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二號即將發射:將開展十幾項世界最前沿實驗

2020-12-02 搜狐網

(9月15日,塔架上的天宮二號和長徵二號F T2火箭。)
  中秋月圓夜,今晚22時04分,中國天宮二號將在萬眾矚目之中發射。

  天宮二號首次使用可展開的多功能小平臺,航天員可以在上面寫字、吃飯、做科學實驗,生活工作兩不誤;通信方面為航天員配備了藍牙耳機和藍牙音響;用地板取代了地毯;艙內燈光採用米黃色色調,亮度可手動調節,並為每個航天員安裝了床前燈......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表示,發射天宮二號是全面完成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的關鍵之戰,對於推進我國載人航天事業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央視9月14日消息,從9月15日開始,"天宮二號"將進入發射窗口期,擇機發射。)

  天宮二號實驗:空間冷原子鐘誤差三千年一秒

  天宮二號是中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搭載了太空冷原子鐘等14項應用載荷,以及失重心血管研究等航天醫學實驗設備,配備在軌維修技術驗證裝置、機械臂操作終端在軌維修試驗設備,並會進行香港中學生太空科技設計大賽的3個獲獎實驗項目。

  從外觀上看,天宮二號與天宮一號差不多,還是採用實驗艙和資源艙兩艙構型,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太陽翼展寬約18.4米,重8.6噸,設計在軌壽命2年。

  天宮二號是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備份的基礎上,根據天宮二號的任務的需要改裝研製而成。

  早在兩年前,2014年9月,「中國太空第一人」楊利偉,便以太空探索者協會中方大會主席身份透露——2016年我國將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並發射神舟11號載人飛船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 。

  直到今年6月,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高級顧問顧逸東院士,才對外披露天宮二號的部分空間科學任務。它將開展地球觀測和空間地球系統科學、空間應用新技術、空間技術和航天醫學等領域的應用和試驗。

  值得注意的是,在天宮二號實驗室將要開展的10多項世界最前沿實驗中,包含有空間科學物理領域的重點項目:空間冷原子鐘實驗。「空間冷原子鐘」有望實現3千萬年誤差一秒的超高精度。這將對衛星定位導航、引力波探測等空間科學研究產生重大影響。

  天宮二號還將進行30天的航天員中期駐留試驗。

  這不僅是對航天員本身的考驗,也是對中國載人航天技術全新的挑戰——如何長時間提供適合人生活的環境,如何長時間提供包括水在內的物資供給,都將在天宮二號任務中得到驗證。

  這次飛行中,天宮二號還將釋放一顆伴隨衛星,這是一顆微納衛星,搭載多個試驗載荷,並具備較強的變軌能力,具備開展空間任務的靈活性與機動性。伴隨衛星將在任務期間開展對空間組合體的飛越觀測等試驗,為主太空飛行器的技術試驗提供支持,並拓展空間技術應用。

  「太空爭霸賽」:2020年建成永久空間站

  目前,執行天宮二號飛行任務的航天員系統、空間應用系統、運載火箭系統、發射場系統、測控通信系統和空間實驗室系統,已經完成綜合演練,發射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天宮二號發射進入倒計時,但此前幕後的每一步都至關重要。

  9月9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與長徵二號F T2火箭垂直轉運至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塔架。

  9月13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發射、測控、通信等多個系統,連同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等多個部門舉行了全區合練,對所有參試設備的狀態進行檢驗。

  昨天,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朱樅鵬稱,天宮二號發射前各項準備工作都在順利進行:「天宮二號已經扣上整流罩,和運載火箭對接上了,現在已經在發射臺上,現在狀態,經過前期測試,各方面都非常好。」

  昨天下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才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宣布,天宮二號將在中秋之夜開始它的旅程。

  天宮二號的順利發射,即將掀開中國太空研究的另一場大幕。

  按照計劃,今年10月,中國將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行對接,進行30天的航天員中期駐留試驗。

  明年,長徵七號火箭將發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進行對接,進行推進劑在軌補加等空間站建造運營關鍵技術的驗證。

  而這一切,是為了中國2020年前後建成永久性空間站。

(中國載人航天發展戰略)

  航天計劃24年:載人航天「三步走」

  在中國航天專家看來,發射天宮二號是全面完成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的關鍵之戰,將為中國後續空間站建造和運營奠定堅實基礎、積累寶貴經驗,對於推進中國載人航天事業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其實早在1992年,中國就確立了以建立空間站為目標的航天計劃。

