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站構想圖
文昌發射場
央視獨家獲悉,我國將於今年中至明年上半年間,組織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任務。飛行期間,將驗證貨物運輸和推進劑在軌補加,以及航天員中期駐留等空間站建造與運營的關鍵技術,開展較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和應用試驗。
為此,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新研製了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長徵七號運載火箭和貨運飛船,新建了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計劃組織實施4次發射飛行任務。
兩年四射!我國制定今明兩年太空發射計劃
①將由2名航天員組成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乘組,航天員正在進行任務訓練;
②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以及配套的2枚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正在進行總裝測試;
③全新研製的長徵七號運載火箭,正在進行總裝;
④貨運飛船已經基本完成研製工作,正在進行第一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的總裝測試。
目前,各類空間試驗載荷,已完成產品生產和相關準備,文昌發射場、酒泉發射場、測控通信系統和著陸場系統,正按計劃進行任務準備工作。
發射時間基本確定 神州十一號今年升空
按計劃,將於2016年第三季度,擇機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
2016年第四季度,發射神舟十一號飛船,搭乘2名航天員,與天宮二號對接,進行太空人在太空中期駐留試驗(2013年的在軌實驗時間是15天);
在此之前,還將在文昌發射場進行長徵七號運載火箭首飛試驗,通過考核後將於2017年上半年,用長徵七號運載火箭發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對接,開展推進劑補加等相關試驗。
我國將於2020年前後完成中國空間站建造任務
在全面推進空間實驗室任務準備工作的同時,我國空間站研製工作進展順利,將於2020年前後完成中國空間站建造任務。
新聞多看點
中國未來空間站是怎樣的?
目標:將我國空間站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曾表示,我國將本著把空間站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的目標,系統規劃建設,為科學家提供更好的空間科學研究和技術試驗平臺。此外,我國空間站的初步規模,將包括一個核心艙、兩個實驗艙,每個約重20多噸;建成後將會有航天員長期在軌生活和工作。
另外,為了保障航天員長期在軌健康生活和高效工作,確保大規模、長期有人照料空間站的正常運行,航天工作者將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和技術準備。
「包括研製貨運系統、突破和掌握航天員長期駐留技術、再生式生命保障及推進劑補加等空間站關鍵技術,開展一定規模的空間應用等」,周建平透露,這些都將為載人航天后續任務的圓滿完成奠定基礎。
我國空間站運行將充分考慮「經濟性」
據介紹,我國空間站的運行,將充分考慮「經濟性」,其控制、生保、電源、信息等都將採用當代技術,保證空間站可靠、高效運行。
未來,在空間站應用方面,還將面向空間科學研究和應用亟待解決的問題安排重大項目,致力於在空間科學研究和空間資源開發利用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周建平舉例,譬如生命科學、材料科學、航天醫學、微重力科學、天文學、基礎物理等領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