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中國首個衛星物聯網「行雲工程」已經完成第一階段建設!

2020-11-02 陳北航

今天在湖北武漢舉行的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中有一個重要信息:我國正在建設的首個衛星物聯網——「行雲工程」目前進展順利。預計將於2023年前後建設完成由百餘顆衛星組成的「物聯網星座」,而目前第一階段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

「行雲工程」是什麼?

「行雲工程」是由中國航天科工四院旗下的航天行雲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的航天工程。該工程計劃將發射80顆「行雲」小衛星,致力於建設成中國首個低軌窄帶通信衛星星座,打造最終覆蓋全球的天基物聯網。

什麼是天基物聯網?

天基物聯網是指通過衛星系統將全球範圍內的各個通信節點進行聯接,提供人-物,物-物有機聯繫的信息生態系統。天基物聯網具有覆蓋地域廣且不受氣候條件影響,系統抗毀性強,可靠性高等特點,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行雲工程」有什麼用?

因為目前的通迅設施技術有限,導致超過80%的陸地及95%以上的海洋網絡無法覆蓋。如果有了天基物聯網,這一切都有望被改寫,在海洋、島嶼、沙漠等荒地或能輕鬆互聯。

工程發展簡介

2017年1月的時候,「行雲工程」首顆技術驗證星「行雲試驗一號」衛星乘「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入軌。

2018年12月,首批兩顆100千克級別的衛星「行雲二號」01星與02星完成初樣研製,2020年5月12日發射升空。

目前行雲工程這兩顆試驗衛星已經在軌驗證了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值得一提的是這兩顆衛星首次實現了我國低軌衛星星間雷射通信,打通了物聯網衛星之間空間信息傳輸的瓶頸制約。

