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富翁耗巨資打造頂級科學團隊,計劃在2045年打造永生人

2020-12-04 三體使者

生老病死是地球每一個生命都必須經歷的過程,哪怕是那些壽命特別長的動物它們終究都有一死,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雖然時至今日,大部分地區因為處於和平從而生活大幅改善,生活水平上升,很多人都開始注意養生,鍛鍊,從而讓自己有一個抵抗力強的身體,因為這樣就可以不容易生病。另外適當養生和鍛鍊還可延年益壽。在當下有很多老人都已經超過百歲,平均最低年齡都達到七八十歲。

這個年齡對於以前來說可以是很長命,但還是不能滿足現代人類,尤其是當一個人有錢有權後,長壽的欲望就更加強烈,古往至今,人人如此,從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開始就在尋找長壽秘訣,只是可惜找了大半輩子都沒有找到。而隨著現代生活和科技的改善,這類想法則更加強烈 。

例如著名的俄羅斯媒體大亨「新媒體之星」的創始人德米特裡·伊茨科夫,就是其中代表,年僅32歲的他已經是俄羅斯有名的富翁,對於長生自然比別人更加強烈,著名的「2045計劃」就是在這樣的心態下進行的。2011年,德米特裡·伊茨科夫宣布啟動「2045永生計劃」,希望利用現代的科學力量從而達到讓人類永生的地步,這個計劃因為思路和電影《阿凡達》相似,故又命名為阿凡達計劃。

為了該計劃的順利展開,德米特裡·伊茨科夫耗費大量資金,聘請了30位科學家組建起一個科學豪華團隊,這個團隊的核心目標就是將打造「永生人」變成現實。根據報導,這個計劃共分為四個階段,前兩個階段分別是各5年,後一個階段分別各10年。

第一個階段,它們計劃利用人類利用「腦電波」等無線控制機器人,實現分身。第二個階段是通過將人類的腦部組織轉接機器人上,達到繼續延長生命的作用。

而第三個階段則是在人腦衰老後,用人造腦將人腦的記憶和思想等提取,繼續取代人腦的工作,實現全機械版的「永生人」。

最後一個階段,將採用突破機械的辦法,實現全息影像版的永生人,畢竟機械用久了也會出現故障,如果能採用全息影像,未來的永生人就不用再受到生命的限制,而且去到哪裡都能通過「穿牆」直接到達,而且在資訊時代,影像的速度比人體更快。

