情況,確保交會對接任務的萬無一失。天宮一號自2011年9月29日發射以來,先後完成了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的交會對接任務,迄今在軌飛行逾29個月,超過了原來設計要求的兩年壽命。
  • 天宮二號,歡迎回家
    2016年9月15日,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升空。中新社發 孫浩 攝2016年9月15日搭載天宮二號的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圖片來源:新華網2017年4月20日中國自主研製的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成功發射升空作為一位太空「快遞小哥」它將給天宮二號「送快遞」
  • 天宮二號成功發射 預計2020年完成空間站建造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由長徵二號FT2火箭發射升空,在發射過程中第155秒助推器分離,第220秒拋出整流罩,第460秒二級主機關機,第576秒器箭分,而後太陽能帆板成功展開。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發射,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東風航天城」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此次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空間科學研究又邁出重要一步。天宮二號3大特點飛得更高:軌道高度385公裡,是最接近空間站的軌道高度,比天宮一號軌道高出50公裡。時間更長:停留30天,這是中國航天第六次載人飛行,航天員空中駐留長達30天。
  • 天宮二號即將發射:將開展十幾項世界最前沿實驗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表示,發射天宮二號是全面完成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的關鍵之戰,對於推進我國載人航天事業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央視9月14日消息,從9月15日開始,"天宮二號"將進入發射窗口期,擇機發射。)
  • 中國航天今年目標:對接天宮二號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土壤
    在已經過去的2016年,中國航天交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七號成功首飛,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正式投入使用,天宮二號、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我國全年宇航發射次數超過了俄羅斯的17次,以22次的成績與美國並列世界第一。­  2017年,中國航天將再創新高。
  • 天宮一號運營3年成果豐碩 天宮二號研製全面展開
    按照計劃,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於2016年發射。   「天宮一號在取得大批成果的同時,能夠超計劃、超壽命運營,可以說讓我們感到喜出望外。」王兆耀說。   王兆耀表示,為了充分發揮天宮一號的綜合效益,2013年6月神舟十號飛船返回後,我國科學家針對天宮一號超設計壽命飛行特點,綜合考慮飛行器自身的平臺狀態和設備功能,以及我國後續載人航天技術試驗驗證需要,科學制定天宮一號飛行任務規劃,精心運營維護,嚴密實施監控,先後進行了多項拓展技術試驗和驗證。   記者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看到,天宮一號已成功運行1092天。
  • 中國空間實驗室任務公布:2016年發射神舟十一號(1)
    為此,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新研製了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長徵七號運載火箭和貨運飛船,新建了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計劃組織實施4次發射飛行任務。兩年四射!我國制定今明兩年太空發射計劃①將由2名航天員組成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乘組,航天員正在進行任務訓練;②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以及配套的2枚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正在進行總裝測試;③全新研製的長徵七號運載火箭,正在進行總裝;④貨運飛船已經基本完成研製工作,正在進行第一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的總裝測試。
  • 中國計劃在2015年前後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新聞—科學網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剛才我們提到了很多關於航天員的情況,我們想了解的是,到目前為止中國和其他國家的航天員展開了哪些合作?
  • 天宮二號發射前的最後時間裡,發生了什麼?
    天宮二號發射前的最後時間裡,發生了什麼?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微信公眾號作者:魏京華 王娟責任編輯:李豔偉2016-09-16 17:49
  • 載人航天辦:天宮二號是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
    載人航天辦:天宮二號是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 2016-09-14    9月14日消息,中國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計劃於9月15日到20日之間擇機發射。
  • 天宮二號2015年前後發射 中國載人空間站或2020年建成
    閩南網6月27日訊 天宮一號和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將進入空間站時代。我國預計在「十二五」期間實現大推力的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長徵七號的首飛,並在2020年前後完成載人空間站的建造。
  • 天宮二號計劃執行哪些任務?
    9月14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宣布,經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定於9月15日22時04分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14日下午,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二號F T2火箭已經開始加注推進劑。
  • 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今年發射 兩名航天員將在太空中期駐留
    昨天,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對外發布,我國將分別於今年第三和第四季度,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和神舟十一號飛船。其間,神舟十一號飛船將搭乘兩名航天員,與天宮二號對接,進行人在太空中期駐留試驗。另外,中國第一艘貨運飛船正測試,將於2017年在海南文昌發射,並將於2020年前後完成中國空間站建造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