  這一計劃分三步,第一步是載人飛船階段,目標是能夠把太空人送到太空,正常運行若干天,並成功返回。

  第二步是空間實驗室階段。在這個階段要解決組裝、交互對接、補給以及循環利用等四大技術。這些技術關係到空間站的組裝、太空人在空間站的生存等關鍵問題。

  天宮一號就是中國在第二步計劃中為了解決交互對接問題而發射的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被運往太空之後,通過對接可以被改造成一個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室。

  對接技術成熟之後,才可以發射真正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

  天宮二號將完成再生式循環系統、有效載荷和應用系統的實驗以及其他一些科研項目。經過空間實驗室階段,在中國的載人航天「三步走」計劃中,我國最終要建設的是一個基本型空間站。

  為此,我國會在海南文昌新建繼酒泉、太原、西昌之後的第四個航天發射場,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和深空探測衛星等太空飛行器的發射任務。

  (部分資料來源:人民日報、中新聞、澎湃等)

news.sohu.com true 搜狐網 http://news.sohu.com/20160915/n468495054.shtml report 4233  (9月15日,塔架上的天宮二號和長徵二號FT2火箭。)中秋月圓夜,今晚22時04分,中國天宮二號將在萬眾矚目之中發射。天宮二號首次使用可展開的多功能