相關焦點

  • 俄羅斯2045永生計劃
    2011年,俄羅斯媒體大亨德米特裡·伊茨科夫(Дмитрий Ицков)推出了一項令人驚嘆的「俄羅斯2045」計劃,也被稱為「阿凡達計劃」。總之,計劃將人類意識轉移到非生物載體上,從而延長生命,甚至實現「永生」。
  • 俄羅斯科學家曾提出「永生」計劃,2045年後,人類面臨的是什麼?
    俄羅斯科學家曾提出「永生」計劃,在2045年後,人類面臨的是什麼?世界總是瞬息萬變的,人類與世界的發展和演化往往都超出了我們的意料,就像是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誰能想到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內,中國就能進入高速發展的資訊時代呢。
  • 俄羅斯真實版阿凡達2045年可實現?我更關心人類延壽進階到哪了?
    說到人類永生,就不得不提一下曾經帶來不小轟動的「俄羅斯2045」計劃,(又稱「阿凡達計劃」)。這一計劃是2011年俄羅斯媒體大亨德米特裡·伊茨科夫發起的,而計劃的終極目標就是將人類意識轉移到非生物載體上,打造出一個全息影像,以延長生命,甚至最後實現「永生不死」。
  • 俄羅斯科學家曾提出「永生」計劃,在2045年後,人類面臨的是什麼?
    根據科學家的預測,他們認為人類下一個科技的大爆發就在2045年,在2045年之後人類的科技發展會變得越來越快我們將不再為工作和金錢而煩惱,反而會有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人體,滲透人體的秘密,實現人類壽命的進一步延長,俄羅斯曾經提出了阿凡達計劃,計劃的主要內容是希望在2045年人類可以達到「永生」,一共分為4個階段。
  • 30年後人類將以全息形態實現永生
    2011年俄羅斯媒體大亨德米特裡·伊茨科夫發起了一個驚人的「俄羅斯2045」計劃,又稱「阿凡達計劃」。簡單說該計劃是將人類意識轉移到非生物載體上,以延長生命,甚至最後實現「永生不死」。2011年2月,德米特裡 · 伊茨科夫(Dmitry Itskov)為此創辦「2045倡議」計劃,邀請了許多在神經接口、機器人、人造器官系統等領域領先的俄羅斯專家參與其中。
  • 俄羅斯億萬富翁的「全息永生」計劃,預計30年內將大腦上傳至電腦
    【導讀】俄羅斯億萬富翁德米特裡 · 伊茨科夫(Dmitry Itskov)想把自己的大腦上傳到電腦上,這樣他死後就能以全息圖像的形式繼續生活。俄羅斯億萬富翁的「阿凡達」之夢 伊茨科夫希望在未來的三十年,自己能夠成為變成這樣一個不朽的全息化身。
  • 俄羅斯富豪的「2045永生計劃」,未來的黑客或會入侵機器人
    隨著智能時代的發展,世界都在網際網路化,而要實現這一方面離不開計算機的運行,而且隨著不斷發展,智能機器類也逐漸誕生,像目前無人餐廳,無人超市,無人機等等,都是智能機器的代表,其中機器人也在構建當中,為了早日實現我們的永生計劃,機器人作為其中的一大關鍵環節,自然不可避免。
  • 英國動物園耗巨資為亞洲獅打造新家
    英國動物園耗巨資為亞洲獅打造新家亞洲獅是獅子的一個亞種,曾在亞洲西部及印度廣泛分布。古代的中國人見到的獅子,就是亞洲獅。然而,由於人類的濫捕濫殺以及棲息地的不斷喪失,亞洲獅的數量不斷下降。100多年前,亞洲獅一度只剩下13隻,差點就要完全從地球上消失。如今,野生的亞洲獅僅生活在印度西部的吉爾國家公園中,數量僅剩下523隻(這是2015年的數據,最新的統計工作將於2020年完成)。
  • 科學家實施「阿凡達計劃」,真的能讓人類在2045年實現永生嗎?
    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似乎已經停滯不前,在過去的100多年裡,科學發展仿佛踏入了一個瓶頸期,世界上再也沒有出現過像愛因斯坦,牛頓這樣的科學家,我們的時代也沒有出現任何改變,對此不少人猜測,人類的科學發展是不是已經走到了盡頭?
  • 在2045年,人類真的會迎來新的時刻,從而獲得永生嗎?
    在2045年,人類真的會迎來新的時刻,從而獲得永生嗎?不知各位是否發現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似乎已經停滯不前。在過去的100多年以來,科學發展似乎進入到了一個瓶頸期。世界上再也沒有出現過像愛因斯坦,牛頓這樣的科學家,我們的時代也沒有任何的改變。
  • 為何2045年被稱為「決定人類命運的一年」?這一年會發生什麼?
