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通與航天科工完成國內首個「5G+低軌衛星」融合網絡業務演示...

2020-12-04 中國信息產業網

12月1日上午7時15分,低軌寬帶網際網路衛星過境浙江岱山縣海域,中國聯通和航天科工演示人員使用5G手機撥打聯通移動號碼,與岱山縣指揮大廳實現了通話,聲音清晰無卡頓。這標誌著我國首個「5G﹢低軌衛星」融合網絡業務演示完成。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與物聯網的普及發展,以及機載、船載、空間中繼等通信需求的日益增加,衛星通信進入以高通量衛星(HTS)、中低軌星座(NGSO)等技術系統為平臺,以網際網路應用為服務對象的衛星網際網路發展階段,衛星網絡與5G融合發展、6G深度應用已成為通信網絡界的關注焦點。中國聯通和航天科工在戰略合作的背景下,首次實現「低軌衛星﹢ 5G﹢物聯網」融合網絡業務演示,在星地網絡融合的技術研究和業務探索上邁出了突破的一步。

專家表示,傳統海事衛星電話成本高,使用APP方式用戶體驗差、安全性低。本次5G網絡與低軌衛星網絡打破壁壘,實現普通5G用戶終端直接通過聯通網絡訪問衛星網際網路,使用語音及數據業務,客戶使用體驗好,安全可靠。隨著5G網絡的演進及低軌衛星的全面覆蓋,未來該業務可廣泛用於鑽井平臺、遠洋船舶、海外基地及勘察車輛等場景。同時,中國聯通也會把探索5G網絡星地一體相關技術成果推動至3GPP 5G R17標準中,積極引導國內外標準趨勢。

在海上沒有地面行動網路信號覆蓋的情況下,航天科工與中國聯通成功利用我國首套低軌寬帶通信技術驗證系統在海上構建5G天基回傳通道,實現低軌衛星網際網路和5G的融合,與此同時,還成功開展了基於物聯網的智慧船舶應用。未來,藉助衛星網際網路,5G信號不僅能夠覆蓋城市、鄉村,還能夠覆蓋廣袤的天空和海洋。

在本次成功開展5G星地網絡融合應用示範的基礎上,未來,中國聯通及航天科工還將攜手產業合作夥伴開展多項深入合作,將探索成果逐步推廣至應用市場領域,實現業務落地;還將籌劃成立聯合創新實驗室,在星地融合網絡前沿創新領域及技術領域進行友好合作,突破技術理論,完成關鍵技術驗證,並共同輸出技術標準及專利成果。

