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軌衛星網際網路+5G+物聯網海上通信試驗成功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深海遠洋,也能網上衝浪

夜幕降臨,一艘行駛在浙江省岱山縣附近海域的輪船上,航天科工海上應用示範外場試驗隊的隊員們正忙碌地做著準備。他們要進行我國首次低軌衛星網際網路+5G+物聯網海上融合組網通信試驗。

一系列緊張調試之後,船上的5G手機順利接入網絡,能夠順暢地瀏覽網頁、視頻聊天、撥號通話等。

茫茫大海,沒有地面行動網路信號覆蓋,航行的船隻很容易變成「信息孤島」。航天科工空間工程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豔彬介紹,船員們出海通常使用傳統的高軌衛星通信,但此次航天科工聯合中國聯通,在海上構建起5G天基回傳通道,利用的則是低軌衛星。

2018年12月,由航天科工自主研製的我國首顆低軌寬帶通信技術驗證衛星成功發射入軌,先後開展了多項衛星網際網路關鍵技術試驗驗證。這次海上通信試驗是面向應用的又一次探索,對於後續衛星網際網路的應用推廣具有積極意義。

目前提到衛星網際網路,更多指的是低軌衛星網際網路。相比高軌衛星,它具有低時延、易於實現全球覆蓋等特點。地面網絡靠基站通信,衛星網際網路則基於衛星通信技術接入網際網路,就像將地面的基站搬到太空中,每一顆衛星就是一個移動的「基站」。

「如果有了覆蓋全球的衛星網際網路,漁民和船艦無論走到世界哪個角落都能有信號,既可以和家人聯繫,也能在遇到危險時求救。」航天科工海上應用示範外場試驗隊副隊長王崇說。

今年4月,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國家新型基礎設施範疇。未來,藉助衛星網際網路,5G信號不僅能夠覆蓋廣袤的城市鄉村、偏遠的高山荒漠,還能填補地面網絡設備無法觸達的「空白」,在萬米高空、深海遠洋,同樣能實時、高速上網。此外,通過與5G、物聯網等融合,衛星網際網路將來的應用場景更加豐富,能在生態環境監測、車聯網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航天科工在加速推進武漢衛星產業園建設,建成後將實現年產不低於120顆/年(單班制)、240顆/年(雙班制)1噸以下小衛星及上千顆100公斤以下微納衛星批量化、柔性生產能力,助力我國衛星網際網路系統的早日建成。

