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人類永生,就不得不提一下曾經帶來不小轟動的「俄羅斯2045」計劃,(又稱「阿凡達計劃」)。這一計劃是2011年俄羅斯媒體大亨德米特裡·伊茨科夫發起的,而計劃的終極目標就是將人類意識轉移到非生物載體上,打造出一個全息影像,以延長生命,甚至最後實現「永生不死」。總的來說,就是精神與肉體分離後,精神仍可長期存在於世界上,有些類似於中國傳統的神話故事中的神仙,憑藉強大的意念,可以永恆地存在於天地之間。
伊茨科夫還解釋說:「阿凡達計劃」的最終目標是讓人類走向長生不死之路,一個人如果擁有自己的高科技完美「化身」,那麼在他死後,他的高科技「化身」將能繼續存活在社會中。
不得不說這位大亨的想像力還是非常有意思的,要知道人類之所以會滅亡,就是因為人類的肉體會衰老、生病,所以若要想實現永生,就必然要首先消除這兩樣,而消除的方式毫無疑問就是放棄肉體的存在。
從理論上來說,人類存在的證明最關鍵的就是意識與記憶,所以只要讓意識和記憶保存下來,那麼這個人就是活著的,最後即使人的肉身毀滅了,只要以其他方式,比如讓人通過意識去交流(就像三體中後面人們交流的方式那樣),那麼這個人也就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永生不死」。
為了向世人證明「求永生,我是認真的」,伊茨科夫不僅耗費巨資僱傭了至少30名科學家,還詳細地制定出計劃步驟,這個計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到2020年,打造出一個可以通過人腦進行遙控的機器人,這個機器人就是真人「阿凡達」驅動的身體。不過現在已經2020年了,貌似還沒有實現大腦完全自由驅動,也不知道疫情之下,他們是否還有錢繼續堅持這個計劃呢;
第二階段:到2025年,順利實現將人腦移植到機器人身上。當然這個移植一定是要發生在一個人去世後,不然就變成恐怖大片了。而且移植之後還要在機器人身上創造出適合大腦生存的環境,保證其能向大腦提供足夠的營養和氧氣等,使人腦處於存活和思考狀態。換句話說,人類到時只要靠一個頭腦便可存活,而不需要軀體的營養循環和能量提供。
第三階段:到2035年,創造出真正的「人造大腦」。畢竟人腦始終是生命體,可以延緩死亡,但是不能達到永生,所以科學家還要研究發明出和真人大腦功能完全相似的「人造大腦」,用來儲存主人的所有性格和記憶。而實現這一階段的難度更大,因為「人造大腦」需要解開人腦所有功能機制的奧秘,而人腦不僅複雜,還是以高達每秒6×10^16位的速度傳遞大量的信息的存在,這速度,可不是光靠幾十個頂尖的理論神經學家就能解決的,還涉及到更多其他層面的高精尖技術。
第四階段:2045年,真實版「虛擬人」問世。到達這一步,也就代表著人類徹底脫離了肉身和形體的種種限制,真正擁有「永生不死之身」,這個「虛擬人」就成為原主人的全息影像了。人類到時就可以像《星球大戰》電影中主人公之一歐比旺的全息影像那樣自由穿梭於時空之間。
總之,當小編最開始看完這個計劃之後,不僅沒啥小激動,反而認為這種事情還是存在於科幻影視中就好,現實中大可不必,畢竟這樣造出來的「虛擬人」,總感覺跟人類沒啥關係,拋開了肉身的人還真的是人了麼?所以人類的永生計劃真的沒什麼必要,生命正因為有限才更有其獨特的意義。
不過,人們雖然不必追求永生,因為永生是一件極為遙遠的事情,從人類有史以來,永生的傳說就一直不斷地被完善,但截止目前來看,不要說永生,連一個活過兩百歲的人都沒有出現過。因此,人們當前所能做的,還是只能停留在儘量延長壽命方面。實際上,在延壽方面,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比如規律生活,加強鍛鍊,保持好心情,或者食用一些長壽類產品等。
近兩年來,在追求長壽方面表現較為突出的富人圈,開始流行一種新型的延壽物質NMN(β-煙醯胺單核苷酸,萊特維健NMN10000的核心成分),由於該類物質已經被哈佛大學實驗室等頂級科研機構驗證過,因此,市場擴張相當迅速,出現了眾多知名品牌,如香港萊特維健。
當然,目前延壽市場上的產品比較多,每年市場份額數以十萬億計,值得一提的是,當前獲取延壽產品的渠道相當廣泛,除了已經走進千家萬戶的跨境電商,在線下如香港萬寧也能獲取到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