相關焦點

  • 當5G遇上衛星——中國聯通與航天科工完成國內首個「5G+低軌衛星...
    中國聯通-航天科工「低軌衛星+5G+物聯網」海上融合組網通信試驗圓滿成功2020年12月1日上午7時15分左右,低軌寬帶網際網路衛星過境岱山縣海域,演示人員使用5G手機撥打聯通移動號碼,與岱山縣指揮大廳實現了通話,聲音清晰無卡頓,並體驗了使用5G手機上網觀看視頻、發送微信,感受海上5G+衛星網際網路通信。
  • 我國「低軌衛星網際網路+5G+物聯網海上融合組網通信」在岱山海域首...
    近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聯合中國聯通
  • 低軌衛星網際網路+5G+物聯網海上融合組網通信試驗
    夜幕降臨,一艘行駛在浙江省岱山縣附近海域的輪船上,航天科工海上應用示範外場試驗隊的隊員們正忙碌地做著準備。他們要進行我國首次低軌衛星網際網路+5G+物聯網海上融合組網通信試驗。一系列緊張調試之後,船上的5G手機順利接入網絡,能夠順暢地瀏覽網頁、視頻聊天、撥號通話等。
  • 低軌衛星網際網路+5G+物聯網海上通信試驗成功
    他們要進行我國首次低軌衛星網際網路+5G+物聯網海上融合組網通信試驗。一系列緊張調試之後,船上的5G手機順利接入網絡,能夠順暢地瀏覽網頁、視頻聊天、撥號通話等。茫茫大海,沒有地面行動網路信號覆蓋,航行的船隻很容易變成「信息孤島」。
  • 5G+低軌衛星,重要進展
    近日,環球網記者從銀河航天官方目前已在西安載荷AIT研發示範線完成二發星載荷研製,並計劃於9月18日進行載荷艙轉運。「自研載荷是構建衛星網際網路的關鍵一步,銀河航天致力於研發全球領先的新一代網際網路衛星,將不斷的推動低成本、高性能網際網路衛星的量產,拉開中國衛星低成本量產時代的序幕。」銀河航天載荷總體負責人左朋介紹。
  • 走進新國企:航天科工發布軍民融合發展成果
    中新網7月7日電 7月6日,由國務院國資委組織的「砥礪奮進新國企」系列採訪活動走進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活動上,航天科工從新產業、新平臺、新系統等多角度展示軍民融合產業的發展成果。  新產業:商業航天揚帆起航  在新產業方面,中國航天科工國內率先發布千億商業航天項目規劃,持續推動飛雲、快雲、行雲、虹雲、騰雲五大商業航天工程實施;快舟一號火箭成功完成一箭三星發射,從籤訂合同到發射僅歷時8個月,順利完成「商業航天第一單」;開拓者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天鯤一號」,衛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航天科工已具備獨立自主研製各類典型空間飛行器及平臺的能力
  • 我國低軌寬帶網際網路衛星系統「虹雲工程」開啟發射...
    12月22日,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虹雲工程」首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我國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系統建設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推出的「Star Link」計劃、中國的「虹雲工程」「鴻雁星座」等都是此類低軌道衛星通信星座。  虹雲工程首星是我國首顆低軌寬帶通信技術驗證衛星,並首次將毫米波相控陣技術應用於我國低軌寬帶通信衛星,能夠利用動態波束實現更加靈活的業務模式。後續將以此衛星為基礎開展低軌天基網際網路試驗與應用示範。
  • 深海遠洋,也能5G上網衝浪了
    他們要進行我國首次低軌衛星網際網路+5G+物聯網海上融合組網通信試驗。一系列緊張調試之後,船上的5G手機順利接入網絡,能夠順暢地瀏覽網頁、視頻聊天、撥號通話等。茫茫大海,沒有地面行動網路信號覆蓋,航行的船隻很容易變成「信息孤島」。
  • 每個人都可以用的衛星?看我國商業航天領域的「黑科技」
    今天(19日),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在湖北武漢舉行。記者從論壇上獲悉,我國商業航天目前處於快速發展階段,一批先進航天項目紛紛取得階段性進展。據介紹,我國的衛星網際網路工程—虹雲工程近期圓滿完成國內首個全系統、全流程、多用戶寬帶衛星網際網路通信試驗,未來將打造覆蓋全球的衛星網際網路系統,實現人們隨時隨地上網的需求。
  • 空天信息產業深度報告:低軌衛星通信網絡呼之欲出
    2.2.3 空天端通信系統建設性價比提升根據 Wind 數據,2019 年中國 4G 用戶規模為 12.1 億戶,目前中國境內 4G 平均網速是 3.61M/s;截至 2019 年 5 月,全國共建成 437 萬個 4G 基站,每個基站可供最多 500 終端接入;中國三大運營商在 4G 網絡上的建設至少在 8000 億規模。
  • 寬帶通信衛星系統實現零的突破,虹雲工程首星成功發射,這家公司是...