相關焦點

  • 低軌衛星網際網路+5G+物聯網海上融合組網通信試驗
    夜幕降臨,一艘行駛在浙江省岱山縣附近海域的輪船上,航天科工海上應用示範外場試驗隊的隊員們正忙碌地做著準備。他們要進行我國首次低軌衛星網際網路+5G+物聯網海上融合組網通信試驗。一系列緊張調試之後,船上的5G手機順利接入網絡,能夠順暢地瀏覽網頁、視頻聊天、撥號通話等。
  • 我國「低軌衛星網際網路+5G+物聯網海上融合組網通信」在岱山海域首...
    +5G+物聯網海上融合組網通信試驗。此次融合組網試驗是首次把衛星網際網路、5G和物聯網結合在一起的海上綜合試驗,具有裡程碑意義。在海上沒有地面行動網路信號覆蓋的情況下,航天科工與中國聯通利用我國首套低軌寬帶通信技術驗證系統在海上構建起5G天基回傳通道,通過低軌衛星網際網路、5G網絡的深度融合,成功在海上通過5G手機實現視頻通訊、與聯通用戶進行常規撥號通話等功能。
  • 當5G遇上衛星——中國聯通與航天科工完成國內首個「5G+低軌衛星...
    中國聯通-航天科工「低軌衛星+5G+物聯網」海上融合組網通信試驗圓滿成功2020年12月1日上午7時15分左右,低軌寬帶網際網路衛星過境岱山縣海域,演示人員使用5G手機撥打聯通移動號碼,與岱山縣指揮大廳實現了通話,聲音清晰無卡頓,並體驗了使用5G手機上網觀看視頻、發送微信,感受海上5G+衛星網際網路通信。
  • 高速衛星網際網路飛機成功首航 低軌衛星成通信新寵兒
    華泰證券分析師王林6月15日報告指出,低軌衛星通信具備廣泛應用場景,典型應用場景包括低軌衛星網際網路、航天網際網路、車聯網、基站回傳以及天基物聯網等,預測2022年全球低軌衛星互聯服務市場規模約1100-2000億美元。近年來,海外以Starlink和Oneweb為代表的公司正大力發展低軌衛星星座,兩家公司均計劃於2021年實現覆蓋全球的低軌衛星網際網路,提供全球服務。
  • 衛星通信行業深度報告:從高軌到低軌,新起點上的衛星通信產業
    年各成功發射 2 次合計 240 顆組網星,目前共有 242 顆試驗星和組網星在軌運行。國內主要中低軌衛星通信系統 在空間基礎設施、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等重點項目建設,以及國內商業航天產業蓬 勃發展等因素的共同推動下,國內低軌衛星通信系統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目前由 各類企業、高校提出的星座建設計劃超過 10 個,「虹雲」星座、「鴻雁」星座成功 完成試驗星的空中試驗,電科集團「天象」試驗 1 星、2 星在 2019 年完成發射。
  • 5G+低軌衛星,重要進展
    這是自今年初正式開始二發星型號研製以來,銀河航天首次在西安載荷AIT研發示範線上進行載荷研製工作,是示範線上研製的首個寬帶通信衛星載荷,也是具有國際先進性的Q/V/Ka頻段低軌寬帶通信衛星載荷。銀河航天西安載荷AIT研發示範線首套載荷的下線,意味著銀河航天在自研寬帶通信載荷方面邁出堅實一步。
  • 中國聯通與航天科工完成國內首個「5G+低軌衛星」融合網絡業務演示...
    12月1日上午7時15分,低軌寬帶網際網路衛星過境浙江岱山縣海域,中國聯通和航天科工演示人員使用5G手機撥打聯通移動號碼,與岱山縣指揮大廳實現了通話,聲音清晰無卡頓。
  • 我國低軌物聯網星座初成,「萬物互聯」再添關鍵一環
    覽潮網 11月5日訊(記者  陳曉晟)上周,天啟6號物聯網衛星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天啟6號衛星是「天啟星座」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星座也將是我國首個投入運營的低軌衛星物聯網星座。隨著我國低軌物聯網星座建設不斷推進,「萬物互聯」再添關鍵一環。
  • 衛星通信行業專題報告:從頻率維度看低軌寬帶衛星網發展
    目前「鴻雁星座」首顆試驗衛星「重慶號」已於 2018 年底成功 發射,並計劃在明年 7 月再發射兩顆試驗衛星,對空間網際網路系統關鍵技術進行在軌驗證,對移動通信、寬帶網際網路、物聯網、導航增強等功能進行示範驗證,對商業模式展開積極探索。
  • 衛星行業深度報告:低軌網際網路星座熱潮興起
    低軌網際網路衛星星座利用運行在 200-2000km 軌道高度的衛星群向地面提供寬帶網際網路接入服務,通過多 顆衛星組網實現全球覆蓋。過去,低軌衛星因為距離地面較近,多用於對地觀測;隨著衛星成本及運載火箭發 射價格的下降,採用低軌通信衛星星座提供網際網路接入服務具備了一定競爭力,全球多個企業提出了低軌星座 計劃並逐漸付諸實施。
  • 銀河航天首發星完成國內首次低軌衛星網際網路山區寬帶接入應用試驗