按照規划行雲工程建設分三個階段,目前第一階段建設任務全面完成。第二階級建設計劃於 2021 年完成,到時可實現小規模衛星組網業務運營,初步實現衛星物聯網服務。

本文簡短到此結束,感謝觀看。創作不易希望點個讚,如果有什麼見解或者是建議可以評論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獨家:中國首個衛星物聯網「行雲工程」已完成第一階段建設
    消息,當天從2020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了解到,「行雲工程」第一階段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預計將於2023年前後建設完成由百餘顆衛星組成的「物聯網星座」。 目前,「行雲工程」的兩顆試驗衛星已在軌驗證了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特別是這兩顆衛星首次實現了中國低軌衛星星間雷射通信,打通了物聯網衛星之間空間信息傳輸的瓶頸制約。
  • 智聯萬物,我國首個衛星物聯網完成第一階段建設
    驅動中國2020年10月19日消息,據了解,我國正在建設的首個衛星物聯網——「行雲工程」進展順利,預計將於2023年前後建設完成由百餘顆衛星組成的「物聯網星座」。目前第一階段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兩個衛星在空中都是每秒7.8、7.9公裡第一宇宙速度,在這樣高的動態的情況下面,要很小的兩束光要把它對準,而且要實現雙向通訊技術難度是非常大的。 按照規劃,行雲工程建設分三個階段,目前第一階段建設任務全面完成,計劃於2021年完成第二階段建設,屆時將實現小規模衛星組網業務運營,初步實現衛星物聯網服務。
  • 我國首個衛星物聯網完成第一階段建設
    央視網訊 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今天在湖北武漢舉行。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我國正在建設的首個衛星物聯網——「行雲工程」進展順利,預計將於2023年前後建設完成由百餘顆衛星組成的「物聯網星座」。目前第一階段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
  • 我國首個衛星物聯網完成第一階段建設
    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今天在湖北武漢舉行。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我國正在建設的首個衛星物聯網——「行雲工程」進展順利,預計將於2023年前後建設完成由百餘顆衛星組成的「物聯網星座」。目前第一階段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
  • 首個衛星物聯網——「行雲工程」進展順利
    我國正在建設的首個衛星物聯網——「行雲工程」進展順利,預計將於2023年前後建設完成由百餘顆衛星組成的「物聯網星座」。目前第一階段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2021年完成「行雲工程」二階段組網建設,屆時將實現小規模業務運營。
  • 我國首個衛星物聯網完成第一階段建設,預計2023年全球覆蓋
    10月19日,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在湖北武漢舉行。從論壇上了解到,我國正在建設的首個衛星物聯網——「行雲工程」進展順利,預計將於2023年前後建設完成由百餘顆衛星組成的「物聯網星座」,形成覆蓋全球的物聯網信息服務系統。目前第一階段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
  • 首個衛星物聯網完成階段建設:產業迎加速發展 這些企業或率先受益
    財聯社10月20日訊,我國首個衛星物聯網完成第一階段建設。根據麥肯錫預測,預計2025年前,天基物聯網產值可達5600億美元至8500億美元。10月19日,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在湖北武漢舉行。我國正在建設的首個衛星物聯網——「行雲工程」進展順利,已完成第一階段建設。
  • 中國首個天基物聯網「行雲工程」完成首階段建設
    「在海洋、極地、森林、荒漠等沒有網絡信號覆蓋的地方,依託衛星物聯網星座——行雲工程,可以輕鬆實現科考、地質監測、航運監管等工作。」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行雲工程負責人今天在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表示。
  • 我國首個衛星物聯網完成階段建設、NASA明年進行「自殺任務」
    我國首個衛星物聯網完成階段建設>首個衛星物聯網——「目前第一階段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目前第一階段建設任務全面完成,計劃於屆時將實現小規模衛星組網業務運營,初步實現衛星物聯網服務。
  • 漢產衛星「行雲二號」成功發射,「行雲工程」天基物聯網將服務全球
    武漢晚報10月19日訊(記者陶可禕 通訊員呂玉桂)19日下午,在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分論壇上,航天行雲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杜利介紹了「行雲工程」現階段建設成果及未來發展計劃。「行雲工程」於去年底落戶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是我國首個天基物聯網項目。
  • 我國衛星物聯網星座實現星間雷射通信零突破
    記者8月18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近日「行雲二號」01星、02星之間實現了建鏈流程完整、遙測狀態穩定的雙向通信,這意味著「行雲二號」兩顆衛星搭載的雷射通信載荷技術得到成功驗證,我國衛星物聯網星座實現星間雷射通信零的突破
  • 我國衛星物聯網星座實現星間雷射通信
    來源:中國青年報記者今天從中國航天科工獲悉,「行雲二號」01星、02星近日實現了建立鏈路流程完整、遙測狀態穩定的雙向通信,這意味著「行雲二號」雙星搭載的雷射通信載荷技術得到成功驗證,我國衛星物聯網星座實現星間雷射通信的最新突破。至此,兩顆衛星自發射入軌開展在軌技術測試以來,核心技術均得到驗證。
  • 中國首次實現衛星間雷射通信,繼量子通信之後再次突破,為何神奇
    日前,伴隨著我國首個衛星網際網路「行雲工程」第一階段的順利實施,兩顆實驗衛星完成了多項核心技術的在軌驗證,尤其是首次實現了中國低軌衛星間雷射通信,打通了衛星之間空間信息傳輸的多項難題,實現了我國衛星物聯網星座星間雷射通信零的突破。
  • 「高交會光明分論壇暨首屆中國衛星物聯網產業發展論壇」在光明區...
    深圳新聞網11月15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陳圓圓 通訊員 丁利峰)11月14日,「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光明分論壇暨首屆中國衛星物聯網產業發展論壇」在光明區中集智園舉行。發改委國家地理空間信息中心副主任劉曉明,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楊修友,光明區領導陳佩群及行業專家、企業家出席本次論壇。
  • 我國衛星物聯網星座實現星間雷射通信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1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航天科工獲悉,「行雲二號」01星、02星近日實現了建立鏈路流程完整、遙測狀態穩定的雙向通信,這意味著「行雲二號」雙星搭載的雷射通信載荷技術得到成功驗證,我國衛星物聯網星座實現星間雷射通信的最新突破。至此,兩顆衛星自發射入軌開展在軌技術測試以來,核心技術均得到驗證。
  • 天啟10號衛星成功發射 將服務衛星物聯網
    中國日報7月25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今天中午11點13分,天啟10號(暨「陵水號」)低軌物聯網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隨後衛星順利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預計兩周後即可提供物聯網數據通信服務。據悉,該星是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天啟星座的第七顆在軌物聯網數據服務衛星,也是該星座在今年疫情發生之後發射的第一顆組網衛星,標誌著2020年天啟星座部署的全面啟動。
  • 「衛星物聯網」天啟11號衛星成功發射,天啟星座實現9星組網
    11月7日,天啟11號(濟南國科中心號)物聯網衛星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星河動力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隨後衛星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預計兩周後即可面向全球提供數據通信服務。指揮中心天啟星座是我國首個組網提供數據服務的低軌衛星物聯網星座
  • 衛星網際網路建設備受關注,相關概念股或將持續受益
    據央視報導,我國正在建設的首個衛星物聯網——「行雲工程」進展順利,預計將於2023年前後建設完成由百餘顆衛星組成的「物聯網星座」。目前第一階段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另據媒體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上周日成功發射了第14批星鏈(Starlink)網際網路衛星。此次發射使得入軌衛星總數達到833顆,如果包括2018年發射的2顆原型衛星,入軌衛星總數則為835顆。