    文/行走天涯為何2045年被稱為「決定人類命運的一年」?這一年會發生什麼?不知從何時起,人類的科學進步的腳步越來越慢了,尤其是100多年的時間以來。科學似乎已經進入了一個瓶頸期。科學家們也猜測過原因,例如現如今已經沒有再出現過類似於愛因斯坦、牛頓這樣能夠改變時代的偉大的科學家了。
  • 為何2045年被稱為「決定人類命運的一年」?這一年會發生什麼?
    文/行走天涯為何2045年被稱為「決定人類命運的一年」?這一年會發生什麼?不知從何時起,人類的科學進步的腳步越來越慢了,尤其是100多年的時間以來。科學似乎已經進入了一個瓶頸期。但這些科學家間隔的時間也超過了兩個世界,也不能說人類科學將會停滯不前了。畢竟,坊間也一直傳言2045年將是決定人類命運的一年。那這一年會發生什麼呢?現如今人類最想實現的夢想毫無疑問肯定是探索宇宙外太空以及長生不老等等。
  • 巨資打造「巨無霸」,破冰威力超乎想像?
    巨資打造「巨無霸」,破冰威力超乎想像?Hi,歡迎收看大國的崛起~世界各國的資源是有限的,隨著工業化不斷發展,對各種自然資源進行了大規模開採,導致資源急劇減少,面臨國家資源短缺的局面,尋找新能源成為了各國調整能源結構的新方向!
  • 2045年,換種形式永生?(附照片)
    不過,藉助科技的力量,這個夢眼下又有了新的內容——據報導,俄羅斯32歲的億萬富翁德米特裡·伊茨科夫及其團隊目前正在開展一項名為「阿凡達」的科研項目,希望打造真實版「永生人」。不久前,項目公布了一批細節,聲稱將在2045年左右實現將人類大腦中的信息上傳至全息軀體,從而以一種近似「拋棄肉身、保留記憶」的形式獲得永生。
  • 阿凡達計劃正在進行中!
    俄羅斯媒體大亨德米特裡·伊茨科夫發起了一個驚人的"俄羅斯2045"計劃,"俄羅斯2045"計劃又稱"阿凡達計劃",該計劃的宗旨是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延長人類的生命,甚至最後實現"不死之身"。出發點完全是根正苗紅,沒有一點歪理的。但怎麼聽怎麼都覺得有點太過瘋狂和臆想了。
  • 俄羅斯航天局計劃打造低成本宇宙飛船,打破SpaceX壟斷地位
    近日,俄羅斯航天局和「可重複使用的運輸空間系統(RTSS)」公司籤署了一項為期5年的合作協議,旨在開發一種能夠運載貨物往返國際空間站的太空飛行器。據估計,馬斯克的龍飛船返程費用為1.5億美元,而俄羅斯打算將其價格降至6900萬美元。
  • 美國DARPA斥巨資研製腦—機接口,欲打造「超級士兵」
    DARPA擬通過腦—機接口設備打造超級士兵。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5月26日報導,美國國防部下屬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正在向科學家提供資助,支持他們利用基因編輯、納米技術和紅外光束等技術以及工具,研製出更高效的、非侵入的腦—機接口設備。士兵可以佩戴這些設備,將他們的大腦信號轉化為指令,讓其可用思維控制武器。比如,用一閃念將無人機機群送入空中;或者將圖像從一個大腦發送到另一個大腦等。
  • 美國專家曾提出「永生計劃」,人類未來將成為虛擬人?了解一下!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小宙斯帶你看宇宙,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美國專家曾提出「永生計劃」,人類未來將成為虛擬人?了解一下。據小編了解到美國專家曾提出「永生計劃」,並且這種永生計劃或許會將人類進化為虛擬人,那麼人類未來將成為虛擬人?下面小編帶領大家了解一下。
  • 美國花巨資打造「核能充電寶」,僅僅為了提供微型核電站?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9日報導,五角大樓本周一籤署3份合同,開始進行移動式小型核反應堆的設計工作,報導稱此舉是實現為美國本土和駐外美軍提供微型核電站的兩步走計劃的一部分,我們都知道美國在其他國家有駐軍,而美國此舉從明面上來說是為了自己國家的軍事基地,有足夠的能源,方便軍事活動的進行,可是仔細看來
  • 中國2045航天宏偉計劃曝光:將打造天地往返「計程車」
    自從中國2004年宣布探月計劃以來,16年的時間已經過去,曾經與中國同期宣布探月的四個國家都沒有成功,唯有中國完成了所有的任務目標。然而就在「嫦娥五號」成功挖土返回之際,航天科工爆出了未來更加宏偉的25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