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雲二號」成功驗證星間雷射鏈路技術,我國衛星物聯網星座實現星間雷射通信
近日,「行雲二號」01星、02星之間實現了建鏈流程完整、遙測狀態穩定的雙向通信,這意味著「行雲二號」衛星搭載的雷射通信載荷技術得到成功驗證,我國衛星物聯網星座實現星間雷射通信。至此,兩顆衛星自今年5月12日發射入軌開展在軌技術測試以來,所有核心技術均得到充分驗證。
星間雷射通信是一種利用雷射束作為載波在空間進行圖像、語音、信號等信息傳遞的通信方式,具有傳輸速率高、抗幹擾能力強、系統終端體積小、質量輕、功耗低等優勢,可以大幅降低衛星星座系統對地面網絡的依賴,從而減少地面信關站的建設數量和建設成本,擴大覆蓋區域、實現全球測控。
行雲二號01、02星雷射通信模擬圖
http://www.chinanews.com/gn/2020/08-13/9263979.shtml
吉利衛星網際網路項目落地青島,商業航天版圖加速擴張
近期,吉利科技集團與青島市上合示範區管委會籤署低軌衛星網際網路項目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上合示範區布局建設衛星網際網路相關業態。吉利自2018年起戰略投資航天科技公司時空道宇,業務覆蓋從研發、製造到應用全產業鏈,全面布局商業航天領域。
今年以來,吉利商業航天版圖加速擴張。年初,全國首個民企衛星智能AIT中心落戶浙江台州。吉利自主研發的兩顆低軌衛星,也定於年內發射升空。此前,有媒體曾報導吉利啟動大規模招聘,計劃研製火箭。據了解,吉利下一步計劃成立航天集團,構建「天地一體化」立體出行生態,為未來高級別智能駕駛提供系統化服務。
https://dy.163.com/article/FJTM7KAQ05119QTF.html
00後大學生自製火箭成功發射並回收
近日,一名00後大學生自製固體火箭並成功發射的視頻在網絡上走紅。視頻完整展示了一枚火箭,從自主設計到流體仿真、製造、測試、控制,最終發射並通過降落傘回收的全過程。
據了解,火箭的設計者叫劉上,就讀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航空航天工程專業。在疫情居家的半年時間內,憑藉著個人愛好和專業能力,自製了這枚高約96釐米、直徑9.5釐米、重3.1千克,運用了多種複合材料打造的矢量噴管TVC姿態控制傘降回收固體火箭。劉上表示,他的終極目標,是利用火箭來送快遞。
https://www.chinaz.com/2020/0812/1170136.shtml
阿聯將於2021年發射第一顆導航衛星
近年來,阿聯持續加大其航天事業發展力度,今年7月20日,阿聯首顆火星探測器 「希望」號發射升空,近日,阿聯政府又宣布,計劃於2021年完成開發並發射一顆導航衛星,並將在此基礎上於2022年發射一顆更高版本的導航衛星。
該項目是阿拉伯國家太空合作組織在阿聯成立後的首個任務,以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第七代哈裡發馬蒙創立的巴格達學術中心「智慧宮」命名。該項目由阿聯航天局出資,是阿聯AIT(總裝集成測試)衛星中心執行的首個項目。目前,阿聯正加速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希望借發展導航衛星項目提升本國航空航天工業整體實力。
https://www.sohu.com/a/412380568_114760
搭載「天鵝座」貨運飛船的火箭定於9月29日發射
全球著名的防禦系統公司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計劃於9月29日向國際空間站發射搭載著「天鵝座」貨運飛船的美國「安塔瑞斯」號運載火箭。
2013-2020年共向國際空間站發射了14艘「天鵝座」貨運飛船,其中只有一次因「安塔瑞斯」運載火箭出現事故貨運飛船未飛抵空間站。「安塔瑞斯」運載火箭的第一級採用的是俄羅斯動力機械科研生產聯合體研製的RD-181發動機。
http://cn.dailyeconomic.com/tech/2020/08/12/9214.html
俄2021-2030年太空計劃著重衛星和火箭發射
俄羅斯國有航天集團公司總經理德米特裡·羅戈津近日表示,俄羅斯2021年至2030年航天活動統一國家計劃將於今年底前提交政府批准。該項國家計劃包括用於開發格洛納斯衛星系統的聯邦專項計劃、開發超重型火箭航天綜合體的子計劃、創建多衛星軌道群Sphere的計劃、在東方航天發射場建立地面太空基礎設施的計劃、開發新工業綜合體和現代生產設施的投資項目等。
德米特裡·羅戈津稱,金星探測任務定於2027—2029年,他認為,探索金星要比火星更為重要,因為這有助於防止「溫室效應」在地球上進一步發展。他稱,曾經在這個行星上著陸的只有蘇聯的著陸器。
https://dy.163.com/article/FJTDVD240511DAL5.html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