    據中新網報導,北京時間12月22日7時51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虹雲工程首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進入預定軌道。虹雲工程首星是中國第一顆低軌寬帶通信技術驗證衛星,其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系統建設實現零的突破,中國打造天基網際網路也邁出了實質性的第一步。
  • 衛星通信行業深度報告:從高軌到低軌,新起點上的衛星通信產業
    目前在火箭 和衛星配套及總體製造,測控、導航和遙感應用等環節湧現出了大量的民營企業, 截至 2018 年年底,國內已註冊的商業航天領域公司有 141 家,其中民營航天企業 123 家,成為參與航天活動的新勢力。小衛星研製與發射、網絡融合、終端天線等方面技術的進步,使實現低軌衛星通信 系統建設和商業化應用的成為了可能。
  • 解讀中國首隻衛星網際網路獨角獸!
    「改善所有區域、每個人的網絡連接狀況,提供經濟實用、快捷方便的寬帶網絡和服務。」這個夢想的種子開始發芽成長。2020年1月,中國首顆通信能力可達到24Gbps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成功發射。「2020年6月,銀河航天首發星與聯通公網中的5G基站及傳輸網絡實現直連,成功完成了5G基站的開通和5G用戶的業務測試。
  • 我國首個衛星物聯網完成第一階段建設,預計2023年全球覆蓋
    10月19日,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在湖北武漢舉行。從論壇上了解到,我國正在建設的首個衛星物聯網——「行雲工程」進展順利,預計將於2023年前後建設完成由百餘顆衛星組成的「物聯網星座」,形成覆蓋全球的物聯網信息服務系統。目前第一階段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
  • 衛星行業深度報告:低軌網際網路星座熱潮興起
    第一步計劃在 2018 年前,發射第一顆技術驗證星, 實現單星關鍵技術驗證,目前已經完成;第二步到「十三五」末,發射 4 顆業務試驗星,組建一個小星座,讓用 戶進行初步業務體驗;第三步到「十四五」末,實現全部 156 顆衛星組網運行,完成業務星座構建。
  • 衛星通信行業專題報告:從頻率維度看低軌寬帶衛星網發展
    國內方面,低軌衛星移動通信與空間網際網路系統主要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推出的鴻雁星座,這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聯合中國電信、中國電子、中國國新等企業組成的東方紅衛星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實現運營的,是我國投資規模最大的國家級商業航天項目,主要依託東方紅衛星移動通信有限公司開展建設和運營。
  • 銀河航天|我國首顆5G低軌寬帶衛星通信成功,低軌星座建設正當時
    但是,最近有好消息傳來:2月16日,中國首顆通信能力達10Gbps的銀河航天首發星,在軌30天後成功開展通信能力試驗,在國內第一次驗證低軌Q/V/Ka頻段通信。銀河航天首發星型號負責人常明介紹,一個月以來,銀河航天首發星在軌狀態良好,衛星入軌以後,按照飛行程序姿態機動和模式切換正常,星載軟體、綜合電子、測控系統運行正常,將繼續開展Q/V/Ka等頻段的通信性能測試。
  • 全球低軌衛星星座計劃與進展
    我們認為對未來低軌衛星星座的建設,需要關注資本的注入、政策的催化以及技術的突破三個驅動因素,當前主要投資機會在衛星的基礎設施建設,之後衛星運營和應用的潛力更大。推薦組合:1)衛星研製:中國衛星;2)地面設備:海格通信;3衛星運營:中國衛通;4)衛星應用:海能達;5)電子元器件:和而泰。風險提示:技術成熟緩慢;國外強者擠佔國內參與者市場份額;資金鍊斷裂導致星座計劃破產;政策激勵不達預期。
  • 融合5G+衛星網際網路 海能達打造天地一體通信能力
    這些事件都標誌著衛星網際網路建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衛星網際網路至今已有近30年的發展歷史,主要經歷了以下三個發展階段。我國衛星網際網路建設也正在提速,11月17日,銀河航天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近80億元人民幣,成為我國商業航天及衛星網際網路領域第一隻獨角獸企業。今年1月16日,銀河航天發星成功發射,這也是我國首顆對標國際水平的5G低軌寬帶通信衛星,將通過地面站逐步為各地提供5G通信服務,目前,銀河航天自主研發的第二顆寬帶通信衛星已進入總裝階段。
  • 銀河航天首發星完成國內首次低軌衛星網際網路山區寬帶接入應用試驗
    偏遠山區的網絡覆蓋難題如何解決?地質災害來臨,地面通信基礎設施被破壞時怎麼辦?這些難題有望通過衛星網際網路的發展得到更好的解決。近日,銀河航天首發星在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桃龍藏族鄉,成功實現了國內首次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的山區實地應用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