    地質災害來臨,地面通信基礎設施被破壞時怎麼辦?這些難題有望通過衛星網際網路的發展得到更好的解決。近日,銀河航天首發星在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桃龍藏族鄉,成功實現了國內首次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的山區實地應用測試。
  • 銀河航天首發星完成國內首次低軌衛星網際網路山區寬帶接入應用試驗
    地質災害來臨,地面通信基礎設施被破壞時怎麼辦?這些難題有望通過衛星網際網路的發展得到更好的解決。  近日,銀河航天首發星在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桃龍藏族鄉,成功實現了國內首次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的山區實地應用測試。  據悉,銀河航天首發星是我國首顆通信能力達16Gbps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於2020年1月16日發射成功。
  • 深海遠洋,也能5G上網衝浪了
    他們要進行我國首次低軌衛星網際網路+5G+物聯網海上融合組網通信試驗。一系列緊張調試之後,船上的5G手機順利接入網絡,能夠順暢地瀏覽網頁、視頻聊天、撥號通話等。茫茫大海,沒有地面行動網路信號覆蓋,航行的船隻很容易變成「信息孤島」。
  • 空天信息產業深度報告:低軌衛星通信網絡呼之欲出
    國際巨頭先行布局低軌衛星星座系統從 2014 年底至今,在谷歌(Google)等網際網路巨頭的推動和支持下,一網公司(OneWeb)、太空探索公司(SpaceX)、三星、低軌衛星公司(Leosat)等多家企業提出打造由低軌小衛星組成的衛星星座,為全球提供網際網路接入服務。
  • 陳山枝談低軌衛星通信發展:與5G兼容、6G融合
    光明網訊(記者 孔繁鑫 李政葳)「低軌衛星通信當前與5G是互補關係,未來將成為6G的構成部分。」在11月15日舉行的第二屆中國網際網路基礎資源大會(CNIRC 2020)上,中國信科副總經理、專家委主任,無線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山枝這樣說。
  • 融合5G+衛星網際網路 海能達打造天地一體通信能力
    在國外,10月底,美國商業航天公司SpaceX正式宣布邀請部分早期用戶參加其星鏈(Starlink)網際網路服務的公開測試版測試。按照SpaceX的測試計劃,到2021年將迅速擴大到幾乎覆蓋全球人口的水平。除了馬斯克的SpaceX公司,2019年3月,美國商業航天領域受矚目的公司之一OneWeb也成功發射了6顆網際網路衛星。此外,亞馬遜也開啟叫作「柯伊伯項目」的太空網際網路計劃。
  • 顛覆5G!一文揭秘新基建背景下衛星網際網路的新機遇 | 衛星網際網路報告
    1、第一代衛星系統(C、L、S 頻段)以話音及物聯網服務為主,定位為全面替代地面通信系統: 20 世紀 80 年代末期為低軌衛星網際網路的初探階段。典型代表為美國摩託羅拉公司提出的「銥星」系統、美國蘿拉及高通公司聯合提倡的「全球星」系統、軌道通信公司提出的「軌道通信」系統。
  • 詳解低軌衛星通信與5G/6G的關係
    4月20日,國資委和發改委召開經濟運行例行發布會,明確新基建的範圍,衛星網際網路成功「晉級」新基建戰略。目前,陸地移動通信服務的人口覆蓋率約為80%,但受制於經濟成本、技術等因素,僅覆蓋了約20%的陸地面積,小於6%的地表面積。衛星網際網路可以解決海洋、森林、沙漠等偏遠地區船舶、飛機、科考的寬帶通信問題,成為地面移動通信的有益補充。
  • 低軌衛星移動通信現狀與未來發展
    低軌衛星移動通信現狀與未來發展[J].通信技術,2020,56(10):.通過介紹低軌衛星通信系統的組成及特點,對低軌衛星移動通信發展現狀從傳統低軌衛星通信系統和新興低軌衛星通信系統兩方面進行介紹。最後,從星天空地海一體化通信、衛星通信多種功能深度融合、超大規模異構星座組網及其智慧衛星移動通信等講述未來發展趨勢。
  • 衛星網際網路,把「基站」搬到太空
    相比高軌衛星,它具有低時延、易於實現全球覆蓋的特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全球低軌衛星移動通信與空間網際網路系統中心副主任黃華介紹說,地面網絡靠基站通信,衛星網際網路則是基於衛星通信技術接入網際網路,好比將地面的基站搬到了太空中,每一顆衛星就是一個移動的基站。根據通信衛星所處軌道的不同,衛星網際網路可分為高軌和低軌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