相關焦點

  • 「天宮二號」今日22時04分發射
    中新網9月15日電 繼「長徵七號」首飛之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迎來第二次飛行,期待已久的「天宮二號」將於今日22時04分發射。之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開展在軌測試並建立自主運行模式,做好迎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訪問的準備。  即將發射的「天宮二號」狀況如何?技術上有哪些突破?需要完成哪些任務?未來將實現哪些對接呢?
  • 科技|天宮二號發射成功!「天宮」到底是座什麼「宮」?
    二問:發射天宮二號有何目的?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介紹,發射天宮二號的主要目的是接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訪問,完成航天員中期駐留,考核面向長期飛行的乘員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相關技術;接受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訪問,考核驗證推進劑在軌補加技術;開展航天醫學、空間科學實驗和空間應用技術,以及在軌維修和空間站技術驗證等試驗。
  • 天宮二號的這些「秘密」你要提前知道
    9月12日,發射「天宮二號」的「長徵二號」F T2運載火箭進入加注前準備。按計劃,「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於9月15日至20日擇機發射,之後開展在軌測試並建立自主運行模式,做好迎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訪問的準備。
  • 天宮二號今晚發射 這些「秘密」不知道怎麼行!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於15日22時04分發射,恰逢中秋佳節,一個對中國人來說有著特殊意義的時間。  太空又將迎來中國航天的使者,「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即將奔赴太空,由此展開的空間應用試驗、太空中期駐留驗證、推進劑補加等,這些對中國人意味著什麼,對中國空間站的建設又意味著什麼?
  • 天宮二號是幹什麼的 五個問題讓您快速了解
    9月15日22時04分09秒,搭載天宮二號的空間試驗室由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正式點火升空,至22時25分,天宮二號宣布發射任務正式成功。
  • 天宮一號備份改為天宮二號 嫦娥五號2017年發射
    他介紹,天宮一號研製的時候,準備了一個備份飛行器應對某些特殊情況,確保交會對接任務的萬無一失。天宮一號自2011年9月29日發射以來,先後完成了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的交會對接任務,迄今在軌飛行逾29個月,超過了原來設計要求的兩年壽命。周建平表示,天宮一號圓滿完成歷史使命後,將繼續在軌開展各項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但不再迎接航天員入住。
  • 天宮二號總設計師王翔是咱庫爾勒人!
    王翔生活和工作照9月15日22時04分,搭載著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長徵二號F T2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5秒後,天宮二號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浩瀚星辰的徵途已經開啟,太空,中國天宮二號來了!下面請跟著小編一起回顧一下天宮升空的精彩瞬間——🕒長徵二號F T2火箭點火,託舉著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騰空而起。
  • 「天宮二號」:奠基中國空間站時代
    作為中國空間站計劃的重要一步,「天宮二號」將完成再生式循環系統、有效載荷和應用系統的實驗等科研項目,並隨後迎來「神舟十一號」飛船,為在茫茫太空搭建屬於我們中國的「太空之家」奠定堅實基礎。 空間實驗任務之多史無前例 「天宮二號」升空後將成為我國最忙碌的空間實驗室,各類計劃的實驗項目達到史無前例的14項,涉及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空間生命科學等多個領域,大多是當前世界最前沿的探索領域。
  • 搭載十四項應用載荷 天宮二號「回家」帶來好消息
    搭載十四項應用載荷開展六十餘項空間實驗天宮二號「回家」帶來不少好消息本報記者 付毅飛7月19日晚,天宮二號返回地球。從2016年9月發射至此,它的運行天數,定格在「1036」這個數字上。作為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在接近三年的工作時間裡都忙了些啥?科技日報記者從中科院空間應用中心了解到,天宮二號共搭載14項應用載荷,以及航天醫學實驗設備和在軌維修試驗設備,共開展了60餘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
  •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成功 將與神舟十一號、天舟一號對接
    約585秒後,天宮二號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是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備份產品的基礎上改進研製而成,全長10.4米,採用實驗艙和資源艙兩艙構型,設計在軌壽命不小於2年,主要任務是接受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訪問,開展空間科學實驗,驗證空間站建造和運營相關關鍵技術。
  • 天舟一號發射進入倒計時,將與天宮二號對接
    據中國科技博覽網17日報導,「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將於4月中下旬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並開展貨物運輸補給、推進劑在軌補加、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等多項關鍵技術試驗。屆時,天舟一號將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實施推進劑在軌補加、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等。
  • 「數」說天宮二號
    神箭騰飛送天宮 浩瀚宇宙迎賓朋 空間實驗多成果 一朝身退聚光榮 只待空間站建成 神州大地立新功 天宮二號 我國第1
  • 天宮二號的主要任務是什麼?航天員起什麼作用?
    朱樅鵬: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任務很多,包括接受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的訪問,考核驗證航天員中期駐留、推進劑補加等空間站工程相關關鍵技術,開展航天醫學、空間科學實驗和空間應用技術試驗,在軌維修試驗和空間站技術驗證試驗等。
  • 神舟與天宮成功對接 航天員已進入天宮二號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圖為兩名航天員向全國人民問好中新網10月19日電 綜合消息,神舟十一號飛船於北京時間19日凌晨3點半左右與天宮二號成功實施自動交會對接。在合體3個小時後,兩名航天員已經進駐天宮二號,並將按計劃開展空間科學實驗。
  • 天宮二號成功發射 預計2020年完成空間站建造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由長徵二號FT2火箭發射升空,在發射過程中第155秒助推器分離,第220秒拋出整流罩,第460秒二級主機關機,第576秒器箭分,而後太陽能帆板成功展開。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發射,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東風航天城」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此次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空間科學研究又邁出重要一步。天宮二號3大特點飛得更高:軌道高度385公裡,是最接近空間站的軌道高度,比天宮一號軌道高出50公裡。時間更長:停留30天,這是中國航天第六次載人飛行,航天員空中駐留長達30天。
  • 天宮二號計劃執行哪些任務?
    「天宮二號是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我們將充分利用平臺支持能力、太空微重力和輻射環境資源、航天員較長時間駐留參與試驗,並可天地往返的優勢條件,開展涉及眾多領域的空間科學實驗和空間應用,開展多項與人有關的航天醫學實驗,還將開展面向空間站建造運營的在軌維修技術驗證。」武平表示,整個任務安排的應用和技術試驗項目共計40多項,較天宮一號大幅增加。
  • "走進"天宮二號:既是太空實驗室 又是航天員的"太空之家"
    圖為天宮二號發射全過程示意圖。  新華社發  成功發射入軌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在離地球近400公裡的近地軌道上繞地球飛行。因此,發射前天宮二號只加了半箱「油」,節省的重量可以攜帶更多的載荷產品和航天員的生活物資。  宜居技術,將讓航天員的30天太空生活舒適愜意  實際上,航天員在太空時是生活在由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組成的組合體中。
  • 天宮二號的「傳奇一生」
    2019年7月19日21時06分,天宮二號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全部任務圓滿完成。天宮二號是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從「光榮上崗」到「功成身退」,天宮二號經歷了怎樣的「傳奇一生」呢?
  • 天上三年,「天宮二號」都幹了啥?
    它總共在軌完成了數十項空間應用試驗和航天醫學試驗,成為我國已發射的規模最大的多任務、多載荷、高集成度空間試驗平臺,為我國後續空間站建造和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積累了寶貴經驗。因為「天宮二號」原是「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備份,但由於「天宮一號」表現很好,所以對「天宮二號」進行了適應性改裝,讓它執行空間實驗室任務。為了完成「天宮二號」的三大任務,科技人員開展了很多新的設計工作,從而使「天宮二號」比「天宮一號」「飛得更高、實驗更多、時間更長」。
  • 楊利偉:「天宮二號」2016年前後發射
    楊利偉在發布會上透露,中國空間站工程穩步推進,海南發射場已具備發射條件,2016年前後我國將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並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  京華時報記者潘珊菊  我國空間站建造時間表  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發射成功,至今已於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成功對接2016年前後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隨後發射神舟十一號飛船及與之對接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2018年前後發射試驗核心艙2022年前後完成空間站建造  關於空間站  進入研製關鍵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