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在湖北武漢舉行。從論壇上了解到,我國正在建設的首個衛星物聯網——「行雲工程」進展順利,預計將於2023年前後建設完成由百餘顆衛星組成的「物聯網星座」,形成覆蓋全球的物聯網信息服務系統。目前第一階段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
作為我國首個宣布自主投資建設的天基物聯網星座,行雲工程由中國航天科工所屬航天三江航天行雲科技有限公司自主設計研製,旨在解決目前地面物聯網業務因蜂窩通信網絡覆蓋率不足而導致的「通信盲區」難題,有望實現全球萬物互聯。
今年5月12日,行雲工程首發兩顆衛星「行雲二號」01星、02星,由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入軌,隨即展開在軌技術驗證和行業試點應用測試。
過去5個多月來,兩顆衛星在軌完成了多項階段性技術測試,驗證了深度定製海量接入用戶通信協議、高功能密度多用戶接入載荷技術、適應微小衛星平臺的雷射通信技術、低成本小衛星平臺技術、開放式模塊化地面系統架構設計、定製化專用通信模組等六大關鍵核心技術,行雲星座系統也因此成為國內首個具備開展衛星物聯網應用示範能力的星座系統。
特別是「行雲二號」01星、02星之間所建立的建鏈流程完整、遙測狀態穩定的雙向通信,實現了我國衛星物聯網同軌衛星之間雷射通信零的突破,打通了衛星物聯網衛星之間空間信息傳輸的瓶頸制約。
行雲工程計劃分α、β、γ三個階段,在2023年前後完成研製、發射、運營由80顆低軌通信衛星組成的天基物聯網星座,有效解決目前地面物聯網業務因地面蜂窩通信網絡覆蓋率不足而導致的通信盲區難題,幫客戶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目前,行雲工程第一階段建設任務已經圓滿完成,第二階段建設正在順利推進中。
在技術驗證取得良好成績的同時,行雲工程的行業試點示範應用也取得一定成效。在高原、海洋、森林等無網絡信號覆蓋的區域進行了科考數據採集、地質監測、林業監測等示範應用。
行雲公司也與國內200餘家客戶進行了洽談溝通,涉及12個行業領域的應用。目前已完成與首批22家重點行業企業的嵌入式應用終端產品的聯合開發,以及星地之間通信實測,終端產品均具備開展行業示範應用的各項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